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點嗨曲
-
2 # 向山舉目
正處在叛逆期的中學生,怎麼樣引導怎麼樣教育呢?
我們發現,每一個人幾乎都是環境的產物,中學生也是一樣。
中學生首先是家庭環境的產物,是父母的產物,不光是父母生養的,而且是父母培養的,是父母教養的。
父母以身作則,在學習方面,在做人方面,在做事方面可以成為中學生的榜樣,中學生就能夠受到薰陶,不知不覺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根本不會存在所謂的叛逆期的。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產物,社會性非常強的,所以我們不必強調中學生到了一定年齡階段一定會出現所謂的逆反,有些學生有一部分學生沒有什麼逆反的,他們的家庭環境好,父母的教養水平高,孩子生長在這樣的良好和諧的環境中,不會產生逆反的。
如果孩子出現了逆反,做家長的要冷靜,萬萬不能情緒化,不能和孩子對著幹。
首先要了解產生逆反的原因。是孩子的原因,是家長的原因,還是老師的原因?還是其他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後可以對症治療。把產生逆反的問題解決了,孩子就不逆反了,就可以平安的度過成長期危險期,逆反期的。發現了問題想方設法解決就行,這是最好的策略。
-
3 # 漫漫長路寧靜致遠
父母應該認識到,逆反是孩子青春期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父母應該冷靜處理,不要總和孩子“頂牛”,要多和孩子溝通。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要過多的給孩子灌輸自己的社會經驗和體會,讓孩子自己在實踐中體驗生活認知世界!
-
4 # 一沙一世界52136658
一般來說,14歲左右的孩子差不多就到了青春期和叛逆期,在這期間如果老師和家長在對待孩子時過分地運用控制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動自由受到威脅,或者老師家長孩子之間情緒比較對立時,孩子可能產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現出相反的態度,有可能拒絕辦本來願意辦的事,甚至故意去做與要求相反的事。
家長要正確理解孩子的判逆期。叛逆期是自我意識的形成,孩子有奇怪的思考方式和獨特的想象力,在她的世界裡或許真的沒有錯。孩子錯誤的行為有時蘊藏著活躍的想法,也是他獨立思考能力形成的表現,我們不能過度打壓。主動引發孩子與你的討論,這樣不僅有利於親子關係而且可以讓孩子不會變得毫無主見,即便發現是我們錯了,我們不僅沒有失掉面子,反而得到了尊重信賴和親近。最忌諱使用條條框框去約束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影響形成獨立思考能力方面。
因此當孩子在叛逆期時父母不要指手劃腳,別與叛逆期孩子較勁,要學會放手。對叛逆期孩子,家庭教育最忌諱的是消極評價、無情斥責、無端猜疑、無理苛求、空洞說教、自私溺愛。如果家長能做到以下幾點我覺得應該可以幫到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段特別的階段!
1.改變批評的方式:批評改成建議。平等的交流態度才不會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重要的不是批評孩子而是讓孩子明白我們批評他的原因。要考慮孩子犯錯誤的目的切忌錯怪了他們。在孩子冷靜的時候和他談話可以避免對抗升級。批評不要過度更不能升級到人格整個和智力的貶低。注意觀察孩子表情和反應並做出適當的調整。
2、學會跟孩子講道理。講道理最忌諱讓孩子誤以為我們是在哄騙她,講道理要注意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講。講道理最高明的是讓孩子去監督別人進而約束自己。講道理的最終目的不是改正錯誤而是改變孩子的固執任性。
3.獲得信任才能有效溝通。只有獲得信任孩子才能解除與你的對峙。只有尊重孩子才能獲得信任。對孩子承諾的兌現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孩子也需要公平這是他最看重的尊重。尊重孩子的物權不隨意處置孩子東西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尊重。
4.最重要是耐心。當你沒有足夠耐心的時候最起碼你不讓孩子感覺到你的不耐煩。有耐心並不意味著絕不發怒,但最好別真的發怒而是巧妙的運用假裝發怒。
-
5 # 高山流水de數學123
叛逆期是青春期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心裡的煩躁和壓抑。它有形成的原因,可以根據其特點嘗試以下方法:
1. 可以透過大量或者激烈的體育運動專案,以放鬆精神,舒暢心情達到釋放的目的。
2. 多參加社交活動,和朋友交流交流感情,談談心,找到自己的知心好朋友,感受生活的美好。
3. 從她的興趣愛好入手,正確引導。談理想,講未來,說事業成敗論英雄。
-
6 # 孔祥安說
正出於叛逆期的中學生,應該怎樣正確引導?
