-
1 # 機車堂
-
2 # 闊落加雪碧
圖文排版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每一位設計師都具備一定的圖文排版能力。
一、保證文字的可讀性
在頁面中,文字是重要的資訊來源,所以保證可讀性,是文字排版中首要考慮的事情。影響文字可讀性的因素很多,但在眾多問題中,流暢的閱讀排版是保障可讀性的基礎。在排版中控制好文字的長度、字距、行距、段落與對齊方式,就能夠有效的提高可讀性。左圖中,文字成為了畫面的裝飾元素,忽視了文字本身所承載的資訊;而在右圖中,文字是一種功能,用來傳遞資訊。
二、文字與背景需要清晰區分
循白紙黑字、黑紙白字的原則,在深色的背景上採用亮色的字型一般能保證可讀性。字型過細、背景與文字對比度不夠、文字透明度過高等問題,都會造成文字與背景融為一體。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要針對性的去調整。
三、選擇風格合適的字型
選擇與頁面設計風格不搭的字型會帶來“違和”的感覺,會改變頁面的氣質,對資訊傳遞產生影響。要根據頁面的風格,去選擇與之氣質契合的字型,如粗體厚重、細體高冷。如右圖中,有稜角的字型與畫面搭配,會有先鋒跟潮流的感覺出現。
-
3 # 訴說人間疾苦
如今的網路內容可真是五花八門多不勝數,光有好的內容也不行,要使用者發現你的內容,進行交流分享才能達到內容營銷的價值。資訊圖該如果做營銷往下看:
1、資訊圖營銷不要只有圖,為資訊圖配一篇解釋、說明、分析性的文章,並且透過各種社交媒體途徑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這類可以自己編輯好一篇文章然後進行配圖說明,效果會讓你驚人。
3、將資訊圖內容按照主題拆分成不同部分,並且在不同的圖片社交媒體上釋出這些區域性圖片,將區域性圖片連結到資訊圖的文章上。這樣做的好處是找出資訊圖的亮點,用最吸引人的部分來引導使用者關注整張資訊圖(尤其是整體中的營銷內容)。
4、將資訊圖投稿到專門的資訊圖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這些網站是專注於資訊圖的網站,有價值的內容能夠得以展示。社交媒體賬號賬號主要選取一些關注資訊圖和資料視覺化微博如@軟思技術、@艾瑞諮詢集團等。
5、如果你有一批質量高的粉絲,可以把資訊圖做好推送給他們,只要合適的他們是很樂意接受這些資訊,資料量大的資訊圖,可以把一些核心的觀點提取出來然後留下連結,使用者感興趣自然會檢視全部。
6、將與資訊圖主題內容相關的部落格、媒體資訊加入資訊圖中,並且提前將預覽版提供給這些人。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這些人對這張資訊圖感興趣或者認同這樣資訊圖,他們會幫助你在社交媒體上做宣傳。
7、將資訊圖轉換為其他形式化,如PPT、課件等形式在其他社交媒體上分享,如百度文庫、多貝等等。
-
4 # 遇見yh151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寫出來的文章,卻讓人看不到重點!
還不知道怎麼排版?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劃重點!
突出文章重點內容的方式都有啥?一起來看看吧。
使用“加粗/換色/斜體/下劃線”來突出重點
原文段落:
你喜歡的東西都很貴,不捨得買,怎麼辦?別再貪便宜啦,有些東西還真是越貴越值得買。
在使用加粗和換色時,最好一起搭配使用。
加粗換色後:
你喜歡的東西都很貴,不捨得買,怎麼辦?別再貪便宜啦,有些東西還真是越貴越值得買。
變為斜體後:
你喜歡的東西都很貴,不捨得買,怎麼辦?別再貪便宜啦,有些東西還真是越貴越值得買。
加下劃線後:
你喜歡的東西都很貴,不捨得買,怎麼辦?別再貪便宜啦,有些東西還真是越貴越值得買。
下劃線的色調一般預設為黑色,如果想要選擇顏色的話,推薦選擇該篇文章排版的主色調。
你喜歡的東西都很貴,不捨得買,怎麼辦?別再貪便宜啦,有些東西還真是越貴越值得買。
彩色的下劃線樣式,可以在編輯器中搜索 ID 99521。
文字劃重點
使用“文字背景色”來突出重點
用背景色突出區域性文字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
加背景色前:
當你已經十分清楚自己的信仰是什麼,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干擾性。
加背景色後:
當你已經十分清楚自己的信仰是什麼,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干擾性。
背景色的左右邊緣是緊貼著文字的,就會顯得十分侷促。
不加空格:
祝大家天天快樂!
