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軍情
-
2 # c林燦c
三藩,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失敗了,因為不得民心!貌似強大的背後,根本沒有核心利益的支援。什麼核心利益?老百姓的普遍支援!而康熙,得民心,順民意,取得勝利是必然的。康熙除掉了鰲拜,肅清了朝堂,就著手準備對三藩下手了。三藩勢沉,尾大難掉,最終必生禍亂,所以康熙知道,一定要翦除這些地方割據勢力。
吳三桂、尚可喜、耿忠明原來都是明朝將領,後來投降了大清,也算是清朝的開國功臣。清廷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留鎮雲南;封尚可喜為平南王,在廣東;封耿忠仲明為靖南王,留在福建。實際上清廷這麼安排,是很合適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北方的政權打南方的政權都能勝利,而南方的勢力想要攻打北方,幾乎就沒有成功的。清廷在北,和關外相通,把吳三桂他們分封到南方邊陲,實際上就確保了朝廷對吳三桂他們的絕對控制。清廷會慢慢的削弱吳三桂等這三番的勢力,也準備給他們幾代人的緩衝期,這實際上將會出現一種雙贏的局面。就是三番慢慢把權力還回去,然後剩下子孫富貴與名位。這已經是一種很緩和的對待開國功臣的策略了。但是吳三桂他們居功自大,很有野心。壓根就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還試圖擴充發展自己的力量,形成南北對立,與清廷抗爭。等待時機,再將大清趕回山海關外去。
這樣就沒有辦法了,康熙不得不果斷翦除三藩,而且要不惜代價。康熙表現出來了一個優秀政治家的素質,他抓住了最有力的時機,在朝堂上下得到了對於撤藩的大部分支援。在具體撤藩的操作上,他採取了堅決的態度,運用了靈活的手段。他抓住時機,先發制人。當三藩反叛之時,康熙堅定的派大軍前去平叛。他一方面集中打擊吳三桂,一方面對另外兩個藩王則有打有拉,政治手段軍事手段,結合著使用,終於將三藩之亂給平定了。那麼這個事是怎麼個具體過程呢?
徹藩這個事,從尚可喜的家事作為起頭,也是充滿戲劇性了。怎麼回事呢?
公元1647年3月,尚可喜在廣東,被封平南王,他們那個爵位是可以被繼承的,本來尚可喜已將爵位繼承權給了他的大兒子尚之信。現在呢他反悔了,他想把老大的繼承權給廢了,然後把繼承權送給另一個兒子尚之孝。然後他就上書康熙,說我要改這個爵位繼承權,我現在就告老還鄉,回遼東。然後就把爵位傳給尚之孝。朝臣們一致認為應該駁回了尚可喜的要求,並命令尚可喜全家都返回遼東。因為尚可喜這樣做,實際上就是想為王自主。爵位的繼承與否是朝廷的事,不是他尚可喜說了算了。
康熙敏銳的察覺到了人們對尚可喜政治行為上的敏感。當年7月,康熙命令靖南王耿精忠,率軍進京聽候呼叫。這個耿精忠啊就是靖南王耿忠明的孫子。同時康熙下令,命令吳三桂調到山海關外駐紮。實際上這就是康熙在逼三蕃乖乖就範。吳三桂等,還演了一出假意自行轍藩的小戲,來進一步試探康熙的態度。康熙趁此時機,力排眾議,決意撤藩。他對朝臣們說:“吳三桂這些人,蓄謀已久,不如早點把他們剷除,不然將來必成大患,現在撤藩他們要反,現在不撤他們以後會反,那還不如早點撤”。
撤藩令一下,吳三桂馬上就反了。他為師出有名,也是搞笑了。選了個好日子,去拜永曆皇帝的墓,還讓他的將官們都穿上提前預備好的明朝的朝服。到了祭拜那時,吳三桂把戲演足了,腦瓜子砰砰磕頭,又是哭又是喊,攙都攙不起來。他手底下這些人配合的也好,都抹眼淚,就好像墳裡埋著的是他們的親爹親媽一樣。墳裡那位永曆皇帝都被搞懵了,他不得不仔細的回憶回憶自己,再次確定自己是被吳三桂抓住後給勒死的……然後吳三桂傳令各地,起兵造反,自稱是大元帥。什麼大元帥呢?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從雲南出貴州,過湖南打四川,幾個月就幹下了幾個省。