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憨憨看科幻

    從兩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賽場規則

    剛開始接觸短道比賽的我,也看不懂賽場規則,甚至不知道每個專案是如何比賽的,如果只是草草的想能看明白比賽,多看幾場比賽,大致的就都懂了。但如果我們想更瞭解一點點,首先就要明白都比什麼,怎麼比。

    短距離專案:

    500 米(4圈半)女/男:初賽,預賽,排名賽,1/4決賽,半決賽,B組、A組決賽,決出冠亞季軍。

    1000 米(9圈)女/男:初賽,預賽,排名賽,1/4決賽,半決賽,B組、A組決賽,決出冠亞季軍。

    長距離專案:

    1500 米(13圈半)女/男:預賽,排名賽,半決賽,B組、A組決賽,決出冠亞季軍。

    女子3000 米接力賽(27圈):預賽,半決賽,B組決賽,A組決賽,決出冠亞季軍。

    男子5000米接力賽:預賽,半決賽,B組決賽,A組決賽,決出冠亞季軍。

    男女混合團體賽:4圈,7圈,10圈或其他專案。

    2000米男女混合接力賽或其他專案。

    一些術語:

    預賽-Heats

    初賽-Preliminaries

    排名賽-Ranking Finals

    半決賽-Semi-Finals

    B組、A組決賽-Finals B,A

    1/4決賽-Quarter-Finals

    當然,包括我最喜歡聽的發令員的專業話語。

    "Go to the Start"-“各就位”(運動員保持靜止動作)

    “Ready”-“預備”(運動員保持起跑姿勢)

    砰!

    嗖嗖嗖~

    好了,介紹了一點賽場規則,那麼就要進入到真正的關鍵了。關於題目,如何欣賞一場短道比賽,欣賞誰,當然是運動員啦!!

    二、運動員

    短道速滑比賽不同於大道速滑比賽,關於一個運動員,我們將其從三點進行分析,這也是每位運動員必須具備的三個要素,技術,體能,戰術。

    在短道彎道滑跑區域是保持和加速的區段,也是超越對手的最佳階段。因此成功的超越需要智力,而智力的基礎是嫻熟的彎道技術,技術又需要相當的體力作支撐,三者缺一不可,而技術確是重中之中。

    讓我們再聊聊體能,最近看短道比賽看到的最多的評論就是,中國隊的體能不行,中國隊的體能是問題,我相信很多和我水平差不多的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南韓選手在比賽後半場還有體能超越對手衝刺,而我們的選手卻顯示出體能下降的狀態。這不得不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以上就是我對於短道比賽簡單的賽則介紹,和我看比賽關注的一些點,不專業之處很多,從此以後在自己滑冰技術提高以後,能更加細緻的關注運動員更細微的動作,當然,這些我暫時觀察不到的,我的專業運動員朋友都有作出講解給我,在此感謝。

    最後,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國家短道速滑隊加油,國家速度滑冰隊加油,2022北京冬奧,讓我們靜待煙花綻放!

  • 2 # 都選C

    這個問題我應該怎麼理解?怎麼看?這就是速度與激情,當然還有技術的較量,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緊張因素的運動。看到現場加上解說員的激動的解說,感覺都是很完美的。

  • 3 # WD龍息

    短道速度滑冰,簡稱短道速滑,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長度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當時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愛好者常到室內冰球場上練習,隨之產生了室內速度滑冰的比賽,20世紀初,這項比賽亦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1992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專案。

    比賽專案

    男子4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10000米、5000米接力;

    女子4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3000米接力。

    比賽規則

    短道速滑以名次論勝負,比賽採用淘汰制,以預賽、次賽、半決賽、決賽的比賽方式進行。首先小組預賽,前2-3名進入下一輪,即複賽;以此類推,複賽每個小組的前2-3名進入半決賽,半決賽的前2-3名進入決賽。通常500米、1000米決賽只有4人參加,1500米決賽可達6人,3000米可達到8人參加。4-8名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出發,首輪比賽站位透過抽籤決定,其後各輪次均按照上一輪比賽成績分配道次,成績優者排在內道。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場地兩端弧形彎道處各擺放7個黑色橡膠塊,作為標誌線,運動員不得滑入標誌線內。直道區則沒有標誌線,可以任意滑行。比賽途中在不違犯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