如果我們在文字的前後都打上一個空格,情況就會好很多。
加空格:
祝大家天天快樂!
文字背景色要與文字顏色有所區別,也就是反差,不然就不好識別了。
使用“特殊符號、表情”來突出重點
在135編輯器中有很多特殊字元,大家可以使用這些特殊字元來突出文章重點。
可以用數字符號標明順序,多種序號任你選擇。
也可以用表情來突出重點內容,表情這裡推薦使用彩色emoji表情,因為彩色的表情符號,更能吸引使用者的眼球,這裡給大家推薦幾個最常用的。
舉例說明
注意啦,排版重點來了!
❗ 注意啦,排版重點來了!
注意啦,排版重點來了!
三種突出重點的方式講完了,
大家都會劃重點了吧?
回覆列表
過去我做排版都習慣用那些現成的設計素材,到後來我嘗試直接選一張沒有經過任何修改的照片用於排版時,我才知道“圖片上配上文字”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此我有一段時間將這個問題好好地研究一番。我去翻看各類設計網站大咖們的優秀作品、找時尚雜誌和精品畫冊,但是我的目的不是想從中找到感覺,而是希望透過一個科學、嚴謹的方法來找到優秀作品之間的視覺規律,我寫這個答案就是將這個過程分享給大家。不過本人還只不過是設計專業的學生,學藝未精,而且文筆還不好……因此解釋這樣一個複雜的問題的解答過程,肯定會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大家就作一個交流吧。
為本答案做一個導航圖,證明這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1. 字型選擇與字型組合方式
首先我挑選了一些我個人覺得不錯的設計作品,根據這些作品的設計目的和最終效果,分為“A”、“B”兩組。
A 組是“圖片突出”,文字存在的目的只是粉飾這張照片而已。
B 組是“文字突出”,文字在圖片的襯托下被重點突出出來。
然後將它們的文字部分“裁剪”出來,然後根據原本文字的樣式以及文字組合方式,最後分組排列出來。
效果圖如下:
可以看出這兩組的字型之間差異很大的,在字型選擇上:
A 組的字型主要是現代等線體,筆畫沒有裝飾。出現題材很廣泛,大多數是一些商業圖冊上,或者用於襯托人物場景時尚氣質的圖片上。
B 組的字型主要是古典襯線體,筆畫裝飾強烈。多出現在傳統、自然的以及一些抒情性很強的照片上。
在字型組合方式上:
A 組的字型組合都被緊密地排列在一個無形的矩形裡,在視覺上形成一個面。
B 組各個字之間鬆散地擺放組合在一起,在視覺形成一個個點。
其實可以這樣去理解這兩組字型在視覺心理的效果,見下圖:
而造成這兩組字型在視覺心理上的區別,這和一張攝影作品兩個重要的元素有關
2. 主體物與視覺焦點
主體物的視覺焦點是攝影作品裡的兩個基本要素,因此在一張照片裡通常會有一個突出的人或物作為主體。而其他例如在風景類攝影作品,照片裡即使沒有明確的主體物,也會存在一個視覺焦點。
一張攝影作品的主體物和視覺焦點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如下圖:
為了展現“圖片突出”的優秀設計作品裡,文字部分與這兩個基本要素的位置關係,同樣做成效果圖。分 C、D 兩組展示。
C 組是文字部分與主體物的位置關係
D 組是文字部分與視覺焦點的位置關係
(C 組的深色塊是主體物,D 組的白點是視覺焦點,白色塊是文字。)
