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瓶青年

    脫離原生家庭是伴隨成長自然而然的過程。有的人獨立,只需要經濟獨立就行,有的人獨立,只需要搬出去住。但也有的人,想擺脫家庭的控制很難。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講述了一個被父親牢牢控制、從未上過學的、覺得自己是“妓女”的廢料場女孩擺脫原生家庭、獨立生活,成為歷史學家的故事,或許值得我們借鑑。

    原生家庭的控制,是全方位的

    女主人公塔拉的父親是個對孩子十分有控制慾的人,只要有一點不順心就會暴怒。偏偏父親又是一個與當下觀點格格不入的人,他不允許孩子們接受政府的醫療和教育,並總覺得政府會派人槍殺他們,還年年為臆想的世界末日製作蜜桃罐頭用以續命。

    父親經營一座垃圾廢料場,她的童年就是在廢銅爛鐵幹活,每天接觸危險的機器,在房樑上、金屬堆中間吃力地工作。她的精神被父親的宗教控制著,思想被無法上學束縛著,見識被不讓出遠門控制著,身體精力被日復一日的廢料場的工作控制著。童年時代,無論你我,都是很聽父母的話的。塔拉也覺得這就是她的山、她的家、她所有的世界。

    改變,需要突然的“刺激”

    直到她被哥哥虐待,她被哥哥像一個牲口一樣拖拽、打罵、眾目睽睽之下毆打,她哥哥也是一個控制狂,還有暴力傾向,而他的父母覺得“這很正常”。

    於是她決定擺脫原生家庭,決定下山讀書上學。她努力考上了一所大學,在大學裡接觸了從未想到過的知識和人,而這些對於我們正常接受教育的人來說稀鬆平常。

    分裂,走還是留?

    她“分裂”了。一個她深愛著家庭,總覺的自己在“背叛”;另一個她嚮往自由,恨不得擺脫所有束縛。我想,很多想要與原生教育脫離關係的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這種感覺著實無人能體會,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痛苦掙扎和艱辛。

    有一天她在上課,老師在講“自由”的概念,對她產生了深深的觸動。

    消極自由,是一個人的身體不受他人阻礙地行動。

    積極自由,是控制自己的思想,從非理性的恐懼和信仰中解放出來,從自我強迫中解脫出來。

    她的身體受到了阻礙,而她的精神也不自由,被“自我強迫”著。

    很愛家人,但仍要說再見

    很顯然,她父親對她的各種反叛非常不滿。父母甚至千里迢迢趕到她的學校,要求她“接受淨化”。

    他的母親又開始勸說她,說自己得了乳腺癌都能夠透過“脈輪調整”治好。這像極了有時候我們迷信的父母,他們不僅迷信,而且還強迫我們迷信,不接受一切科學的觀念,認為自己都是對的,甚至把自己本可以不經歷的“苦難”看作是一種磨鍊。

    但是這是她的父母啊!父母的苦苦勸說,怎麼可能不奏效呢?在熟悉的、有力量又專制的父親的目光中,她感覺到自己馬上就要屈服了。這就像我們往往屈服於父母的權威或者示弱中,沒辦法啊,畢竟是我們的父母呀!他們再有錯,也是我們的父母呀!

    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塔拉自己的思想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淨化”,這意味著回到過去,失去對自己思想的掌控權,意味著父親想驅逐的不是“惡魔”,而是她自己本人。最終,塔拉還是鼓起勇氣說出了那句話:

    我愛你,但我不能。對不起,爸爸。

    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美國曆史學家、作家。1986年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透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書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結局。

    事實背後的真相,依舊值得珍惜

    但書上總是有誇張的成分,現實也是。當我們想著儘快逃離父母家庭的時候,根本看不到他們對我們付出和愛。就算是書中描寫的再專制再權威的父親,再軟弱再不明事理的母親,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也依舊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

    事實上,在塔拉另一個上大學的哥哥泰勒的描述中,父母並沒有那麼“罪不可恕”、“冥頑不化”,而是也為泰勒上學、畢業默默付出和貢獻了很多。

    “不讓家裡的孩子上學”,實際上是“先接受家庭教育,再為孩子們上大學做好準備”。結果是,家裡的7個孩子,有6個最終都是上了大學的,父母自己也上過大學。“阻撓孩子追求教育和知識”,實際上是“對過多的自由主義教育的不滿”,真正輪到泰勒爭取獎學金要寫論文的時候,父親還是給出了“去圖書館找一些相關的語境和言論”的良好建議。當泰勒猶豫不決要不要讀博士時,父親也勸他“不要因為對未來的恐懼而錯失一個這麼好的機會”。

    事實背後的真相,就是父母依舊愛你。儘管他們知道無法左右你的思想和行為,他們也依舊試圖用自己的方法扶持你,幫助你,讓你“飛向你的山”。

  • 2 # 大山野夫

    家庭對個人的影響很大,就像一棵樹吸收了什麼樣的營養和“毒素”,但是這種影響隨著個體的成長、獨立,再成長、更獨立迴圈上升會越來越看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原生家庭,越來越知道自己該吸取的是什麼,同時該摒棄的是什麼!因為,透過自己理智的思考取捨才能越來越活出自己!很難,因為可能“活出自己”並不是真正的自己,只是看不見的被影響下的自己,但是很可貴,因為終究為活出自己而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理財觀念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