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南山易人易學

    梁山第六位金交椅,五虎將之一林沖,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江湖聞名。善使一條丈八蛇矛槍,幾無敗績,號稱水泊梁山小張飛,絕對英雄,毋庸置疑!林沖是水滸傳中第一個上梁山的英雄,本來有一份體面職業,嬌妻在室,溫馨恩愛。只因高球陷害,家破人亡,發配滄州道,被逼上梁山落草。斯時梁山上有王倫為首的四人:王倫、杜遷、宋萬、朱貴。林沖經過一番磨難,坐了第四把交椅。晁蓋一夥來到,林沖火併王倫;後晁蓋戰死,宋江為山寨主,千方百計受了詔安。去徵方臘。108位好漢死傷過半,林沖也病倒在六和寺而亡。林沖是定海神針:對陣謹慎,進退自如,膽大心細,臨危不亂,沉著冷靜,大將風度。《水滸全傳》第六十回:晁蓋攻打曾頭市一節

    晁蓋點明20員頭領,林沖是第一個。第一戰對曾魁,二十回合不分勝負,曾魁料道鬥林沖不過,掣槍回馬便往柳林中走,林沖勒住馬不趕。這就是林沖細心謹慎處,你跑你的,我不追你。我守住我的陣腳就好。轉身,林沖給晁蓋說“明天探探虛實,再做商議”。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林沖有此謀略。

    第二天,史文恭和晁蓋對陣,曾家軍馬一步步退入村中,林沖見路途不好,急退回來收兵。又是臨危不亂,保持陣腳的做法。結果晁蓋沉不住氣,連續幾天,沒有打一場勝仗,著急了,第四天來了兩個和尚,能夠晁蓋剿除曾頭市。晁蓋大喜,置酒款待。林沖怎麼說?哥哥休得聽言,其中莫非有詐?萬一是史文恭的誘敵之計,就壞事了。

    晁蓋不以為然,堅持要去,林沖說那就我去,哥哥接應。因為晁蓋下山來,是想著打勝仗的,所以拒絕林沖的建議,自己帶人前去,讓林沖接應。結果是被暗箭射傷,昏迷不醒。林沖安排先送回山寨,梁山眾軍正在悶悶不已,無心戀戰,進退無措之際,曾頭市居然來了四五路軍馬,還是半夜二更殺來,火把不計其數。這是要全滅梁山軍馬。

    這個時候林沖是怎麼做的?林沖沒有慌亂,儲存實力,不能讓兄弟們冒險,你們趕緊撤退,我來斷後;曾家軍馬背後掩殺過來,林沖一邊打一邊退,過了五六十里地終於擺脫。尋找舊路迴歸梁山。

    《水滸全傳》第九十五回,征討田虎,

    宋江不聽吳用勸告,親自領兵殺到昭德城城下,田虎國師喬道清施展法術,霎時有無數兵將從西飛殺過來,早把宋兵衝動。喬道清又把劍往北一指,口中唸唸有詞,喝聲“疾!”須臾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撼地搖天。林沖等眾將正殺上前,只見前面都是黃沙黑氣,哪裡見一個敵軍?宋軍不戰自亂,驚得坐下馬亂竄咆哮。林沖等急回馬擁護宋江。往北奔走。

    這就是林沖,緊要關頭知道該怎麼辦,不會慌亂。

    林沖不爭山寨主,只圖兄弟好相處。這也是林沖不爭強鬥勝的特點。

    晁蓋火併王倫,讓林沖做山寨主,林沖不做。

    晁蓋中毒箭而亡,林沖第一個站出來支援宋江做山寨主。與吳用商議立宋江為主: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請哥哥為山寨之主。你們做山寨主就是,我幫助你們。

    林沖上陣聽指揮,無論是吳用調遣還是宋江調遣,聽話照做,是個好同志。

    書中幾次關鍵對陣,關鍵時候,林沖使不上勁,因為宋江安排原因。不是守山寨,就是做後軍,沒有機會施展。

    第六十三回宋江攻打北京城,林沖是後軍頭領。

    按說北京城重鎮,不應該用猛將在前麼?但是林沖服從安排聽指揮。等和關勝對陣時,林沖挺槍出馬只取關勝,宋江立即喝住林沖,自己親自出陣欠身施禮套近乎了。那林沖既然是個好同志,當然就勒馬停下了。當關勝答應投降梁山,要去勸說單廷珪魏定國一起上梁山,宋江不放心,擔心關勝言而無信。

    又派人前去接應(隨後監督),叫誰呢?林沖。因為林沖武藝高強,臨陣有度。何況林沖不懼關勝。現在關勝要來投靠梁山了,你林沖去接應,最恰當不過了。這也說明林沖帶兵能力,宋江是放心的。。

    林沖愛面子,卻丟了面子,逆來順受,害苦林娘子。在京城任職,是京城戶口,骨子裡的清高是存在的。能夠安身立命就知足。哪怕受點委屈,忍一忍就過去了。

    林沖多情,安於現狀,陪著娘子上香,衣著齊整手拿摺扇,典型的京城公子形象,而且逆來順受。這一點從魯智深和林沖初見就顯示出來。林娘子被人高衙內欺凌,林沖敢怒不敢言,忍住了。魯智深是因為打死鎮關西到五臺山出家,然後來到東京汴梁,結識的林沖。

    林沖知道魯智深打死人的經歷,在自己遇到欺侮,娘子三番兩次被調戲,卻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只會在家裡生悶氣。連著幾天在家啊。如果去找魯智深商量,就不一樣了。問題就在於自己不好意思去找,怕臉面過不去。最終釀成苦果,斷送了娘子性命,自己也充軍發配了。

    林沖沒有防人之心,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對於有身份的人,林沖表現出來的是賠笑,躬身。氣度不夠,有點小氣。

    輕信陸謙,讓娘子落到高衙內手中。陸謙和高衙內密謀,賺取林沖離開家中,另一邊高衙內去調戲林娘子。多虧發現及時,躲過一劫。此後又被賺入白虎堂,造成行刺太尉冤案,充軍發配。途中輕信解差差點丟掉性命。

    發配滄州出發時,老丈人給了銀子。野豬林脫險後,魯智深又給了一二十兩銀子。身上有二三十兩銀子。結果聽說柴大官人有贈送和酒飯,居然就步行幾里地去在柴進莊上想吃免費的午餐了。這就是林沖小氣處。仗義疏財方面很是欠缺。

    換做武松魯智深,一定會先吃飽喝足再去拜訪。

    林沖打仗沒有敗績,就算是平手也能全身而退。中過兩次暗器,一次是瓊英的石子,一次是城上亂箭。不過都能全身而退。情商不高。做事求穩,缺少魄力。

    就是對戰也是到急處才發威。比如在第一百零九回活捉王慶一戰中:林沖接住柳元廝殺,四條臂膀縱橫,八隻馬蹄繚亂。二將在征塵影裡,殺氣叢中,來來往往,左盤右旋,鬥經五十餘合,勝敗未分。能和林沖鬥五十餘合,功夫不得了。因為柳元是賊中勇猛之將,然後潘忠見柳元不能取勝,拍馬提刀,搶來助戰。一個人林沖都還沒有分出勝負,再來一個,非敗不可。實際情況是林沖力敵二將,大喝一聲,奮神威,將柳元一矛戳於馬下。你說能戳於馬下,為啥不早一點戳呢?因為林沖性格里面缺少的就是這個東西。書中多處描寫林沖,都是這樣,要大喝一聲才行。

    林沖自我評價缺乏膽氣,只會武藝。

    晁蓋上山,火併王倫。吳用推舉林沖做山寨之主。林沖大叫到,先生差矣!林沖隨系禁軍遭配到此,今日為眾豪傑至此相聚,怎奈王倫心胸狹隘,嫉賢妒能,推故不納,因此火併了這廝,非林沖要圖此位。據著我胸襟膽氣,焉敢拒敵官軍,剪除君側元兇首惡!今有晁兄,仗義疏財,智勇足備,方今天下聞其名,無有不服。我今日以義氣為重,立他為山寨之主,好麼?