這吳三桂一打頭,福建的耿精忠,廣東的尚之信,也相繼起兵響應都反了。還有一些跟三三關係密切的這些漢臣也反了,地方廣西的孫延齡,陝西的王輔臣。一下子形勢還是真的很緊張,局勢很險惡。朝廷內部也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聲音,但康熙的態度非常堅決,馬上下詔削奪吳三桂的官爵,公佈他的罪狀。殺了質留在京師的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孫吳世霖等人。絕了和吳三桂講和的後路,堅定了朝堂上評判的決心和信心。
如果只是打仗,吳三桂和耿精忠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手中又有重兵,實力是很強的。滿洲兵入關二三十年,戰鬥力已經不比從前了,實力上處於弱勢。但是康熙早有準備,他是擒賊先擒王,集中優勢兵力全力對付吳三桂。把主力部署在湖南前線,次要兵力部署在左翼的浙江福建一線,右翼的陝西四川一線。同時下詔,停轍耿精忠、尚可喜這兩藩,又宣佈對各地的吳三桂的舊部,凡是不參加叛亂的一律不追究。對陝西提督王輔臣也是極力爭取,這就是在政治上瓦解敵人。打仗就得用人,滿族人不夠就起用漢族人。康熙大膽用漢將漢兵。張勇、趙良棟、王進寶這些人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對作戰方針和策略,前線和朝堂群策群力共同制定。就這樣,康熙牢牢把控了平叛三藩的局面。
吳三桂的“反清復明”,本身就是個笑話,他引清兵入關,又曾殺死明朝皇帝,還怎麼樣“反清復明”啊,老百姓都不吃他那一套。清兵入關到康熙時候,人們剛從戰亂中恢復,都希望過安穩日子,所以康熙是得民心的,而吳三桂是失民心的,這就是康熙之所以能平叛三藩的根本原因。戰爭結束以後,三藩苦心經營多年,財產卻全部充作康熙的軍餉,這些藩王手下的軍隊也都撤回京城,分配到各省各府進行駐軍。鞏固了中央政府的權利。
-
3 # 天宇的文史情懷
吳三桂在中國歷史上是個很複雜的人物,後世都把滿清入主中原的責任推到他身上,可許吳三桂也是個反覆無常的人,為向清朝表忠心親手絞死了永曆帝,可晚年時又反清,可歷史上也沒人說他一句好,吳三桂是三藩之首,當時軍事實力也很強,可為什麼失敗了呢?我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吳三桂等三藩名聲太臭。由於吳三桂投降獻出山海關,致使滿清能夠迅速進入中原,而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都是滿清的打手,當時的社會各階層都對吳三桂等人恨之入骨,也就是老百姓都不待見他們,而清政府也看不上他們,因為他們畢境是膩臣,在任何時候叛徒都不會受人待見,也不會被信任,更不會有多少人支援,這是吳三桂等人必然失敗的重要原因。
第二,吳三桂等人當時已經老了,在吳三桂起兵反叛時已是老年,而且跟隨吳三桂從山海關一直打到雲南的忠勇部下也都老了,而康熙皇帝正是盛年,這時候吳三桂反叛基本無勝算了,即使吳三桂剛起兵時也是勢如破竹,一時間清王朝也是風雨飄搖,可是不能持久,同時吳三桂畢竟是老了,也沒有精力了,尤其是康熙殺掉了吳三桂在北京為人質的兒子和孫子,已經是晚年的吳三桂受不了這麼大的刺激,沒多久就死了。
而當時的康熙皇帝早就把吳三桂等勢為心腹大患,早就做各種準備了,所以當時擺在吳三桂面前就兩條路,要麼束手就擒,要麼拼死一博,反正結果都一樣的都是死。
-
4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康熙能贏主要在於四點:1預置兵力,搶控要地2以武促統3選了良將4剿撫並用。剿撫並用,重點打擊 在接到吳三桂起兵的報告後,康熙採取區別對待的措施,迅速下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藩,防止出現另兩藩同時起兵響應吳三桂的不利局面,而這也暫時穩定了尚可喜和耿精忠的叛逆之心。康熙十三年四月丁未(1674 年5 月18 日),平南王尚可喜就將吳三桂派來的信使連同書札一同上報了朝廷,康熙為此下旨嘉獎尚可喜。
