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便籤
-
2 # 山有木惜
西施:沉魚之姿,禍國之源?她本是一個平凡的浣紗女,與世無爭,但有著不平凡的容貌,也就導致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沉魚落雁"中的"沉魚"便是形容她的美貌。當時正值越王勾踐被釋放歸國,謀劃攻打吳國,其大夫文種便獻上了滅吳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的美人計。范蠡為助勾踐成事,尋遍各國,得鄭旦與西施二人,在將二人帶回會稽的途中,他與西施陷入愛河,但因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短暫的愛情。西施被帶回會稽,勾踐應自己愛妾所言,花了三年的時間訓練西施的儀態,禮儀,歌舞等,她最終從一位空有美貌的浣紗女變成了一位進退有度的宮女。
人人都說“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此同時,他們也不忘“紅顏薄命、紅顏禍水”。人們天生對於美的東西懷有羨慕,同時又夾雜了些許嫉妒。要不然,為何古代四大美女個個人生短途,只留下一串串無謂的懷念?浣溪沙邊,抱著滿盆白衣的少女,驚為天人的臉上滿是天真。這樣的容顏,註定了她是不平凡的。
西施臥底十幾載,她個人的感情歸處,從來不是史官們考慮的範圍。
-
3 # 小文的文玩
西施出生在越國句無苧蘿村(今屬浙江諸暨),出身寒微,自幼跟隨母親在浣紗江浣紗,因此又被稱作“浣紗女”,因天生麗質、美豔動人而遠近聞名。
越王勾踐對吳作戰失敗,採納了大臣文種的計策(一說採納了范蠡的計策),“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把美女西施、鄭旦等八個美女獻給吳王,打算以美女迷惑吳王。
西晉學者王嘉在《拾遺記》一書中記載:“越謀滅吳,畜天下奇寶、美人、異味進於吳……越又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二名修明,即西施、鄭旦之別名,以貢於吳……竊窺者莫不動心驚魄,謂之神人,吳王妖惑忘政。”
吳王夫差大喜,為美人建造了“姑蘇臺”、“館娃宮”,把西施和鄭旦安置在椒花之房,終日沉湎酒色,荒疏朝政。
勾踐發現時機已到,發兵攻滅吳國,吳王夫差自殺,西施下落不明,傳說不一,一說和范蠡泛五湖而去,一說投江而死,一說回到故里,終老於山林。
-
4 # 空空笑空空60388
在傳統的男權社會,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是受壓迫的,受操控的傀儡。西施是可憐的女人,她只是工具。一根火柴如果沒人點著,它能燃起大火?沒人追究火柴的責任。所以,西施只是背了亡國的鍋,最後落個沉湖的悲慘下場
-
5 # 聰明的小龍女
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因為幫助越王勾踐復國,而忍辱負重去吳國當了吳王夫差寵妃,利用美人計充當越國間諜並最終成功令吳王夫差身死國滅、越王勾踐也成功復國報仇,但西施也至此背上了亡國禍水的千古罵名。
回覆列表
紅顏禍國?非也,紅顏不幸也!
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西施是導致吳國滅亡的主要原因,這似乎已成為一種不可改變的歷史定論。但有兩點可以動搖這個結論:一是吳王夫差好大喜功,連年窮兵黷武,大肆揮霍,掏空了吳國國庫;二是越王勾踐忍辱復仇的決心之大。如果這兩個條件缺一個的話,恐怕再有幾個西施也難以亡吳。
首先,西施只是一個弱女子,她有何神通能滅得了吳國?吳國之所以被滅,最重要的原因是越國方面。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奮發圖強、勵精圖治、深得民心。在勾踐的綜合整頓之下,國力日益增強,軍隊也已訓練有素。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從而一舉滅吳。
而反觀吳王夫差,卻終日沉溺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西施只是充當了一個被人玩弄的工具罷了。她只是加速了吳國的滅亡,沒有西施吳國照樣還會滅亡。羅隱有詩辯西施之冤雲:家國興亡自有時,時人何苦咎西施!如果西施是亡吳的罪魁禍首,那麼當時越國的滅亡又該怪誰呢?
所以說,“紅顏禍水”並非真理,只能怪她們出現在了一個昏庸無能的君王身邊。那些帝王本身品性不端,才會導致亡國,如果她們不在那時出現,當時的國家就不會滅亡了嗎?
再則,吳國的滅亡還與當時國內的朝綱有關。當時吳國有兩個大臣,一個是伍子胥,一個是伯嚭。在對待西施這件事情上,伯嚭極力支援,伍子胥堅決反對,兩大臣如此不和諧,吳國難道還會存在很久嗎?
在這一過程中,西施始終是一個無辜之人,當附庸者被冠以紅顏禍水的同時也就被歷史性蓋棺式的一錘定音而成了事態責任的主導者。
其實,在這裡我們稍做邏輯推理便可以知道,這些附庸者實在是被一些強權人物放在了替罪羊的位置,其目的說白了也就是一個責任分擔,"非男兒不善,乃有惡女子引也"。呵,整個一個男權至上偏拉一把的邏輯思維。
唐人崔道融《西施灘》:"宰痞亡吳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說的就是西施太冤枉。又唐人羅隱《論西施亡吳事》: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必怨西施。 西施若解亡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綜上所述,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君王亡國無論是好色亡國還是寵佞去忠而導致其國力運道衰落都是君王之過大焉,小小女子終究只是附庸者爾,只可惜了一身如水潔白女兒身,只能為他人洗得身上垢,想潔身自保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