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韻軒書法
-
2 # 雲雪書畫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書譜中這句話前邊還有關於平整險絕之論述,是總結論述書學習書必經歷的幾個階段。看看顏真卿多寶塔和勤禮碑的變化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書俱老。再看看田楷在學書中屬哪個階段!!
-
3 # 秩和律師147753
中國書法,是藝術的特別形式。特別之處,就在於寫字不僅從內容上表達身心境地,同時還根據書寫本身,表達這種內心感受。
你問的問題,很是經典,涉及到書法的最高境界,就是通匯和人書俱老。這句話,出字書譜,原句為: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學書初謂未幾,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這裡面有幾個關鍵詞,分佈、平正、限絕、未幾、過之、通會、俱老。
我們先說分佈,他是什麼意思。實際上就是寫字,本身的結構,字與字結構。涉及到寫字,你必然涉及到結構。因此說,分佈是字法,不是筆法。也就是說,在孫過庭看來,字法比筆法更重要。字的書寫,筆法的運用,都要服從分佈的需要。
平正是什麼概念?我們用否定方式定義,平正就是不歪斜。什麼是不歪斜,就是忠,尊重事物的本來面目。因此說,平正就是要求我們寫字時,遵守字的本身要求。
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也就是說,平正為之中。也就是說,我們置身字外,以平淡的心情,虛心的學習字,遵循字的本身規律。這就是平正, 就是守住自己。以敬畏之心,去學習寫字。因此說,寫字就是作人。
限絕什麼意思,是不是歪斜就是限絕?錯誤。限絕不是歪斜,限絕是高水平,高到無人能觸及。危險皆為高也,絕則阻斷。
中庸曰:“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很顯然,限絕高出節點。也就是說,當我們放開敬畏之心,表達自由的時候。我們往往是過了,到了別人不能理解我們的時候。因此說,限絕是一種境界,這種就是獨,孤獨求敗,實爾已敗。只是自己不知而已,所以說,孤獨源於無知。
因此,中庸要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也就是說,你孤獨是由於你沒見到隱藏的高手,不知微小之玄妙。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書法為之道,書者知天命,固可率性而為。
因此,當你學會用寫字表達性情的時候,別人不懂。於是你孤獨,你才為所欲為。最終背離道,成為卑鄙小人。
所以說,書者必須慎獨,戒驕戒躁。
因此,孫過庭要求復歸平正。此時,所謂的平正,已經包含了高度,這個高度就是發而皆中節,就是恰到好處。
未幾就是解釋平正,說的是你不能率性,沒有達到新高度。
過之解釋限絕,說明沒有守住節點。因此,過猶不及。也就是說,在孔子看來,任何事情,過之和未及,處於一個水平。那就是,都未聞到,都未達道。
道是什麼?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通會就是至中和,就是人書俱老。老不是年齡大,要是如此,二王都沒老。人能老,書焉能老?老是極限,什麼的極限,就是節的極限。將我們的性情和技能調動到極限,把字和篇幅的承受,調整到極限,故說人書俱老。
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為各有本性,不能剝奪其天賦權利。和為各為獨立,都享有充分的自由。
通會的意義就是個性在能動中調解達到極限,極限的邊界這就是不破壞總體的和諧。所謂,製造矛盾,解決矛盾。
-
4 # 翰墨書道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欣賞一下懷素的小草千字文。
談到“通會之際,人書具老”是怎麼樣一種境界呢?懷素的於六十三歲歲的寫的這件作品,絕對稱的上,“通會之際,人書具老”。因為這件作品雖然是草書,但作品流露出來的那種不激不厲,不溫不火的氣韻格調,真正是由生到熟,由熟到生的經典傑作。