其實無需我多說,大家應該能從上面的效果圖,可以大約地看出文字與兩大元素之間的關係吧?我根據我的觀察結論作一個整理:
如果把主體物看作是一個面,就不難理解在一個需要文字粉飾圖片的作品裡,字型之間會被聚集在一個面裡,因為面元素的重複出現在一個畫面裡,整體畫面就不會出現違和感,還能讓文字和圖片之間保持和諧統一。
如果你能觀察了足夠多 C 組型別的“效果圖”後,就發現了在所有的這類優秀設計作品裡,文字部分與主體物之間的位置大小關係有三大原則:
1:文字部分的面積絕對不能大於或接近主體物的面積。
2:文字“面”與主體“面”的邊線保持聯絡(直線或平行)。
3:文字“面”或者與畫面邊緣的距離幾乎相等於主體“面”與畫面邊緣的距離。
現在來看看 D 組,文字部分與視覺焦點的關係基本和上面的鐵律相似,但唯一的特別之處在於:當視覺焦點位於畫面中線,文字部分使用居中式。
不過同樣也是觀察了足夠多的“效果圖”後,發現視覺焦點的位置不僅僅是與構圖有關,這其中還有很多的特殊情況必須要注意到:
1:當照片的主體物是分散且毫無意義的,視覺焦點預設在畫面中心。
2:當照片被某一個場景或物品切割了整張畫面時,視覺焦點只會出現會在切割線上。預設位於中心點或者色彩密集的地方。
3:眼睛單獨作為視覺焦點
第一點提到的照片的主體物是分散且毫無意義的。舉一些例子,它們的題材一般是拍攝天空、無邊際的森林樹木又或者下雨的場景等等……這類照片的視覺焦點預設在畫面的中心點,並且文字部分也只能固定在畫面中心,因為文字部分在這時需要擬補原本照片缺乏視覺焦點的缺陷。(D 組第一列第三張)
而第二點提到某些被一個場景或物品切割了整張畫面的照片,通常是因為地平線或者海岸線之類引起的。還有一種類似的情況是,當照片裡的主體物太大,以至於切割了背景出現切割線時,主體物就不能作為一個面來看待了。如 D 組裡二列第二和第三…….就是這種情況,視覺的焦點通常位於切割線的其中一處,通常是色彩密集出現的地方。
第三點非常重要!在畫面的內容裡眼睛的存在會形成一個視覺焦點,不管是人還是其他生物的眼睛,只要是看到眼睛,那麼文字部分的排版就要依據“眼睛”(視覺焦點)而不是人本身(面)
已經說了好多東西了……. 那現在就目前的理論來實際操作一下吧,做一組“文字粉飾圖片”的例子。
就先拿第二節開頭展示的那兩張攝影作品來做吧……文字部分就直接取至 A 組
以上的例子文字部分是怎麼選擇位置的,詳細見下圖:
上圖是說明我並不憑感覺去確定文字部分的位置,僅僅只是按照三大原則來確定的。在左圖中,小狗雖然是照片裡的主體物,但是因為眼睛的存在,所以文字的排版必須依照視覺焦點(眼睛)來排版,這是之前 D 組結論提到過的。但是在計算字型部分與畫面邊緣的距離的時候,依然參照與主體物與邊緣的距離,而非視覺焦點與邊緣的。
而右圖中,視覺焦點確定在照片透視的滅點,由於是處於畫面的中線,因此文字部分採用居中式。除此之外,因為照片上的主體物並不明確,所以文字離邊緣的距離沒有參考,只要與視覺焦點的聯絡不變,文字部分位置隨意。
後面我又加上了兩個例子,因為彌補前兩個都是以視覺焦點做參照的例子,所以第三個例子以主體物(杯子)為參照的排版,其中的過程和前兩個差不多,就略過吧。最後一個例子因為照片是主體物是分散且毫無意義的(星空),所以文字部分只能固定在畫面中心,彌補主體位置。