我曾經在一線教過十年書,初、高中的課都帶過,現在主攻家庭教育和心理學,結合自己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分享一些我的經驗。
這個問題需要同時從兩個方面入手,篇幅有限,先聊聊家長。
首先是理解。因為在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一個激素水平迅速高攀的事情。很多時候的很多情緒是因為激素水平的影響,孩子自己是無法控制的。比方,有些時候,孩子就是為了發火而發火,為了牴觸而牴觸,這種情緒有時候是莫名的,孩子自己也不明白是因為什麼。所以,很多家長會覺得莫名奇妙,為什麼以前的乖寶寶,現在會變成大魔王。所以,家長首先得了解,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首先要理解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有時就是不可控的。
其次是接納。正是理解了孩子們的生理情況,所以有時我們要接納孩子的這些情緒。孩子沒有其他可以發洩情緒的地方,家庭是他們最安全的港灣,孩子在家長面前沒有負擔,所以會毫無顧忌的發洩自己的情緒。說出來,家長可能不理解,正是因為孩子心裡認為父母是最親近的人,所以才會向父母發脾氣,這就如同我們自己,外人開來我們都是和藹的、和善的,但只有自己老婆或者老公才知道我們有多麼的暴脾氣,這是一個道理的。所以,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願意向父母倒垃圾,這也未必是壞事。可是很多時候,當孩子一到垃圾,家長就會立刻擺正自己的姿態,開始教育、訓導,甚至囉裡囉嗦、沒完沒了。但實際上,青春期的中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他們的價值體系,也許並不完善,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底線,所以孩子很多時候也就是和你聊聊,並不想聽家長對此的看法和意見,所以當家長教育訓導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覺得不耐煩。如果此時家長依然不依不饒,囉囉嗦嗦,配合孩子過高的生理指標,孩子就會暴躁起來,之後,家長被情緒激化,也會暴躁起來,這樣針尖就對上了麥芒。
可能有的父母就會說,難道我就非得是孩子的垃圾桶?我自己還有很多的情緒沒有地方發洩呢。所以,第三點,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家長是成年人,孩子是未成年人,套句話說,“家長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飯多,走過的橋比孩子走過的路多”,所以家長更有社會和生存經驗,面對突發事件應該更加的理性。所以,家長一定要有意識的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目的是引導孩子,解決問題,不是為了激化矛盾,我們是想拉孩子到自己的身邊,並不是想將孩子越推越遠,那我們可以怎樣去做呢?
1.去練練瑜伽或者學學禪修吧。呼吸是非常好的控制情緒的武器,我在其中受益匪淺;
2.先嚐試理解孩子的稀奇古怪的語言或者是想法,如果無法理解,就在不理解的基礎上先去接受這些。不要去評價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更不要去指責他,如果想引導孩子,多用發問的方式,而不是陳述的方式,甚至是語氣強烈的感嘆方式,這樣容易激化雙方的情緒。
3.如果不會發問,嗯著就好,或者告訴他,“你的想法太先進了,媽媽沒聽懂,一時半會還接受不了,我要好好的想想,給我一點時間。”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要強的,但是承認自己沒有聽懂的時候,孩子很大的可能會進一步給你講解,讓你聽懂明白,幫助你理解他們的想法。
第四點,如果是有餘力的家長,可以嘗試著和孩子一起學習。曾經看到一個帖子,介紹他和孩子的學習相處模式,我覺得非常好,值得推廣。他偶爾會和孩子一起做題,他出幾個題考孩子,孩子出幾個題考他,他如果做不出來,孩子還會給他講題,笑話他。我覺得這是很和諧的相處方式。如果父母做不出來題,孩子給父母當小老師,孩子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而且還複習 知識,同樣,在這種前提下是一種相互遊戲的心情,那麼父母給孩子出題,孩子也不會牴觸。當然,這種方法必須建立在親子之前有著良好的親密關係之上的,否則,孩子見到父母就躲,那還怎麼實行啊?而且,如果有餘力的家長真的可以嘗試著就一起跟孩子學學文化課,就像曾經看到的一個小影片,問,“父母為什麼只看分數啊?”,孩子戲虐的回答,“看題他們看得懂嗎?”發人深省啊!