我們知道懷素是狂草書法大師,其草書放縱不羈,筆勢連綿環繞,字形奇變百出,腕底如有鬼神。故有顛張醉素之明。可是我們分析一下懷素《千字文》作品放大後的一個字,雖然是草書,可用筆如楷,結構嚴謹,端嚴規矩,筆筆不苟,感覺不到絲毫火氣。從技法是來說更是老道,如“垣”右部的“日”字的省減符號,根本感覺不到有一絲的閉塞擁堵之感。
整個字的點畫線條,筆沉墨實,渾厚朴茂,如錐畫沙。用筆節奏明快。非技法純熟,隨心所欲而不逾越規矩之所不能。
人書具老,一方面來自對經典技法的嚴格訓練和長期的打磨,甚至是一位書法家窮其一生的時間與精力的對書法技法、理論和學識的融會貫通之“通會。
二是與年齡、閱歷有關,與心性所至有關。因為技法可學 而靠時間與年齡的打磨所養成的那種氣度是靠臨摹練習學不了的。
能夠做到“通會之際,人書具老”往往靠二者兼得所成其書法。古人如此,現代人同樣如此。
-
5 # 王乃棟說書畫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是《書譜》中孫過庭論書境界,是指學書法達到了腕筆合一、心法合一、人書合一的道法自然成熟境界。這個老字,亦可作老練解釋,並不一定要人老了以後才行。
如孫過庭寫作《書譜》時並不老,但草書已達化境。有的人老寫一輩子只是白寫毛筆字,關鍵是要運筆熟練、筆法老練才能通、才是老。
當年上海徐松芒老師(後去福建)才二十多歲,但書法已然通會,楷書筆法既熟練又老成,全與碑帖通會,驚為神助,惜少人知,請欣賞:
-
6 # 使用者名稱卯金刀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語出唐代書法家孫過庭的《書譜》。意思是一個人心須用畢生精力才能對書法獲得深刻的理解和真正的把握。
孫道庭用極其簡法明瞭的話指出書道演化的過程,即從開始的平正走向險絕,再同歸平正。書法藝術需要藝術家用一輩了去摸索,探究,鑽研乃至曰臻老境,亦即大器晚成。
老不單指年齡,更是中國文化繪畫藝術獨特的美學觀,也是攀登美學上的高峰達到老辣,老到,在而彌堅的境界。這句話雖然講的是書法,同時也道出了中國書畫藝術文化的至高境地。
人生何嘗難道不亦如此嗎?
-
7 # 爾東層
看到孫過庭書譜中的“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一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臨終前的絕筆“悲欣交集”這四個字。弘一法師並不是專業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似乎也並沒有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形容他的書法,我能想起的最確切的詞就是“人書俱老”這四個字了。
其實“人書俱老”說的境界與人的年齡或者書法的成就並沒有必然的關係。中國書法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作品很多都是書法家正當壯年的時候寫的,比如王羲之32歲(另一說50歲)(303-361,一說321-379)寫就的《蘭亭序》(353),顏真卿(709-784)49歲寫的《祭侄文稿》(758),蘇東坡(1036-1101)45歲寫的《赤壁賦》(1082),米芾(1051-1107)37歲寫的《蜀素帖》(1088),趙孟頫(1254-1322)45歲左右寫的《洛神賦》(1300左右),而這些膾炙人口的篇章卻很難用“人書俱老”來形容。
人書俱老的境界首先應該是人的境界,“老”在這裡是一個人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種種坎坷後的一種沉澱。一個“老”的人不會再慌亂迷茫、患得患失,他應該有一種處變不驚的沉穩和看透俗世的豁達。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老了都會達到這樣的境界,君不見現今社會還有很多老人為了搶座位而大打出手的。
人書俱老的第二個境界是書法的境界,只有達到“老”的境界的“老”人才能寫出“老”的字來,這個“老”人未必就是一個年齡很老的人,但他必然超越了一般書家的追求。他不會再去炫耀書法的技巧,不會再在謀篇佈局上費盡心機,更不會因為某一個字或某一筆的好壞而欣喜或沮喪。他在書法上的追求已經融會貫通,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這也就是孫過庭所說的“通會之際”。這個時候他寫字似乎是信手拈來,字寫得是跌跌撞撞、東倒西歪,卻又渾然天成、意趣盎然。字裡行間除了有書法的韻味,似乎更多了生命的力道,正如弘一法師的“悲欣交集”!
