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發現一個現象,某地區三流高中中的翹楚,每年20%以上的學生高考成績在600分以上,而當地超一流高中的學生有20%以上的高考成績在600分以下。 問題是中招的時候超一流高中的錄取分數線要高於三流高中60分以上啊!
12
回覆列表
  • 1 # 大李小侃

    三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可以改變太多的事情!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所有的人和物都在不斷髮生變化!

    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學習環境發生改變、老師發生改變、同學發生改變、學習內容發生改變、知識難度及寬度發生改變,因此,曾經的一流學校的學生考出三流的成績,或是三流學校的學生考出一流的成績都是比較正常的!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想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如何讓好學生持續有好成績,讓差學生實現逆襲!總結起來大致分為三點:

    一、目標明確:

    家長或老師要幫助孩子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要讓目標清晰化、具體化!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會更加有動力!同時,為了讓孩子持續有動力,要設定短期目標及長期目標!家長要不斷跟進及鼓勵!

    二、方法正確:

    1、要做好預習,帶著疑問去聽課,事半功倍!

    2、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緊跟老師思路,如有不懂的問題,在課後及時問老師或同學!

    3、回家後複習當日的學習內容,透過作業或其他習題鞏固當日的學習內容!

    4、人都是有遺忘曲線的,日複習、周複習、月複習相結合,溫故知新!

    5、多加練習,熟能生巧!

    三、堅持就是勝利!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志者事竟成!

    最後,再說給家長一句話,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 圖源網路,侵刪)

  • 2 # 荷葉村夫

    本問題的意思是,一流高中(示範性高中)最低錄取線(最後一名)也要高出三流高中(非示範性高中中排名靠後的)六十分,這是高一進校時的成績。高三高考,一流高中最後百分之二十的同學反而比三流高中前百分之二十的同學成績差。所以,三流高中20%強於一流高中的20%,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社會只專注某校北大清華多少,一本多少,二本多少,增加百分之幾十,在省市排名多少,上升多少,從沒人注意原招生入校時分數,然後對一流高中讚譽有加,對三流高中罵聲一遍,斥之為垃圾!這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其實,一縣示範性高中只有一所,其他都是非示範性的!多數高中教師教的都是普通學校的高中生,他們待遇比普通重點高中差,但是同樣的標準進入行業而當高中教師的。當然不排除重點高中的教師能力傑出,但也不能說普通高中教師就不行。當初入行是你幫他(她)考的?人人都進重點,誰教非重點高中?非重點高中的教師優秀的也不少!教學質量的巨大落差,主要是生源素質引起的!不是教師教學水平存在著巨大的落差!所以從高考成績也可看出這一點!本來按自然地理位置就近入學,天經地義,可是長期以來,中國存在著將優秀學生集中起來的現象,人為製造矛盾,擇校成為智者的選擇。其實將優生集中起來,在優生中又會出現好中差,差的(放到非重點高中是最好的)在重點高中中被邊緣化!可家長們就是要出錢崇拜這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東東,像一塊長勢十分好的苧麻,他去充當那塊苧麻地最弱的一株苗,而不願成為那塊長得非常差的苧麻地裡最好的那幾株苗之一!最優秀的學校,最優秀的班級,也有相對被勿視的物件!最弱的學校,最弱的班級,也有相對重點關注培養的物件!最後重複一遍,就中國目前教學質量巨大懸殊,主要原因是學生素質懸殊造成的,不是教師教學能力懸殊造成的,因為中國早就過了推薦當教師的時代,所有的教師都是考上來的!儘管老師能力有強有弱,但都在一個相對較近的區間內擺動,並不存在著巨大落差!所謂“垃圾”“三流”,對任何一位人民教師都是不成立的!是不實之詞!其實強扣在某些學校頭上的“垃圾”“三流”也是欠恭敬的!

  • 3 # 廣州中學圈

    就是雞頭鳳尾的區別。弱學校會有同學逆襲衝上來,好學校會有原來成績優秀的同學掉下來。符合2:8這個比例原則。

  • 4 # 父子游世界

    普通高中的尖子生好於重點中學的末尾生,這是有可能的,但題主所說,三流高中的前20%好於一流高中的後20%,這個比例太大,基本不可能,除非極個別地區,畢竟底子擺在那,初升高的門檻擺在那兒,而且中間還隔著一個二流高中呢。

    我們不妨把這個比例縮小一下,降至5%左右還是有可能的。不可否認,有一小部分三流高中的尖子生是有希望考到600分以上的,一流高中排名墊底的部分學生600分以下也很正常。那這是什麼原因呢?

    1、智力發育的早晚。有部分學生,在初中時智力發育較慢,心智較為不成熟,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差,也有部分學生,自身腦子非常聰明,智力水平較高,但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不集中,過度貪玩,導致學業荒廢。這部分學生,憑藉不高的中考成績進了三流高中。高中後,隨著智力的發育成熟和心性的日漸穩定,或者家庭發生變故,亦或是突然開竅了,他們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只要拼命追趕,是有可能在考試中突破600分的,但這需要極強的定力和信念,以及抗干擾能力。

    2、自信心的建立與摧毀。能在中考後進入一流高中的學生,無不是原先各自班級的佼佼者,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以我為例,初中四年,其中三年沒有讓年級第一旁落,自身建立起極為強大的自信。說實在的,各種特權加身,老師捨不得訓,家長引以為傲,逐漸在心理上產生了自傲情緒。這類學生一旦進入一流高中,會發現全縣區、全地市的尖子生匯聚一堂,絕頂聰明的學生比比皆是,明顯感覺自己不再自信,也得不到原來的關注,心理的落差是非常大的,加之高中大多實行住校,沒有人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這部分學生不能及時調節心理,就會逐漸消沉。心理壓力大,考試就會發揮失常,進而對自己產生懷疑,心理壓力就更大,考試就更容易出錯,長此以往,噁心迴圈,他們就會一蹶不振。

