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慶陽萬事通
-
2 # 洞鑑三農
可以的。需要注意水源充足、清新、無汙染,水質良好。下面是鱸魚人工養殖技術,供參考。
1養殖環境要求
鱸魚養殖池塘面積不宜過大,池塘過小,水體窄,溶氧不足,難以高產;池塘過大過深,不利生產操作。以8~12畝、水深2米左右為宜,沙壤土底質,淤泥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傾斜,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統完善,水源充足、清新、無汙染,水質良好。池塘最好設進、排水閘,分別通向進、排水河,不重複使用養殖水,以免二次汙染。用細網將池塘分小,便於魚苗吃食。每1.2~1.5畝水面配備1臺增氧機,同時須配置抽水機以保證隨時可更換新水,柴油發電機以防停電池塘缺氧。
用來養殖鱸魚的池塘要經過乾塘、清淤和曝曬方可放苗。放苗前半個月要進行一次消毒,每畝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帶適量池水消毒,如未經乾塘曝曬的,要使用茶麩打碎浸水全塘潑灑;已經乾塘曝曬的,在放養前10~15天放水10釐米左右,每畝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進行清塘消毒,且徹底清除野雜魚。
2培育放養魚苗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為放苗時間,從海區捕撈的鱸苗體長1.5~2釐米,要經過淡化至鹽度4‰~7‰後方可投入鹽度1‰的暫養池暫養過渡。一般放養密度每畝約8000尾,選擇晴天中午放苗,此時水溫、溶氧較高可減少魚苗不適,魚苗經帶水消毒後放入已準備好的網格里。由於高密度養殖投餌多,鱸魚又很少尋食塘底剩餌,故拆網後每畝要投放少量鯽魚、羅非或鯿魚(雜食性),並搭配少量花鰱(濾食性),以減輕水質汙染並增加養殖效益。
下池第二天開始投餵浮游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慢慢將魚漿、浮性顆粒配合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餵,然後逐漸馴化至投餵攪碎魚糜、浮性顆粒飼料。暫養期間每週用0.3國際單位強氯精或15國際單位福爾馬林潑灑消毒1次。在開始投餌前3天每50公斤魚內服痢特靈0.5克、土黴素3克、維生素C1克,每天拌飼投餵1次。
經過20多天飼養長至4~6釐米時經過篩選後按大小分池飼養,放養密度一般為每畝2500~3500尾,水深1.5米以上,保持池水適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釐米、水色呈油綠色為宜。每天投飼2次,主要飼料為攪碎的魚糜和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要新增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每月將土黴素、紅黴素、維生素藥物拌餌投餵2次,每次連服3天,同時定期用0.4國際單位強氯精或20國際單位福爾馬林對池塘全池潑灑消毒。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間氣壓低時開機增氧,發現池水變壞要及時排換水,保持池水清新。
放苗後要開足增氧,最好用散氣石底部增氧,第一天一般不投餌料,一天後逐步開始投料訓食,要求定點定時,一般4餐,開口餌料以水蛛最好,也可以魚漿混和部分鰻魚飼料開口,至魚苗5~6釐米時可以逐步投餵膨化料,魚苗階段喂料要適當新增防腸炎類藥,網格隨魚苗長大逐步拆除。遇到養殖方面的問題,可以在雲種養平臺諮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鐘內就會得到回覆。
3加強日常管理
鱸魚苗種培育成體長達10釐米左右時放入池塘進行成魚養殖成活率高,放養規格力求整齊,以免相互殘食,放養密度以每畝1000~1500尾為宜,同時搭配養殖大規格鱅魚種40尾、鰱魚種20尾及彭澤鯽200尾,以充分利用水體,調節水質,增加產量。
9~10月溫度適宜是鱸魚快速育肥階段,不可忽視水質調節。消毒後的池塘經濾網納入新鮮水,水深80釐米左右,施放部分複合肥培育浮游生物。鱸魚為底棲性魚類,喜歡在清潔、溶氧量較高(每升4~6毫克、透明度在30~40釐米)的水體中生活,應根據水色和透明度靈活及時加註新水。前期由於魚小溫度低,水質容易控制,加水、換水週期可長一些。隨著魚體的生長和魚池生物量增加,應做到勤巡塘,經常注入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機增氧。
投餌要做到“定點、定時、定量”,一般日投餵2餐,分別在早晨6~7時和傍晚的6~7時,應在塘中搭一餌橋,每餐正常投餵至八成飽為宜。如遇高溫、降溫應適當減少投餌量,每次投餌注意觀察魚群的進食和健康狀況,以便及時採取應變措施。應保持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養殖密度過高塘底容易殘留大量殘餌和排洩物,有害物分解濃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氣,隨著魚體長大增加開氧機次數,也可適當施放生物製劑有效降解氨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晚上,特別是下半夜2~3點鐘要巡查增氧機運轉情況。