事實上我還想要舉更多的例子來說明各種情況,但是寫到這裡感覺篇幅已經很長了。現在還只講了一部分“文字粉飾圖片”的原則與規律,現在在下一節來講“圖片突出文字”的特點。
3. 字型與圖形的配合
以“圖片突出文字”為目的的排版,其特點是不需要分析照片裡面的元素。在大部分設計教程以及很多優秀的設計作品裡,圖片被認為只是作為一個大色塊存在,它的存在只是為了最後你想要表達的文字(情感),鋪設基調。而我前面就提到的,B 組的字型組合方式往往用分散的點狀擺放,因此放在照片這樣一個大的“面”上,形成元素的對比效果,可以更有效的突出文字部分。
但是這樣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過於分散的字型之間不僅容易缺乏聯絡,而且還會造成閱讀困難。此外,一張太花哨的照片也會導致你的文字部分難以突出。
大部分優秀排版裡採用的解決方案是運用字型與圖形的配合,而其中型別有三種:
第一種:形狀圖形
形狀圖形主要指方形、圓形以及一些不規則的形狀圖形。
(下面的效果圖都是我統計優秀作品最常用到的方法)
上圖展示的是三種運用方形的方式,我從左到右依個解釋一下:
突出:當文字部分融入到圖片裡變得難以看清的時候。在這裡最好的辦法就是像這樣放置一個方形在背景,然後再調節字型的顏色與方塊對比,使文字部分突出。
集中:這種方法是為了不弱化圖片的情況下,讓文字部分集中在一個方形裡,增加易讀性。是包裝設計常在出現的排版。
修飾:這個方形其實只是代表,代表所有不規則圖形的運用。當文字組合之間太過散亂,又或者字型之間大小的差異太大的時候,放置一個(不)規則圖形,儘可能連線到每一個字上,形成聯絡。
這是方形“集中”的例子,方塊的存在突出了文字本身,又保證了閱讀順暢。同時這個方塊可以在這張照片上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沒有影響,所以很適合包裝設計的需要。
而關於形狀的顏色和透明度設定,請看本文的色彩部分。
上圖是關於圓形的常見運用:
普通:這是一個作為對比的普通排版
突出:這個比起方形有著好的突出效果,這個圓形可以替換成一些素材,比如墨滴之類的圓形素材,甚至可以利用圖片本身存在一個巨大的圓形物體的,來突出文字部分。
適用:這個同樣可以突出“面”文字,這就也為什麼這個方法經常出現各類商業圖冊、海報以及各類宣傳單……
上圖是舉例古文字也是可以作為一個圓形的運用。
第二種:直線
直線分兩種,一種就是純粹的一條直線,而另一種則是由細小的字組成的一段文字(通常是英文)。
上面是純粹的直線運用舉例
聯絡:很常見的運用方法,不需要解釋了吧……
集中:作用和方形“集中”相同,只是這個是用兩條線組成一個隱形的方塊,更有形式感。不同這種只能出現在色彩單一或大量留白的照片。
連線符:增加形似感的小東西……可以用於連線兩段文字的內容,時尚類設計作品最常用到,在下面打一個問號,是因為連線符的種類很多,上圖只是舉例……
這是另一種“直線”,由一排細小的字組成。
聯絡:與上一種相同,但只適用於標題文字較少的時候。剩下兩個不用解釋了……大家應該都清楚。
第三種:字元
一般是指的數字以及英文字母,配合文字能有更好的突出效果。如上圖,,而阿拉伯數字的效果最佳。
以上就是字型與圖形的配合部分,不過還有一個例子要特別說明一下:
上圖展示的是一個出現頻率最高的配合型別的,圓形形狀加上字元,然後用連線符接上你要表達的文字。這是最經典的配合型別了。至少突出文字部分的效果非常不錯!
