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園之聲

    具體有哪些人?還是不怎麼好分辨。但有一個評判的標準。因為文學即是有階級性、民族性、同時還有人性。一部好作品必須三性統一。

    階級性,因為我們生活的人類社會目前還是階級社會,而不是已經階級熄滅了。否定階級鬥爭存在的作品,最終會陷入階級鬥爭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中。也最終因為掩蓋階級鬥爭而被讀者所看出其虛偽的伎倆而唾棄。比如《日瓦戈醫生》。

    民族性,當今世界,國家依然存在。民族矛盾依然存在。民族間的宗教信仰、文化差異和傳統道德觀念等必然存在不可調和矛盾。如果不能尊重,就會就會激化矛盾。比如拉什迪的詩。

    人性,有一部分作家,總在宣稱文藝作品是沒有階級性和民族性的,或統稱沒有政治性的,只講人性。只關注人性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結果總是不知不覺的把自己的臉把自己的臉打得紅腫。而正是這種純人性的作品的作家,最後當自己的外衣被洞穿為皇帝的新衣後,這種道德的偽君子們,也就暴露無遺,被人唾棄。

    秦檜的書法很好,詩詞也寫的不錯。為什麼歷史上只留下西湖邊的跪著的銅像?而岳飛一介武夫,書法詩詞卻光為流傳?

    周作人,散文小品成就不亞於周樹人,這弟兄倆為什麼在華人心裡一個天上一個地底?

    有的人不擇手段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但當華人聽懂了頒獎詞時,它也就為人不恥了。

    有的人迫不及待的把日記在海外出版!美其名曰為了底層民族。結果因為洋人自家崩潰了,美元也雞飛蛋打,最終F2的結局不是很明顯嗎!

  • 2 # 我做真實的自己

    雖然我自以為也曾經是文學愛好者,心血來潮還會筆耕不輟,甚至痴迷到廢寢忘食,至於說讓我愛不釋手的詩歌或者文學作品,我記得學生時代很喜歡汪國真的詩歌,好像那時的生活也是充滿詩情畫意,後來初戀夭折了,為此很傷感,又喜歡上了朦朧詩,手抄厚厚一本子,但結婚後就怕你它隨風而逝了,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於江湖。

    現在感到每天能健康快樂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奇蹟,不敢生氣發脾氣,辜負每一個風起的日子,是對生命的褻瀆。

    不知是否說清楚了我的意思?

  • 3 # 賢達就是

    70年代中的一個夏末秋初的旁晚,我正在召集全村宣傳隊員們排練文藝節目。突然有個隊員拿著一本他大學的大哥的一本詩詞手寫專集。當我翻開時看見的第一首詩就讓我萬分地崇拜和羨慕此人的才華。第一首詞的詞牌是滿江紅。幾十年過去,至今我還記意猶新。其詞句是:

    邁步銀橋,

    逛逛長空觀街景:

    看環球,

    嫦娥迎夜、明月獻情!

    笑借月光八萬裡,

    壯健銀身披真金。

    聽雄雞高唱迎朝陽一一

    江山錦。

    心潮湧、比海深。

    激浪翻、難平靜…

    有英雄氣慨,

    敢越難境。

    五湖四海大團結,

    哪帕頭頂壓千斤?

    為共產主義社會早到來 ̄

    獻一生!

    第二首是蝶戀花、答皎月

    皎寄情望照心間

    美好理想怎能隨人意願

    風起即有風停時

    浪花澎湃來何源?

    自信人生觀世幾千年

    聰明只知前朝事

    真知完全靠實踐。

    一個出生在純農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家裡出了一個有如此文彩的人,怎能說不是人才?要說明的是那些標點符號我全忘了,自已又學得孬,亂點的,有損他人文彩還請見諒!特此向大家道個歉!再有就是當我見那詞時,他巳經是個果園農場的勞教犯了。據說是家裡向他逼錢建房,他無能為力而偷賣了國家極為珍貴的重要藥材。之前他因為家庭出生清白而文彩又出色,工作崗位原本是省級很不錯的崗位上。真是為他婉惜!

