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吳妙品話天下

    3袁可立以通政使司左通政署司事身份與包括幾個閣老在內的高官一起擔任天啟帝侍班帝師,受到天啟帝特別眷顧,擔任天啟二年殿試考官。

    袁公以抗直倔強建言,曾遭貶官為民二十六年。冤屈昭雪,已歷三朝,至花甲之年。當遼、沈繼陷之後,袁應泰陣前自殺,熊廷弼、王化貞遭逮捕論死,明將談金色變,舉國震驚。天啟帝以“彈壓登萊非公(袁可立)不可”,隨以募集水師五萬,節鉞兩鎮兵馬,威震海宇。水陸並進,主動出擊叫戰老酋,收復南衛疆土,退敵於千里之外。策反後金姻婿總兵,滿虜三年蜷伏不敢動,令滿賊喪膽。袁公之膽略,足可勝頑敵,然公之高品,不能勝黨爭。公去職,登萊崩潰,遼東門戶洞開,明國再無完甌。惜哉袁公!,滿虜三年蜷伏不敢動,令滿賊喪膽。袁公之膽略,足可勝頑敵,然公之高品,不能勝黨爭。公去職,登萊崩潰,遼東門戶洞開,明國再無完甌。惜哉袁公!

    袁可立未出之時,金人陷瀋陽陷遼陽又陷廣寧,京師戒嚴,朝野震動。袁可立出鎮,修戰艦練強兵聯諸島收遼南,策反降將,主動出擊,退敵於千里之外。狡虜蜷伏一隅,三年不敢動。上兵伐謀,良將不戰。袁可立之戰,貴在主戰,貴在不戰養威,不戰而屈人之兵,善戰而以戰止戰。舳艫列陣,奴酋膽寒。

    袁可立去職,張盤死柳河敗,閣老不能持遼局。金人無懼,勞師襲遠,掠覺華攻寧遠,玩“議和”斷邦交,弄明師於股掌之上。文龍死登萊潰北韓又殘,明國再無完甌。袁可立去留天壤有別,高下立見。人奪可立天奪大明。

    由於種種原因,孫閣老積數年之力打造的關寧大反攻未嘗一用就胎死腹中,以至於後來的關寧軍在孫閣老離職後的數年間坐困耗資拖垮大明財政,總是在自己的防區內被動挨打且越打越殘,袁可立的登萊戰區竟成為了明清戰爭史上屈指可數到敵佔區內主動出擊叫戰收復失地的正面戰場,只是後來由於滿清對袁可立的封殺使那段歷史過於模糊,竟然形成了史家的弱項和空白,把袁可立離任後明軍被動挨打且越打越殘的悲情戰事當成了明清戰爭的主流和全部,實在是對明軍的莫大諷刺。

    袁可立是明金交戰史上罕見的能向前推進防線並收復失地的傑出將領,充分展示了他作為一代軍事家的智謀和韜略。自後金與明交戰以來,攻城掠地,戰無不克,明將談金色變,能勉強守住訊地就稱“大捷”。袁可立出鎮登萊節制遼海,直接把戰線推進到後金既佔遼南四衛北端腹地,而劉愛塔被策反更讓金人蒙羞,一反後金間明玩謀的既往戰史。甚至毛文龍部直逼其老巢,都給後金帶來了交戰以來從未有過的夢魘。可以說,袁可立是滿清碰到的真正對手和死敵。

    袁可立“精騎射劍術,以故治兵兵練,治賦賦理,較士士服。”

    黃道周說:“公去登萊不數載,而登萊遂敗。公一意治師,塞要害,焚盜糧,聯絡諸島,收復旅順,而海上晏然。 ……公去又十餘年,而北韓淪陷。”

    終袁可立之任,後金與明軍水師屢戰多敗,疲於奔命,不復有勇與之再戰矣。袁可立治軍嚴明,“所過雞犬不擾,則李西平三代之師也”。首輔孔貞運評價道:“公久歷海上,凡地形險易,軍儲盈縮,將吏能否,虜情向背皆洞若燭照,故登萊終公之任銷鋒臥鼓。”

