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英國殖民時期,印度仍舊有很多的土邦並沒有被廢黜,直到印巴分治這些土邦還在,為什麼後來就集體消失了?
17
回覆列表
  • 1 # 是阿維啊

    在印度獨立以前,土邦掌握了很大的權力,在印度整個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所有印度土邦管轄的領土加在一起的面積達到114.9萬平方公里,佔到印度總面積的45%,人口達到了8600萬。因此英國能否順利統治印度,印度土邦的態度很關鍵。

    1849年,當英國殖民者站在印度的土地上,他們必須實在的考慮採取怎麼樣的制度來統治印度。在整個英屬印度的殖民歷史上,英國前後有兩套體系。

    1858年之前,英國採取了東印度公司殖民印度的方法。

    1848年到1856年,管理印度的英國達爾豪西勳爵,他的態度是消滅土邦王公。當時他驅逐了很多土邦王,掠奪了掌握在這些人手中的土地財富和人民。

    這樣的方式損害了絕大部分印度人的利益,於是英國殖民迎來了一個歷史高潮。1857年印度北部發生了大規模的起義,但是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那些被剝奪土地的土邦不但沒有參加起義,反而站到英華人的這邊,起義持續了一年多,很快就被鎮壓。英國王室也認識到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方法有問題,於是他們就採取英國王室直接管理印度的方法。

    在這種殖民政策的狀況下,土邦的權利更加被剝削。英華人甚至可以毫不留情的從他們手裡奪走財富和土地。此後,英國和土邦的勢力範圍大概得到了確定,英屬印度大概就是由550個土邦和英華人直接管理的殖民地組成,這些土邦成為了英國殖民印度的統治基礎。

  • 2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被鎮壓後,英國的統治,表面上,貌似開始變“溫和”。

    早前英華人大力譴責和堅決取締的印度陋俗,如寡婦殉葬、溺殺女嬰、童養媳制度等等,某種程度上又被重新默許,深得印度人心,儘管這些都是英華人深惡痛絕的。

    此外,英國開始下功夫安撫印度上層人士。維多利亞女王詔書宣佈:“要像尊重我們自己一樣尊重王公們的權利、尊嚴和榮譽。我們將堅持尊重和維護世襲土地所有權利的堅定意志。”書面上,讓那些印度王公找回來滿滿的自尊。

    英國也的確做信守了承諾,從1858年到1947年英國撤離次大陸的90年時間裡,土邦們整整齊齊的,竟然一個都沒少。在英國政府的控制加拉攏甚至庇護的政策下,印度王公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死心塌地效忠於英國”,印度各土邦從此成為“不列顛印度統治權的基本支柱”。

    到了20世紀初,在印度次大陸上(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存在著大大小小562個土邦。其中,有四個土邦王級別最高,分別是巴羅達、邁索爾、海德拉巴與查謨和克什米爾(這個太響亮了),以上四個土邦國的大君享有21 響禮炮的待遇,在接待規格上,等同於歐洲王室。

    上世紀40年代末,英國體面的退出了南亞次大陸,臨走留下個《印巴分治方案》。但該方案對土邦的歸屬問題說的非常含糊:“土邦可以基於地理聯絡加入印度自治領或巴基斯坦自治領,但不允許獨立建國。

    試想,如果有土邦正好處於印、巴兩國邊界,這個土邦怎麼決定歸屬?還真存在這樣的土邦,那就是——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大君是印度教徒,而70%-80%的居民卻信仰伊斯蘭教;克什米爾不同區域分別傾向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雖然克什米爾名義上由大君管轄,但是,此時他說了也啥都不算——克什米爾大君自己早都提前逃到了印度。

    在克什米爾歸屬上,巴基斯坦提出要用“公投”的形式決定(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穆斯林肯定傾向巴基斯坦);而印度方面認為,當初克什米爾統治者是印度教徒,加入印度順理成章,和穆斯林民眾沒關係。

    自此,兩個嶄新的國家圍繞克什米爾開始了對峙模式。逃到了印度的克什米爾大君一族遠離的家鄉祖產,自此衰敗下去。

    那麼,其他的土邦就輕鬆選擇了站隊巴基斯坦或者印度嗎?

