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圓媛醫師
-
2 # 愛心臟工作室
感冒主要是鼻病毒的感染,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一般病程為7天。
對於感冒的治療就是多飲水,注意休息,不要暴飲暴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適量蛋白類食物(不要吃煎、烤、炸);如果有其他症狀可以用藥對症治療,發熱、頭痛可以使用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鼻塞、流涕可以使用生理海水噴鼻等……
原先認為大劑量的維生素C(1.0克/天)有助於感冒的恢復,實際應用上看,也就從7天減少到6天而已……
-
3 # 使用者15578096826
服用感冒藥而導致胃病更加嚴重。最嚴重的一次引起胃出血。之後感冒了我就採起中醫方法。經過多年的摸索。我用穴位施藥。用刮痧的方式讓藥物滲入體內,感冒初期,幾個小時就解除感冒症狀。嚴重感冒三天。不用打針,吃藥。包括中藥。用此方法能明顯提高人的抗感冒能力。治好以後就很少再感冒。治療感冒中醫方法很多。也很有效。只是醫院盡是西醫。人們習慣了抗生素治療感冒。這是最差勁的一種治療方法。嚴重損害人的免疫力。
如果是著涼引起的風寒感冒,可以用飲食、足浴、溫灸等調理方式,使用性味辛溫的藥配合發汗,加快怕冷、鼻塞、全身痠痛等症狀好轉。
先說說飲食,可以喝一碗熱熱的蔥白姜棗粥或蔥白薑糖茶,喝粥一方面是為了藉助谷氣補充津液,補上因發汗流失的水分;另一方面也是藉著熱粥的熱量鼓舞胃的陽氣,幫助發汗。
【材料】蔥白30、桂枝6、豆豉6、生薑5片、紅棗10顆、白米60
【做法】將蔥白洗淨,切成絲備用、生薑、紅棗洗淨備用,將白米淘洗乾淨、冷水浸泡半小時後瀝乾後入鍋加1升水大火煮開,再加入蔥白、豆豉、桂枝、生薑、紅棗轉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作用】發汗解表,溫胃散寒。
不喜歡喝粥用蔥白薑糖茶也可,蔥白30,生薑5片,紅糖適量,把薑片與蔥段放入水中小火煮開,水沸騰後加入紅糖煮開,轉小火燜5分鐘,生薑有疏散風寒、溫肺化飲的作用,大蔥宣通肺氣、解表散寒,紅糖甘甜,有補益氣血、輔助正氣的作用。
再來說一下泡腳,用紫蘇3、荊芥3、桂枝5、老薑5用藥包包好,加1升水大火煮開後換小火煎煮15分鐘,把藥液倒入泡腳水中,43~45℃即可,避免燙傷,水面高度要沒過小腿肚,泡15~20分即可。
還可以溫灸足太陽膀胱經,沒有專業工具可以巧用吹風機,沿著經絡的穴位定點吹,不能像吹頭髮那樣搖晃吹,注意距離,溫度要根據身體能接受的距離,注意避免燙傷,一個穴位至少吹1~2分鐘。
除了溫灸外,可以再配合幾個穴位,風池、合谷、大椎和肩井穴進行穴位按揉,3~5分鐘即可。
前面的步驟主要作用是發汗散寒解表,發完汗之後的重要步驟必須做的是用玉屏風散封閉毛孔,因為在疏通經絡和發汗的過程中毛孔張開,所以要避免涼風再順著毛孔進入身體,所以需要在發汗後及時關閉毛孔避免再次受寒,藥房有中成藥,再喝完玉屏風散後也要繼續在室內待著,等到汗出完了,完全停止才可以開啟門窗房間,切記要注意保暖的衣物避免再次受寒。
風寒後還可以用膳食調理:薑絲蘿蔔湯,用生薑25、蘿蔔50(單位皆為克),把生薑切絲、蘿蔔切片,放入鍋中加水煎煮10~15分鐘後再加點紅糖,稍煮1~2分鐘即可。熱服,作用是祛風散寒解表。
這是風寒感冒的調理養護,還有風熱感冒,最大的不同是風熱感冒咽喉會痛,風熱感冒的症狀有發熱、微微怕冷,咽喉紅腫疼痛,鼻塞流黃鼻涕,咳嗽,痰黃黏稠,出汗,頭脹痛,眼睛酸澀,灼熱,面色發紅,口乾舌燥。
風熱感冒的起因與便秘也有關係,很多時候屬於陽明經證,往往是便秘幾天後喉嚨開始腫痛,接著開始有感冒的症狀,這種養護思路是使用清熱解表藥物再配合促排通便,通常作用很快。
也可以用刮痧的方式洩熱,刮膀胱經、刮肩頸(從肩膀的肩井穴,刮到肩頭,一側刮完之後換另一側,這就是足少陽膽經的路線)、風池、肺腧、合谷、大椎、耳後高骨、天柱骨、橋弓。
還可以用銀翹冬瓜薏仁粥,之前有寫過在這就不贅述了,可以到主頁翻一翻之前的風熱感冒的文章去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