“人書俱老”似乎也可以超越書法的範疇,“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東坡是不能說“人書俱老”的,但是“一蓑煙雨任平生... ...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蘇東坡可以說是“人書俱老”了。
-
8 # 聞道深般若
你提的“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境界問題太好了,尤其這兩個字:境界,非常有意思。
在這個問題中,“人書”當然是指寫字的那個人和他所寫的書法作品。
“通”,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相互的溝通、相互的理解、相互的成全,並且沒有障礙,甚至沒有損耗。
“會”指溝通、理解、成全的那個結果,即人和書兩者互為表裡。
在學習書法的初期,你哪怕對書法有很深的理解和認識,可是手對毛筆的控制一定很幼稚,你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意志,去操縱這支毛筆寫出理想的作品。只有不斷的去學習、訓練某些技法,從而達到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藝術性格,就可以說到了“通會”之際,但也就僅僅是通匯,並不能說到了某種很高的境界,那麼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呢?
這種最高的境界,孫過庭也給出瞭解釋:“人書俱老”。老是什麼意思呢?成熟!也是人生境界和書法經界走到最頂峰的意思。
中國最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為4個臺階,從低到高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在天地境界中,天、地、人化而為一,按老子的話說,就是處於一種極其自然的自由、平和、虛靜狀態。
對書法境界的分類和描述,最為著名的是清代的書法理論家包世丞著作《藝舟雙楫》中,把書法境界區分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五類。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境界的分類和書法境界的分類,有某些契合之處,頗奈玩味。
可以發現,做人達到了最高境界-天地境界;創作書法也同時達到了最高境界-神品境界之後,即孫過庭所說的“人書俱老”。
在這個境界中,最典型的特點,無論是人,還是人操縱的那隻毛筆,都可以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最自然、最灑脫的狀態。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多麼崇高的境界!
-
9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需要想象力。
意境境界和感覺有關,當代沒有符合人書俱老的書法家。“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出自孫過庭的《書譜》。
孫過庭(646~691),杭州富陽(今屬浙江)人,一作陳留(今河南開封)人。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書譜》這本書是最重要的書法理論書籍,引用最多的書論。
如果把提問提到的補全,那麼意思就更明確了。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學書初謂未幾,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看到上面《書譜》的內容,就想到《蘭亭序》的”永“,永遠有多遠。
平正險絕,復歸平正,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這樣的歷程,我們近現代沒有書法家能夠達到。
啟功先生做到了嗎?
現在很多人喜歡的啟功體,也並沒有達到,平正險絕,復歸平正。
啟功體並不注重單字筆畫,讓啟功體難以達到非常高的高度。
一人有感我們不可能知道《書譜》作者孫過庭,他心中”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是怎樣的境界,需要這個人的字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書聖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一個活到58歲,一個只活到42歲。
想來想去心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符合”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回覆列表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語出孫過庭《書譜》。
他說:"至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初學結構分佈,平穩端莊,在書體中楷書、篆書和隸書比較平正工穩,適合初學。之後再求險絕,結構應用造險之法,欹側錯落,變化多端。多有險勢。什麼是復歸平正?平和自然,平淡天真。質拙無華,花費一生精力,把這些技法學會和領悟古人奧妙之後,達到不求工而自工,達到將各種矛盾對立的因素統一,達到隨心所欲不愈矩而又格調高的藝術境界,這時人老了、書法亦樸拙、老辣、老道了。
現以書法家王鐸作舉例說明
一,王鐸追求平正階段。青年時期,傳山論其書道:"王鐸四十年前,字極力造作。″是說他注重法度,規規矩矩,沒有個人風格。這一時期主要以原帖為主。
(王鐸34歲作品《為景圭先生臨聖教序冊》區域性)
二,王鐸追求險絕階段。這一時期筆法變化多,結構險絕而放縱。章法動盪跌巖。
王鐸43歲作品《金山寺詩》
三,為晚年人書俱老成熟時期。個人風格強烈。作品也比之前更超拔、自如。蒼勁老辣,雄強超邁。得古人之神,進入自由王國境界。
王鐸《為宿松書詩軸》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