    當然沒有這麼理想了,無論是印度國大黨還是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聯盟,均受到了土邦王公們不同程度的抵制。除了克什米爾,還有兩個特別剛烈的——海得拉巴、朱納加德。

    這倆土邦形勢差不多,跟克什米爾正好相反,海得拉巴、朱納加德,民眾80%以上是印度教徒,但是王公和上層統治階級全是穆斯林。土邦都位於印度中部偏南,在分治方案的印度區域內。

    這種情形下,穆斯林王公們不想歸屬印度,但自己的地盤又遠離穆斯林聚集的巴基斯坦,因此,他們不想接受《印巴分治方案》,一再請求英國政府允許它們以自治領身份留在英聯邦內。

    尤其是海德拉巴,是前面提及的四大最高級別土邦之一,面積8.2 萬多平方公里,2000多萬人口,有漫長的海岸線,都跟歐洲的一些國家的規模差不多了。而且本身還挺富庶,資源豐富,王公做過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下圖這位),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據說,海德拉巴大君用舊報紙裹著當鎮紙用的鑽石,比英王王冠上那顆還重,堪稱土邦王公里面的首席大君。

    請求失敗後,朱納加德王公最後決定加入巴基斯坦,想成為巴的“飛地”。

    然而,隨即,朱納加德土邦居民發生暴亂,穆斯林王公逃亡到了巴基斯坦,印度政府順利接管了該土邦政權。1948年舉行了全民公決,絕大多數居民同意加入印度。

    再看前面提及的海德拉巴,這個最為剛烈,直接打出了“獨立”的旗幟。

    海德拉巴組織了超過 10萬人的武裝力量,配備了從巴基斯坦偷運進來的武器;印度更是調集了包括空軍在內的幾十萬軍隊。

    1947年9月,尼赫魯不顧分治方案中“土邦可以自決”的條文,毅然下令軍事進攻。海德拉巴的民團哪是印軍的對手,僅僅四天時間,民團就戰死2000 多人。印軍以死亡42人的輕微代價,佔領了海德拉巴的全部國土。最富有、最強大的土邦被年輕的印軍輕鬆打垮,其政治意義可是遠高於軍事意義。

    自此,印度境內,看傻了眼的其餘中小型土邦大君,都紛紛宣佈效忠國大黨和印度新政府。

    順勢,國大黨政府專門成立了土邦部,決定分步驟,徹底廢除封建落後的土邦制。

    主要採取三種方式:1.和平改組。聯邦政府透過同各土邦王公簽訂條約,以所謂的“”贖買”形式,把土邦併入於印度聯邦內,同時給予大君家族一次性補償,之後以“年金”的形式給他們發補貼;

    2.軍事佔領。對海得拉巴和朱納加德等要求獨立又有影響的土邦,在鎮壓暴亂後,直接進行武裝佔領;

    3.直接接管。對於那些處於戰略要地和邊境地區的以及組織鬆散、群龍無首的土邦,不經簽約就直接派員接管。

    1950年1月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全國劃分為28個省,從法律上取消了土邦;1956年又按照語言原則重新組建邦,消除了在行政區劃上的土邦殘留形式;1971年正式取消了各邦王公的某些特權和年金,廢除了他們的大君稱號,甚至一些王室的私人資產也慘遭充公。自此,印度的土邦制度至此壽終正寢。

    現在咱們經常會看到兩種極端的新聞,比如——印度南部土邦王室舉行土豪婚禮,超模宣佈與印度王子Rahim Aga Khan (阿迦汗殿下的長子) 訂婚,婚後將獲“公主”頭銜。

    (訂婚現場)

    還有早些年,王子的姐姐阿迦汗薩拉公主和馬克博伊登的婚禮。這家雖然是印度王公,但全家住法國。

    實際上,這些“王子”,“公主”的頭銜,雖然真實祖上傳下來的,但到了1971年,土邦王室稱號被印度政府徹底廢掉後,已經不被印度官方承認,沒了法律效應,也就是王室內部自娛自樂罷了。

