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梅尋夢
-
2 # 吉星柔光
畫家在選擇模特用作藝術創作時,是否有標準?這個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如果委託方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肖像畫定製,就必須是被畫者本人,至少頭像是她本人,而在衣著服飾時可以有其他人代替。傳說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代表作《蒙拉麗莎》的形象就是一位麵包師的妻子。有傳言說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在使用模特時就不太講究使用形象尚佳的模特;因為這關係到是模特的費用問題,因此,他在許多經典的祭壇畫中大量使用的都是流落街頭的窮人或街坊鄰居。為了追求畫面的人物的真實性,他甚至在畫教會的訂單作品《哀悼聖母》時,竟然使用因溺水而死的一位婦人作為他畫中的瑪麗亞。作品完成後,由於把死亡後的瑪麗亞畫得太逼真,面目蒼白,身體浮腫,教會拒絕接受這幅訂單作品,這幅傑作最後被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收藏。嚴格的講所使用模特是根據所畫主題內容的要求而定,並非需要英俊瀟灑之人,也不需要貌美如花的美女。
-
3 # 詩夜城主
可以用作繪畫創作的題材,滿世界都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以及花草樹木各路風景,整個大自然都可以“搬”到畫中,然而,在諸多題材中,最吸引人的應該還是人物繪畫作品,物別是有關女人的油畫,問題來了:畫家在選擇模特用作藝術創作時,有什麼標準嗎?
畫家在選擇模特用作藝術創作時,對模特的選擇標準可以很肯定的說,畫家創作人物題材的油畫作品,要比創作那些植物、動物及風景的作品,難度還要大,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因很簡單,人物的表情豐富,又體現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而植物動物風景是沒有表情的,只有將人物的表情刻畫得淋漓盡致,作品才有意味,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幅人物油畫作品,是畫家和模特兩人共同完成,當然了,畫家對作品的付出,要比模特對作品的付出更多,畫家對模特的選擇標準,是根據作品的創作意圖而定,並不是一定要選擇身材樣貌出眾的模特,在古代西方油畫作品中可以看到,
既然畫家對模特的身材樣貌沒有什麼要求的話,那麼就對模特自身的表現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標準要求,我相信任何一個畫家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模特一點表現能力都沒有,比如,在創作時,表情僵硬,涉及到一些裸露尺度的創作,而心裡緊張放不開,
總而言之,一件優秀的、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繪畫作品,離不開藝術家精湛的技巧以及善於發現模特身上長處的眼光,創作時做到“揚長避短”,也離不開模特自身出眾的表現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人物表情會隨著環境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心理素質也會影響人物的表情,從而影響最初的創作意圖。
-
4 # 王偉良繪畫
首先畫家畫創作,第一個思維是自己的創作取向,也就是需要表達什麼,根據需要表達的內容才能進入第二個思維,也就是透過什麼樣的題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確定了創作題材後,才能進入第三個思維,什麼樣的畫面形式和內容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這個時候才能進入到選擇模特或素材這個階段,也就是第四個思維階段。也就是說一幅創作開始前要經歷這四個階段:表達取向——確定題材——畫面內容——蒐集素材/找模特。這四個階段是非常辛苦又費腦的階段,所以,對模特有什麼要求還得看自己表達的內容,表達內容不一樣,對模特要求不一樣,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比如下面這些作品,表達的內容不一樣,風格不一樣,審美標準也不一樣,模特自然也不一樣。
-
5 # 燈影書畫
我們說,從理論上講,畫家創作時對於模特的選擇是沒有統一標準的。但是作為畫家個體對模特的要求是有自己的標準的,即模特不一定多美多俊,但一定要合乎作品主題思想情感情緒表達的要求。
達蒙奇的《蒙娜麗莎》從醞釀到創作完成前後用了14年時間。其中很長時間裡達芬奇一直沒有物色到合適的模特,直到他遇到了蒙娜麗莎的創作原型麗莎-格拉迪尼夫人。也有人說,《蒙娜麗莎》的原型就是達芬奇本人,只是變成了女相。由此可見,畫家創作時選用模特看似沒有標準,實際上也是一件很不輕鬆的事情。