第五點,少打擊,多鼓勵。家長的眼光要長遠,我們不僅僅需要一個學業優秀的孩子,更希望他能成熟、安全的照顧自己,所以不僅僅是孩子的學業需要家長的鼓勵,其他生活中好的方面都需要家長去觀察、肯定並鼓勵。
-
7 # 琅琊秋水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最重要的轉折期,這給階段往往決定孩子一輩子的命運,所以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一定要正確引導教育: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已經發生的很大變化,所以我們不能再用管教兒童的那種教育方式來管教初高中的青少年。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的叛逆情況因性別而異,男生和女生不同,一般來說,女孩子的青春期叛逆要早於男孩子。青春期的孩子的叛逆情況還因個體而異,有的孩子叛逆期短,有的孩子叛逆期長,全看家長和老師如何引導。
第三,對於只聽老師話而不聽家長話的孩子,家長可以拜託老師多給孩子做思想工作。
第四,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尊嚴,要和孩子多交流,多溝通,把孩子當作朋友。即使做不到像朋友那樣親密無間,但是最起碼也要引導孩子把內心的話說出來。說出來就是一種疏導,就是一種解決方式。
第五,老師和家長之間要就孩子的問題經常溝通,少談論成績,多關心孩子思想和生活。
如能做到以上種種,就會幫助孩子儘快度過叛逆期,走上正軌,愉快的學習和生活!
-
8 # 教學課堂
中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其實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有必要了解孩子逆反心理的具體原因,科學有效的引導孩子在產生逆反心理時,學會自我控制和調節,塑造健全的人格。
家長如果能夠意識到與子女和自身雙重角度上考慮教育問題,合理調整教育行為。
我們可以引進一個原理——適度原理。
即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和期望應採取適中的原則,即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要符合子女的實際,否則家庭教育的功效就會消弱。
01、應給予有理智、有分寸地
愛的缺乏和過度的愛都會對子女的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和後果。在家庭教育中,“嚴勵和慈愛——是一個最難解決的問題。父母對子女應該有理智、有分寸地愛。
02、期望水平應符合實際情況
家長對子女的期望水平也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目前,在相當一部分的家長中,對子女期望過高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他們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東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補償。這樣的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牴觸情緒,作為家長應該面對現實,合理地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水平,這樣才有利於子女的成長。
03、把握機會和孩子平等購溝通
跟孩子交流很需要技巧,尤其是逆反期的孩子。讓他們比較在意或比較信服的人與其談心,以此減輕學生的逆反心理。對待這些人,他們往往不會表現得很逆反。所以當他們鑽牛角尖、脾氣暴躁的時候,不妨讓他們比較在意或比較信服的人與其談心,往往會有比較好的效果,以此減輕學生的逆反心理。
-
9 # 是靜好呀
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是懵懂的,不大不小,介於長大和孩童之間,所以,這是一個過渡期,他們此時認為自己長大了,獨立了,想要自己做主了,不再聽從家長的安排,所以,家長越是想管教,他們就會越反抗,來證明自己,不想受控了。個人經驗,此時表面上放手了,私底下密切關注,可以和老師私下溝通,瞭解孩子情況,如果沒有大問題,就不動聲色,即使出現問題了,也別急著動怒,先把自己平靜下來,然後想好怎麼和他溝通。
這個年紀的孩子沒什麼耐心聽你長篇大論,只要說重點,點到為止,他們心裡其實是有數的,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所以千萬別嘮叨,一嘮叨沒完,就前功盡棄了。再有就是尊重,你得把他當個成年人了,彆強勢,彆強迫。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不一定我的經驗就管用,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找到適合的方法就好。
-
10 # 幸福的黃手帕
我和老公都認為讀書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放在女兒身上好像就不一樣了。
女兒十六歲了,個頭超過我了。她單純,開朗,學習也不能說不認真。
從初中開始,成績開始穩步小幅下降。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經常對她口提面授學習方法,告誡她學習要自覺,不能什麼都靠老師和家長教。學習的時候不能玩電腦,不能用手機,不能畫漫畫,不能聽音樂,要專心。
學習要動腦,要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複習好再做作業。
還有很多的不能幹什麼和很多的一定要幹什麼,一聽見說“我們談談吧”,女兒臉色都變了。
長此以往,交流起來越來越困難,常常一言不合就翻臉,然後一邊是聲色俱厲,一邊是鄙夷不屑,根本聊不下去了。就這樣所謂的交流常常無疾而終。
