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邊塞墨客
-
2 # 愛笑但苦瓜
很有幸能回答這個問題
17,畢業一年多了,工作也差不多一年多了,硬是沒存到一點錢,工資雖然不多,2600,包吃住,可是我自律性很差。第一個月發工資就很膨脹。由於喜歡很喜歡騎腳踏車,就砸了3100買了臺腳踏車,錢不夠還是靠這花唄分期,我的行為很病態,幾個月後我後悔了。接著是第二個月,我就請同事們ktv唱,吃,花了可不少錢,身邊同事也是如此,搞得我是頭皮都硬了
沒有少爺的命,卻有少爺的病。從屌絲開始,在奮鬥個20年,我要老老實實的存錢,畢竟我這裡的房價20000多一平,不知道這20年以後會不會漲的更高!兩百多萬的洋房,我還是有機會買到別的地方現在3000一平的房子的,但是還是要相信屌絲的自己,能拿高薪,展露頭角
之後先把手機吃雞,還有電腦的給卸了,從長計議
-
3 # 愛好體育的歷史教育者
我2015年7月畢業。到目前為止,有3年半左右的時間。
在這3年當中,我換了有4份工作,但是從事的領域都是一樣的,都是一名人民教師。我在大學沒有畢業時,已經在當教師了。當時在大學旁邊的一所初中裡面。一個月給1000塊錢工資。幹了3個月,然後不去了。雖然錢不多,但是我很高興,因為這讓我積累下了寶貴的經驗。謝謝您的聘用。
之後,我開始了教師生涯。去了一所私立高中(在縣城),開始教學。每個月工資2600,加上績效,獎金,過程性補助,班主任費用,等一個月平均大概是5500左右。感謝當時聘用我的學校,是她們給了我這個舞臺,讓我大學畢業就能夠有這個學習的平臺。但是由於我在2017年2月時,考編制違約,賠償3萬人民幣。(心痛啊!)而且拖欠我1萬多的補助和績效等,也沒有給。相當於沒掙錢。
雖然端住了“鐵飯碗”,但是兩年過去了。但是我很不開心。第一個原因,一個月工資2600,績效一年發9000,班主任費一個月200塊錢。(實發100多,還要扣)。也許你會說,當老師還有補課,不好意思,我教的是初中歷史,沒見過補課的。各位自己也能算出來我掙下多少錢了。第二個原因,沒有成就感。
給各位男同胞一個建議,千萬不要當老師,尤其是初中小學老師,否則真的快受不了了。
回覆列表
攢錢這個事挺有意思,我問了一下身邊的人,有攢了個毛線的、有攢了個錘子的、還有攢了個屁的...
年輕人至少要擁有三種金錢能力: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慾望的能力,瞭解匱乏與金錢侷限的能力。 ---心理學教授邁爾斯
透支消費的出現,用一句合理的解釋就是: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們把“現在的需求”和“未來的錢”之間的矛盾協調好,讓人提前佔有各項社會資源,更好地實現資源的跨期配置。
雖然也見過類似“中國90後人均負債12萬,佔月收入比重高達1850%”為噱頭的新聞報道,但是理性的思考告訴我們,房貸和日常消費習慣把這個數字背後許多真實的情況掩蓋了,大部分年輕人雖然有負債,但是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誇張,畢竟違約率僅有3.6%。
真實的數字沒那麼誇張,因為反正凡事只要一平均,它就很玄幻,例如別人家孩子,985、211畢業,畢業五年月入數萬,再魔幻點都是人在國外剛下飛機...
這種事,看得多了就覺得自己真是個窮x,徒增焦慮...
有這時間還不如仔細想想自己的三瓜倆棗,思考下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有協調好自己的金錢,畢竟,錢花是花了,但是有沒有花在該花的地方?這件事一想就頭大!
看著身邊有些朋友買房子買車子,一查這些年自己收支,心頓時涼半截。
存錢,好像一直屬於父輩那輩人的專有詞,年輕人看到的好像都不是眼前的苟且,都喜歡用偽精緻標榜自己,口口聲聲的不辜負每一天生活,凡事還要來點儀式感,在時間沖刷下,這些焉有完卵?用錢的時候,才能發現還是存錢最有意義!
成年人賬戶上有錢,心裡才真正的不慌,對,錢才是底氣。
當時結婚後和妻子僅有的錢,再加上借了的錢,頂著家裡很多人的反對,父母說房子飽和了,你到時候賣都賣不掉,親戚說你又買一套房幹啥?勺呢嗎...
我和妻子還是不管不顧,按揭了一套房,現在不知不覺的還了三年貸款,想賣掉換一套喜歡的房子自住,發現這幾年的工資收入,竟達不到房子浮動上漲的收入,多麼好笑!
當時沒買房子,也許我能換一個在父母眼裡,那所謂有臉面的小車,也許能買一大堆好玩的、也許能吃好多頓好吃的...
但是,錢花掉的感覺雖然很不錯,但有沒有花的有意義,這個只有時間能告訴你答案啊。
因為用一些優質的花錢方式花掉也很舒服啊,我不是宣揚買房能賺錢,買房這個事情只能算得上年輕人腦袋空空的時候,最容易短期獲得到錢的一種方式,物價在漲,居住環境在改善,在其他投資門檻高,投資渠道少的條件下,房子或許是暫時唯一還能算是穩妥的投資了,至於以後,誰知道呢?
基金、股市、期貨都玩了一遍的我,不得不感嘆,這些金融行業的大佬是真實客觀存在的,但是,我做不到能成為他們,是真的做不到!雖然都說有志者事竟成,但是你從一開始把路跑偏了,和對方都不在一條賽道上,你拿什麼去跑?
資金管理,交易策略、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交易心態等等,你又有多少底氣能和那些博碩畢業的大佬比呢?順便還提一嘴,你查查基金經理的盈利,說實話,大部分也是一般般,連他們這些高學歷的大佬都不一定能做好的事情,爾等,還是洗洗睡吧!金融市場你能賺大錢,把大家想成傻子,其實可能你自己就是那個傻子!
所以細思極恐!
這些年我們都幹了什麼?
可能真的是什麼都沒幹!
運氣好點的,不管在哪買套房,這些年也吃到了部分祖國發展的紅利,在一二線城市當時咬牙買房的,估計現在已經情不自禁了,在十八線小縣城的雖然不濟但還湊合,剩下沒買房的,估計已經哭暈在廁所!
但是一切,其實是得益於國家的城鎮化改革成果,和自己能力在本質的關係上並不大!可能你就是運氣好!
所以,不去想餘生如何,只求當下的每一秒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攢錢不如攢自己,多學,多看、多聽、多試、多做...
增值自己,好像更有錢景!
你的老闆看的到一個細分市場和前景,於是網羅一幫合夥人,湊上或貸上一筆款,一起耕耘一份事業,他們一起賺到屬於他認知範圍內的那一份錢!
你在你的崗位上做好眼前事,賺到也屬於你認知範圍內的錢,想要更多,就要想其他辦法,先獲取更大的認知,然後去改變現在。
以前年少,看到別人賺錢,第一感覺是他在吹牛x,現在看到別人賺錢,靜下心去探究背後的邏輯,發現原來他是真的牛x,哎,這就是成長嗎?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攢錢這事,真的是個藝術活啊,因為,攢來攢去,最終才發現,這事的真實邏輯,居然不在錢上!
“為自己存下一顆顆思維上的種子,因為,你總可以等到播種、收穫的那一天...”
這裡有更多的思維乾貨和最實用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