儘管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在看到吳三桂起兵之初勢如破竹的佔領湖南和四川之後,也先後起兵反清,但這畢竟為清軍調集兵馬,展開部署贏得了寶貴時間。 康熙一面調兵進剿吳三桂,一面對吳三桂控制省份的軍民進行招撫,以削弱吳三桂的後方統治基礎。由於吳三桂在起兵之前就苦心經營十餘年,散財結士,籠絡人心,在他起兵之初,各地紛紛響應,如貴州巡撫曹申吉、貴州提督李本深、雲南提督張國柱就投降了吳三桂。其兵鋒所指,無不望風披靡。康熙十三年正月已醜(1674 年3 月1 日),四川巡撫羅森、提督鄭蛟麟、總兵官譚弘、吳之茂等以四川降吳三桂。康熙十三年二月,吳三桂兵至澧州,城守官兵以城投降,同月長沙副將黃正卿、參將陳衡以城叛降吳三桂。針對這種情況,康熙是十三年四月甲寅(1674年5 月24 日),康熙指示兵部對投降吳三桂陣營的文武官員進行招撫,他在諭旨中說:“有能自悔前罪,或獻城池,或率兵卒,或斬逆賊頭目獻其首級者,俱行免罪,給以原官,仍論功議敘。若愚頑武弁,執迷不悟,助惡不悛,其部下之士,有心懷忠義,或擒斬逆渠,或約獻城池,或率領黨類來投,俱從優議敘,授官給賞。爾等通行曉諭。”
在後來福建耿精忠、廣西孫延齡、陝西王輔臣、廣東尚可喜先後兵變後,康熙也繼續延續了這一招撫政策。康熙的剿撫並用的政策在平定三藩之戰中隨著清軍在各個戰場上逐漸取得軍事上的優勢而顯現成效,反叛耿精忠、尚之信和孫延齡所部也先後歸順清軍。吳三桂死後,清軍又進一步對其屬下的將帥進行招撫,也起到了較明顯的效果,不但加速了取勝的程序,也減小了人員傷亡,節省了軍費開支。 綜上所述,清軍在平定三藩之戰中取勝與康熙的精心籌劃與排程指揮密不可分。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戰場上雙方軍隊之間的衝殺,在戰場之外,將帥的選拔、軍心的穩固、戰略要地的控制、兵力的機動、後勤的保障,都是影響平定三藩之戰程序的重要因素。
-
5 # 張明揚不說話
我覺得有三個原因吧。
第一,吳三桂起兵之後,雖然打出了“興明討虜”的反清旗號,但他在“反清復明”界已是宣告狼藉臭名昭著,很難充分動員起其他派系的復明勢力。這也不能怪其他人,只能怪吳三桂當年追殺南明永曆帝太積極太主動,在緬甸殺掉永曆時下手太狠辣,連找個背鍋俠避嫌的基本覺悟都沒有,從這角度上說,吳三桂在復明人士心目中甚至比康熙還可惡,他可是最直接的劊子手啊。
第二,吳三桂起兵時正趕上了滿蒙八旗鐵騎的巔峰期尾巴。滿蒙八旗曾縱橫天下,在康熙時期其實已露頹勢,與入關時的最巔峰期已有了差距。但是,從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過程來看,滿蒙八旗尚有一戰之力,仍然是作為主力精銳部隊使用,在某些時候仍然可以在正面戰場上擊敗吳三桂的精銳部隊。而客觀說,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在去了雲南之後儘管保留了老底子的部隊和編制,但由於缺馬等原因,並不適合在正面戰場上的大兵團對戰了。
第三,在硬實力方面,吳三桂起兵之時除了自己在雲貴多年經營的勢力之外,還得到了諸多勢力的呼應,比如廣東的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廣西的孫延齡,陝西的王輔臣,甚至還有臺灣的鄭經,看上去總實力並不弱於清朝中央政府。但是,吳三桂軍與這些勢力並未形成統一的軍事合縱,諸勢力之間不僅缺乏有秩序的合作,甚至還時常內部混戰,很難視作一支與清軍對抗的統一軍事力量。在大多數時候,吳三桂都是以自己的一軍之力對抗控制了半個中國以上的康熙大軍。試問,雲貴的戰爭潛能又如何能與江南膏腴之地相比;一個散亂的軍事聯盟又如何能與令行禁止軍令統一的大清軍隊相對抗?