4.色彩的組合模型
PS: 以下色彩部分,因為沒有大量的實際操作過,所以我不確定結論的正確性。因此色彩部分僅供參考,只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就好了。
我們多多少少都學習過色彩的基礎知識,我們都知道上圖的紅色代表著熱情、綠色代表著自然以及紫色代表著高雅等等……但是我們卻不能以此為參照來決定字型的色彩,因為實際的情況要比這複雜的多。無論一張照片還是海報,都會運用到大量的色彩,把這些色彩集合成一個組合時,將其稱之為“色組”,如下圖。
這時,要如何區分上圖這些色組的視覺心理呢?在教科書上採用的方法是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互補色”、“對比色”、“同類色”和“鄰近色”。然後再解釋這些型別的視覺心理,比如“互補色”有著突出、華麗的效果或者更吸引眼球等等……但是這個方法只能解釋那些只採用少量色彩的照片或海報,所以這個方法在面對一張色彩豐富的照片或海報時,這個方法又顯得太過籠統和片面。
而在網上大部分的配色教程裡,則用“色卡”來解釋色組的視覺心理的,“色卡”是從一張照片裡提煉出三到六個主要色彩組合起來的配色方案,並認為“色卡”和原照片的視覺心理效果(情緒)是相同的,因此大部分設計作品會以此為參照做配色方案。
但我閱讀了很多研究配色的書籍或文章,其中大部分都認為一個“色卡”是遠遠不足於解釋一張照片給人的視覺心理效果的。認為一張照片給人的視覺感受,不是這張照片裡所有的顏色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並表示一張照片的色彩數量、各個色彩之間的面積以及冷暖的對比等等……都是會影響一張照片的視覺心理效果的。
於是我總結這些文章的觀點,我重新設計了一個色彩的組合模型,用來描述多個色彩組合的視覺心理效果,見下圖:
上圖是一個色彩組合的模型,我設計成一個倒三角的形狀。我稍微簡單解釋一下:倒三角形最上面的一塊是主色,主色是這張照片裡最突出的色彩,通常是照片裡的面積最大。往下一個是副色,副色比主色的突出效果要較弱一些。再往下則是一些輔助色以及一些面積非常小的點綴色等等……
這個模型可以解釋很多色彩組合的視覺心理效果,見下圖:
X:親和 - 強烈
主色和副色的對比關係是會影響照片的視覺心理,當主色和副色的對越弱,畫面的表現越柔和,相反主色和副色的對比越大(通常是由兩者的冷暖、面積、色相的不同),畫面的表現就越強烈。
Y:平均 - 突出
這裡指的是主副色和其他的顏色的面積比例關係。當主副色的面積和其他顏色的面積相差無幾的時候,畫面表現出唯美的感覺。相反主副色的面積遠遠超過了其他顏色面積的總和時,畫面的情緒完全由主副色主導。
Z:單調 - 豐富
這裡比較的是一張照片裡色彩的數量,數量小就會顯得單調,相反則越豐富。
上面三種類型都用 XYZ 來標記,因為我要總結字型以及色彩的選擇與色彩組合模型之間的關係時,我就要用到下圖這個大模型了:
上圖展示的大模型裡,色彩模型的三種類型做成了一個三維的座標軸系,這表明了任何一張照片的色彩組合,都是這個 XYZ 軸系裡的一個點,也就是說任意一個色彩組合模型會同時滿足三種類型的其中一種,最終會形成八種色彩組合模型(八種情緒),下面列舉一些:
大家能看到在大模型裡還有冷暖區分的四個色塊,它們代表了四個區域,從上往下分別是“粗古”、“細古”、“細現”和“粗現”。這些色塊是表達:當一個色彩組合越傾向座標系的正軸時,則使用越粗的古典字型。相反地,越傾向負軸時,則使用越粗的現代字型。