    林沖這番話很中肯,仗義疏財上確實不行。從到柴進莊上吃飯就看得出來。

    小可林沖,只是個粗莽匹夫,不過只會些槍棒而已,無學無才,無智無術。今日山寨天幸得眾豪傑相聚,大義既明,非比往日苟且。學究先生在此,便請做軍師,執掌兵權,呼叫將校,須坐第二位。公孫先生請坐第三位。

    這段話雖然是自謙之語,也表現出林沖確實義氣為重。

    林沖是一個被讀者喜歡的人物,只要在書中看到林沖出現,馬上就覺得安全了,不會吃虧了。就覺得不害怕了。林沖好比是定海神針,中流砥柱。

    總結林沖,性格特點如下:

    武藝高強,臨危不亂,沉著冷靜,大將風度。

    感情細膩,優柔寡斷,含蓄內斂,逆來順受。

    處事拘謹,財用不足,草叢獨秀,有始有終。

  • 2 # 毛二兩看世界

    豹子頭林沖:妻子被調戲卻只能隱忍在心,禁軍教頭被迫捨棄一切逃往梁山泊的心路歷程

    若說《水滸傳》有一條主線是官逼民反,林沖便是「官逼民反」的典型人物。

    所謂官逼民反,「民」本是良民,一切安於現狀,順體制而行。體制內固然有許多不平之事,但在體制內佔有一席之地之人,大抵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人不要犯到我頭上,倒也無需強出頭打抱不平。

    就這一點論林沖與魯智深,二人起初面對體制的態度便截然不同。林沖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雖未必位高權重,但總是個頗受人敬重的職位。後來自己的妻子遭人調戲,林沖起初怒髮衝冠,得知物件身份竟是頂頭上司的義子之後,竟將這口氣給吞下來;反觀魯智深,起初只是一個小小的提轄,聽聞金翠蓮父女之事,便拍案而起,三拳打死鎮關西,落了個亡命天涯。

    林沖不是英雄,魯智深可能更接近一點,但他最初並不打算殺人。他是要給鎮關西這個地方惡霸一點教訓,但力道沒控制好,三拳打死了人。是的,這大快人心的一幕,是「一個不小心」給鬧成的。不過,這並不是偶然,魯智深魯莽率真的性格,冥冥中已決定了他的命運。我們沒辦法假設林沖換到魯智深的位置,會不會一樣給金翠蓮父女出氣。

    林沖在體制內能佔有一席之地,原因在於他本領高強,又循規蹈矩,這種人若沒遇上什麼大事,在體制內基本上都能混到不差的位置。某種程度上,林沖走不到魯智深飲酒的酒肆,亦聽不見隔壁落難婦女的啼哭。在林沖的生命中,或有許多不公不義之事自眼前閃過,但在這東京八十萬禁軍總教頭的眼裡,不會特別惹起注意。

    魯智深也走不進林沖原先的世界,他可以在道旁偶遇這位禁軍教頭,這是作者安排的巧遇,非結構使然。魯智深可以為了不相識的人以身犯險,殺了人之後亡命山澤;林沖不敢殺人,即便是切身之事,他依舊不敢殺人。

    魯智深不需要被「逼」上梁山。如他這樣的人,本就該屬於草澤。在體制裡當提轄,那是遲早要出事的,落草也是正好而已;林沖需要一逼再逼,上梁山對他來說,是對原本世界的全面捨棄,是重新做人,做一個不再清白潔淨的、雙手沾染血腥的強人。

    而這是一條漫漫長路。

    林沖是懦弱的,即便武藝再高,他都是懦弱的。他的懦弱並不可恥,就只是屬於一個凡人的懦弱。即便身懷絕藝,他依然是個凡人。

    既為凡人,便不肯輕易相信自己早已走投無路。

    還可以回去嗎?這一路上,林沖所存的僅有這一個念頭。

    好友的背叛,家庭的破碎,八十萬禁軍總教頭一夜殞落,木枷鐵鎖配滄州,這不是絕路。

    官差的謀害,草料場大火,乃至手刃仇人,血祭山神,這依然不是絕路。

    命運能將林沖逼上梁山,但還未能將他的心徹底從道德框架中給逼出來。

    因著小炫風柴進柴大官人的引薦,林沖得到了梁山的入場門票。當時的梁山泊還未具規模,雖坐擁水泊天險,不過主事者是個三流落地秀才,心胸狹隘,嫉賢妒能。

    此人名叫王倫,綽號白衣秀士,曾受過柴進的恩惠,因此柴進也常常將一些流落江湖的好漢引薦上山,請王倫代為照料。本來,這山寨便是遊走法律邊緣的存在,仗著私家的武力和轄區官府的無能,平日裡打家劫舍,自然也成了罪犯天堂。林沖在接連殺人之後,這梁山水泊無疑是個絕佳去處,是以柴進力薦他入夥。

    但王倫不答應。王倫是個窮酸秀才,沒有過人之能,但倒也不真是個蠢貨。他知道林沖有大能,或者這麼說吧,在上山之前,林沖這位八十萬禁軍總教頭與王倫這沒功名的秀才,那是一個天一個地。梁山水泊雖象徵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但往往帶著舊世界的規矩。原先在社會上有頭有臉之人,上山之後當然也會有基本的地位,諸如柴進、呼延灼、關勝、盧俊義等人,都是如此。

    林沖這般上山來,對王倫無疑是一大威脅。但說實在的,這威脅是如何成立的呢?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王倫並不具備任何領袖特質,難以服眾。山上本有幾個頭領,一個叫杜遷、一個叫宋萬,基本上都是雜魚類的角色,雖是元老級的人物,但著實雜得徹底。王倫對林沖百般排擠,這讓林沖心中有氣,但畢竟是寄人籬下,舍此之外他也不知還有哪裡可去,所以他又忍了下來。

    王倫阻撓林沖入夥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對於這位大人物的不信任。他給林沖三天期限,要他下山殺個過往行人,稱作立「投名狀」,以示對山寨的忠心。這很明顯是對林沖的刁難,林沖卻一口答應,便帶了小嘍囉下山剪徑。這時的林沖心裡必定是很掙扎的,他這輩子雖已殺過了人,但還未殺過「無辜」之人。

    殺人是艱難的,對體制內的禁軍教頭來說更是。他需要理由,需要一個破壞道德認知的理由;他需要理由,需要理由來說服自己,這一刀下去,即是斬斷一切與舊世界的連結,永難再回頭

    《水滸傳》看似粗獷,其實頗重細節。當王倫要林沖下山立投名狀時,林沖口稱「不難」,卻又補了句「就怕沒人過」。

    林沖才上山,對附近地理又不熟,卻先行補了句「怕沒人過」,像是在為自己可能下不了手先找好理由。隨後,林沖下山兩天,山路上竟等不到一個落單的旅客。王倫固然心中竊喜,但林沖大概也鬆了一口氣,畢竟要林沖就這樣輕易地殺掉一個素不相識之人,心裡必定還需要一番波折。

    第三日,林沖終於等到一個擔著行李之人,但當林沖從樹叢跳出來之時,那人嚇得轉身就逃了。林沖追不著,只是叫苦,但讀至此處,讀者實在不自禁懷疑起我們的林教頭,是不是真的準備好要殺人了。

