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
可控核聚變在三體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以下兩點:
1.為恆星級戰艦(以及以後的航天器)提供動力,是地球文明僅次於曲率驅動的航天推進器。
2.可控核聚變在掩體紀元時,為在巨行星背後的太空城提供光和熱(人造小太陽)以上兩點都是三體這個系列中的關鍵所在,可控核聚變可謂是重中之重。我們來談談它在現實中的情況吧。
核聚變所產生的超高溫是非常恐怖的,目前世界上可控核聚變的技術還沒有成熟,一般運用在人造太陽。
近幾日,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科學島”上的中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俗稱“華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力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執行近10秒!!!
“東方超環”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叫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該裝置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是中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科學家們的目標是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溫高密度條件下,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科學家測算,1升海水含有0.03克氘,產生的聚變能源相當於300升汽油。海水中共有超過45萬億噸氘,釋放的能量夠人類使用上億年!!!
這“來自中國的太陽”還被視為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強大的基石之一。
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
可控核聚變在三體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以下兩點:
1.為恆星級戰艦(以及以後的航天器)提供動力,是地球文明僅次於曲率驅動的航天推進器。
2.可控核聚變在掩體紀元時,為在巨行星背後的太空城提供光和熱(人造小太陽)以上兩點都是三體這個系列中的關鍵所在,可控核聚變可謂是重中之重。我們來談談它在現實中的情況吧。
核聚變所產生的超高溫是非常恐怖的,目前世界上可控核聚變的技術還沒有成熟,一般運用在人造太陽。
近幾日,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科學島”上的中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俗稱“華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力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執行近10秒!!!
“東方超環”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叫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該裝置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是中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科學家們的目標是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溫高密度條件下,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科學家測算,1升海水含有0.03克氘,產生的聚變能源相當於300升汽油。海水中共有超過45萬億噸氘,釋放的能量夠人類使用上億年!!!
這“來自中國的太陽”還被視為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強大的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