    比賽時所有運動員必須佩戴下列裝備:

    1)短道速滑安全頭盔應符合現行的ASTM標準。頭盔必須有一個規則的形狀,不能有突起。

    2)耐切割手套或皮革製成的連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

    3)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護腿。

    4)符合97.1402號MU型安全比賽服。

    5)長袖長褲連身服。

    6)軟墊或軟墊的硬殼護膝。

    7)冰刀管必須是封閉的,刀根必須是圓弧形。最小半徑為10毫米。刀管最少有兩點固定在鞋上,沒有可動的部分。

    8)所有運動員必須佩戴中國滑冰協會批准使用的護頸。

    十個問題帶你看短道速滑

    1、短道速滑一圈有多少米?

    短道速滑場地長為60米,寬為30米,一圈的長度是111.12米。

    不同專案對應不同圈數,500米比賽要滑4圈半,1000米要滑9圈,1500米是13圈半,3000米要滑27圈,5000米則是45圈。

    2、短道速滑速度有多快?

    看上去非常快,但實際上和你在城市裡開車的速度差不多,優秀運動員一般能滑到50公里/小時的速度。

    3、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有什麼區別?

    區別還是非常大的。冰刀、場地、比賽方式都有不同。

    速度滑冰場地一圈是400米,兩人一組進行比賽,場地中有分道線,每過一圈交換一次內、外道。短道速滑一般是4至6人一組,場地中無分道線,可在任何位置超越。

    4、短道速滑的冰刀好像有點特殊?

    事實上,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的冰刀各有不同。短道速滑的冰刀又長又薄,而且為了過彎方便,冰刀不是固定在鞋底的正中間,而是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一般來說,左右腳冰刀均向左傾斜約15度。速度滑冰的冰刀只有一個固定點,是“拖鞋式”;花樣滑冰的冰刀則帶有鋸齒和凹槽。

    5、短道速滑的冰刀割到人怎麼辦?

    被冰刀割破的確不是鬧著玩的,因為短道速滑的冰刀非常銳利。因此,任何短道速滑比賽都對運動員的服裝有嚴格要求,運動員的防護服是用特殊纖維製成的,其原料與防彈背心所用的相同,冰刀割不破;此外,運動員還必須穿護膝、護脛、護頸,戴頭盔,尤其是護頸和頭盔,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出現生命危險。

    6、短道速滑是不是固定向一個方向滑?

    對!就是逆時針方向。這是多數人天生的習慣性方向,現有的短道速滑冰刀也是按照逆時針方向設計的,不信你穿上一雙比賽冰刀鞋順時針滑一滑,保證一拐彎就摔倒。

    7、運動員還要戴上手套?

    主要是為了安全,運動員的手套也是防切割的,而且在高速過彎時,你會發現運動員的左手一般都會扶向冰面,因此手套的手指部分一般都會使用特殊材料製作。

    8、短道速滑的道次怎麼劃分?

    不同比賽有不同規定。在剛過去的溫哥華冬奧會上,預賽分道是抽籤決定的,而進入下一輪後則按照成績排定道次,成績最好的在第一道,也就是佔據優勢的最內道。

    9、怎麼判定犯規?

    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一般來說,“故意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妨礙,推拉,撞擊,阻擋其他運動員”,即可被視為犯規,但比賽時情況千變萬化,很多時候裁判都需要看慢動作重放才能予以準確判定。但比較確定的是,如果被認為是犯規者,則被取消成績,如果你受犯規干擾摔倒,摔倒前處於領先,一般會被判定晉級。

    10、接力賽的規則是怎樣的?好像比較隨意?

    每隊有4人參加,對每人所滑具體圈數並沒有嚴格規定,但為了保持較高速度,一般來說都由第一個出發者滑一圈,最後一個接力者滑最後兩圈,中間每過1圈半至兩圈接力一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繼科ALC底板配什麼膠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