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便籤兒體育
-
2 # 排骨紅燒說籃球
劉翔曾經感嘆過這麼一句話:我不知道博爾特到底能跑多少,感覺他不是地球人,像是天外來客。
博爾特為什麼這麼強?那得從飛人小時候說起——
博爾特生於1986年8月21日,他有一個姐姐。上小學時,博爾特喜歡打板球,是隊裡的快投手。上高中時,板球教練發現他跑得特別快,於是推薦他練田徑。
早在2006年9月,國際田聯在其官網的“田徑運動員聚焦”欄目中便已經開始關注博爾特。不過,當時博爾特還只參加過200米和400米比賽,誰也看不出他會在不到兩年內連破100米和200米世界紀錄。博爾特的人生轉折出現在2007年。這一年的年初,博爾特向教練米爾斯提出要練100米。米爾斯告訴他,如果他能打破200米的牙買加國家紀錄,就可以練100米。當時的牙買加200米紀錄是誇裡於1971年創造的19.86秒,然而,這一切很快就被改寫。在2007年6月舉行的牙買加錦標賽上,博爾特跑出19.75秒的成績,獲准開始百米訓練。博爾特隨後參加了在希臘克里特島舉行的一次運動會。那是博爾特第一次參加100米比賽,結果他跑出10.03秒,一舉奪金。
2008年,博爾特勢不可擋地統治了短跑賽道。5月3日,在金斯頓舉行的牙買加邀請賽100米賽上,博爾特在1.8米/秒順風的幫助下,取得了9.76秒的成績。這是有史以來第二快的成績,僅低於同胞鮑威爾一年前創造的9.74秒的紀錄,此時距博爾特開始訓練100米還不到1年。
5月31日,博爾特創造了他的第一個世界紀錄。在紐約舉行的銳步田徑大獎賽上,鮑威爾因傷缺陣,而博爾特在順風1.7米/秒的幫助下,以9.72秒的成績打破鮑威爾的紀錄,加冕世界“第一飛人”。8月的北京奧運會上,鮑威爾和蓋伊似乎完全不在狀態,而博爾特不但輕鬆奪得100米冠軍,還在無風的情況下以9.69秒的成績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隨後在200米比賽中,他在0.9米/秒逆風的情況下以19.30秒的成績,打破了約翰遜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創造的19秒32世界紀錄。
博爾特身高1.96米,按照傳統看法,百米選手不能太高,否則重心高起跑慢,無法取得好成績。起跑一直是博爾特的大問題。據介紹,博爾特進行了特殊的聽槍訓練,但這只不過是為了彌補天生的“欠缺”,博爾特很難在起跑環節做到完美,就像不可能要求姚明像體操運動員那樣靈活地翻滾。重要的是,博爾特身材高步子也大,憑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協調能力,他跨步頻率也不慢,這使得他能在短短70米內趕上並且超過前面的所有人。
博爾特身材瘦長,沒有沉重的大塊肌肉拖累,反而跑得輕盈瀟灑。博爾特練的肌肉是流線的小肌肉群,他從來不會像健美運動員那樣追求大塊肌肉。另外,博爾特也是著名的“神經大條”,美國銳步大獎賽交鋒蓋伊前,他甚至睡了整整一天。而在北京奧運100米、200米緊張刺激的大賽前,他則手舞足蹈地聽著音樂。
博爾特30米之後的速度令人感到恐怖,他會越跑越快如入無人之境。他的那一雙大長腿起動起來後,無論是速率還是步幅都有足夠的保障。儘管雙腿很長,但博爾特四肢和軀幹非常協調,一旦達到最快速度,上肢擺臂、腰腹舒展和雙腿發力完美結合。就像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百米冠軍貝利所言,如果前半程鮑威爾、蓋伊不能甩開博爾特,那麼他們只能束手待斃。
博爾特是歷史上後程速度最快的選手,後50米4.3秒就可以跑完。美國的《體育畫報》曾經這樣評價說:“歷史上最擅長利用大腿的兩名短跑運動員就是100米的博爾特和200米的約翰遜,前者有恐怖的步幅,後者有神奇的步頻。”
還有一項研究表明,博爾特之所以具有超強的短跑能力,或許是因為他擁有比常人更對稱的膝蓋。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研究員約翰·曼寧介紹,他經過18年的調查統計後得出結論——身體對稱越好的孩子跑得越快;絕佳的身體對稱性是博爾特統治短跑世界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腿部的對稱,特別是那對完美對稱的膝蓋。