  • 4 # 東方禮讚

    好人品之人未必寫得出好詩,詩人是一種另類人,也是人。同樣需要人的東西。他們思想豐富甚至有些極端,這是可能的。他們肯定不是無產階級思想。詩人難以獲得收入,他們的思想故而悲觀和極端。

  • 5 # 文旅攬勝

    其實才華和人品完全是兩回事,有才華不代表人品就正,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熟讀詩書,通曉禮儀,也做的一手好文章,但是輪到自己做人就實在是不堪入目,讓人唾棄。

    這第一個人就是元稹,他是唐朝時期的著名文人、詩人文學家,那句最經典的感悟“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這麼美的句子,這麼深的情懷,讓人不禁聯想,能說出如此感人情話的人想必是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不能放下,必定是重情重義的人。

    讓人驚掉下巴的是,元稹並不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守護者,他這一生活得可以說是瀟灑一生縱情歌舞,並不像他詩句裡寫的那樣只對自己的妻子忠貞。

    其次要說到的就是崔顥,也是唐朝的著名詩人。可能有些人對他的名字不瞭解,但是說到著名的《黃鶴樓》估計大家都聽說過。在後代學者的著作中,還把他和孟浩然、王昌齡等相提並論,可見對他的文學造詣是十分肯定的。

    崔顥有很多潑皮無賴嗜好,又賭博又好美色,而且對自己的妻子也非常蠻橫,一點沒有文人舉案齊眉的和諧景象。

    崔顥娶妻只看一點,只要長得足夠漂亮就行,也不管這女子什麼出身、懂不懂詩詞、道德品行如何。而且娶到家後一旦日子過膩了,那毫不猶豫就休妻,再接著尋年輕漂亮的女子。

    另一位詩人是武則天時期,名叫宋之問,在歷史上還比較有名,被人拿他和沈佺期同稱為“沈宋”。他的傳世作品中流傳較廣的一句話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作為一個堂堂的男子漢他雖然飽讀詩書,卻不想為國出力,一心想著做武則天的男寵,安逸的享受榮華富貴。

    為了奪取名利,為了一首詩殘忍的殺死了自己的外甥。不止這樣,貪得無厭的宋之問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想進辦法升官進爵,不惜出賣自己的好友。

    宋之問真是文人中壞的流水的級別了,前兩位雖然也不算善類起碼還沒有做出違背道義的事,但宋之問在人渣這件事上完勝上面兩位。

  • 6 # 小滿國學

    我們先看作品: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詩星漢燦爛,這首《渡漢江》是其中很小的一首五絕,但因情動人,很生動地寫出久別在外的遊子,面對越來越近的家鄉,心中那種依戀又忐忑的情緒。讀這首小詩很容易讓我們對作者有好感,因為寫的細膩而質樸。我們再看看同一作者的另一首:

    春日山家

    今日遊何處,春泉洗藥歸。悠然紫芝曲,晝掩白雲扉。

    魚樂偏尋藻,人閒屢采薇。丘中無俗事,身世兩相違。

    作者唐代宋之問,長於律詩,《渡漢江》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絕句寫的也不錯,質樸而清新,後世評他“文情並茂”“字字細密”。如果按照“詩如其人”的想法來看他,可能覺得他是個重感情、格調很高的文人,但實際的宋之問卻是完全相反的。

    宋之問長得是一表人才,《唐才子傳》說他“偉貌辯給”,就是個子很高,長相出眾,又是在上元二年(675)年紀輕輕就高中進士,可謂才貌俱佳,得到了當時掌握朝政的武后的賞識,他又長於詩文,會寫很漂亮的應制詩,一時風頭無兩。甚至和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等名家同在“仙宗十友”的稱號裡。

    但真實的宋之問可離不染塵埃的仙友差得太遠,我們看看他都做了哪些事:

    1、自私自利,殺人奪詩

    宋之問有一個外甥叫劉希夷,長於從軍和閨情詩,也是很有才華的青年,經常和舅舅一起論詩唱和。劉希夷寫了一首《代悲白頭翁》給宋之問看,宋之問讀到“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驚為天人,貪婪地想據為己有。於是他央求劉希夷把詩讓給他,劉希夷有些猶豫,礙於尊敬和想到宋之問的名聲,一時答應了。但在回去的路上又折返,向宋之問道歉,表示還是無法割愛。

    宋之問看到面前這個才情和前途都有可能超過他的年輕人,惱羞成怒,起了殺心。於是假意答應,暗中命令家奴用土袋把外甥活活壓死。可憐劉希夷被殺的時候,還不到30歲。

    這件事還是被人知道了,寫在史書裡,現在《全唐詩》裡《代悲白頭翁》和《有所思》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只不過《有所思》作者署名“宋之問”,現在看來已經淪為笑柄。