4科學防範疫病
鱸魚喜暴食容易發生腸炎病,白天要觀察鱸魚吃食增減情況以判斷其健康狀況。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擠壓腹部有淡黃色粘液流出,因投餵變質飼料或過量投餵引起,應適當控制投餌量,有利於降低成本,避免汙染水質,減少腸胃病的發生。治療時先減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廣普抗菌藥拌餌投餵3~5天可痊癒。同時巡查有無魚游水,一般大量發病前會有少量魚游水,此時是看病與用藥的最佳時期,也是預防關鍵期。
秋季易發肝膽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吃食減少,逐步有魚游水並出現不明死亡。主要原因是高密度養殖下藥物施放頻繁,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在魚體中慢性積累,導致魚體器官功能失調和組織損傷。或長期過量投餵,魚體肝臟長期超負荷導致代謝失調、代謝紊亂所致。應調控好水環境,科學投餵,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膽類中草藥拌料投餵有一定預防作用。
秋季易患寄生蟲病,應做好消毒與殺蟲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頻率視魚吃食情況而定。寄生蟲病多發生在中間培育階段魚的體表和鰓絲,表現為魚體消瘦,體色變黑,口端糜爛。一般寄生蟲容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以殺蟲後一般要消毒。多采用換水改良水質進行預防,治療可用每升0.77~1毫克硫酸銅及硫酸亞鐵合劑(5∶2)全塘均勻潑灑,或用每升20~25毫克福爾馬林全塘潑灑。
-
3 # Amoy波哥
可以的
1養殖環境要求
鱸魚養殖池塘面積不宜過大,池塘過小,水體窄,溶氧不足,難以高產;池塘過大過深,不利生產操作。以8~12畝、水深2米左右為宜,沙壤土底質,淤泥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傾斜,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統完善,水源充足、清新、無汙染,水質良好。池塘最好設進、排水閘,分別通向進、排水河,不重複使用養殖水,以免二次汙染。用細網將池塘分小,便於魚苗吃食。每1.2~1.5畝水面配備1臺增氧機,同時須配置抽水機以保證隨時可更換新水,柴油發電機以防停電池塘缺氧。
用來養殖鱸魚的池塘要經過乾塘、清淤和曝曬方可放苗。放苗前半個月要進行一次消毒,每畝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帶適量池水消毒,如未經乾塘曝曬的,要使用茶麩打碎浸水全塘潑灑;已經乾塘曝曬的,在放養前10~15天放水10釐米左右,每畝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進行清塘消毒,且徹底清除野雜魚。
2培育放養魚苗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為放苗時間,從海區捕撈的鱸苗體長1.5~2釐米,要經過淡化至鹽度4‰~7‰後方可投入鹽度1‰的暫養池暫養過渡。一般放養密度每畝約8000尾,選擇晴天中午放苗,此時水溫、溶氧較高可減少魚苗不適,魚苗經帶水消毒後放入已準備好的網格里。由於高密度養殖投餌多,鱸魚又很少尋食塘底剩餌,故拆網後每畝要投放少量鯽魚、羅非或鯿魚(雜食性),並搭配少量花鰱(濾食性),以減輕水質汙染並增加養殖效益。
下池第二天開始投餵浮游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慢慢將魚漿、浮性顆粒配合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餵,然後逐漸馴化至投餵攪碎魚糜、浮性顆粒飼料。暫養期間每週用0.3國際單位強氯精或15國際單位福爾馬林潑灑消毒1次。在開始投餌前3天每50公斤魚內服痢特靈0.5克、土黴素3克、維生素C1克,每天拌飼投餵1次。
經過20多天飼養長至4~6釐米時經過篩選後按大小分池飼養,放養密度一般為每畝2500~3500尾,水深1.5米以上,保持池水適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釐米、水色呈油綠色為宜。每天投飼2次,主要飼料為攪碎的魚糜和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要新增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每月將土黴素、紅黴素、維生素藥物拌餌投餵2次,每次連服3天,同時定期用0.4國際單位強氯精或20國際單位福爾馬林對池塘全池潑灑消毒。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間氣壓低時開機增氧,發現池水變壞要及時排換水,保持池水清新。