-
6 # 關河南望
還是那句話,三藩並不強大。認真的說,他們敗給了自己,康熙撿了大便宜而已。
記得之前我發過相關的文章,對三藩的兵力做了簡單的介紹,這裡再重新發布一下
有些誇張的說法,三藩兵力達到七十萬,我不知道是如何得來這個說法的,好嘛,70萬兵力被不足15萬的清朝滅掉,果然我大清夠強,但事實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很多
著述認為三藩兵力總數約有10萬,還有的認為光吳三桂就擁有7萬人。實際上這些數字並不精確。史載耿、尚二藩各有按旗兵編制的十五佐領,綠營兵六千餘人。吳藩有按旗兵編制的五十三佐領,綠營兵有“四鎮十營”。
按:三藩藩屬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設一佐領。吳藩的“十營”,每營有兵1200人,共12000人;“四鎮”,每鎮有步戰兵、守兵2400人。共9600人。
三藩總的兵額就算再加上參加三藩之亂的孫延齡部3000人,也不會超過55000人。三藩有眾多的丁口。如果按五丁出一甲計算,吳藩有53000人,尚、耿二藩和孫延齡部各有15000人。總數約10萬人。丁口和兵額合在一起,三藩能動員的兵力達到十五萬左右。
而滿清初期動員的兵力只有十萬,這些來自於滿洲八旗、察哈爾、科爾沁的兵馬戰鬥力比起入關初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也是清軍在開始只打防禦戰的原因。到了後來,清軍逐步增兵,用於平亂的兵力達到二十萬以上。
也就是說雙方的兵力相差是有懸殊的,而且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三藩屬於三人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戰鬥部署和領袖,說是三藩之亂,事實上,也就是吳三桂一個人在戰鬥罷了。這從另外一點上說明了,三藩實力遠大於滿清是站不住腳的,三藩起兵控制的都是偏遠地區,而產糧經濟區域都被滿清控制,雙方其實處在一個完全不對等的位置上。
就這樣,吳三桂還是打到了長江邊上。
三藩的失敗是有很多原因的,其最主要的有三點。
一,失去民心:
雖然吳三桂有著種種前科,但他的起兵還是很受當時的全華人民的擁護的,他一起兵,華人幾乎像忘了他的過去一樣響應他,就連一些少數民族也群起響應,這是一場反抗異族統治的戰爭,按照這個路子走下去,他們是有很大的希望的,但吳三桂在起兵數月後就稱“周王”,改國號為周。當時人心思明,結果吳三桂搞了個大周出來,這給了思念明朝的人(當時大部分人還都沒有忘記明朝)當頭一擊,人們認識到了吳三桂有更多的野心,所以很多人都不願跟吳三桂合作。中國古代做事都講究名義,吳三桂沒有了大義,很快就成了一個野心家。
二,缺乏目標。
三藩前期節節勝利,滿清準備不足,被打到了長江沿岸,甚至想要退回關外去,但沒想到的是吳三桂駐足不前竟然在這個時候幻想與清廷“裂土議和”,意圖割據江南,結果被清廷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動員了兵力和大量資源,發起反攻而個個擊破,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三,內部混亂。