簡單地來說,就是當一張照片的色彩的越強烈、越突出、越豐富時,就用古典的襯線字型,而且要越粗越好,而當一張照片的色彩的越親和、越平均、越單調時,就用現代的無襯線字型,而且要越粗越好。這是大模型的作用之一:不同色彩組合對字型選擇的影響。
大模型的另外一個作用在於,我們還可以透過對增減或改變某個色彩,來改變這個照片的色彩組合傾向,來表達某一個情感、主體又或者適應某一個字型等等……而改變的方法,就是利用字型或形狀圖形的顏色。這就意味著在圖片上加字這個行為,就已經是在影響一張照片的色彩心理了。
綜上,我們拿剛才的圖片來舉一些例子,見下圖:
第一個例子,由於照片的色組屬性是“強烈”、“突出”和“單調”,所以選用了細筆畫的古典字型,這是一個“文字粉飾圖片”的例子。
第二個例子,是一個“圖片突出文字”的例子。雖然這張照片的色彩屬性有“強烈”和“突出”,但色彩卻是“單調”的,我的做法是先加上兩個粗筆畫的毛筆字(粗古),突出一個主色。然後再放一段酡紅色的英文,是色組變得豐富,同時配合“粗古”,讓色彩的情緒表達地更加明顯。
最後的例子,是關於形狀的顏色和透明度設定的一個示範。由於這張照片的色組屬性太過平均,所以我用一個形狀壓住一個副色調,然後用“粗古”字型壓住主色調,將這個色組的“平均”屬性轉為“突出”。這個例子是想表達:形狀圖形的色調選擇,關鍵在於你想怎麼改變色組的屬性,而半透明的設定,可以改變色組的“豐富”屬性。
過程見下圖:
5. 單個字型的形態
篇幅已經很長了,直接上結論吧(累)。總結了所有的教程和優秀設計作品,我認為區別單個字型之間最重要的三個特徵:見下圖
體飾指的是在字型筆畫末端的裝飾,字型的體飾之間不是有或無,而是多和少,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通常按照筆畫體飾的多少劃分“古”文字和“今”文字。“古”文字適合作為標題,出現表現自然、傳統或者表現歷史厚重感的題材裡,“今”文字大多是在時尚、科技或者普通生活題材裡,“古”文字最重要的特點是抒情,“今”文字則注重簡潔。
筆畫的差異在於粗細,粗筆畫用於強調,細筆畫則用於修飾細節,例如突出某商品的精細做工。這裡還有特別說明的一種情況是粗細結合,筆畫的粗細差異算其實是屬於體飾的變化。
轉折的差異在於曲直,轉折越尖銳的字型適合表達力量感,反之曲面轉折的字型適合表現女性的柔美。見下面兩個例子
以上的例子文字部分是怎麼選擇位置的,詳細見下圖:
上圖是說明我並不憑感覺去確定文字部分的位置,僅僅只是按照三大原則來確定的。在左圖中,小狗雖然是照片裡的主體物,但是因為眼睛的存在,所以文字的排版必須依照視覺焦點(眼睛)來排版,這是之前 D 組結論提到過的。但是在計算字型部分與畫面邊緣的距離的時候,依然參照與主體物與邊緣的距離,而非視覺焦點與邊緣的。
而右圖中,視覺焦點確定在照片透視的滅點,由於是處於畫面的中線,因此文字部分採用居中式。除此之外,因為照片上的主體物並不明確,所以文字離邊緣的距離沒有參考,只要與視覺焦點的聯絡不變,文字部分位置隨意。
後面我又加上了兩個例子,因為彌補前兩個都是以視覺焦點做參照的例子,所以第三個例子以主體物(杯子)為參照的排版,其中的過程和前兩個差不多,就略過吧。最後一個例子因為照片是主體物是分散且毫無意義的(星空),所以文字部分只能固定在畫面中心,彌補主體位置。
事實上我還想要舉更多的例子來說明各種情況,但是寫到這裡感覺篇幅已經很長了。現在還只講了一部分“文字粉飾圖片”的原則與規律,現在在下一節來講“圖片突出文字”的特點。