放苗後要開足增氧,最好用散氣石底部增氧,第一天一般不投餌料,一天後逐步開始投料訓食,要求定點定時,一般4餐,開口餌料以水蛛最好,也可以魚漿混和部分鰻魚飼料開口,至魚苗5~6釐米時可以逐步投餵膨化料,魚苗階段喂料要適當新增防腸炎類藥,網格隨魚苗長大逐步拆除。遇到養殖方面的問題,可以在雲種養平臺諮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鐘內就會得到回覆。
3加強日常管理
鱸魚苗種培育成體長達10釐米左右時放入池塘進行成魚養殖成活率高,放養規格力求整齊,以免相互殘食,放養密度以每畝1000~1500尾為宜,同時搭配養殖大規格鱅魚種40尾、鰱魚種20尾及彭澤鯽200尾,以充分利用水體,調節水質,增加產量。
9~10月溫度適宜是鱸魚快速育肥階段,不可忽視水質調節。消毒後的池塘經濾網納入新鮮水,水深80釐米左右,施放部分複合肥培育浮游生物。鱸魚為底棲性魚類,喜歡在清潔、溶氧量較高(每升4~6毫克、透明度在30~40釐米)的水體中生活,應根據水色和透明度靈活及時加註新水。前期由於魚小溫度低,水質容易控制,加水、換水週期可長一些。隨著魚體的生長和魚池生物量增加,應做到勤巡塘,經常注入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機增氧。
投餌要做到“定點、定時、定量”,一般日投餵2餐,分別在早晨6~7時和傍晚的6~7時,應在塘中搭一餌橋,每餐正常投餵至八成飽為宜。如遇高溫、降溫應適當減少投餌量,每次投餌注意觀察魚群的進食和健康狀況,以便及時採取應變措施。應保持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養殖密度過高塘底容易殘留大量殘餌和排洩物,有害物分解濃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氣,隨著魚體長大增加開氧機次數,也可適當施放生物製劑有效降解氨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晚上,特別是下半夜2~3點鐘要巡查增氧機運轉情況。
4科學防範疫病
鱸魚喜暴食容易發生腸炎病,白天要觀察鱸魚吃食增減情況以判斷其健康狀況。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擠壓腹部有淡黃色粘液流出,因投餵變質飼料或過量投餵引起,應適當控制投餌量,有利於降低成本,避免汙染水質,減少腸胃病的發生。治療時先減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廣普抗菌藥拌餌投餵3~5天可痊癒。同時巡查有無魚游水,一般大量發病前會有少量魚游水,此時是看病與用藥的最佳時期,也是預防關鍵期。
秋季易發肝膽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吃食減少,逐步有魚游水並出現不明死亡。主要原因是高密度養殖下藥物施放頻繁,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在魚體中慢性積累,導致魚體器官功能失調和組織損傷。或長期過量投餵,魚體肝臟長期超負荷導致代謝失調、代謝紊亂所致。應調控好水環境,科學投餵,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膽類中草藥拌料投餵有一定預防作用。
秋季易患寄生蟲病,應做好消毒與殺蟲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頻率視魚吃食情況而定。寄生蟲病多發生在中間培育階段魚的體表和鰓絲,表現為魚體消瘦,體色變黑,口端糜爛。一般寄生蟲容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以殺蟲後一般要消毒。多采用換水改良水質進行預防,治療可用每升0.77~1毫克硫酸銅及硫酸亞鐵合劑(5∶2)全塘均勻潑灑,或用每升20~25毫克福爾馬林全
-
4 # 東北大醬缸
其次,深水井養魚,得看養什麼魚和如何養。深水井的井水最好是暫養魚而不是長期養魚,還有如果是養食用魚,能養好幾個月,但是如果是養育金魚,則不太適合,不適合養金魚的原因如下:
1:溫差。2:抵抗力。3:微量元素等。
所以綜上所述,深水井的井水暫時養魚沒有問題,但是長期養育魚,會有很多弊端,深水井是指獲取深度地下水的井,通常在乾旱地區如中國西北比較常見,主要用以獲取深層地下水(即地下20米以下的水)。
-
5 # 裴大媽說農業
井水需要經過太陽暴曬,也需要測量PH值。偏酸,偏鹼都需要調節過後才能用。
井水礦物質比較多,硬度較高,需要經過太陽暴曬,在池塘內曝氣,這樣鱸魚才不會有應激反應
-
6 # 小小雪姐姐
井水需要經過太陽暴曬,也需要測量PH值。偏酸,偏鹼都需要調節過後才能用。
井水礦物質比較多,硬度較高,需要經過太陽暴曬,在池塘內曝氣,這樣鱸魚才不會有應激反應。
-
7 # 偉哥在農村2
可以的
鱸魚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魚類,鱸魚肉質潔白肥嫩,細刺少、無腥味,味極鮮美,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那麼深井水養鱸魚怎麼養呢?