以人像人體油畫著稱的巴洛克藝術大師魯本斯一生作品頗豐,其中很多都是以其兩任妻子為模特創作的,尤以第二任妻子海倫娜居多。海倫娜雖談不上相貌出眾,但是極具表現天賦,特別是和魯本斯在創作上心有靈犀。魯本斯以海倫娜為模特創作的作品動感大氣充滿活力,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比如《三美神》、《土與水》、《父與女》、《搶奪波留希斯的女兒們》等。魯本斯說,我的創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的妻子。
《泉》是一幅世界級的經典人體油畫。畫家安格爾在創作這幅作品時為選擇一位合適的模特也是煞費苦心。因為模特的表情神態是這幅畫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幸安格爾遇到了他滿意的模特。《泉》是安格爾完全按照模特原型描繪出來的。畫中人的身高臂長腿長和模特的身高臂長腿長都達到了完全一致。
印象主義油畫大師雷諾阿筆下的人物並不纖巧苗條,大都圓潤豐腴,同樣展示出女性陰柔妖嬈婀娜多姿的美。雷諾阿的《浴女》系列被認為是帶有寫實特點的最優美的印象主義人像油畫。
-
6 # 鴻鵠迎罡
模特是一個籠統概念,有廣義和狹義的劃分,廣義的模特指畫家表現的所有物件,比如,畫家要畫華山,他來到華山下寫生,此時華山就是他的模特,要畫黃河,來到壺口瀑布寫生,黃河此時就是他的模特。狹義的模特專指各種人物形象。
模特是繪畫創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好的模特對深化繪畫作品的主題思想,對展現畫家技巧,對吸引觀者眼球等方面,都具有顯而易見的作用。
庫爾貝《讀書》
那什麼是好的模特呢?用一句話來說,好模特不一定是最漂亮的,但一定是最適合的。畫家篩選模特,實際上跟導演選擇演員是一個道理,從形象到性格再到氣質,都要跟畫家本人的審美理想相貼合,促使作品產生一種代入感,讓觀者欣賞後,立馬能進入畫境,被審美趣味所感染,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雷諾阿《手拿雛菊的姑娘》
比如,畫家要刻畫一名時尚都市女孩,他必須去大街上挑選那些穿著時尚,性格活泛,思想前衛的女孩,要麼拍成照片,再回到畫室,一邊參照照片描畫外部形象,一邊依靠自己的印象來刻畫女孩的內在精神。
要麼跟女孩溝通後,直接在大街上擺好畫架,參照女孩來畫。相對來說,現場作畫在生動性和趣味性上都要優於參照相片來描畫。
高更《兩個塔希提婦女》
再如,畫家要刻畫一名農村婦女形象,他就必須去田間地頭觀察那些村婦的穿著、語言、動作、神態等方方面面的形態,只有如此,方可畫出形神兼備的作品。如果不走出去挑選合適的模特,僅僅依靠自己的想象來畫,哪怕畫家水平再高,技法再優秀,也難以畫出可以打動觀者心絃的作品。
拉斐爾《菲娜麗娜肖像》
說到底,畫家挑選模特時,對模特來說,必須熟悉自己的生活,對畫家來說,他必須熟悉模特的生活。比如,畫家要刻畫一名女大學生,必須把審視目光圈定在女大學生這個群體上,要以表現她們的生活形態和精神狀態為根本。畫家總不能找一名女白領來做模特,那樣即使畫出來,從形式到內容,都會變了味,體現不出主題。
-
7 # 黃智637
畫家創作的人物繪畫作品離不開人體模特,畫家選用的人體模特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相對的標準。由於每個畫家的審美觀不同,對選用的人體模特的標準也不一樣。選好人體模特是畫家創作繪畫作品成功的一半,體現出人體模特在繪畫作品中的重要性。
一、油畫中的女性人體是油畫的特色美,是人體藝術寫實的逼真形象性的藝術風格,是繪畫的表現形式。油畫藝術的女性人體如此美,是體現出畫家藝術手法的高超,對女性人體結構的比例尺寸把握到恰到好處,色彩搭配運用上把女性人體描繪的美麗動人,以表達畫家思想感情的審美理想。
二、油畫是視覺藝術,油畫具有藝術形象的欣賞性的審美情趣。女性人體油畫是造型的寫實性、逼真性的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人們提供了欣賞油畫的藝術享受。女性人體油畫的特色,是表現人體藝術的審美。
三、畫家選定的人體模特的標準,是和普通人的審美觀是不同的,不是在社會生活中所有的美女都符合畫家的審美標準。在普通人的眼光中,那些影視劇的漂亮女明星和媒體上的美女攝影圖片,才是他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對於畫家創作的繪畫作品中的女模特,是否美麗動人,就要和女明星來比較,要達到了女明星的標準,才符合他們的審美標準。畫家選定女模特不一定要漂亮,美麗的跟女明星一樣。畫家選定女模特是根據主體思想的需要,以及個人的審美情感、審美觀、個性風格表現女模特藝術形象的審美理想。
-
8 # 小許壽山石
今天當我們提到“模特”時想到的可能是雜誌封面大片、T臺走秀,但在藝術史中,除了時裝模特之外還有一種在藝術作品中有著重要作用的“模特”,它是視覺藝術家創作中的一部分,為繪畫作品中的人物提供原型。在沒有照片的年代裡,貴族找到藝術家以自己為模特畫一張肖像;或是文藝青借做模特畫畫的機會為自己的心上人畫一張像,就像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的那樣:
描繪人物是藝術長久以來的使命,那麼這些畫中的人物都是從何而來?從原始人山洞中的人物刻像,到行為藝術中的人物,在藝術中都有什麼樣的“模特”形式?