    而後林沖遇到了青面獸楊志,兩人殺了個難分難捨,被王倫喝住了。王倫並不笨,他看出楊志大有本事,大可制衡林沖,是以一心想要將楊志一同拉入夥。林沖上山之時,王倫百般推託,甚至連柴進大恩人的面子也暫且擱下了。而現今面對楊志,王倫卻主動邀其入夥,其心昭然若揭,林沖自然心知肚明。

    林沖與王倫的心結,是林沖徹底由教頭成為強人的最後一道關卡。

    後來故事幾經變化,晁蓋、吳用等一夥輾轉也在柴進的推薦下上了梁山。這群人可說是梁山前期最核心的人物,因此他們的入夥,對林沖與梁山泊來說,都是極重要的轉捩點。

    吳用身為神算軍師,看出林沖與王倫之心結。因此他安排下巧計,誘使林沖產生「火併」(就是把人幹掉)王倫的念頭。

    終於,一場宴席進行到一半,王倫面對晁蓋等人入夥的要求,再次推託不受,又棄柴進的人情於不顧。為了一句「糧少房稀」,與當初林沖入夥遭拒的理由一模一樣,林沖在一旁再也壓不住怒火,拍案而起,便指王倫罵道:

    「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柴大官人這等資助你,給盤纏,興你相交,舉薦我來,尚且許多推卻!今日眾豪傑特來相聚,又要發付他下山去!這梁山伯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林沖殺了王倫,推晁蓋坐第一把交椅,梁山最初的樣貌已具。

    而這段罵詞,卻不只道出了林沖對王倫的不滿,亦是對這世界的宣誓。王倫不講義氣,又嫉妒賢才,成不了氣候,這些理由,對過往的林沖說,並不足以構成殺機。但隨著命運一步一步逼著林沖走上絕路,直到這一刻,他才徹底將早已殘破不堪的命運死命握在自己手上,再不放開。是以,他必須要殺王倫,要奪山寨,要讓這裡開始行自己的道,不再讓江湖好漢無處可去,不再讓小人囂張橫行。

    林沖這樣的覺悟會太遲嗎?《水滸傳》後面的故事,終會慢慢給我們答案。

    而更諷刺的是,林沖火併王倫一事,終究還要吳用使計促成。吳用是老謀深算的典型人物,梁山好漢一個一個都脫不了他的算計。若非下有一個「義」字,上有一個「道」字,這些草澤人物幾乎只是棋子般的存在。人說「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吳用是讀書人的典型,負心與否,留給後人評價,但算計總是難免的。

    林沖不是負心的讀書人,卻也難為仗義的屠狗輩,他心中有對舊世界秩序的嚮往,那個嚮往不是什麼偉大的期許,也許就只是在訓練完官兵之後,回家路上在小酒館裡小酌,或是回家與妻子共度良宵。而這樣的光景已不可得。

    他心中也有對草莽的嚮往,所以他愛惜魯智深,他不肯再錯過晁蓋,他終於會在梁山上坐有一席頭領之位。

    但,這也未必是他真正想要的。

  • 3 # 愛上網的喵喵

    中國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先生在他的長篇電視評書《水滸傳》的開篇就有一個總結 :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好人應該有一條好的人生道路,壞人應該有一條壞的人生道路,而事實上有時候並非如此……

    田老師這個總結說得非常精當,也非常直接,當然,經歷過世事的人會覺得田老師說得雖然含蓄,可是含蓄中卻透著對世道人心的冷峻窺察。

    開篇既有總結,總結全書、也總結全書中的各色人物,這種手法會不會過急呢?我們看看毛倫毛宗崗父子評批的《三國演義》,他們爺兒倆把明代楊慎的《臨江仙》詞赫然置於《三國演義》文字之首,此詞娓娓道盡三國奧秘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縱使英才蓋世,也不過是東逝江水中的一朵浪花,縱然鞠躬盡瘁,也不過是歷史潮流中的一支插曲。三國英傑的悲劇悲就悲在時代二字,那個時代,人才輸給了錢財,軍閥輸給了門閥!

    這與林沖有關係嗎,與評價林沖又有關係嗎?我個人認為不僅有關係,而且大有關係。林沖是什麼人,好人!林沖是什麼本領,一身好武藝,人稱豹子頭,林沖是什麼性格 : 逆來順受、中正平和,林沖是什麼結局,悲情結局,現在各位都明白了吧,一個好人,一身好武藝,一副好脾氣,最後落個悲劇,成敗得失,四個字,全怪林沖一個人嗎,真正的原因是 : 那個時代,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弱勢群體處處受欺凌、處處受迫害,當權者高高在上,可以隨心所欲魚肉弱勢群體,社會的公平正義完全缺失,社會的矛盾一天一天地積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 最終爆發各地百姓揭竿起義,這才有了後世民眾心口相傳的《水滸傳》,這才有了《水滸傳》中的悲劇人物林沖。

  • 4 # 路遙lgy

    謝謝邀請!《水滸傳》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再高太尉手下當差,高衙內看上了他的老婆。林沖雖是惱怒,卻不敢有所行動,這是迫於生計。到後來火燒草料廠,親手殺了陸謙,才看到快意恩仇的林沖。梁山上火拼王倫,到最後病死。林沖對梁山可以說是忠心不二,林沖生性老實醇厚,卻沒有遠大志向。讓位於晁蓋,晁蓋死後,他也有機會上位的。所以林沖在水滸傳裡,表現出來的人性,其實是真正的現實社會中,真實人性的展現。對上級隱忍,對朋友厚道,對仇人恨之入骨,卻又武藝高強的一般小人物!

  • 5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刀墓觀點:用“逼上梁山”來概括《水滸》,也對也不對。

    事實上,有些人上梁山並不是被逼的。比如李逵,天生就是個做強盜的胚子,上梁山對他來說,太開心了。還有一些人,是被強拉入夥的。比如神醫安道全,比如金槍手徐寧,比如大土豪李應。在人家根本不願落草的情況下,梁山(基本上都是吳用)使用不光彩的手段,把人家騙上了山。

    當然,有一部分人確實是被“逼上梁山”的。這些人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豹子頭林沖。整座梁山上,最不開心的人就是他,人生的坎坷有背景的因素,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江湖上有沒有真正的友情?有,但是不多。在江湖團伙裡面,更多是相互依存的利益關係。別看相互之間稱兄道弟格外親熱,實則只是暫時的利益結盟。所以我們看《投名狀》,三個當年歃血為盟的兄弟,最後因各自道路的選擇,成為死敵。而友情,需要彼此間是平等的關係,是相互理解的關係,真正的心心相印是不能摻雜過多的功利因素的。

    我們常說的管鮑之交,就是基於平等與理解的友情。管仲和鮑叔牙侍奉不同的主公,但不影響兩人之間的友情。後來鮑叔牙的主公齊桓公在爭國君位置中贏了,鮑叔牙又向齊桓公大力舉薦自己的朋友、已成為囚徒的管仲。因為他充分理解管仲的才能和志向,才無私地把相位讓給朋友。

    《水滸傳》中如果說還有這種義薄雲天、不講功利的友誼,我以為只有林沖和魯智深之間存在。而相比魯智深的快意人生,林沖總是那麼的憋屈。

    林沖,乃大宋朝東京八十萬禁軍強棒教頭,按照現在的說法行政級別應該相當於衛戍區作訓部,要說也得說個校官級別了。這傢伙拳腳功夫絕非一般,特別是一杆槍使得相當湊合。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林沖的功夫也算是佼佼者了,看似林沖同志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在梁山都應該有個好前程,但在水滸中林沖卻是一位非常悲哀的人,甚至最後自己活活的氣死了自己。

    施耐庵對林沖應該是非常喜愛的,林沖是施耐庵著墨最多的角色之一。並且,這種著墨幾乎貫穿整部水滸,這樣的人物,出了宋江以外,應該沒有第二個了。

    而就是這樣貫穿的人物,足足暴露了他人性上的四大汙點!