    3、師資力量的擺佈。學生學習好壞,除了自身努力,還跟老師有莫大關係。一流高中,好學生太多,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名師的照顧,畢竟一流高中的老師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很強,這就導致,部分在一流高中裡相對差點的學生分到較少的教學資源,出現教育資源分配上的不公平。三流高中會把尖子生集中起來,抽調全校最好的老師進行輔導,老師也會盡心盡力,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他們身上,不出成績,也難。

    所以,此消彼長,低比例的一流高中末尾生考不過三流高中尖子生,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比例不會太高。

  • 5 # 五道口的顏學姐

    有位有心的網友說,他發現當地的一所三流中學的高考成績,前20%能達到600分以上,但一所一流中學的後20%反而達不到600分,問為什麼。

    這個現象很常見,普通高中的前20%要好於一流高中的後20%。不過,我不認為三流高中的前20%要好於一流高中的後20%。真的三流高中,也許是前5%好於一流高中的後5%。

    不管如何,確實在一流高中中有一部分學生成績大幅下降,低於在初中時不如他的同學。

    這也是很多教育專家反對超級中學的原因。超級中學看著資料光鮮亮麗,考取清北每年近100人,但他們一般不說,他們後50人的高考成績,有些人的成績比不上普通中學的尖子生。要知道,他們進去的分也是很高的,如果他們留在普通中學,絕大部分人可以當尖子。

    超級中學對人才是非常浪費的,可以說是建立在犧牲一些孩子的基礎上的。我對超級中學很警惕,對我周邊的朋友也是這麼說的。如果自己家孩子很聰明,學習極好,那可以去超級中學。超級中學裡面有部分老師的水平非常高。如果孩子一般,千萬不要去超級中學,不如去差一些的重點中學,甚至普通中學。

    排除掉超級中學的一些條子生,超級中學的後進生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造成。第一,自信心的摧毀。人都是這樣,如果在人群裡出類拔萃,就會自信,學東西或者幹什麼,都會越來越好。如果在人群裡落後,就會對自我評價降低,反應能力也會下降。

    大家也許會說我胡說,只要自信就沒問題。其實真的是這樣。因為高中天天考試,你自我催眠自己厲害,一看到成績和排名就打回原形,就會發現自己很笨。我親戚家小孩考上了清華,但他在他們實驗班排在中間,壓力非常大,他說他有些題做一晚上都做不出來,第一名的學生看一眼就做出來了。每次出成績的時候,總是膽戰心驚,擔心考不到平均分。他們班有30多人上了清華,除了前10名,後面的人都不是很自信。

    即便上了清華也是。我原先一直是學霸,很輕鬆的年級前三,到了清華就驚呆了,清華里面的能人和聰明人太多太多,把自己搞得極為自卑。大家如果要在清華里面瞭解一下,自卑的學生比例非常高,除了少數人,大部分人都自卑。只有離開了清華,才慢慢把自信找回來,覺得自己還是挺優秀的。

    第二個原因,老師資源的缺乏。在一流中學裡面,老師水平是比三流中學的老師水平要高。但是老師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一般比較關注好學生,後面的學生老師基本忽略。大家想想,三流中學的老師雖然水平差一點,但他可以天天關注你,稱讚你,你是不是會學得更好一些?

    因此,家長們在為孩子選學校的時候要注意,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並不是中學越好,自己家孩子就越好。

  • 6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不知道題主那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在我們這裡多少年來從未發生過。

    不過我並不是說你說的是假的,只是你說的這種情況我實在是沒遇到過,所以自然也就不清楚這其中的原因了。並且你特別強調了一個“每年”,這就更加讓我無法接受了。

    如果你們那裡所謂的“超一流”就這種水平,那麼它也不配稱之為“超一流”了。如果“每年”都是這樣,那麼這種高中早就應該跌落神壇淪為普通高中了。

    在我們這裡,所謂的超一流高中每年的高考成績無論是高分率還是本科率都甩其他各種高中幾十條街。

    其他普通的高中不是沒有學生能夠考入重點大學,但是基本上每年都是一個巴掌就數過來了。

    所以我覺得你說的問題應該是這樣的:這所所謂的超一流高中,只不過是過去曾經擁有過輝煌的成績,但是現在的成績已經完全不負當年之風采。而人們之所以還把它當成重點高中的原因,是因為相比較來說,它的整體高考成績是要好於其他學校的。

    換句話說就是這完全就是“矬子裡面拔將軍”!

    事實上一般意義上的超一流高中他們在生源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說在一座城市裡或一個地區裡最優秀的學生都聚集在這裡。,而由於他們過往的優質成績,使得他們這裡的師資也是全市最好的。

    所以這樣的高中只要不是自己作死,他們年年的高考成績都會不錯的。而且是全方位的,不錯,絕對不可能給其他高中任何可乘之機。

    而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唯一可能就是優質的生源,因為這所高中已經不那麼優秀了,所以選擇放棄了這所優質高中,反而去了你說的這所高中的重點班。

    我認為你說的這種現象是不具有普遍性的,根源問題應該還是在學校的管理上面,以及人們的認識上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日常的零食、飲料和外賣中的食品新增劑、香精、色素和防腐劑來說,長時間食用這些東西會得病嗎?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