理想“模特”:一種理想典型
這種“模特”並不存在——甚至這種“藝術”都不存在。我們今天說的“原始藝術”實際上是原始時期的宗教儀式產物。在“原始藝術”中出現的人物,並沒有具體的“模特”,這些小人像都是他們希望成為的樣子,比如他們有對生殖、母性的崇拜,於是就在“藝術”中表現出一個豐乳肥臀的女性:
舊石器時代石刻“羅塞爾的維納斯”
古埃及藝術也有很多宗教成分,所以古埃及壁畫中的人物亦是如此。雖然在古埃及壁畫中會明確的說明這是某一位法老,但是法老的形象卻不是完全寫實的。古埃及的人們觀念上認為這個就是剛剛去世的法老,然後在繪畫形象中,尊崇他們的“正面律”原則:頭部側面,眼睛正面,上身正面,下身側面。之所以要用這種統一的正規化,是為了昇天的靈魂在重返人間時找到棲息之所。
古埃及託莫斯四世墓壁畫
“客串”模特:古代的角色扮演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宗教與神話題材都佔據著繪畫中的很大一部分。可是如何塑造這些沒有實體形象的虛構人物?這時藝術家開始在自己的身邊尋找原型。如果仔細看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波提切利的作品就會發現,在他的《春》、《維納斯的誕生》等作品中都出現了一張相似的臉。這個人就是當時佛羅倫薩的著名美人西莫奈塔·卡茲塔勒(Simonetta Vespucci)。
波提切利以西莫奈塔·卡茲塔勒為原型的作品
西莫奈塔16歲就嫁到佛羅倫薩,是佛羅倫薩貴族中的寵兒,傳說她就是波提切利對策暗戀物件。她經常出入美第奇宮,不僅成為了美第奇宮廷中很多藝術家的模特,更是朱利亞諾·美第奇的情人。在波提切利的這一幅《維納斯與瑪爾斯》中,維納斯的原型是西莫奈塔,而戰神瑪爾斯的原型就是朱利亞諾·美第奇。
波提切利 《維納斯與瑪爾斯》
不只是宗教神話中的人物,有時歷史中的人物也會被藝術家以身邊的人的形象來取代,最著名的比如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古希臘哲人柏拉圖變成了拉斐爾同時代的達·芬奇:
以金句“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而聞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在拉斐爾的筆下變成了米開朗基羅的形象:
在面對巴洛克大師魯本斯的作品時,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他畫的女人為什麼那麼胖?魯本斯筆下的女性形象豐滿圓潤,其實是魯本斯經常拿自己的妻子做模特的緣故。比如《美惠三女神》中,最右邊的這個女神形象就是魯本斯的第二任妻子海倫。
彼得·保羅·魯本斯,美惠三女神,1639
肖像模特:一張繪畫證件照
在漫長的歐洲中世紀時期,教會的統治之下不允許肖像畫的存在。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之後,人們從宗教桎梏中掙脫出來,於是15世紀開始,義大利貴族中出現了一股肖像畫熱潮。這些王公貴族、富商貴婦們爭相找藝術家為自己製作一張精美的“證件照”。在照片出現之前的漫長的年代中,這些肖像畫代表著就代表著模特本人的形象。
於是出現了至今未解優雅端莊的《蒙娜麗莎》:
達·芬奇 Da Vinci - Mona Lisa 蒙娜麗莎
明明帶著教皇的威嚴卻被委拉斯貴支毫不掩飾刻畫得一臉奸詐的《教皇英諾森十世》:
委拉斯開茲 Diego Velázquez -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
華麗典雅又帶有濃厚東方氣息的《蓬巴杜夫人像》: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 - Madame de Pompadour
見畫如見人,代表了無上權力的太陽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畫像,亞森特·裡戈(Hyacinthe Rigaud, 1701年)