    汙點一:對高衙內的橫行霸道態度冷漠。

    汙點二:面對高衙內的咄咄相逼,林沖處處妥協,甚至甘於獻妻。

    汙點三:火併王倫實乃不義之舉,有攜公報私之嫌。

    汙點四:高俅被梁山所擒,一直誓言要殺高俅而後快的林沖毫無表現,僅僅是最初怒目而視,而更多的時候還是立在宋江身後將高俅列為上賓。

    林沖到死也沒有能報仇,當然這個就另有原因了,不過林沖當時如果不上梁山呢?或者說自己做個浪跡天涯的俠客呢?或許高俅早就被林沖一槍刺死了,但誰叫你剛擺脫了政府又走進了黑社會呢?政府有政府的規矩,殊不知黑社會也有黑社會的規矩呀!

  • 6 # 雪山飛狐王紅

    看水滸對林沖讓人又愛又恨工作穩定娘子貌美幸福美滿天有不測風雲害人的高俅父子打破林沖平靜而幸福的生活逼上梁山是施先生對社會的不滿和無奈性格決定命運林娘走了林沖的心死了三打祝家莊活捉了美女三娘林沖如果能掙取一下王英也是沒戲的但是林沖沒有爭取大敗高俅仇人相見大仇難報林沖孤掌難鳴仇人走了林沖生命也到頭了為什麼施先生把林沖寫的那麼失敗難道不能讓林沖與娘子遠走高飛或者把貌美的三娘許給林教頭問君林教頭何罪之有為何痛苦一生三娘何罪之有家破人亡還嫁人渣王英水滸作者你是乍想的

  • 7 # 藤黃果李

    林沖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豹子頭。

    很多人都不喜歡他,魯智深對他那麼好,他卻出賣了魯智深。在野豬林,魯智深救了林沖一命,他轉頭卻將魯智深的藏身之處出賣了,害得魯智深不得不到二龍山落草為寇,不懂得心存感恩。自己的老婆被高衙內調戲了,卻選擇了容忍,發配時還寫休書休掉了妻子,無情無義,沒有血性,受到侮辱壓迫不敢反抗,忍辱負重,忍氣吞聲,落得極其悲慘的下場,風癱病故。這是林沖身上的忠君尊上的價值取向造成的,因為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軍人出身,軍隊中就是下屬必須無條件服從上司,官大一級壓死人,在這個體系中,習慣了遵命行事,遇事退縮。施耐庵用了很大的篇幅寫林沖,林沖身上有作者的影子,因為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時期,做過幾年官員,後被迫辭職回家,開始隱居生活。林沖這個人物出身世家,受儒家思想道德文化影響,俠膽豪氣,雖然有正義感,但骨子裡的奴性,在當時的環境下,註定是失敗的一方,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活捉了高俅,還熱衷於招安,釋放了仇人。這是林沖的悲哀,被惡勢力迫害的犧牲品,是水滸中唯一的悲劇英雄。

  • 8 # 二十七畫公子

    金聖嘆說:「林沖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

    這位《水滸傳》中的悲情一號人物,前半生陷入以高俅為代表的官府的重重陰謀陷阱中。後半生雖上山做起了起義軍首領,也並未享受多少勝利的快樂。

    作者利用林沖的這種悲劇意義將抨擊的矛頭憤怒地直指整個舊社會。

  • 9 # 默先聲

    林沖的一生,是苦命的一生,是掙扎的一生。

    《水滸傳》將林沖成功地塑造成為“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形象。北宋徽宗年間,時任東京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林沖,年輕有為,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然而,當林沖捲入與高俅父子間的紛爭時,林沖便開始了艱難的人生歷程,落了一個極其悲慘的下場!

    自古以來,中國官場就有“官大一級壓死人”、“官大一級,理大一分”的說法。時任國防部高階官員的高俅在官職上不知比林沖高了多少級。在宋朝軍隊系統的職階體系中,高俅位於權力之顛,林沖只是一位中下級軍官,而且作為教頭,沒有任何統兵權。因此,當二者之間發生衝突時,掌握更大權力的一方自然更具有主動權。在一個集權體系內,權力更大者往往能支配更多的資源,進而支配人們的命運。因為他們掌握了改變規則、解釋規則,甚至定義規則的權力,而規則是否以公正為基礎倒不重要了。於是,弱小的一方只能不斷地退讓,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林沖的悲劇在哪裡?從官場生存之道來分析,林沖一開始就沒有(或無力)編織一張由上級、同僚、親信等構成的共生共榮的關係網。如果有這麼一張關係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或許事態的發展不會如此惡劣。或許是過於正直,或許是教頭的級別太低,林沖總是缺乏官場歷練,一直未結黨營私,從未達到官官相護的境界。從《水滸傳》的描述來看,林沖平素喜歡舞槍弄棒,好結交魯智深這類江湖豪士,相對來說,官場的朋友就少了些。林沖後來在投奔梁山的途中,在一家小酒店寫下“江湖馳譽望,京國顥英雄”的詩句,可見林沖在江湖上很有名望。然而,與水泊梁山“拳頭就是硬道理”不同,東京的官場遵從的是另一套遊戲規則,“有權才是硬道理”。在這一套規則面前,江湖道義是那麼的弱不禁風。就連好友陸謙陸虞候,也投靠了高俅陣營,從“生死之交”變為“生死仇人”,充當了迫害林沖團伙中最賣力的一位。其實林沖與高俅的關係還算不錯,而且,估計林沖很可能原本就是高俅陣營裡的人物。有陸謙的話為證:“如今禁軍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兄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卻受誰的氣?”“看承”二字,足以證明高俅原先是欣

    賞林沖的,很可能要將林沖納為羽翼。富安也曾說林沖,“在帳下聽使喚,大請大受”。但是,當林沖與高衙內起了紛爭時,高俅尋思,“若為惜林沖一個人時,須送了我孩兒性

    命,卻怎生得好?”高俅雖“惜林沖”,但生怕兒子有什麼差池,於是立刻拿定了陷害林沖的主意。顯然高俅此時做了成本和風險分析,失去兒子的代價太大,完全不可接受。林沖只是一個下級軍官,保全兒子、除掉林沖的風險和成本並不高。

    這場恩仇,從一開始就註定林沖是失敗的一方。東京的花花美景,林沖的錦繡前程,夫妻的恩恩愛愛,轉眼就要變成雲煙。

    位居高官者往往可以動用大量官府資源來清除自己的敵人。高俅團伙組織人力,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陰謀陷阱,意圖使林沖不斷“中招”。林沖也因此最終走上了一條道途險惡、佈滿荊棘的悲情之路。

    高俅及其團伙前後一共設計了七大陰謀陷阱。

    陷阱之一,由陸謙把林沖騙出來飲酒,然後把林娘子誆騙至一酒樓,由高衙內“甜話兒調和”,進而達到逼佔林娘子的目的。這一次林沖陷入了朋友和敵人合謀設好的陷阱。

    陷阱之二,林沖買刀,為誤入白虎節堂埋下伏筆。買刀一事,甚為蹊蹺。《水滸傳》中沒有明說這次買刀是中計。然而,我們根據上下文來看,林沖買刀是高俅系列陰謀中的重要一環。賣刀漢子跟在林沖背後不斷說著 “好口寶刀!可惜不遇識者!”“偌大一個東京,沒一個識得軍器的!”等話,顯然這刀只賣林沖不賣他人的。於是,“林沖合當有事”,輕易就上了這個圈套。

    陷阱之三,誤入白虎節堂。有了買刀,誤入白虎節堂自是躲也躲不掉的。林沖身上的江湖氣、武林氣,是他致命的弱點之一。書中說他,“當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間掛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刀。”此可謂武痴、刀痴。人若過於痴迷,就會有弱點,就會放棄警惕。因而被誘至太尉府獻刀、誤入白虎節堂也是無法避免的了。