但曼寧表示,對於這個“對稱原理”仍需進行更多研究。因為對稱的身體部位不僅意味著短跑能力強,也表明身體健康及擁有更優良的基因,這對其在其他領域的發展也有好處。
北京體育大學田徑教研組博士生導師熊西北也說:“博爾特上下肢比例不是絕對的五五平分,但卻能在跑動中保持穩定,軀幹的左右部分對稱再加上擺臂、邁腿等動作的對稱,身體很協調,前進過程中不會上下或者左右晃動,但凡有個小晃動都會影響速度。”
“一般來說,在同等的身高體重條件下,膝蓋小的運動員髕骨小,膝蓋的靈活性較大,基層教練選材的時候會重視,但這不是絕對的,也有可能膝蓋面積小,但肌肉力量達不到要求的。”熊西北說。博爾特大腿肌肉群分佈明顯,膝蓋面積卻不大,再加上絕佳的身體對稱性所體現出來的平衡感,讓博爾特成為震撼世界的天才。
-
3 # 最愛切爾西
八年了,博爾特依然無敵手
臺北時間2016年8月15日上午,一道“閃電”劃過里約奧運會男子100米賽道,帶著迷之微笑,衝向終點,以9秒81的成績奪得金牌。這一天,馬拉卡納體育館坐滿了人,他們幾乎都是為了一個人而來,那就是尤賽恩·博爾特。奧運會男子100米“三連冠”,也只有博爾特能夠做到了。
博爾特曾說過鳥巢是他的幸運地。而鳥巢也是他開啟“霸業”的地方,當時的他才22歲,正值巔峰,如今的他已經30歲了,究竟是為什麼他能夠如此強大?
1米96的大個子,強壯的身軀,修長的雙腿,當你看到博爾特,你不能忽略他的身體,所有的秘密都藏於此。對於短跑運動員來說,1米96的個子似乎有些太高了,但這恰好是博爾特的優勢,平衡、穩定、對稱、步伐大、步頻高,使得博爾特的後程非常給力。這次比賽中,前程博爾特一直被加特林壓制,但到了後程博爾特發力,化身“閃電”超越加特林,勢不可擋,衝過終點。
身材是一方面,刻苦的訓練才是硬道理。在牙買加這個“短跑王國”,個個都是短跑好手。博爾特曾經表示在牙買加參加男子100米選拔,要擁有跑到9秒90的實力,這聽起來是何等的恐怖。從這群“怪物”中脫穎而出,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完善的體系、優秀的教練、頂尖的技術水平讓博爾特在牙買加逐漸變強,最終成為了“王”。
但近兩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博爾特狀態有些下滑,飽受傷病困擾,人們一度質疑這位“老飛人”還能不能跑出成績。而博爾特為了能繼續續寫輝煌,戒掉了垃圾食品、派對,一心投入備戰。恢復過程是艱難的,但是他堅持下來了,如今在我們面前的依然是那位個性十足、“頗為囂張”的博爾特。
一位“飛人”,一隻“飛魚”,博爾特和菲爾普斯堪稱奧運會兩大奇蹟,但有些地方又頗為相似,同樣到了而立之年,對於其他運動員來說已不是“巔峰時期”,但是他們都做到了超越歷史,超越自己。
-
4 # 我是一顆水果西瓜好了
博爾特這樣的世界級別的短跑運動員確實是少有的快,自從2017年博爾特退役以後,就執著轉行要去踢足球,居然最後還真的被澳超的中央海岸水手隊給簽了。
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變成了足球界跑得最快的人。
其實不光是博爾特跑得快,整個世界短跑界牙買加人都非常的出彩,例如拉特、鮑威爾、坎貝爾都在奧運會上大放異彩。
至於他們為什麼跑這麼快,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基因!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說不能說非洲人跑的都比亞洲人快。
爆發力但起碼有一點可以確定,短跑好的人跑發力特別好,像牙買加這幾位運動天生的爆發力一定很好,因為我們完全可以確定他們的硬體設施、訓練設計、飲食真的很難和中國的相媲美,只有很少一部分優秀的牙買加運動員可以透過國際的幫助去更好的地方訓練。
天生爆發力好的優勢,普通人就可以透過科技手段來檢測到的,比如唾液基因檢測的方式,從小就有短跑理想的人可以嘗試一下,看看自己的天賦如何。
而博爾特確實是中了“基因彩票”。
強大基因下的肌肉國際聯合研究對超過200名牙買加運動員的肌肉型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分析。
結果發現,牙買加運動員有70%都是肌肉纖維裡有能讓人跑得更快的特殊成分—ACTN3。
為了更好的對比,研究小組也對相同數目的澳洲運動員進行了仔細研究分析,結果這個比例只有30%,可以說差距有點大!