    還有剛才重點講過的,剛烈的海德拉巴大君,後代是印度寶萊塢著名影星阿里汗。

    另外一些本身有產業,又善於經營的大君後代,都躋身於當代印度的土豪階層,過著比祖先更像國王的生活。

    下圖的焦代普爾王室格甲辛格大君一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注意,不是之一哦)

    此外,關於土邦大君後代,還存在另一種畫風,也常見於新聞——曾經“富可敵國”的印度王室,後代竟然住進貧民窟。

    這說的是阿里熱澤王子和姐姐及母親。政府停發年金後,既沒啥財產可以繼承,又缺乏生存技能,一家三口長期寄居在火車站,後被政府清理,最終住進了貧民窟。

    甚至,英屬印度時期,名義上的正統,莫臥兒末代皇帝的曾孫兒媳帶著6個孩子,也一直在貧民窟住著,靠微薄的政府救濟度日(下圖)。

    類似的,還有靠村民救濟活到94歲的奧迪沙邦大君。他的繼承的產業不少,但都被揮霍一空,政府一停發年金,馬上就垮了。還好,人緣不錯,有村民接濟,沒流落街頭。

    但也不乏自強型的,像提普蘇丹(又是穆斯林王公)的後代,同樣沒有財產可以繼承。和其他土邦王室後代“肩不能單擔,手不能提籃”的狀態不同,提普蘇丹的後代放下了王室的身段,學會了靠雙手謀生:有的選擇拉人力車,有的開煤油經銷店做小買賣,還有人學手藝,做了裁縫,也算活的不愁吃穿。

  • 3 # 北玄武

    英屬印度是一個英國直接管轄地+一票王公的奇妙結合,王公們只要接納英國指揮自己的國防與外交,那活的會相當滋潤。英國畢竟遠在歐洲,沒那麼多人去統御整個印度,對當地人基本是“以印製印”加上“互相牽制”。如此,兩方相處的還算快樂,尤其是海得拉巴王公,富得流油,屬於世界級富翁,其奢華讓英屬印度總督都好生羨慕。

    但是印巴分治之後,統治者一下子由原來遠在天邊的英國殖民者變成了印度本土人。這就有了類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狀態,印度政府作為本土政權當然不會容忍自己國土內有這麼多獨立的邦國,也不滿足於只是軍事與外交上的指導,於是軟硬兼施,先好說好商量,不同意直接軍隊開進,這麼著短時間內“蕩平”了王公格局狀態。

    至於這些王公,尤其是大點的王公,當然也是不服,不過,一來是印度政府力量佔據優勢,二來這些王公的軍隊本身就是戰五渣級的戰力,基本一觸即潰。如果說殖民者可以允許半獨立存在,那本土政權只要有力量,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 4 # 李牧

    不能說英屬印度時期,英國殖民者讓大量土邦王室“被消失”,準確的說法是,英殖民者消滅了那些反抗他們的王公地主,支援英殖民者的土邦王室則得到保護和利用。英殖民者出於自己利益,破壞了印度的社會歷史程序,畸形化印度社會結構,遺留隱患至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無解的克什米爾問題的產生,主要推手就是克什米爾土邦王室和英殖民者。

    英屬印度的定義,法律上是1858年到1947年,英國以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管理印度。但歷史不是用鋸鋸出來的,有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在1858年之前,是東印度公司在英國政府指揮下進行殖民。

    英國殖民者,並不像後世解釋的那樣,把什麼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社會管理,帶到印度,這件事從未發生。此事與本題關係有限,交待一句即可。英國殖民者在印度只關心兩點,一是攫取最大利益,二是成本最低的進行統治。是消滅土邦王公還是與其全作,由這兩點決定。