選擇水質較好、流動性較強的水域進行養殖。
最少要保持水質營養豐富。即水質不要求十分清澈,池水顏色以淺綠色為宜。
-
8 # 阿彬戶外
清塘、培水 用來養殖鱸魚的池塘有條件的最好經過乾塘、清淤和暴曬,尤其是多年養殖的舊塘。在放苗前半個月進行一次消毒,每畝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帶適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經乾塘暴曬的,還要每畝使用30公斤茶麩打碎浸水全塘潑灑,以徹底清除遺留的兇猛雜魚。消毒後的池塘經濾網納入新鮮水,每畝施放3公斤複合肥進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質微綠色或微褐色則可投苗。
2、投苗密度 經中間培育的魚種已達10釐米,每畝放養2500尾為好,300天的養殖期畝產量可達1200—1500公斤。投苗過密,池塘容易老化和發生魚病,難以進行持續性生產。
由於高密度養殖投餌多,鱸魚又很少尋食塘底的剩餌,故每畝要投放100尾鯽魚和30尾花鰱和白鰱,以減輕水質的汙染和增加養殖效益。
3、投餌 鱸魚暴食,適當控制投餌量,有利於降低成本、減少腸胃病的發生和水質的汙染。投餌要做到定時、定點、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別在上午的7—9時和下午的4—6時,日投餵量約為魚體重量的5%。要堅持馴食的習慣,在塘中搭一餌橋,每次投餌敲擊餌橋或潑響塘水,招呼魚群游來搶食,有利於觀察魚群的進食和健康狀況,方便採取應變措施。鱸魚搶食水中懸浮的飼料,下沉後不再攝食,因此投餵小雜魚應耐心慢慢投餵,顆粒飼料則應用浮性飼料。
4、水質管理 鱸魚的高產養殖也就是高密度養殖,保持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換水,特別是在中後期,每天的換水量要達30%以上;勤增氧,魚苗期可適當開動增氧機,隨著魚體的長大開動增氧機的次數愈趨頻繁,尤其是在高溫天氣和養殖後期,夜晚可開動部分增氧機,白天則要開動全部增氧機,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製劑,高密度養殖帶來塘底大量的殘餌和排洩物,有害物分解濃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氣,尤其是高溫天氣更為嚴重,這是魚病產生的重要原因,適當施放生物製劑讓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
病害防治
1、氨氮中毒 高溫天氣時,水中的氨氮高,甚至產生亞硝酸鹽,致使鱸魚缺氧中毒死亡。主要症狀:魚群全塘狂遊不安,上下亂竄,鰭條充血,鰓絲暗紅。防治方法:立即注入新水,放出老水,注水時注意用木板把水擋散,以免直接衝起塘底汙物加速魚的死亡;每畝施放氟石粉(底質處理劑)10—15公斤,中和水中氨氮;發病前注意用生物製劑預防。
2、腸炎病 病魚食慾低,腹部膨脹,肛門紅腫,輕壓有黃色粘液流出,全年均可發生。預防措施是不要投餵變質的小雜魚。治療方法:按每100公斤魚糜摻入300克呋磺合劑,連續投餵3—5天。
3、爛鰓病 此病易暴發流行,死亡率高。主要症狀:魚體色發黑,尤以頭部為甚,遊動緩慢,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呼吸困難,食慾減退,鰓部粘液增多,鰓絲腫脹,末端糜爛,體消瘦,離群,最後致死。治療方法:每100公斤魚每天用複方新諾明6—8克、氯黴素4—6克混合拌餌連續投餵3天。
4、車輪蟲、斜管蟲、聚縮蟲病 多發生在中間培育階段魚的體表和鰓絲。症狀為魚體消瘦,體色變黑,口端糜爛,一年四季均有發病。預防上多采用大量換水,改良水質。治療可用0·7—1ppm的硫酸銅及硫酸亞鐵合劑(5:2)全塘均勻潑灑,或用20—25ppm的福爾馬林全塘潑灑。
5、赤皮病、潰瘍病 病魚鰭基部充血,紅腫,脫鱗,表皮腐爛,肌肉外露。此病多發生在高溫季節,預防上可大量更換新水,定期施放生石灰35—40ppm,冬季乾塘暴曬。治療上可用漂白粉1ppm全塘潑灑;口服呋磺合劑,每100公斤魚糜拌藥300克;肌肉注射青黴素,每公斤體重注射3000國際單位。
6、魚鯴病 魚鯴寄生於魚的鰓部、面板和鰭條,使鰓絲上皮增生變形,炎性水腫,體表損傷,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而死亡。治療方法:全塘潑灑晶體敵百蟲0·2—0·3ppm。
-
9 # 秦巴阿松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可以的。需要注意水源充足、清新、無汙染,水質良好。下面是鱸魚人工養殖技術,供參考。