    2、諂媚逢迎,賣友求榮

    武則天掌權以後,宋之問做過左奉宸內供奉,這個“奉宸”供養的是武則天的幕僚,實則是武則天的美貌男寵。當時武則天十分寵愛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宋之問就巴結張易之,極盡諂媚之能事,甚至“為易之奉溺器”,令人不齒。

    後來唐中宗神龍元年,太子李顯復位,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殺,宋之問也因此被貶為瀧州參軍,他難以忍受,偷偷逃回洛陽,躲在了朋友張仲之的家裡。當時朝政被武三思把持,引起許多臣子的不滿,張仲之與駙馬都尉王同皎謀劃除掉武三思,被宋之問聽到了。他立刻想到這是一個讓自己重新起復的機會,於是毫不猶豫地背叛了好心收留自己的張仲之,向武三思告密,張仲之、王同皎被殺,宋之問不僅免除了擅離職守的罪責,還得到重用,成為鴻臚主簿,“天下醜其行”。

    宋之問一直貪戀權力,誰掌權就抱誰的大腿,毫無原則。武三思死後,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爭權,宋之問這個牆頭草就遭到了太平公主的忌恨,向中宗揭發他收受賄賂,因此被貶越州。在被貶以後,宋之問寫了很多詩,他的詩文水平也在這個時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可見才高與德厚,有時並不能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出現。

    後來唐玄宗即位,清理餘黨,將宋之問賜死,這樣一個道貌岸然、見風使舵的小人,得到了他應有的下場。

  • 7 # 採風姑娘

    徐志摩啊,今天剛寫了他多渣!

    高中時是我男神,知道他對張幼儀乾的那些事之後,再加上林徽因和陸小曼的事!

    失望極了!!!

  • 8 # 午夜櫻花語

    唐朝著名文學家、詩人元稹就是這樣的大文豪,他追憶亡妻的《離思五首》可謂感天動地,特別是其中的第四首,數千年來一直被傳誦,被借用。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只可惜元稹卻是妥妥的渣男一枚。年輕的時候就對錶妹始亂終棄,後來還把這段經歷作為自己的風流韻事寫成《鶯鶯傳》,後世的《西廂記》就是根據他的《鶯鶯傳》改編而成。故事中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女子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悲劇,也就是他對錶妹始亂終棄的記錄。

    他在元配妻子韋叢還在世的時候就搭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兼名妓薛濤。兩人情意綿綿地共度三個月之後,元稹就發揮他的渣男本色,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拋下薛濤一去不復返。只剩下對他動了真情的薛濤在那裡朝思暮想,滿懷幽怨與盼望地寫成流傳千古的名詩《春望詞》。

    元稹在妻子韋氏病死之後,還娶了兩任妻子。在家有妻室,被貶江南的情況下,元稹還不忘撩撥佳人。劉採春是江南梨園中的佼佼者,雖然已有丈夫,但在元稹既有官威也有錢財,還會特意為她寫動人情詩,這種種的撩撥下,最終還是一頭扎進了他的懷抱。元稹花了一大筆錢把劉氏從梨園中買斷,納其為妾,共同生活七年。可當元稹時來運轉復職回京之際,渣男本色再現,如拋棄薛濤那樣,再次一去不復返。劉採春受此打擊看破紅塵,最後離開傷心地越州不知所蹤。

    知道元稹的為人和他的所作所為後,再讀他的《離思》就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他的”渣行“,再無當初的感動。

  • 9 # 泰安馮軍

    文采人品的確是兩個概念,不一定是正相關,也不一定是負相關。詩人文豪的作品能流傳於世,一定是文采優秀,至於作者人品優劣肯定會影響自身偉大影響。

  • 10 # 高陽散仙

    世上沒有絕對完美之人,但每個人希望自己喜歡的偶像是完美的,當偶像全部展現給我們的時候,他的優缺點也一起展現了出來,其實這才是最真實的。我們心態要放正,不能苛求。我們要做的是吸收其精華思想,為我們所用。

  • 11 # 玲妹妹的視界

    親愛的朋友大家好,

    這裡是熱愛分享熱愛生活的冷月無聲,

    那麼以下是冷月無聲的影片回答,

    你覺得冷月無聲的回答還不錯,

    冷月無聲會持續優質內容輸出,

    餘生很貴不如吟詩作對

  • 12 # 王道正義之聲

    我從來都是把作品和人品分開看的。我從不因某人人品好而高看作品,同時也不因某人人品差而把作品貶得一文不值。尊重作品和尊重個人是兩碼事。

  • 13 # 舞文弄墨的王春榮校長

    顧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他尋找光明。

    然而,他人生不光明,很黑暗!