做作業時玩電腦,看手機和畫漫畫,交流越多毛病還越嚴重了。
我意識到我們管得太寬了,管得太多了。
十幾歲的孩子了,自我意識已經很強了,受不了如此拘束,越緊張,越想突破牢籠,小心掙得魚死網破。
後來,只做簡單約定,手機放客廳,休息的時候可以玩,不要超過既定時間。電腦和繪畫同理。原則是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玩的時候開心玩,不要三心二意,啥也沒得到。
後來,我進她房間檢查的次數越來越少,她和我主動分享學校生活的次數越來越多。剛住校時完不成作業還要打手電在床上寫作業,經過引導,她在學習的壓力下也自己學會了提高效率,還說有壓力才有動力。
現在一家人基本能高興地聊聊學習和同學,一起輕鬆看看電視,氣氛好多了。
孩子青春叛逆,做父母的都會遇到,要放鬆心態,不要把孩子看的太死,以講故事的方式闡述道理遠比簡單的說教有效。其實,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要有能耐多了,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要好多了。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成長中有無比的快樂和欣喜。不要帶著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欣賞的眼光,你會發現一個讓人疼讓人愛的寶貝。
很慶幸,我及時發現了這一點。
-
11 # 農村教育那點兒事
不少人認為,初中生出現逆反心理是天生的、不可避免的、不可抗拒的,教育也束手無策。
其實,心理學研究表明,逆反不應成為普遍現象。心理學家班杜拉根據自己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發展明顯者有三類:持續的成長的佔23%;突然的成長的佔35%;騷動的成長的佔21%。初中生出現逆反即騷動的成長的比例僅為21%。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孩子逆反表現呢?冉乃彥老師在其《讀懂初中生》一書中這樣告訴我們:一是童年教育的失誤與準備不足。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兒童期教育進行得過於簡單的地方,對少年的教育越困難。”目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就是最好的例證,祖輩僅僅管吃喝,只有簡單的管教,孩子沒有豐富的活動,缺少細膩的豐富的情感影響,這會對孩子的智力和品德造成很大影響,也為孩子少年期逆反埋下了伏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對460個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家庭生活做過研究,發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家庭中的知識、美育、道德愛好和要求越貧乏,孩子的犯罪程度就越重,他缺少人性、殘忍、愚昧的程度就越重。在這些違法犯罪的少年家裡,沒有一家有家庭藏書,哪怕是少量的。兒童時期精神生活貧乏導致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營養不足”,同樣為孩子逆反“奠定了基礎”。
二是成人錯誤地對待少年“獨立性”的問題。獨立性是少年期最本質的特徵,也是成年人與其發生矛盾衝突的根源點。因少年的不成熟和成人的錯誤態度,往往造成以下幾種衝突。
1、成人對少年的“獨立要求”不理會,要求孩子百分之百地聽話,粗暴壓制,少年就表現逆反。
2、不尊重少年的“獨立要求”,以為他們還是小孩兒,甚至譏笑,勢必引起孩子更大反彈。
3、成年人不瞭解少年內心的衝突和失落感。
4、成年人不理解少年的“幫性反應”。少年最反感成人居高臨下地用手指指著自己說話,即使指責的內容正確,他們也十分反感。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學生是好話、壞話一概聽不進去。其實,這是學生反對成人“侵犯”其獨立性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瞭解了孩子逆反的原因後家長和老師最好做好一下幾點:
1、區別對待“為了獨立而進行的反抗”和“任性的反抗”。
成人應儘量理解和支援孩子“為了獨立而進行的反抗”如強烈反抗父母的過分監督和干涉;開始批判父母的意見、行動、態度;強烈抵抗對個人秘密的“侵害”等。
2、和孩子做朋友。最好的方法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我能把自己心靈中的東西傾注到學生心靈中去,那麼學生就會來向我討教並要求幫助,就會來向我傾吐衷腸。”
3、做孩子的榜樣。成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做孩子的榜樣。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請向年輕的心靈展現人的美,首先展現您自身的美,這是很重要的。”
只要我們能夠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朋友,為孩子做出榜樣,相信大家面對孩子的逆反就不會束手無策了。
-
12 # 憶夢月華微課堂