    陷阱之四,陸謙買通董超、薛霸兩位公人,意圖在押解滄州的路上,“結果”林沖,從而徹底除掉林沖這個心頭之患。幸得有好兄弟魯智深出手相救,才得以倖免於難。

    陷阱之五,滄州大牢內林沖險些喪命於一百殺威棒下,多虧柴進贈送的銀兩起了作用,使林沖躲過了此劫。

    陷阱之六,根據《水滸傳》的前後文分析,大約在此時,另一個可怕的陷阱落到了林娘子身上。林沖被髮配後,高衙內上門逼奸林娘子,未遂,絕望的林娘子上吊自殺。林沖的岳父張教頭鬱鬱而終。

    陷阱之七,陸謙的授意下,管營給林沖分配了一個看管草料場的“好差事”。後陸謙、富安、差撥、管營合謀燒了草料場,企圖燒死林沖。即使林沖不死,大軍草料場被燒燬也是死罪一條,林沖這次斷不能逃出生天。幸虧林沖躲避在山神廟,擊殺陸謙三人,一雪血海深仇。然而因草料場被燒,再加上殺死三名官吏,林沖從一流配犯人,變為重犯。

    林沖命運多舛,這七大陷阱,幾乎回回都是生死局。幾千年來,這種光天化日之下的陰謀陷阱,不知戕害了多少良人。《水滸傳》裡沒有一個人能像林沖那樣遭受如此多的陰謀迫害。

    林沖是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但我們也可以把林沖理解為一個符號,一個象徵。幾千年來,像林沖這樣的人物不知凡幾,他們絕大多數會在官府惡勢力的前一兩個陷阱內就掛了,沒有人能為他們伸冤,更沒有人為他們寫下文字。小官小吏在不容於官府惡勢力時尚且無力自保,何況草根階層?

    我們說林沖是個符號,是因為幾千年來不知有多少人有過林沖類似的遭遇。一直覺得施耐庵先生在塑造林沖這個藝術形象時,一定把多個現實中的生活原型糅合在一起,使得林沖的苦難比旁人要深重得多。金庸先生的《連城訣》裡,主人公狄雲也有生活原型。當然“現實”中的狄雲,身陷囹圄卻無處伸冤。小說裡的狄雲卻可以練得一身奇絕武功,不但可以報仇,還有美人相伴。這是小說家的“美意”安排,現實中“狄雲”們的結局卻往往很悲慘。林沖是一個教頭,林沖與高俅團伙的衝突,在表面上體現出官場中大魚吃小魚的血腥原則,但在本質上,這場恩怨反映了深刻的官民對立與衝突。這種對立和衝突的主動權掌握在官方,而民一方則完全是被“逼”入衝突的。

    我們來看看林沖這一方的人物。站在林沖這一邊的有江湖流浪僧人魯智深(另一身份為在逃通緝犯)、無權無勢的退休軍官張教頭、莊主小旋風柴進、開封府的小吏孫佛兒孫定、林娘子、使女錦兒、草料場老軍、李小二夫婦,等等。這些人的社會身份不是平民,就是退役軍人或沒落貴族。而他的敵人們,如太尉高俅、高衙內、虞候陸謙、差撥、管營、董超、薛霸等人,卻無一不是掌握國家權力的人。在這顯然不成對手的兩個陣營之間,隱隱呈現出一種官與民、朝與野的對壘。

    兩個階層的衝突是必然的。林沖逆來順受也不叫受,委屈求全也不叫全,邪惡依仗自己的權勢,姦淫燒殺,貪贓枉法,上下勾結,殘絕人寰。掌握了體制內權力的高俅團伙,可以肆意誣陷當事人,操縱司法部門,並買兇殺人。最終為了除掉林沖,他們甚至不惜燒掉國家物資——駐軍的草料場。在他們的眼裡完全沒有王法和公道。

    在《水滸傳》之外的社會里,林沖是沒有出路的。但《水滸傳》裡的林沖,雖然付出了家毀人亡的代價,最終卻逃出了官方惡勢力的追殺,成為水泊梁山的英雄豪傑。林沖的辦法很簡單。你高俅不是掌握了合法幌子下的暴力麼,那麼我就用“非法”暴力來反抗你。先有魯智深以更強的暴力壓制住董超、薛霸二人的暴力,後有林沖在山神廟外以武力擊殺陸謙等人。以武犯禁,“暴力抗法”,成為林沖等人對抗官府的唯一手段。

    造反、革命,是林沖唯一的選擇。可是革命之後呢?

    上了梁山後,林沖就捲入了起義軍內部權力鬥爭的漩渦。不過這次,是他主動捲入的。

    林沖是《水滸傳》裡少數幾個從不濫殺無辜的好漢之一。即使在殺大仇人陸謙時,也要發表一通“正義”宣言:“潑賊!我自來和你無甚麼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林沖在火併王倫時,也發表了一大通言論。書中這一段描述甚為精彩。看到王倫將晁蓋等人拒之門外,林沖翻臉道:“你前番,我上山來時,也推道糧少房稀!今日晁兄與眾豪傑到此山寨,你又發出這等言語來,是何道理?”王倫斥責林沖:“你看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語來傷觸我!卻不是反失上下!”林沖沒有正面回答王倫,等於承認了自己犯上作亂,只好轉而指責王倫無領導才能和威望:“量你是個落第窮儒,胸中又沒文學,怎做得山寨之主!”後來林沖在晁蓋、吳用等人的配合下,得以有足夠的時間宣佈了王倫的罪狀:“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柴大官人這等資助你,給盤纏,興你相交,舉薦我來,尚且許多推卻!今日眾豪傑特來相聚,又要發付他下山去!這梁山伯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這還不夠,林沖後來“即時拿住王倫,又罵了一頓”,才一刀結果了王倫。

    林沖火併王倫的事件告訴我們,革命隊伍內部的矛盾衝突,其殘酷程度,有時會比敵我矛盾還要嚴重。自古以來,無論是山賊、流寇還是黑道勢力,其組成成員對集體拿命博來的有限資源享有共同佔有的權利。而王倫卻試圖拒絕這種共享。顯然,王倫違背了這條“大秤分金”、“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江湖道義原則。火併王倫之前的林沖,處處委屈求全,隱忍不發。此時猛然爆發,令眾人刮目相看。金聖嘆在對林沖的評價裡提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金聖嘆還說過“林沖之毒”之類的話。這裡的“做得徹”,“毒”等字眼不是指林沖的性格,大概是指林沖身處絕境時的強大反擊力,往往遠超常人之所能。

    然而林沖並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當眾宣告:“晁兄仗義疏財,智勇足備;方今天下人,聞其名無有不伏。我今日以義氣為重,立他為山寨之主,好麼?”晁蓋半推半就,林沖當時發話:“今日事已到頭,不必推卻;若有不從,即以王倫為例!”此話實際上是在為晁蓋立威,晁蓋自然是有心之人,因而兩人之間立即確立了牢固的政治盟友關係。林沖進而讓吳用和公孫勝坐第二把和第三把交椅,自己只坐了第四把交椅。就這樣,梁山確立了以晁蓋為核心的第一屆領導班子。這屆班子的人員構成和職責分工均十分合理,晁蓋是第一把手,統管全域性並負責最高決策。吳用擔任軍師,公孫勝同掌軍權。自林沖以下眾好漢共管山寨。林沖排名第四,但參與管理前後山寨,已是最高領導小組的成員之一。林沖對於梁山領導體制的建立居功至偉。林沖倡導建立的領導體制,實際上並未因後來宋江的加盟有所改變。然而當時晁蓋所說的“共管山寨”四字,在權力分配上過於模糊,為林沖日後出局埋下了禍根。隨著宋江的加盟,林沖淡出最高領導小組已是必然。