    1848年至1856年,統治印度的英國總督是達爾豪西勳爵,他驅逐了很多土邦王室,掠奪他們的土地財富和人民,未被驅逐的王公們膽顫心驚。

    英國殖民印度的一個歷史高潮,是1857年印度起義。這是一次反對英國殖民者的廣泛起義,這沒有什麼爭議。一些印度史家文學家政客,將其定義為民族運動甚或獨立戰爭,非印度史家一度客觀的評價為,一批被英華人損害了利益的土邦王公,利用殖民者與印度人民的矛盾,發起的一次軍事暴動。

    大起義限於印度北部,全國大多數重要土邦不僅未參與起義,還在英華人最需要時提供了幫助。至1858年7月,起義被鎮壓。也是從這個階段開始,東印度公司的殖民許可權被削減,英國王室直接管理印度。

    從1858年開始,英國對印度土邦的政策就變了。此前,只要條件允許,英華人毫不客氣的奪走土邦,此後這種事不再發生,英屬印度由550個土邦和英華人直管的殖民地組成。存留下來的土邦成為英屬印度的統治基礎。

    英國國王在1858年之後同時是印度國王。英華人公開宣佈,眾多沒有橫向聯絡和政治實力,服從英國暨印度國王的印度土邦王公,保證了英華人在印度的存在。英國殖民者一定要支援這些土邦王公的夢想與利益。

    (全文完)

  • 5 # 史肆說

    土邦是對英屬印度時期,封建制度中承襲的王公、世家儲存的領地。土邦在英屬印度時期實際上是一個政治實體,他們雖然聽命於英屬印度、做一些“藩屬國”應該做的事情,但卻有別於藩屬國,他們的行政等級相當於印度的省,但擁有自己的自治權,王公名義上保持自制,實際上則臣屬英國。

    英屬印度時期,印度次大陸上的土邦多達554個,領地面積佔據整個英屬印度疆域的僅一半,人口也多達一億,佔當時印度總人口的1/3左右。可以說土邦是英屬印度時期,印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也曾試圖吞併所有的土邦,但愈演愈烈的反對運動讓其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轉而建立了一個類似於聯邦的“鬆散聯盟”。

    二戰之後,英屬印度解體,但是如何分配領地成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印度內部宗教、民族衝突十分嚴重,後來也就演變成了轟轟烈烈的印巴分治,英屬印度一分為二完全在英國的“掌控之下”,而土邦在一定程度上不完全屬於英屬印度,因此對於土邦的處理意見則是,各土邦可以自由選擇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也仍可與英國維持藩屬關係。最終大部分土邦加入印度,一小部分土邦選擇加入巴基斯坦。從此,土邦王室徹底消失。

    關注“微歷史看客”,每天更新歷史資訊......

  • 6 # 與狼共舞說歷史

    印度土邦的由來

    土邦產於印度大陸,指的是印度當地土著王公貴族的封地,也是歷史比較悠久的一種存在。在大英帝國佔領印度之前,土邦王室遍佈於整個印度大陸,以原始封建、殘酷無情的手段統治者印度下層人民。

    印度土邦說白了,其實和咱們中國封建王朝中時期的封侯制度比較像。不過區別就在於:土邦王室對於自己的屬地擁有著高度自治權,除了封地內的民眾、奴隸以及其他出產屬於土邦王公以外,土邦王室還可以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這於中國的封侯制度是截然不同的。

    英國的殖民統治

    公元1858年(嚴格意義上比這個時間更早,因為東印度公司在之前就已經對印度進行了一系列殖民統治),大英帝國正式在印度施行了君主立憲式的管理制度,這也標誌著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正式開始。

    英國雖然在法律上對印度施行了殖民統治,但在印度境內還是有很多英國鞭長莫及的地方,其中大部分的土邦王室都沿襲了自己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宗教祭祀,甚至是武裝力量。由於當地土邦王室力量的強大以及南亞地理位置等原因,英國政府最後選擇了剛柔並濟的方式來對付這些土邦王室。

    英屬印度時期的土邦存在形式

    所以英屬印度時期,土邦王室的存在方式有三種:

    第一是懷柔政策,有很大一部分土邦王公響應英國政府的號召,接受了英國殖民統治,並幫助英華人來管理和奴役下層人民。並逐漸適應了西方文明制度下的生活習慣和觀念習俗,演變成了一種頗為文明的群體。

    第二是強硬政策,也有一部分比較強硬,不願意屈服於英國統治的土邦王公,他們憑藉著地勢之利,用原始落後的武器來對抗英國的入侵。其中大多被剿殺滅亡,也有少部分保留下來,一直存在到了印度獨立以後。

    第三種則是雖然表面上對英國統治表示臣服,但實際上還是保留了固有的殉葬方式、宗教禮儀以及生活習慣,並擁有著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武裝力量,說通俗點就是“聽調不聽宣”,而且這一部分土邦王室所存在的地域大多是比較偏遠,英華人無法涉足的地帶。

    所以在英華人的這三種政策下,原本佔據著印度大陸大部分財富的土邦王室被滅亡的滅亡,演變的演變,固守的固守,到最後剩下的也就寥寥無幾了。

  • 7 # 歷史漩渦裡的雜學家

    1600年12月31日,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授予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皇家許可,給予了它在印度的貿易特權。相比更加落後的非洲,印度的社會制度稍微領先一點,各個小邦國和大邦國都具有一定的自衛力量,而因為這些力量的存在,使得英國殖民者無法將在非洲大陸使用的那一套直接套用,不是因為打不過或者不敢打,而是如果摟火,經濟成本就上來了,殖民者賺取的利益就會顯著變少。因此不同於在非洲大棒甜棗各一半的操作方式,英華人在印度的經營模式充分利用了整個社會的階級固化傳統,將甜棗充分給予上層統治者,然後再從龐大的下層階級攫取利益。這樣的做法直接讓印度人發現,只要聽英國爸爸的話,就可以享受巨大的好處,至於下層兩腳羊的死活和利益並不重要。

    印度的思想固化情況非常嚴重,這也得益於印度的宗教傳統,民眾很少思考為什麼自己的生活為什麼如此艱難,更不會去思考反抗和提出利益訴求。這也是為什麼被滲透和蠶食了250多年後,印度才爆發了規模比較大的民族起義。更可笑的是,起義的直接原因還不是因為英華人的長期壓迫,而是因為謠傳英軍使用的李恩菲爾德步槍的潤滑油是豬油和牛油,這刺激到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於是爆發了民族起義。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對印度諸土邦上層階級的政策一向是在經濟利益上懷柔,在政治利益上強硬。關於經濟利益的部分,雖然說是懷柔,但也只是針對極少數上層階級的,有點類似於今天你到一個企業去談生意,原本5000萬的方案,你給了負責人300萬的回扣,然後3000萬拿下,這樣的情況。而關於政治利益,就必須要提到1858年東印度公司印度總督於562個主要土邦強行簽訂的“無嗣失權”不平等條約。

    在1858年這個時間段前後,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已經轟轟烈烈的展開了,英華人與印度人的武裝力量差距又直接拉開了一大截,再加上透過之前幾十年的操作,基本肅清了法華人對南亞次大陸的影響,在政治意義上吞併印度地區,已經是英華人迫不及待的選擇。無嗣失權規定無直系子嗣作為繼承人的土邦直接歸化入大英帝國。於是在1858年前後,英華人用類似的理由政治意義上消滅了大量的土邦,值得注意的是,1858年只是明確提出了“無嗣失權”條約,而對富庶小土邦的吞併在1858年之前十幾年就已經開始了。

    在二戰後,大英帝國逐漸沉淪,失去了對已經覺醒了民族意識到印度的絕對掌控力。1947年,在蒙巴頓方案的影響下,印巴分治,殘餘的土邦不得獨立,只能選擇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而決定他們選擇的主要因素是宗教影響。唯一一個爭議非常大而且今天還在搞來搞去的,就是我們熟悉的克什米爾土邦,當然今天我們習慣於叫它克什米爾地區或者直接就叫克什米爾。