首先吳三桂作為主力是應該作為領導人的,但他的前科十分嚴重,耿,尚二藩也不服他,而其他參與反清的勢力包括鄭經等人,都沒有形成一股真的力量,看起來兵力和滿清差不多,但實際上,是被各個擊破,而且反清力量之間自己也搞內鬥,這也是其敗亡的主要因素。
三藩之亂雖然帶有漢民族反抗民族壓迫的性質,但其根本上卻是滿清統治集團在入關後對漢人力量發起的一次清洗,康熙急於削藩,導致了三藩之亂的爆發,剛剛平定下來的中國再度重燃戰火,這其實算是滿清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爆發的產物。三藩起兵的動機和目的都不是真正的反抗民族壓迫的,最終也慘敗收場,可惜可嘆。只是成王敗寇,這場戰爭的名詞成了三藩之亂。否則的話,我們現在的課本上就會是“我太祖高皇帝首稱周了”
-
7 # 歷史神秘人
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剛開始還是壓著滿清打,可是到了最後,由於隊友的反水和戰略的錯誤等原因,吳三桂只扛了八年就背了康熙幹掉了,真是讓人感嘆啊!
第一點,吳三桂的隊友實在不給力,局勢哪邊好就倒向哪邊,最後基本都反水了,給吳三桂拖了後腿。三藩之亂除了吳三桂的兵力最強外,其它兩個藩王尚之信和耿精忠實在給不了吳三桂什麼大的幫助。尚之信是平南王尚可喜的兒子,尚可喜是反對吳三桂起兵反清的,三藩初期還和吳三桂幹了幾場,最後尚之信軟禁了尚可喜奪取了大權才和吳三桂聯合起兵的。耿精忠的確一心反清,可是他的軍隊實在不行,連鄭氏的軍隊都吊打他,實在是不行啊!三藩起兵其實是聯合不到一起的,大家是各大各的,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耿精忠和鄭經為了爭地盤,搞的不可開交,自顧不暇,實在幫不了吳三桂。最後康熙一拉攏,耿精忠就投降康熙了。尚之信開始挺能打,後來康熙集中兵力先打他,而尚之信和吳三桂因為軍費問題鬧掰了,最後尚之信也被康熙拉攏投降了滿清。在陝西的王輔臣參加三藩之亂純粹是想撈一把,結果在康熙的高官厚祿之下也投降了滿清了。總之由於各種原因,最後只剩下吳三桂這個光棍司令獨自對抗清廷,結果實在打不過輸了。
第二點吳三桂犯了戰略錯誤,三藩之亂開始,吳三桂打的那是順風順水啊,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四川,江西,陝西部分基本都被打下來了,可謂是佔了半壁江山啊!可是這時候,吳三桂打到湖北時竟然停下來了,停下來的原因就是思考下一步的戰略,吳三桂的謀士就提議集中兵力北上直接進攻北京直搗黃龍,這條策略還是很不錯的。可是吳三桂卻不採取這個策略,而是採取了保守的戰略,認為最主要的是固守佔到的領土,消化得到的利益先,休整好了再出兵北上。這一休整就長達三個月,這就成問題了,這三個月就給了滿清喘息之機,迅速調整兵力反攻吳三桂,導致吳三桂最後崩盤。吳三桂的保守戰略是錯誤的,明知道佔了上風就應該乘勝追擊,揮兵北上,雖然不一定能打到北京,至少把戰火燃燒到中原腹地,讓滿清應接不暇疲於奔命,最後把滿清的稅收的來源之地東南上海浙江地區搞亂,總之吳三桂就不應該固守長江以南的地方,能打多遠就打多遠,把三藩之亂爭地盤的本質轉變成漢族和滿族的民族矛盾,這樣一來滿清為了剿滅各地的起義,就耗時耗力了,對吳三桂來說是有好處的,至少三藩之亂不會只打了八年這麼短的時間啊!