1養殖環境要求
鱸魚養殖池塘面積不宜過大,池塘過小,水體窄,溶氧不足,難以高產;池塘過大過深,不利生產操作。以8~12畝、水深2米左右為宜,沙壤土底質,淤泥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傾斜,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統完善,水源充足、清新、無汙染,水質良好。池塘最好設進、排水閘,分別通向進、排水河,不重複使用養殖水,以免二次汙染。用細網將池塘分小,便於魚苗吃食。每1.2~1.5畝水面配備1臺增氧機,同時須配置抽水機以保證隨時可更換新水,柴油發電機以防停電池塘缺氧。
用來養殖鱸魚的池塘要經過乾塘、清淤和曝曬方可放苗。放苗前半個月要進行一次消毒,每畝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帶適量池水消毒,如未經乾塘曝曬的,要使用茶麩打碎浸水全塘潑灑;已經乾塘曝曬的,在放養前10~15天放水10釐米左右,每畝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進行清塘消毒,且徹底清除野雜魚。
2培育放養魚苗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為放苗時間,從海區捕撈的鱸苗體長1.5~2釐米,要經過淡化至鹽度4‰~7‰後方可投入鹽度1‰的暫養池暫養過渡。一般放養密度每畝約8000尾,選擇晴天中午放苗,此時水溫、溶氧較高可減少魚苗不適,魚苗經帶水消毒後放入已準備好的網格里。由於高密度養殖投餌多,鱸魚又很少尋食塘底剩餌,故拆網後每畝要投放少量鯽魚、羅非或鯿魚(雜食性),並搭配少量花鰱(濾食性),以減輕水質汙染並增加養殖效益。
下池第二天開始投餵浮游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慢慢將魚漿、浮性顆粒配合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餵,然後逐漸馴化至投餵攪碎魚糜、浮性顆粒飼料。暫養期間每週用0.3國際單位強氯精或15國際單位福爾馬林潑灑消毒1次。在開始投餌前3天每50公斤魚內服痢特靈0.5克、土黴素3克、維生素C1克,每天拌飼投餵1次。
經過20多天飼養長至4~6釐米時經過篩選後按大小分池飼養,放養密度一般為每畝2500~3500尾,水深1.5米以上,保持池水適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釐米、水色呈油綠色為宜。每天投飼2次,主要飼料為攪碎的魚糜和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要新增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每月將土黴素、紅黴素、維生素藥物拌餌投餵2次,每次連服3天,同時定期用0.4國際單位強氯精或20國際單位福爾馬林對池塘全池潑灑消毒。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間氣壓低時開機增氧,發現池水變壞要及時排換水,保持池水清新。
放苗後要開足增氧,最好用散氣石底部增氧,第一天一般不投餌料,一天後逐步開始投料訓食,要求定點定時,一般4餐,開口餌料以水蛛最好,也可以魚漿混和部分鰻魚飼料開口,至魚苗5~6釐米時可以逐步投餵膨化料,魚苗階段喂料要適當新增防腸炎類藥,網格隨魚苗長大逐步拆除。遇到養殖方面的問題,可以在雲種養平臺諮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鐘內就會得到回覆。
3加強日常管理
鱸魚苗種培育成體長達10釐米左右時放入池塘進行成魚養殖成活率高,放養規格力求整齊,以免相互殘食,放養密度以每畝1000~1500尾為宜,同時搭配養殖大規格鱅魚種40尾、鰱魚種20尾及彭澤鯽200尾,以充分利用水體,調節水質,增加產量。
9~10月溫度適宜是鱸魚快速育肥階段,不可忽視水質調節。消毒後的池塘經濾網納入新鮮水,水深80釐米左右,施放部分複合肥培育浮游生物。鱸魚為底棲性魚類,喜歡在清潔、溶氧量較高(每升4~6毫克、透明度在30~40釐米)的水體中生活,應根據水色和透明度靈活及時加註新水。前期由於魚小溫度低,水質容易控制,加水、換水週期可長一些。隨著魚體的生長和魚池生物量增加,應做到勤巡塘,經常注入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機增氧。
