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好吧,我最關心工作量的變化,和分錢比例的變化。現在建結水暖電分配比例大概的4,3,1,1,1但是用了bim。
7
回覆列表
  • 1 # 小築教育陳老師

    對於這類問題可以說說我的理解。

    CAD的表現方式基本上以2D平面圖為主,圖紙中以點、線、面的概念呈現給專案參與各方,且這些資訊是散碎且無專業的,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才可以讀懂,對於外行人來說很難理解。而BIM可以透過BIM軟體建立起3D視覺化模型,讓大家對於專案中空間關係、裝置設施位置等等一目瞭然。與此同時,因為BIM的數字化、引數化技術,還可以將專案中各個構件的資料資訊納入其中,讓建築整體不但展現出空間中的幾何特性、還可以呈現出建築的物理特性及功能特性。大大豐富了建築元素,即便是缺乏專業知識的人員也可以讀懂

    相信設計院向BIM轉型是必然趨勢了。而轉型到BIM的原因以及轉型後的變化可歸結為幾點:

    1.改善設計與施工時所有單位的溝通

    2.縮短專案時程

    3.減少施工現場協調問題之數量

    4.提高施工圖準確性

    5.降低施工成本

    如果想深入瞭解BIM及revit,可以找小築教育哦。

    網路上有很多BIM學習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存在三個致命問題:一來過於老舊,很多都講的是Revit2014版本,而目前不管是企業應用還是考試,都在用Revit2018;二來,這些網路上的課程大多不繫統,所以學來學去,會造成時間浪費;第三,軟體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需要一個老師實時解答我們的問題。

    我們小築教育為學習BIM的小夥伴無償提供以下BIM資源,搜小築教育官網即可找老師領取:

  • 2 # 自知247

    很多人諮詢過bim這一問題,大眾在沒有了解其具體含義時往往會將其理解為諸如Revit等三維表達的建模軟體,這個認識其實在bim技術下顯得有點狹隘。

    除了解釋為建築資訊模型,另外一種釋義為Building Imformation Management,即建築資訊管理,BIM的核心在於協同而非模型表現。

    對於工作量的問題,在BIM技術的參與中,透過各專業在設計階段的協作,能很大程度的減少改圖等繁瑣工作 ,透過在同一個軟體平臺上建各專業模型,能夠在建築沒有完成之前就就行碰撞檢測,日照分析等工作,做到真正能夠指導施工。

    而報酬方面影響肯定存在,就像分蛋糕 ,分子不變分母越大就會導致結果越小。但技術的變革是挑戰也是機會,新技術的來臨一定會帶來更多便利,如果能在大潮來臨之前去緊跟起前進的方向,那或許會有機會觸及高一些的領域。

    畢竟,大浪淘沙,逆水行舟。

  • 3 # 王曉強30

    很多人只說了BIM和CAD在技術上區別,尤其是有位高人說了設計和施工對BIM認同度。非常有用,我就從實際應用的經濟效益來講吧。回想CAD的應用非常迅速,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替代了原有的手工繪圖技術。但是隨之帶來的問題是,設計圖紙越來越粗心大意。沒有了原有手工過程的設計師細心的稽核和經驗,現在很多設計院出具的圖紙都存在一些問題,甚至是低階的原則錯誤。因為CAD的複製貼上可以讓設計師節省很多人工。但節省了時間,就缺少了原有的長時間的反覆審圖和看圖。複製貼上就也隱藏了很多的錯誤。所以設計院是比較需要BIM的。BIM的建模可以幫助設計師提前發現設計的錯漏碰。

    那麼施工單位會怎麼想呢?設計錯誤引來的就是後期設計變更,而設計變更存在著巨大的利潤。很多單位在投標前能看出設計錯誤,但他們不願也不會提出這些錯誤,而等著具體施工時才提出。因變更的一切的費用都要由甲方來承擔,施工方就可以加大報價或人工獲取更大的利潤。甲方為了保障工期也不得不認了。因而施工方的心裡是設計問題越多越好。所以施工方是不願意應用BIM的。一個是成本較大,另一方面就是減少了變更利潤。巨大的利益也帶來了一些腐敗的情況,施工方為了能順利工作,或多或少也會和甲方有一定利益往來。而大多數甲方並非自己投資,要麼是上級投資,要麼銀行貸款,反正責任不是自己的,投資控制也就那麼回事。控制嚴了,還沒有了灰色地帶。所以施工單位和甲方的態度是,成本太大,效益看不出,所以不喜歡用。所謂的節省施工成本,不如獲得更多利潤好!施工單位內部管理也存在同樣的情況。簡單的說,施工成本的降低,不會給專案經理帶來多大的利益,而增加的合同額可是他獎金的來源。

    這也就是目前BIM應用非常慢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玩和平精英經常卡,是不是要開加速器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