第三點吳三桂實在太窮,糧草物資實在比不上滿清,大部分的民眾是不支援吳三桂反清的。吳三桂鎮守雲南,雲南那個地方真是窮啊,雖然有很多山珍野貨,可是這些東西賺不了多少錢啊!所以吳三桂只能養著十多萬計程車兵,這也是極限了,尚之信和耿精忠是比吳三桂有錢,可是他們的錢也不願意給吳三桂啊!吳三桂只好自己想辦法了,戰爭打起來可是很費錢的,吳三桂的軍費開支已經讓雲南的百姓苦不堪言了,如果再搜刮雲南的百姓,那肯定會激起民變,後方就不穩了還怎麼打呢。吳三桂只能一路打,一路去搶了,搶富戶是可以的,搶平民的就有問題啦!當時的社會,滿清的統治是穩定的,大部分的民眾都基本臣服於滿清的統治,民眾是不喜歡戰爭的,反感吳三桂的起兵謀反,如果吳三桂去搶劫老百姓的財富,結果就會被所有的人反對,吳三桂還怎麼打的下去啊,不像明末的李自成,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讓大家都跟隨李自成反明瞭,吳三桂當時的社會情況不利於起兵謀反,沒有民眾基礎嘛,還怎麼反清,民眾都是站在滿清一邊,支援滿清打敗吳三桂讓社會再一次穩定下來。沒有了群眾基礎還打的下去嗎?龐大的軍費改如何出啊,吳三桂是越打越沒錢,打到最後只能是輸了。反過來滿清比吳三桂錢多,耗的起,最後怎麼都耗死吳三桂。
老年的吳三桂看著反清無望,最後死前稱帝過過皇帝的癮,結果連名義上都失去優勢了,最後吳三桂的孫子被打敗,八年的三藩之亂終於結束,吳三桂也算是梟雄了,雖然名聲不好。
-
8 # 參知正史
康熙與吳三桂的爭鬥持續了八年之久,一方是20歲未經戰陣的康熙帝,一方是62歲身經百戰的吳三桂,但吳三桂的敗局卻早已註定!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74歲的吳三桂迫不及待地在衡州稱帝。吳三桂雖然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但冒然稱帝使他的權力慾和野心昭然若揭,公眾於世,喪失了正義的籌碼。
第二,清軍入關時,吳三桂反叛明崇禎帝,換取大清的優待,早已被世人貼上“叛徒”的標籤。之後吳三桂又在雲南虐殺明永曆帝,徹底失去了民心,根本得不到漢族人的支援!
第三,吳三桂反叛康熙,引發戰爭的時機不對。當時的清王朝正處於蒸蒸日上的階段,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清王朝的統治,老百姓安居樂業。吳三桂引發戰爭,只是把老百姓再次拉下水火之中,得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
第四,三藩之中的耿氏已經投降清朝,尚之信隨後也投降了康熙,形勢對吳三桂越來越不利!