  • 8 # 氣球不是球

    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土邦

    其實在英國殖民印度之前,土邦在印度就已經存在了,大約在17世紀以後,印度國內的封建王朝開始出現分裂和割據的局面,在長期的分裂與混戰中,地方督撫的實力不斷增強,中央的統治力不斷衰弱,有點像東周晚期的諸侯國割據。至此開始,眾多封建領主紛紛割地為王,大開始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土邦王國。

    而為了維護和鞏固英國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不僅對英國施行武力鎮壓,還推行了兩種不同的統治模式:一種是在印度直接建立各級官吏政權,對印度社會資源實行全面控制,這部分被統治地區被稱作英屬印度。

    另外一種是在英國政府適當操控的前提下建立藩屬邦,各土邦王公有一定的自主權,這部分被統治地區被稱作印度土邦。英國殖民者在征服印度土邦的過程中,與印度各土邦簽訂了系列資助條約。

    自從1818年英國與印度土邦的從屬關係確立,此後英國殖民者開始和大量土邦簽訂相關的協議,恰逢遇到英國工業革命高潮時期,國內要求完成獲得更多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生產基地,英國殖民者轉而對印度土邦實行了兼併政策。這個時候英國致民之和土邦開始了產生了利益衝突,土邦被迫走向英國殖民者的對立面,參開始領導印度民族起義。

    印度起義中土邦王公統治者的法抗活動不得不使英國開始重新考慮和印度土邦的關係。在充分評估了印度土邦在英國殖民統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後,英國殖民者開始重新選擇加強同印度土邦的聯絡,並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

    印度土邦是如何消失的

    二戰勝利以後,印度獨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印度最後一任總督路易斯·蒙巴頓提出了方案:“組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各土邦自己決定是否入印度或巴基斯坦。這個方案得到了國大黨的認可。

    他同時警告土邦,如果他們不加入印度,以現在土邦的實力更本無法支撐起當地的經濟,並且他們無法與印度以外的國家建立外交和軍事關係,也不得任何援助。

    在帕特爾“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下,一部分實力弱小的土邦紛紛加入了印度,到獨立幾天前,有500 多個土邦加入了印度,也有十幾個土邦加入了巴基斯坦。

    雖然一部分土邦加入了,但是還有一些富裕的土邦並沒有加入其中。比如海德拉巴、克什米爾、朱納格特、特拉凡科爾、焦特普爾、博帕爾和印多爾。

    特拉凡科爾土邦位於印度陸最南端。由於海上貿易,他們非常的富裕。而這塊土地,自古就不屬於印度,整個國家有著極其明顯的獨立傾向。而在印度獨立的前幾十天,土邦的內政部長遭到不明身份的人物刺殺身亡。最終,在威逼利誘之下。土邦王公被迫加入印度,焦特普爾、博帕爾和印多爾等土邦也只能自願’加入。

    最終,透過一些列的政治和軍事手段,土邦全部消失了,而印度也得以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 9 # 五酒煮史

    傳統印象裡,印度眾多大大小小的土邦一直都是英國殖民政府壓榨和打擊的物件,他們的消失也應該與之有著分不開的聯絡。但現實情況恰恰相反,長達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中,英華人在客觀上居然扮演了土邦王公們的保護者。

    而真正促使土邦消失的,卻是印度人自己。二十世紀初,民族主義風潮蔓延全球,國大黨趁勢崛起,積極爭取印度的獨立地位。當英華人即將撤離時,那些有意保持自治的土邦都被視做叛亂,國大黨安撫和鎮壓並用,強行使印度得到了統一。

    所以,大量土邦並非消失於英屬印度時期,而是印巴分治以後。那麼問題就產生了,數量眾多的土邦是如何一步步消失於歷史舞臺的?