投餌要做到“定點、定時、定量”,一般日投餵2餐,分別在早晨6~7時和傍晚的6~7時,應在塘中搭一餌橋,每餐正常投餵至八成飽為宜。如遇高溫、降溫應適當減少投餌量,每次投餌注意觀察魚群的進食和健康狀況,以便及時採取應變措施。應保持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養殖密度過高塘底容易殘留大量殘餌和排洩物,有害物分解濃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氣,隨著魚體長大增加開氧機次數,也可適當施放生物製劑有效降解氨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晚上,特別是下半夜2~3點鐘要巡查增氧機運轉情況。
4科學防範疫病
鱸魚喜暴食容易發生腸炎病,白天要觀察鱸魚吃食增減情況以判斷其健康狀況。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擠壓腹部有淡黃色粘液流出,因投餵變質飼料或過量投餵引起,應適當控制投餌量,有利於降低成本,避免汙染水質,減少腸胃病的發生。治療時先減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廣普抗菌藥拌餌投餵3~5天可痊癒。同時巡查有無魚游水,一般大量發病前會有少量魚游水,此時是看病與用藥的最佳時期,也是預防關鍵期。
秋季易發肝膽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吃食減少,逐步有魚游水並出現不明死亡。主要原因是高密度養殖下藥物施放頻繁,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在魚體中慢性積累,導致魚體器官功能失調和組織損傷。或長期過量投餵,魚體肝臟長期超負荷導致代謝失調、代謝紊亂所致。應調控好水環境,科學投餵,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膽類中草藥拌料投餵有一定預防作用。
秋季易患寄生蟲病,應做好消毒與殺蟲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頻率視魚吃食情況而定。寄生蟲病多發生在中間培育階段魚的體表和鰓絲,表現為魚體消瘦,體色變黑,口端糜爛。一般寄生蟲容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以殺蟲後一般要消毒。多采用換水改良水質進行預防,治療可用每升0.77~1毫克硫酸銅及硫酸亞鐵合劑(5∶2)全塘均勻潑灑,或用每升20~25毫克福爾馬林全塘潑灑。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可以的!
從鱸魚的生活習性中,我們可以得知,鱸魚既可以生活在海水裡,也可以生活在淡水裡,所以就有了淡水鱸魚稱呼。而淡水養殖鱸魚的重點也是養殖技術,所以掌握養殖技術至關重要的。
一、池塘建造
1、選擇水源豐富,水質清新無汙染的地方建池。
2、每口池塘5~8畝,呈長方形,南北走向較好。
3、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質,池岸牢固,池深2米。
4、池底要埋設進、排水管道。同時配備1~2臺1.5千瓦的增氧機,養殖場要有發電備用機組。
5、臨放養時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週每畝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乾池潑灑消毒。
6、放苗前要施肥培養池水的基礎餌料,使池水呈油綠色或茶褐色為宜。
二、飼養管理
1、將鱸苗過篩後按大小分池飼養。
2、放養密度一般為2500~3500尾/畝。水深1.5米以上, 要保持池水適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釐米、水色呈油綠色為宜。
3、每天投飼兩次,主要飼料為攪碎的魚糜和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要新增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
4、每月還要將土黴毒、紅黴素、維生素藥物拌餌投餵2 次,每次連服3 天。
5、同時定期用 0.4ppm 強氯精或20ppm福爾馬林對池塘全池潑灑消毒。
6、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間或天氣悶熱氣壓低時開機增氧,發現池水變壞要及時排換水,保持池水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