  • 14 # 詩小誦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這些年來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心情怎能不忐忑呢?詩人寥寥幾筆,把遊子歸鄉時的心情刻畫的入木三分,實乃令人拍案叫絕!如果就這首詩來評價宋之問其人,兩個字:有才;但這首詩背後的作者也是兩個字:無德。

    寫詩拍馬,龍門奪袍

    武則天建立大周之後,有一次,御駕臨幸洛陽龍門遊玩,春光大好,心情舒暢至極。“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並由她的文學侍從著名才女上官婉兒主持這場“詩詞大會”,並裁定優劣。結果左史東方虯首先寫好,題為《詠春雪》: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

    這場詩詞大會有點“擊鼓傳花”的性質,如果下一位交上來的詩詞,勝過已奪得錦袍的前者,且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則錦袍歸後者。東方虯的《詠春雪》在先交卷的詩詞作品中脫穎而出,於是,按事先約定的規則把錦袍賜給東方虯,成了“擂主”。東方虯“拜賜。坐未安”,宋之問的詩《龍門應制》寫好了,上官婉兒認為“文理兼美”,而且也得到大家的公認:“左右莫不稱善”。於是,武則天“乃就奪錦袍衣之。”這就是文壇佳話“龍門奪袍”。

    因詩殺親,據為己有

    宋之問有一個外甥名叫劉希夷,與宋之問年齡相仿,中過進士但無心仕途,也是一位詩人。有一次,劉希夷寫了一首題為《代悲白頭翁》的詩。此詩尚未公之於眾,宋之問先睹為快,並讚不絕口,尤其喜愛詩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

    宋之問請求外甥將這首詩讓給自己,劉希夷起初答應了,可不久又反悔,因為他實在難以割愛。宋之問惱羞成怒,為了將此詩據為己有,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將外甥活活壓死,可憐才華橫溢的詩人劉希夷去世時還不到30歲。

    恩將仇報、賣友求榮

    唐中宗神龍元年,太子李顯復位,深得武則天寵愛的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殺,宋之問作為張氏兄弟的黨羽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參軍。他難以忍受嶺南蠻荒之地的生活,竟然瞞著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陽,順便寫了那首《渡漢江》,表達一下“近鄉情更怯”的複雜心情。他能不怯嗎?幹了太多“不是人”的事兒,哪好意思去見“江東父老。

    他藏匿於好友張仲之家中。當時雖然武則天已死,但武姓殘餘勢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聲勢顯赫,包括張仲之在內的一些朝廷大臣對此憤恨不已。一天,張仲之正與人密謀殺掉武三思,宋之問聽到後立即派侄子前去告發,結果張仲之全家被殺。

    宋之問賣友求榮,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陽一事沒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為鴻臚主簿,後又改任考功員外郎。其所作所為,為時人所不齒。

    窮途末路,賜死桂州

    武三思一黨很快就倒臺了,被太子李重俊聯合大將軍李多祚殺死。宋之問一時惶惶無主,旋即考慮抱哪顆大腿的問題。

    這一次他抱上了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的大腿。後來,他考慮還是安樂公主這顆大樹更可靠,他覺得皇帝的妹妹不夠給力,似乎皇帝的女兒、後來居上的安樂公主更加炙手可熱一些,便改抱安樂公主的大腿。

    小人宋之問反覆無常的態度,終於惹怒了太平公主。她在唐中宗面前彈劾宋之問,把他的所有醜行全部抖了出來,唐中宗聞之,便把他發配到越州做長史。次年,被流放欽州、桂州。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這位皇帝可不像那些女人好糊弄,他對宋之問這個惡貫滿盈的偽君子深惡痛絕,直接下令把宋之問賜死在徙所。這位時年56歲的偽君子,就這樣結束了他傳奇卻作惡多端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媽媽睡覺晚會影響到胎寶寶的胎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