    土邦和英國殖民地政府本是利益共同體

    英國在十九世紀早期殖民印度時,對土邦的政策相對比較粗暴,經歷幾次大規模的戰爭兼併以後,類似邁索爾、海得拉巴這種有實力的大土邦都被打敗,肢解。雖然英華人保留了他們的王位,但卻攫取了最高統治權,讓這些土邦徹底成為附庸。

    直到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英國殖民政府的統治遭到了嚴重威脅,土邦王公們於叛亂中大多數都站在了英華人一方,幫助他們打擊和鎮壓叛亂。這讓英華人意識到,土邦對維持殖民地穩定的重要性。

    從那以後,英華人對待各土邦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雙方因為有著共同的利益,關係也開始變得緊密。超過550個土邦成為殖民政府統治印度的基石,而且這些土邦也大都存留至印巴分治之前。

    印度大起義以後,英國殖民政府和550多個土邦實際上結成了利益共同體。無論一戰、二戰,土邦王公們都積極站在了宗主一邊,出錢、出人、出力,對英國的敵人宣戰。

    如二戰初期,僅在1940年底,就有近60個土邦,超過三十萬人在英軍中服役。除此以外,土邦們還發行了1.8億盧比戰爭債券,直接資助英國,用於作戰。

    土邦王公們對宗主的忠心似乎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這其實是英國殖民政府與土邦在利益上進行深入繫結的結果。土邦幫助英華人,實際上就是維護自身統治的穩定。反過來說,英華人的實力不足以直接控制印度全境,只能依賴大大小小的土邦間接進行統治。所以,土邦統治的穩定與否也決定了英國殖民政府的穩定與否。

    但是,這種互相依存的關係期在二戰以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隨著世界民族主義高漲,南亞次大陸的反抗呼聲愈演愈烈,印度獨立幾乎已成必然。在戰爭中迅速衰落的英國無力維持殖民政府,決意抽身離開,曾經與他們深入繫結的土邦們難免就成了這場危機中的棄子。

    民族主義興起,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成為決定土邦命運的主宰

    當時間進入二十世紀初,民族主義浪潮風起雲湧,印度開始出現自治呼聲。成立於十九世紀末的國大黨在這種背景下,也由改良派漸漸變得激進,將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獨立建國,當做終極目標。

    無論溫和的甘地,還是極端激進的錢德拉·鮑斯都屬於堅定的民族主義者,雖然他們推崇的手段不同,但都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與英國殖民者進行抗爭,以求爭取印度的獨立。

    他們建立工會,組織罷工,給英國殖民政府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在這個過程中,英國政府也意識到了印度殖民地改革的勢在必行,於是在1930年初,試探性的提出了以王公們為主體的邦聯方案,以此緩解殖民地的政治壓力。

    但這與國大黨的目標相差太多,所以毫不猶豫的予以堅決反對。此時國大黨的影響力還有後來那麼強大,所以並不能阻止邦聯方案的推進。

    土邦“邦聯”方案基本保障了王公們的利益,廣大土邦王公對此是持積極態度的。為了合理分配各土邦在議會中的利益,英國殖民政府與王公們展開了艱難的談判。談判的困難之處在於印度的土邦太多了,大大小小足有五百多個,想要達成一致談何容易!

    從1931年一直談到1939年也沒有最終結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加入戰爭,王公“邦聯”方案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如果王公們能夠在1939年之前達成一致,認可英國殖民政府的利益分配方案,或許還有可能改寫他們即將消失的歷史。

    然而,歷史沒有假設,1940年,穆斯林聯盟於拉合爾透過“巴基斯坦決議”,宣佈將在南亞次大陸東北部的穆斯林聚居區建立一個穆斯林國家。

    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的決議徹底宣告了英國殖民政府“邦聯”方案的流產。同時,也註定了南亞次大陸印巴分治的政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英國宣佈印度加入戰爭,國大黨強烈反對印度參展,二者矛盾激化。為了穩定局面,應對日軍的威脅,英華人不惜拘捕了甘地、尼赫魯在內的一百四十多名領導人,這幾乎相當於國大黨全國委員會的全部委員。

    不過,民族主義是世界潮流,日落西山的英華人無法改變這一不利局面。二戰結束以後,他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為了抽身離開,開始尋求與國大黨合作。