  • 2 # 戰塲YOK1942419

    今天有些人狂捧袁可立,還把他捧成帝師,這不是事實。袁可立是有點能力,但不是一些人說的那麼牛,他被捧是因為在後金崛起時,在山東幹了一些成績,但當時的後金才剛佔據遼東大片土地,還未完全穩住局面,所以毛文龍這種能力不大的軍人,招集少數亡命之徒,也能在他的後面,做成一些騷擾,卻被他誇大得離譜,袁可立在當中也有角色的。對後金而言,那時還未有能力全力對抗他,所以才讓他看來有點料子而已,他和後來真正擊退後金主力的袁崇煥沒法比的。

  • 3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袁可立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 ‘’四朝元老”之臣,誥 ‘’五世恩榮”之賞。為官不阿權貴,敢於為民請命,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曾策反努爾哈赤姻婿劉愛塔。清興“文字獄”,其傳記和著作遭禁燬。乾隆四十二年,有關袁可立的《節寰袁公行狀》和宋岳飛的《重修宋忠武嶽鄂王精忠祠記》同時遭滿清封殺令,所以名氣不大。

      如果說後金最可怕的敵人是誰,有些人認為是袁崇煥,也有人認為是熊廷弼,但是實際上最令後金政權畏懼的是孫承宗與袁可立。只有畏懼和痛恨才會讓後來的清禁燬他。

    袁可立任職登萊三載,厲兵秣馬,積有戰船四千艘,組成了一支五萬餘人的水陸師軍隊,與樞輔孫承宗、侍郎畢自嚴戮力策應,形成“百里棋佈,鼎足傳烽”的犄角之勢,確保了明朝沿海疆域一帶的平安,並大大牽制削弱了後金對明山海關一帶的戰鬥力。袁可立拓地築城,打造戰艦,招集流民,步步向前推進海上防禦,使具有雄才大略的努爾哈赤不得不就地蜷縮無以西窺。

    袁可立策反努爾哈赤姻婿劉愛塔,對後金軍心的打擊是空前的“公納劉愛塔之降,以開奴攜二,一時中國叛將被奴誅夷殆盡。虜因棄金復諸城,而舉四百里喪地復歸版圖焉。”(《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後金南四衛幾乎處於癱瘓狀態,這在明末遼東攻防史上是少見的積極態勢。天啟三年底,既非東林又非閹黨的袁可立受到排擠,毛文龍也於此時向袁可立發難,最終導致袁可立離任,登萊防務從此由盛轉衰,直至崩盤。

    袁可立所用未盡其才,是明末憾事。

  • 4 # 歷史大學堂

    袁可立,今河南睢縣人,萬曆十七年進士,曾任蘇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兵部尚書等職。

    普遍認為,袁可立是最被低估的明朝人,作為明末著名抗清將領,後世給他戴了一頂“後金粉碎機”的桂冠。

    圖 袁可立(1562-1633),字禮卿

    滿人最怕的兩位明朝人,一位是孫承宗,一位就是袁可立,而他們兩位,都曾做過天啟皇帝的老師。

    而在明人眼裡,袁可立首先是不阿權貴、敢於為民請命的剛正之士,還是小小七品推官的時候,就直言上諫,竟然扳倒了四品大員。

    作為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元老,無論是為人還是為官,袁可立都可以說是無可挑剔,是明代後期的著名清官和抗金名臣。

    據《蘇州府志·名宦祠》,袁可立的大名,與白居易、司馬光、文天祥、于成龍、林則徐等人,並立於蘇州名宦祠。

    有幸在此祠佔得一席之地的,除了袁可立,沒有第二個明朝人!