    林沖有一個重大失誤,就是未參與梁山泊好漢劫法場救宋江一役。雖然晁蓋人稱托塔天王,“方今天下人,聞其名無有不伏”,但比起真正的江湖民意領袖宋江來,無論是人脈,影響力,還是心機,晁蓋都略負一籌。由於未能參與此次劫法場的行動,林沖很難被歸入宋江系。宋江剛上山後用一句話就徹底改組了梁山泊早先建立起來的組織結構。原來,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之後,對眾人道:“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頭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眾人齊道:“此這極當。”這一招實在是高。梁山舊人,晁蓋系加上王倫系,一共只有晁蓋、公孫勝、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等十一人(吳用是動搖分子)。而宋江系,自宋江、花榮、秦明以下共有二十七位好漢。雙方力量對比,梁山舊人已經完全佔了下風。宋江還把自己上梁山前就已歸附晁蓋的秦明、金大堅、蕭讓等人列入右邊客位,把他們算在新頭領行列中,可謂別有用心。宋江這次對山寨首領的分化,使自己成為梁山泊的真正領袖。而我們的主人公林沖,早先還算梁山最高領導小組的成員,被宋江一句話現在變成了無“位次”眾人中的一員。從此,林沖退出了領導小組。在三打祝家莊之後,林沖更是從山頂大寨搬出,與宋江系戴宗共管梁山右寨,徹底轉變為衝鋒陷陣的一員戰將。林沖參與了三打祝家莊、攻打高唐州、戰呼延灼、戰關勝、救華州、攻打大名府等役,幾乎次次都是主將。可見,林沖為扭轉戰局立下了大功。林沖與晁蓋的交情遠勝

    過與宋江的交情,也許林沖與宋江略有小隙。自上梁山,大小歷經三五十陣的林沖,斬將數、立功數等多項指標在梁山諸多悍將中排名第一,最終交椅卻位於關勝之後。這也許是宋江為了避免個別軍頭勢力坐大而刻意做的安排。

    到了起義軍發展後期,水泊梁山的隊伍不斷壯大。不斷有好漢隔三差五的,有意或無意、主動或被迫的加入起義軍陣營。隨著眾多好漢的加盟,想必各派系之間的角逐爭鬥是少不了的。一直以來,梁山好漢們的地位是平等的,雖然座位次序有前後高下之分,但相互之間並無上下級之間的那種從屬關係。這雖然帶來一定程度的民主,但也導致了地位和權力分配的混亂。於是,到了第七十回,為了平衡梁山各派系、各山頭,宋江和吳用合謀搞出了一個石碣天書,左有“替天行道”四字,右有“忠義兩全”四字,正文刻有天罡星三十六員好漢,地煞星七十二員好漢。林沖在天書上為天雄星,排名第六。果然,這個名單一出來,眾人就說:“天地之意,理數所定,誰敢違拗!”立刻平息了眾多首領的不同意見。既然這個名單眾人都無異議,那麼日後基於這個名單的權力和工作分配也就順理成章了。從陳涉吳廣到太平天國,自古以來幾乎所有的農民起義都要藉助天道鬼神相助。眾人分封之後,天天飲酒作樂,笙歌不斷。且說宋江一日大醉後,作了首蹩腳的《滿江紅》一詞。寫畢,令樂和單唱這首詞,當唱道最後一句“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時,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宋江的死黨黑旋風李逵更是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武松的置疑,有很大的代表性。很

    難想象武松、林沖這樣身負血海深仇、與官府水火不容的人會主動招安。他們的置疑並不能動搖宋江招安的決心,因為此時宋江的領導權威是不可動搖的。

    自從晁蓋死後,梁山領導層越來越呈現出極權化、獨裁化的傾向,任何人都不可以挑戰宋江的權威。很多次重大行動事實上都是由宋江一人發起,並沒有廣泛徵求弟兄們的意見。宋江雖然只有“梁山泊總兵都頭領”的封號,但隱隱然與眾人之間已有了君與臣的關係走向。如果起義成功,如果革命勝利,起義軍必然會有一次本質的轉型,以前的“兄弟會”最終將變成一個新的利益和特權集團,宋江會成為一個新的封建獨裁皇帝。這是中國農民起義發展的必然。

    假如梁山好漢們造反成功,且不說他們能推翻皇帝老兒,如果他們能建立獨立的梁山國,我們的主人公林沖會有怎樣的命運?然而在“皇帝”宋江的眼裡,這樣的人或許最有威脅。這種威脅就來自於他的至高威望。梁山的發展歷程中,已經發生過王晁之爭、宋晁之爭,以及宋盧之爭。如果起義鬥爭進展順利,各頭領之間的權爭也必會愈演愈烈。身為元勳的林沖很難置身於權力鬥爭之外。因而,以林沖的性格,最終結局不容樂觀,要保全自己實屬萬難。

    梁山上雖人才濟濟,卻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從這一點來說,宋江和他的弟兄們與歷史上的劉邦、朱元璋,甚至李自成、洪秀全們,有著很大的差距。如果把農民起義分為三級跳,即先是官逼民反;然後星火燎原,起義首領們隨即產生對血酬回報的強烈渴望;最後在合適的時機轉型為有廣泛影響的政治、軍事集團(包括利益集團)。而梁山好漢們實際上只是完成了第一級跳躍。由於起義的性質無法實現進一步的飛躍,又因為人口急劇膨脹,水泊梁山的生存環境便日益惡化。宋江選擇了招安這條路也是無奈之舉。宋江以梁山泊的集體投誠為代價與大宋朝廷做了筆交易。然而這筆交易中,自宋江以下,梁山好漢們沒有得到任何官爵賞賜,反而為大宋皇帝南北奔波,四處討逆,班師後最終只剩得十之二三,可以說是大輸家。

    招安後林沖與眾好漢一起跟隨宋江四處征戰,從未折損過樑山的威風,百戰餘生,終於平定方臘。然而,在回京途中染患風癱不能痊癒,留在杭州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視,半年後不治而亡。

    世事大夢一場,人生幾度秋涼。當時中風後的林沖很可能口不能言。一個人如果不能說,必然每天都在思考,回憶也會特別多。最後的半年裡,林沖在杭州六合寺想過什麼,不得而知。也許是無法手刃仇人高俅而留下的畢生遺憾,也許是陣前斬將的百戰威風,也許是草莽世界的兄弟友情。但我想,林沖回想最多的,應該是當年在汴梁城裡,與林娘子一起走過的那一段平靜日子。

    這位《水滸傳》中的悲情一號人物,前半生陷入以高俅為代表的官府的重重陰謀陷阱中。後半生雖上山做起了起義軍首領,也並未享受多少勝利的快樂。作者細膩地描寫了林沖逼上梁山的全過程,使讀者瞭解了林沖所處時代的社會特徵,而寫這些的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及深化林沖這一人物濃重的悲劇意義。這種悲劇意義充分而深刻地揭露了北宋王朝對人民深重的迫害,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人們去積極探求造成林沖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

    作者利用林沖的這種悲劇意義將抨擊的矛頭憤怒地直指整個舊社會。

  • 10 # 國平軍史

    林沖,因妻子被高衙內調戲,自身又被高太尉陷害,在發配滄州途經野豬林時,幸被花和尚魯智深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

    在滄州時,林沖又慘遭高俅手下陸謙等放火暗算,不過最後殺了陸謙等人,上了梁山落草為寇,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終成一代強人。