謝謝邀請!初中階段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可以說是普遍現象。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心智已經成熟,獨立意識比較強,完全改變了小學時 凡事依賴家長,或者是所謂的“乖孩子”形象。當自己的觀點得不到家長的認同,就會有反抗行為,並且有的時候故意和家長或老師對著幹。其實,這種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的心理特點。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1、家長要認識到孩子已不是小孩了,說話做事都要注意自己在不同場合的言談舉止。叛逆期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敏感,有時家長的很隨意的一句話,孩子都會認為是針對自己,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更不要批評孩子。因為,孩子大了,家長對著他人來批評孩子,孩子會覺得很沒面子,很傷自尊,繼而就會反抗;或者家長總把孩子當作小孩子,凡事還是替孩子做主,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此,當孩子處於叛逆期時,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不能隨意說出苛刻的話或作出粗暴的舉動。
2、叛逆期的孩子不管從身體,還是心智等方面都開始快速生長、發育,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秘密,,不希望自己的一些事情讓家長知道。家長這時完全要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有秘密,對於孩子不想讓家長知道的事情,家長就不要過多關心或干預。可以說家長關心的越多,孩子反而不領情,或認為家長是偷窺了自己的隱私,碰觸了他的底線,從而導致孩子與家長產生矛盾,和家長對著幹,無視家長。因為,孩子會認為您不尊重我,我也會不尊重你。所以,家長該放手時須放手,相信自己的孩子,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或私人空間。
3、家長不要想著自己生的孩子,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可要知道,孩子已經長大,他已是一個完全的獨立個體,當孩子有錯誤時,家長批評孩子是可以的,適當的批評讓孩子認識錯誤,並得以改正。但是,如果家長用刻薄的言語、簡單粗暴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會讓孩子沒有自尊,感到孤立無援,產生叛逆心理,反而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家長這時應該與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商量出好的補救辦法。
4、我們常說隔代親,爺爺、奶奶等長輩對待孫子孫女那是真的好,但教育理念與孩子的父母會不同。孩子在家長那裡受到了批評,卻能在爺爺奶奶那裡得到安慰,爺爺奶奶甚至還會當著孩子的面批評父母,從而滋長孩子的叛逆氣焰。因此,當孩子犯錯時,家庭成員要確立統一戰線,共同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5、我們說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當孩子在學習上有進步或做事成功時,作為家長要鼓勵孩子,讚揚孩子,使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信起來,知道家長是愛自己的,從此時時處處都會敬重家長,平穩度過叛逆期。
總之,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更多的是關愛、尊重孩子,而不是粗暴地對待孩子;作為老師也應與學生常交流常談心,正確引導學生,經常帶學生參加一些有正能量的活動,多讀書、使學生安全順利度過人生的“叛逆”期。
-
13 # 楓葉飄過山莊
切忌用打罵的方式或諷刺的方式對待,多找學生身上的優點加以表揚肯定,對犯錯誤的學生心平氣和去引導,指出其不對的地方,讓其認識到那樣做是不正確的。同時,批評犯錯的學生,最好單獨談話,不要當著全班學生,照顧其自尊心。
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前斷時間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找我聊天。他現在上初中了,由北京轉回他們老家學習的。他說他們老師因為沒完成作業經常打他,還罰他買東西,雖然我也知道當老師的都挺不容易,但是聽到自己曾經教過的學生捱打,心裡還是很不舒服的。
回覆列表
可以嘗試著抽點時間來陪伴孩子與孩子溝通交流,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面對困難時給予引導以及適當的幫助,也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的生活,確保孩子能夠獨立成長。
同時對孩子做錯事情不要過早下定論,不要以強硬的態度來教育對待孩子,因為到了叛逆期的孩子,越去跟他對抗,就會越叛逆但是有些家長會覺得你做了錯的事情就是錯誤的,應該受到批評體罰,不要強加自己的思想和道理給孩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叛逆,更想遠離你,應該多傾聽孩子的想法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親朋好友面前也不要去議論批評孩子,每個人都會很在意自己的自尊心,孩子也不例外,因為在外人親朋好友面前批評孩子有損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作為家長應該要私底下跟孩子交流溝通,談一談對這件事的看法,以及以後面對此類事情要如何應對。家長應該學會放手,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給,給孩子提供多點私人空間,可以與孩子參加一些活動,遊戲緩解父母之間的緊張關係。
最後父母也要體諒孩子,因為叛逆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同樣孩子也要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