    而他為後金首領所切齒痛恨,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可不僅僅因為他明末遼東三袁(另外兩袁為袁崇煥和袁應泰,後人稱三袁為“武三袁”)之一的名頭,而是因為在抗清過程中,袁可立實實在在地讓他們吃盡了苦頭。

    圖 明末遼東形勢圖

    尤其是當遼陽和瀋陽相繼被後金佔領,整個遼西落入敵手,遼東也岌岌可危,天啟皇帝感到“彈壓登萊非公不可”,於是“以節鉞授公”,派他去收拾爛攤子,令他巡撫登萊等處地方備兵防海贊理徵東軍務期間,他親自訓練出一支五萬多人的精兵,擁有戰船四千多艘,這支戰鬥力鶴立雞群的水師陸戰隊,多次打敗後金軍,收復了不少失地,於天啟三年一舉奪回金州後,又相繼收復旅順、望海堡和紅嘴堡等戰略要地,使遼南數百里土地重新回到明朝懷抱。

    當年十月,袁可立又令大將張盤設伏,又大敗後金軍,收復復州和永寧,後金“器械、銃炮俱擲棄而奔”,《明熹宗實錄》如此評價:“設鎮以來自未有此捷也”,後金“四衛已空其三,沿海四百餘里之地奴盡棄之而不敢據,所餘者酉虜千人而已”。

    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使袁可立當之無愧地成為登萊十四任巡撫中最有作為的一任。

    像釘子一樣插在後金後方的東江鎮,就是袁可立開創的。

    使登萊武備大為增強,極大地牽制、削弱了後金對山海關一帶的戰鬥力之後,袁可立又採取步步為營的方式,向前推進海上防禦,雄才大略的努爾哈赤做夢都想向西發展,卻被袁可立建立的海上長城搞得寸步難行,只能像個烏龜那樣就地蜷縮,一蜷縮就是好多年。

    圖 袁可立是十四任登萊巡撫中唯一入祀登州府名宦祠的

    而當時的形勢極其複雜,既有“白蓮妖人”徐鴻儒“猖獗於西”,又有毛文龍“跋扈於北”,高麗也不讓人省心,“徵調繁興所在驚惶”,若無袁可立的“籌劃鎮定”,是不可能“民得安堵”的,不亂成一鍋粥,就算燒了高香了。

    實際上,讓後金吃過大虧的,不僅僅是袁可立一人,後金人尤其是其首領,為什麼偏偏對他恨之入骨呢?原來,袁可立成功策反了努爾哈赤女婿劉愛塔。

    劉愛塔原名劉興祚,本為漢人,因膽識過人深受努爾哈赤喜愛,不但招其為女婿,還把他的名字改為劉愛塔。

    愛塔者,愛他也,努爾哈赤對劉興祚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並委以重任,命他鎮守金、復二州,距明朝軍事重鎮登州僅一水之隔。

    劉愛塔是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佔領開原後,與興治、興沛、興基、興賢四兄弟被迫投降後金的,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從被迫降金的那天起,無時無刻不想回歸大明,並在給袁可立的密信中表示“欲反正內應,以報中國”。

    而劉愛塔之所以與袁可立聯絡,是因為他認為只有袁可立能完成他這個心願。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招降努爾哈赤女婿,不但前線將領反對,不少朝臣也持反對態度,尤其是總兵沈有容,不但不相信劉愛塔的誠意,甚至還主張殺掉他派來的使者,只有袁可立力排眾議,以一個大戰略家的眼光,苦口婆心給大家做思想工作,才使大明沒有失去這個寶貴的機會。

    圖 袁可立加兵部尚書

    當然了,袁可立也做好了兩手準備,好在劉愛塔沒有忽悠他,幾經周折,終於重回大明懷抱。

    據史料記載,為了重回大明,劉愛塔還故意與妻子大吵了一架,然後分居,滿城風雨之後,又於一個晚上從後金人中找來一個和自己相像的人,把他灌醉,換上自己的衣服,縱火焚燒。

    當後金人相信他已自焚,劉愛塔趁機溜之大吉,他的迴歸之路,終於走完了最後一步。

    而努爾哈赤女婿被策反,使後金人倍感屈辱,成了金人一塊“無法癒合的歷史硬傷”,自然對促成這個硬傷的袁可立恨之入骨,採取一切手段進行報復,甚至想把他的名字從歷史中抹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文:沙塵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魚是進化來的而鯨魚同樣是進化到海里的卻不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