    英華人甩包袱,拋棄了土邦王公們

    儘管土邦在二戰中為宗主英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絕對利益面前,一切都是可以出賣的。當艾德禮為首的工黨擊敗丘吉爾身後的保守黨,組建新政府時,土邦的前景就已經十分堪憂了。

    土邦王公在過去與保守黨維持了相當密切的關係,出於以往的政治傳統,儘管困難重重,保守黨仍舊希望在撤離前盡力保障土邦以及王公們的利益。

    但是,當艾德禮上臺以後,放棄了過去所有對土邦宣告的權利和義務,這也就意味著,英國政府不會再保障土邦的利益。

    至此,土邦的王公們已經完全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不知他們在回憶起1931年到1939年漫長的扯皮光陰時,會否生出悔意,如果當初能夠就“邦聯”方案達成一致,也許就不會有今日的危機了。

    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後悔藥可吃,艾德禮政府已經將大大小小五百多個土邦以及王公們視作英國政府的包袱,為了儘快甩掉他們,進一步向國大黨妥協,在放棄維護土邦王公利益的同時,轉而表態,維護印度的統一。

    此時,絕大多數的王公希望,在英華人放棄權利以後,能夠繼續保持土邦的自治地位。尤其是海得拉巴、克什米爾等幾個大土邦,始終在這場統一運動中持觀望態度。

    隨著英國撤離的日期越來越近,穆斯林聯盟與國大黨之間為搶奪權力空間,也開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為了針對印度,穆斯林聯盟鼓動王公們抵制國大黨主持的制憲會議。

    與此同時,各土邦內部也產生了嚴重分歧,尤其是一些小土邦的王公們,希望參加制憲會議,以保障自身的既得利益。

    蒙巴頓勳爵帶著擦屁股的任務來到印度,為了儘快使各方達成一致,甚至在與王公們的會談中態度強硬,不斷敦促海得拉巴、克什米爾等土邦王公放棄獨立的意圖。

    王公們憤怒於被被出賣,對蒙巴頓多有指責,可惜已經無濟於事。

    尼赫魯為首的國大黨態度強硬,土邦只能任人宰割

    比起蒙巴頓勳爵苦口婆心、絮絮叨叨的敦促,來自於國大黨領袖尼赫魯的警告則殺氣騰騰,所有拒絕參加制憲會議的土邦,將被視作反叛。言下之意,如果土邦仍舊不合作,國大黨會不惜以武力解決問題。

    為了配合國大黨的武力威懾,蒙巴頓勳爵,拍著胸口,又信誓旦旦做出了他根本無法保障的承諾。承諾,印度聯邦政府已經與英國達成協議,諸位王公只要主動加入,基本權益就會得到保護。

    王公們被這位英國紳士富有感染力的演說折服,出於對他的信任,絕大多數都同意參加制憲會議,加入新政府。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土邦都會乖乖束手就擒。海德拉巴土邦就已經做好開戰準備,徵募了超過十萬人的軍隊。但是,這些抵抗在印度政府軍面前不堪一擊,僅僅數日,數十萬印度政府軍佔領海德拉巴全境,其王公只得宣佈投降。

    當南亞次大陸最大、最富有的土邦被消滅以後,就再也沒有土邦敢於站出來要求獨立了。

    主動加入聯邦的王公們並沒有因為積極配合而受到優待。

    印度政府在五十年代剝奪了他們領土,六十年代又沒收了他們的資產,七十年代則徹底廢除了他們所有的貴族頭銜。

    土邦王公以及他們的後代,隨著特權逐漸喪失,財產充公,坐吃山空,破產者有之,窮困潦倒者有之,下場令人唏噓。

    至此,曾經作為印度重要政治實體的土邦,徹底煙消雲散,眾多王室成員也隨著家族沒落融入社會,成為前千萬萬的普通人。

    英國為了維護殖民統治,在十八世紀確立了土邦藩屬體系,將五百多個土邦馴服成可供驅使的鷹犬。當英華人失去了對印度大陸的控制能力以後,又棄之如敝履。然而,失去宗主的保護,土邦們在歷史潮流面前甚至沒有還手之力,只能接受命運,退出歷史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s具體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