第五,關鍵一點,吳三桂這次的對手是文治武功的康熙帝,不是崇禎,更不是永曆帝!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
9 # 雲海大飛鴿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聯合三藩起兵造反,自稱周王,釋出檄文,史稱“三藩之亂"。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衡州登基稱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天,吳三桂病逝。
其實吳三桂開始起兵之始,可謂是一帆風順、勢如破竹,攻城掠地,短短時間之內就收入了大片地盤,登基稱帝之時四川、廣東、雲南、廣西、貴州、陝西、福建等地全部或大部已經掌握在了吳三桂手中,康熙國土已失去大半,大清朝岌岌可危,不過可惜的是吳三桂因年老體衰,又加上多年征戰,不幸病逝,留下其孫吳世璠,不料卻是一個無能之輩,苦撐三年後還是逃脫不了敗亡的結局。
縱觀整個歷史過程,形式為何會如此急轉直下,究其原因不過以下幾點:
1.不得民心,首先迎接清兵入關,接著赴緬甸追殺南明永曆帝,這兩件事讓吳三桂成為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大漢奸。
2.薄情寡義,吳三桂世受明朝皇帝大恩,不思回報,反而落井下石,步步緊逼,更是親手殺死了永曆帝。
3.一盤散沙,三藩各自為政,沒有一個實際真正的掌舵者可以號令三軍,導致後來只留下吳三桂的人馬在苦苦支撐,而其他的兩藩則採取了隔岸觀火,坐收漁利的原則。
4.吳三桂起兵時已是年逾古稀,垂垂老者,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肢體上都已經是強弩之末,不堪重負。
-
10 # 逝去即歷史
“三藩”如“此”強大,不知道題主說的這個“此”指的是什麼?
康熙年間三藩的勢力越發的強大隻是相對而言,並不是指的三藩的勢力真的到了強大到了可以推翻清朝統治的地步,而是因為如果不早點收拾,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危害,收拾起來要更加費力一些。吳三桂敗給康熙是必然的事情,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供大家討論。
1、清軍入關已經三十多年,大家已經厭倦了戰爭。
而且多爾袞和順治經過這些年的治理,新政的實施,老百姓的生活正在開始好轉。現在發動戰爭即使是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也是不得人心的。
2、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在各自的藩地聚斂錢財,強徵苛捐雜稅,搞得老百姓的生活依舊是水深火熱。
這三人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自己能夠割據稱王,發動戰爭,這一點同樣不得民心。
3、三藩和各地的依附的叛軍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統一的指揮,內部矛盾重重,不能夠精誠團結。
4、康熙皇帝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方針。
首先是穩定人心,然後任用漢人將軍和綠營兵,赦免了不明真相的追隨者,分化瓦解了叛軍陣營,大量叛軍倒戈。以荊州為立足點,頂住吳軍主力,先收拾兩翼的耿精忠和張輔臣再和吳三桂的部隊進行決戰。
因此,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戰爭,三藩之亂以吳三桂的覆滅告終。
回覆列表
首先,“三藩”是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由於康熙上位以後為了集中皇權,進行削藩,使三藩勢力受到嚴重威脅。1637年,吳三桂因為殺了雲南巡撫朱國治而自稱兵馬大元帥,打著“興明討虜”的口號起兵反叛康熙。當時的康熙年僅十九歲,和老奸巨猾的吳三桂相比,簡直是“乳臭未乾”。因此吳三桂很快攻下了雲南,貴州,及湖南、四川的一部分地區,於是,他之前的那些黨羽從全國各地紛紛趕來響應他,局勢可謂一片大好。
而當時的清朝雖有八面旗軍,但是數量上也就十來萬,與吳三桂的三藩勢力差距甚遠,並且,滿清入關以後,士兵都養尊處優,人人畏戰,早就沒有了“滿萬不可敵”的氣勢。就在這樣的力量對比下吳三桂輸給康熙,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大家都知道,吳三桂是明朝的山海關總兵,在明朝滅亡之際也是他將清軍放進關內,他就是那個引狼入室的人,後來還效忠於清朝,殺了農民起義的李自成,張獻忠等幾股反清勢力,不遺餘力的斬殺明朝的殘餘勢力,但是現在又打著復明的口號反清。因此,人們對他深惡痛絕,歷史也給了他一計“漢奸”的烙印。
其次,吳三桂自毀前程,導致他徹底失敗。吳三桂在起兵反清的第五年間,由於年事已高,自知十日不多,便急於稱帝,且改國號為大周。這樣一來,所有之前跟著他“興明討虜”的人全部離他而去,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之前的口號都是他為了個人私慾而編的謊言,此刻大家才明白,當初引狼入室的他並沒有悔過,復明只是他“稱帝”的藉口。隨後,康熙帝整合軍力,攻陷昆明,三藩之亂終告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