3. 字型與圖形的配合
以“圖片突出文字”為目的的排版,其特點是不需要分析照片裡面的元素。在大部分設計教程以及很多優秀的設計作品裡,圖片被認為只是作為一個大色塊存在,它的存在只是為了最後你想要表達的文字(情感),鋪設基調。而我前面就提到的,B 組的字型組合方式往往用分散的點狀擺放,因此放在照片這樣一個大的“面”上,形成元素的對比效果,可以更有效的突出文字部分。
但是這樣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過於分散的字型之間不僅容易缺乏聯絡,而且還會造成閱讀困難。此外,一張太花哨的照片也會導致你的文字部分難以突出。
大部分優秀排版裡採用的解決方案是運用字型與圖形的配合,而其中型別有三種:
第一種:形狀圖形
形狀圖形主要指方形、圓形以及一些不規則的形狀圖形。
(下面的效果圖都是我統計優秀作品最常用到的方法)
上圖展示的是三種運用方形的方式,我從左到右依個解釋一下:
突出:當文字部分融入到圖片裡變得難以看清的時候。在這裡最好的辦法就是像這樣放置一個方形在背景,然後再調節字型的顏色與方塊對比,使文字部分突出。
集中:這種方法是為了不弱化圖片的情況下,讓文字部分集中在一個方形裡,增加易讀性。是包裝設計常在出現的排版。
修飾:這個方形其實只是代表,代表所有不規則圖形的運用。當文字組合之間太過散亂,又或者字型之間大小的差異太大的時候,放置一個(不)規則圖形,儘可能連線到每一個字上,形成聯絡。
這是方形“集中”的例子,方塊的存在突出了文字本身,又保證了閱讀順暢。同時這個方塊可以在這張照片上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沒有影響,所以很適合包裝設計的需要。
而關於形狀的顏色和透明度設定,請看本文的色彩部分。
上圖是關於圓形的常見運用:
普通:這是一個作為對比的普通排版
突出:這個比起方形有著好的突出效果,這個圓形可以替換成一些素材,比如墨滴之類的圓形素材,甚至可以利用圖片本身存在一個巨大的圓形物體的,來突出文字部分。
適用:這個同樣可以突出“面”文字,這就也為什麼這個方法經常出現各類商業圖冊、海報以及各類宣傳單……
上圖是舉例古文字也是可以作為一個圓形的運用。
第二種:直線
直線分兩種,一種就是純粹的一條直線,而另一種則是由細小的字組成的一段文字(通常是英文)。
上面是純粹的直線運用舉例
聯絡:很常見的運用方法,不需要解釋了吧……
集中:作用和方形“集中”相同,只是這個是用兩條線組成一個隱形的方塊,更有形式感。不同這種只能出現在色彩單一或大量留白的照片。
連線符:增加形似感的小東西……可以用於連線兩段文字的內容,時尚類設計作品最常用到,在下面打一個問號,是因為連線符的種類很多,上圖只是舉例……
這是另一種“直線”,由一排細小的字組成。
聯絡:與上一種相同,但只適用於標題文字較少的時候。剩下兩個不用解釋了……大家應該都清楚。
第三種:字元
一般是指的數字以及英文字母,配合文字能有更好的突出效果。如上圖,,而阿拉伯數字的效果最佳。
以上就是字型與圖形的配合部分,不過還有一個例子要特別說明一下:
上圖展示的是一個出現頻率最高的配合型別的,圓形形狀加上字元,然後用連線符接上你要表達的文字。這是最經典的配合型別了。至少突出文字部分的效果非常不錯!
4.色彩的組合模型
PS: 以下色彩部分,因為沒有大量的實際操作過,所以我不確定結論的正確性。因此色彩部分僅供參考,只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