真的是老天讓你跑的快你就必須得跑到飛起!
完美的膝蓋完美膝蓋這種東西大概只存在在大力水手身上吧。
研究顯示,博爾特他擁有比常人更對稱的膝蓋,這可能使得他具有超強的短跑能力。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研究員約翰·曼寧介紹,他經過18年的調查統計後得出結論——身體對稱越好的孩子跑得越快。
而且博爾特是腿對稱,還剛好膝蓋也對稱!正常人的身體其實都不是對稱的,比較明顯的就是大小手了。
其實作為亞洲人,在研究方面來看確實運動天賦略遜於非洲裔,但我們依舊有很優秀的運動員代表著我們亞洲速度,他就是蘇炳添,蘇炳添的爆發力也是常人遙不可及的,為了亞洲的希望,對於爆發力天賦特別好的孩子要多培養啊!
里約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博爾特以9秒81奪金,完成“衛冕+三連冠”的壯舉,博爾特無疑是目前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人。我們不禁要問:他為什麼這麼強?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今天的博爾特?
回覆列表
相信有人會說,博爾特之所以這麼強是因為黑色人種在田徑專案上擁有先天優勢,這也是不少華人的一貫說辭。
但真正瞭解體育,學習體育的人更加能體會,一個奧運冠軍意味著什麼。
那是科技的比拼,涉及運動訓練、運動營養、運動生理、運動生化、運動恢復等眾多環節,是需要龐大的技術支撐的系統工程。
但首先我們必須明確:博爾特之所以這麼強的首要原因不是其他一切因素,而是一個共性的因素。
因此,人種只是確定運動員成績及其微小的一個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
所有運動員之所以成功,第一大原因有且只有:【科學而系統的努力訓練】
之前有媒體聲稱--博爾特跑得快,除了步幅、肌肉群等原因,還有一點就是:他絕佳的對稱性保證身體平衡以減小跑動中的晃動損耗。
浙江省田徑隊短跑組教練、浙江男子200米名將謝震業的教練陶劍榮說:“短跑運動員在高速位移中必須全程保持平穩,稍有不穩損失的時間就會很大。”
北京體育大學田徑教研組博士生導師熊西北的解釋更為直觀:“博爾特上下肢比例不是絕對的五五平分,但卻能在跑動中保持穩定,軀幹的左右部分對稱再加上擺臂、邁腿等動作的對稱,身體很協調,前進過程中不會上下或者左右晃動,但凡有個小晃動都會影響速度。”
這些馬後炮式的分析當然有他們的道理,但天賦高於博爾特的人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就不存在嗎?不是的!而是比博爾特更強的男人淹沒在了其他的崗位,或因貧困和饑荒流離失所。
總結起來,博爾特之所以這麼強的原因:
【運動員個人的努力(首要因素)】+【系統而科學的運動訓練體系】+【具有經驗的教練團隊】+【黑人運動員在田徑專案的優勢(最微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