    徵方臘途中,林沖患了中風症,留在杭州六合寺內養病,由失了左臂的行者武松照顧,半年後就死了,作為參戰正將,被朝廷追封為忠武郎。

    林沖對梁山功勞極大,儘管性格懦弱,也缺乏狠勁,但關鍵時刻,卻站出來火併了嫉賢妒能的梁山首任大頭領秀才王倫,帶頭擁戴保正晁蓋為梁山泊主,確立了晁保正在梁山這個強人團伙的老大地位,從而開創了梁山事業的嶄新局面。

    殺寨主,是為梁山前途考慮,王倫與晁蓋比,無大量之才,做不得山寨之主,所以林沖就把不成器的老大做掉,推薦有實力之人做老大。

    但林沖殺王倫,在封建社會就是一種“弒君”行為,畢竟王倫是頭領,林沖是屬下,林沖是以下犯上。對此,林沖心知肚明,就將山寨之主渡讓給晁蓋,讓吳學究、公孫先生坐在前面,自己依然坐原先的第四把交椅,可謂智慧之人。

    馬軍五虎上將,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這五人資歷最老的首推林教頭,歷經王倫、晁蓋和宋江三輪寨主,而且武藝也非常高強,應該不在大刀關勝之下。

    當然因為各種原因,兩人並沒真正單挑過,但最後林沖並未成為五虎之首,反倒是朝廷降將關勝後來居上,顯然是授銜時宋吳體制的刻意為之。

    林沖參與了梁山早期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梁山的壯大發展貢獻極大,隨著梁山接受朝廷招安,林沖也參與對遼國、田虎、王慶和方臘的征戰,屢立軍功,槍挑無數將領,軍功顯赫,作為軍迷本文推送者注意到,林沖是陣上殺將最多的梁山好漢。

    林教頭也是為數不多的未嘗敗跡的戰將,十合內速勝並生擒扈三娘,就顯得比同為五胡將的雙鞭呼延灼武功高出許多,限於篇幅林沖具體的戰績就不再展開了。

    綜上,豹子頭林沖,命運坎坷,在職場時,唯唯諾諾,逆來順受,忍辱負重,不敢和上司作對,就連老婆都保護不了;被逼上梁山,還被王倫那廝刁難排擠,窩囊透了,忍無可忍,終於爆發,火併了秀才,推迎晁保正為老大,開創了梁山泊新局面。

    由於前期的林沖非常窩囊,絕對影響了其身心健康,所以上陣殺人精準狠,患中風症就是氣血不暢所致,最終癱瘓床上而死,死前還得託失了左臂的武松照顧,但終規比陣上被一刀砍作兩段的董平、鄧飛等人結局要好。

  • 11 # 綠野萍蹤01

    梁山五虎大將之一,天雄星豹子頭林沖是梁山元老級人物,更是新梁山的締造者和創始人之一。其英雄形象頗受讀者喜愛,無論民間傳說、舞臺戲劇,林沖都是正面形象,是最具權威的逼上梁山好漢們的形象代言人。

    林沖深得“民心”

    少年時讀《水滸傳》,林沖是我心目中第一等的人物。歷來,林沖擁有最廣泛的擁躉,其人氣在所有梁山人物中排名非常靠前,躋身三甲也不為過。因其遭遇奸臣陷害,忍無可忍之下大開殺戒,手刃仇人,雪夜上梁山,故而深得讀者同情,是“逼上梁山”的第一代言人。

    林沖的武藝也是被諸多讀者所欽敬。雖然豹子頭只排在梁山五虎將的次席,上頭還有關勝領銜五虎,盧俊義的武藝也因棍棒出眾而號稱“天下無對”。但論戰力,林沖絲毫不落下風。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武藝高強,在很多讀者心目中,他的武功值簡直蓋過了史文恭、盧俊義,實力堪稱《水滸傳》第一人。

    這種評價雖然稍顯拔高,但林沖從沒打過敗仗則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林沖與高手較量的次數也非常多,卻從來沒有輸過。“馬上林沖,馬下武松”,遇強更強,是林沖所獲得的應有聲望。

    這些都是讀者心目中的林沖形象,那麼,施耐庵的原筆原意又是怎樣描述林沖的呢?

    地位低微卻深得高俅器重

    林沖上梁山前,擔任國防主力部隊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名頭很大,但地位卻並不高。《水滸傳》的好漢大多出身低微,林沖也不例外,雖然在八十萬禁軍中任職,但卻是一個職位很低的下級教官。在林沖之上,還有教頭(王進)、督軍教頭(王升),林沖只是教練槍、棒兩樣兵器的教師爺。

    然而,禁軍最高統帥,殿帥府太尉高俅卻非常器重。《水滸傳》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中,富安、陸謙給高衙內出壞點子,企圖陷害林沖。富安說:“他現在帳下聽使喚,大請大受,怎敢惡了太尉?”高俅與林沖的關係,富安非常忌憚,擔心陷害林沖會惡了高太尉。

    富安所說的“大請大受”指的是薪俸待遇,林沖雖然職位比較低,但待遇非常高。這應當得益於高俅的關照,給予這樣一位比他級別低得多的教頭以特殊的薪俸待遇。所以,林沖顯得很有錢,花一千五百貫買了一把刀。這一千五百貫就是一千五百兩銀子,大致相當於30萬元人民幣。而當時,普通市民每月大約收入六貫,林沖的這把刀足夠一家市民生活兩年了。

    林沖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高薪待遇,是因為他跟高俅走得很近。林沖花鉅款買刀的目的,是要和高太尉比試。高俅曾經在林沖等人面前誇耀自己有一把寶刀,林沖等人也央求太尉拿出來讓大家欣賞。高太尉卻輕易不肯拿出來,林沖想拿著自己買的寶刀與高俅比一比,也好見識一番太尉私藏很深的寶物。

    場面上是上下級,而且,級別差著老遠。林沖充其量就是個連排級幹部,高俅至少是正部級長官,私下裡卻顯得很隨便,甚至到了喝酒吹牛侃大山的程度。

    這一方面說明高俅比較有親和力,也禮賢下士,愛惜人才。這一點,施耐庵尊重了歷史。另一方面,也說明林沖確實武藝高強,在教頭位置上幹得相當不錯。

    能力很強深受同僚嫉妒

    林沖得到如此地位,必然引起同僚的嫉妒,最典型的就是虞侯陸謙。宋代虞侯分將虞侯和都虞侯兩種,因為都虞侯位高權重,基本不設定這一官職。將虞侯則是指禁軍中各指揮營的低階軍官,位置低於“十將”高於承局,大約介於連級到營級之間。顯然,陸謙大概就是個將虞侯,雖然也是下級軍官,但職位卻要比林沖高。

    同是下級軍官,這兩人平日裡也走得很近,是多年的好友。但是,當富安邀約陸謙一同陷害林沖時,陸謙竟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出自對林沖的嫉妒。當時,陸謙聽了富安計策,雖然有點沒奈何,但為了討高衙內的歡心,便顧不得朋友,答應按富安的計策行事。

    陸謙攀不上高俅,便走高衙內這條線,與林沖見個高低。陸謙的人品很低劣,最終被林沖殺死,也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忍辱負重但為人頗為高調

    也難怪陸謙嫉恨林沖,考察全書,林沖竟然很少有朋友。在林沖的社交和公務活動中,大概只跟陸謙和魯智深兩個人做過朋友。而這兩個朋友,一個出賣了林沖,一個被林沖出賣。

    豹子頭林沖具備非常鮮明的雙重性格。一方面為了自己的前程忍辱負重,自己老婆被欺負,卻不敢得罪高衙內。另一方面卻為人高調,很少有人願意與他結交。如果林沖能夠低調為人,善於交往,也不至於在白虎節堂上沒有一人替林沖講話。

    林沖被陸謙欺騙之後,心中恨恨難平,藏了一把解腕尖刀,等候機會殺陸謙洩憤。而林沖明知是高衙內在後面搗的鬼,卻不敢找正主報仇,有點欺善怕惡的味道。

    實際上,高俅本不願意加害林沖。陸謙等人第一次用計不成,便向高俅報告,索性害了林沖性命。高俅一聽,猶豫了一陣:“如此因為他渾家,怎地害他?”轉念一想,若不害林沖,高衙內就有性命之虞。這才答應陸謙依計而行,這才有了林沖誤入白虎堂這樁冤案。其實,林沖完全可以先入為主,在高俅那裡告陸虞候一狀,以此警示富安,讓他忌憚高俅而不敢再設毒計。哪怕是高衙內仍然不放過林娘子,高俅最終也會出面干預此事,但林沖表明態度也是一個做丈夫應有的態度。

    林沖沒有做到這一點,欺善怕惡,顯示出其性格的極端缺陷。不過,林沖這樣低調處理妻子受辱這件事,其中還是有原因的。

    心懷思念心硬休妻

    表面上,林沖夫妻關係相當好,其實不然。在林沖被刺配滄州之時,便演了一出休妻好戲。很多讀者都認為,林沖休妻是為自己的老婆好,解除了婚姻關係,高衙內便不會糾纏了。實際上,林沖此舉卻是為自己打算,休妻以給高衙內方便,求得高太尉諒解而掙扎回來。

    金聖嘆在點評林沖休妻一段時,半遮半掩的揭露了林沖休妻的原因。除了休妻給自己方便外,還有一個難以啟齒的隱私問題。

    為穩住林沖,讓他安心服役,岳丈張教頭約了林沖的鄰居來給林沖送行。在橋下的一家酒店裡,林沖當著鄰居的面要寫休妻文書。張教頭苦勸不從,林沖說:“自蒙泰山錯愛,將令愛嫁事小人,已至三載,不曾有半些兒差池。雖不曾生半個兒女,未曾面紅面赤,半點相爭。”

    原來,林沖與張氏結婚三年沒有生育,這才是林沖休妻的主要原因。林沖講到這一點,眾位高鄰都在場,竟然誰也不勸。因為鄰居都知道這件事情,因為林沖為人高調,但這件事情卻在鄰居面前硬氣不起來。恐怕,也受了些奚落和白眼,這次要當著鄰居的面強硬的表明態度。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林沖休妻的這條理由在過去來看,是天經地義的,林沖沒有必要以“莫為林沖誤了賢妻。”為理由搪塞自己的私念。

    林沖勸張氏再嫁,能嫁的出去嗎?高衙內等著呢。即便是嫁得出去,娶她的人下場一定比林沖還慘。林沖這是以鄰為壑呀。而林沖為自救,不但要陷妻子與陌路人於不義,還出賣了朋友魯智深。

    滄州道出賣魯智深

    董超薛霸得了陸謙的賄賂,在野豬林要結果林沖的性命。危機之時,魯智深一路尾隨趕來救了林沖一命。林沖得救後,魯智深又一直護送到滄州大道,見前方已無僻靜之處,才放心的離去。

    魯智深告別之時,一禪杖把路邊的一顆樹打折,嚇得兩個防送公人吐出舌頭來,半晌縮不入去。魯智深前腳剛走,林沖就對董超薛霸說:“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於是,董超薛霸證實了自己的猜想,回到汴梁便一五一十的把魯智深告發了。

    魯智深此番連和尚都做不得了,只得上二龍山落草為寇。後來,三山聚義打青州,魯智深在梁山與林沖見面,雖然禮節性的相互問候了一番,但卻是冷言冷語,完全沒有當初在東京時兩人那般的兄弟情義。

    殺王倫顯得心胸狹小

    晁蓋上梁山,白衣秀士王倫擔心晁蓋勢大,會奪了自己的位置,便一如既往的贈送金銀打發他們下山。

    林沖見王倫虛情假意的款待晁蓋,知道他不會留下這些好漢。於是,便勾起了當時自己被拒絕入夥的往事,心中陡起殺意。於是,連夜來到晁蓋等人的住處,與吳用一番言語交流,暗示吳用明天自有分曉。吳學究一眼便看穿了林沖的心思,安排大夥各懷利刃,準備火併。

    果然,斷金亭上,林沖忽然發難,揮刀斬殺了王倫。王倫該不該死,或者當不當死呢?

    雖然王倫心胸很是狹窄,容不下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但是,罪不至死,也大可不必以剝奪生命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林沖只殺王倫,大半是洩自己的私憤而不全是為了晁蓋他們的順利入夥。

    王倫手無縛雞之力,又沒犯下必殺的大罪,逼他接納晁蓋,甚至讓出寨主之位,相比王倫在要命的時候一定會屈服的。此人並無膽略,心地也不是很壞。當年雖然並不接納林沖,但畢竟還是讓他山寨歇馬了。這等於對林沖有救命之恩,林沖應當感激才是。

    在晁蓋上山之前,林沖一直很老實的呆在山上毫無作為。如果把火併時的豪氣用到當初,殺了王倫自己當寨主也是有機會做到的。正因為林沖沒有這等膽略,才藉助晁蓋等人的實力壯膽而殺了王倫。這也是林沖的一貫性格,欺善怕惡,望懷投抱。晁蓋勢大,又殺退了官兵,林沖認為這股實力才是可以依靠的,所以,才對王倫痛下殺手。

    二次弒主晁天王一命歸西

    關於晁蓋之死,綠野老道在《隱水滸》系列以及相關文章中做了詳盡的分析,林沖參與謀殺晁蓋的真相也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援與點贊。這個疑案中,宋江是主使,吳用是主謀,戴宗、花榮、林沖是直接執行者。

    晁蓋攻打曾頭市,夜間中計,在撤退途中遭遇一夥來歷不明的部隊攔擊,一陣飛箭射來,晁蓋臉頰中了一箭。

    晁蓋帶箭在劉唐、白勝的保護下,經歷將近六個小時衝殺回營。此時,晁蓋猶自清醒。林沖叫軍士拔箭,晁蓋僅是血暈倒了。此時,看箭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但沒講是一支藥箭。林沖又叫取金槍藥敷上,頓時,晁蓋中毒言語不得晁蓋中毒後,這才講那支箭是一支藥箭。投毒過程被施耐庵描寫得非常詳細,紋絲不亂。

    因為不是毒箭,所以,晁蓋在中毒之前是很清醒的。臨終前,晁蓋遺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這樣閃爍其詞的遺言,絕不是指定林沖做寨主,而是暗示宋江要捉內鬼。因為林沖有謀殺老大的前科,這次再幹一回並不足為奇,晁蓋心裡是非常清楚這件事情的。臨死前回光返照,強烈的意識讓他最後負責任的告誡宋江,要捉拿內鬼,確保梁山大計。

    雖然林沖參與謀殺了晁蓋,但並不一定就必須受到譴責。晁蓋在梁山上毫無作為,雖然心胸很開闊,可謂梁山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但是,不思進取,不發展一人入夥,與王倫的作為幾無差別。林沖按照宋江、吳用的安排,實施這一謀殺計劃,為梁山的進一步壯大,然後實現梁山所有人的招安願望,還是有貢獻的。當然,不管怎樣,謀殺老大肯定是不應當的,從道義上講,林沖還是應當受到譴責。

    關於林沖的事蹟還有很多,本文僅從幾個要點之處,對林沖作出了這樣的評價。此人武藝高強,堪稱梁山第一戰神。但性格兩面,太看重個人前途而每每置大義於不顧。總而言之,林沖值得欽佩,值得同情,也值得批判。這是《水滸傳》刻畫梁山人物,以及官府人物所採用的獨特筆法,一人雙面,都是“妖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盈通固態硬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