死者模特:這裡是新聞現場
傳說達·芬奇曾經為了研究人體構造而解剖屍體進行繪畫,但這裡我們要說的不是這一種。《馬拉之死》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幅藝術作品了,而讓它如此聞名的除了藝術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張“新聞圖片”。因為說到它,我們就能想到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刺殺的雅各賓派代表人物馬拉:
雅各-路易·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 - 馬拉之死
馬拉是一位革命黨人,也是一位動不動就把人送上斷頭臺的暴戾政客。這位有面板病的革命黨人不得不經常泡在水裡,1793年7月11日,在他一邊消炎一邊辦公時,被一位反暴政的女士刺殺,死在自己的浴缸中。
在前一天,藝術家大衛還曾拜訪過馬拉,但沒想到第二天他就被人刺殺了。在事發後兩小時,大衛趕到現場,對著馬拉的屍體畫下了一幅素描頭像,之後才有今天這一幅生動的馬拉之死。
馬拉之死素描草圖
不是每個藝術家都曾對著屍體畫畫,但包括大衛、戈雅、德拉克洛瓦在內的很多藝術家都會用繪畫來描繪社會事件,這種繪畫,跟今天的新聞圖片有著一樣的作用。
親友模特:一張生活照
雖然今天“藝術”這個詞在很多人眼中都自帶神聖光環,但是在一開始的很久一段時間中,藝術都被當成是一種“技藝”。藝術家們為宮廷、貴族服務,但隨著藝術家自主地位的上升,他們開始描繪自己想描繪的題材。於是親人朋友都成了他們的模特,如果放到今天,這些可能就是我們日常的朋友圈配圖。比如莫奈所畫的人物中,妻子卡米爾就佔了很大一部分:
席勒筆下描繪著自己身邊的女人:
畢加索的一生至少和7為女性一同生活過,而在他身邊的每個女性,都會成為他作品的模特。每個時期畢加索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不知道他的情人朵拉·瑪爾(Dora Maar)看到這位大師筆下哭泣的自己是什麼感受呢?
畢加索 Picasso - 哭泣的女人 Weeping Woman
畢加索也像我們一樣思考過畫家於模特的問題,於是就畫下了一些列作品《畫家與模特》:
畢加索 Picasso - 畫家與模特兒,1963
職業模特:為藝術而生的職業
專職模特的出現與巴黎的藝術教育有關。到這個時期,藝術家已經掌握了主動權:他們不再是為了某個人去做一幅畫,而是為了自己的一幅畫去找某些人。
一開始,職業模特都是男性。在模特選擇的時候有很高的要求:要身材高大、比例勻稱、著裝得體(如果需要穿衣服的話),同時還要高智商、工作經驗豐富,有足夠的體力保持同一個姿勢……
19世紀學院中的男模特
一開始,女性做專業繪畫模特時總會引起非議,很多人說她們是妓女——這一點在民國時期劉海粟引進人體模特時也是一樣,不管是女性藝術家的出現,還是女性職業模特的出現,都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庫爾貝 ,畫室,1855年
真人模特:作品的一部分
在攝影出現之後,視覺藝術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繪畫、雕塑形式中。於是模特開始“真人出鏡”。這其中的一種形式,就是成為攝影作品中的人物:
19世紀的人體攝影作品
另一種則是成為行為藝術的一部分。在行為藝術中出現的人,與其稱之“模特”,不如稱之為演員。他們可能是藝術家本人,也可能是按藝術家的要求來實施某些行為的人。
為無名山增高一米,1995
行為藝術中的每個人都是作品的一部分,既是指他參與到這個作品的最終呈現形式之中,更是指這個人已經本身是誰已經不那麼重要——他服從於藝術家的觀念,成為藝術家用來表現某一觀念的元素之一。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能量,1980
-
9 # 道小楓
本人不是畫家,但個人認為標準應該不是很大,因為畫畫是一種藝術的體現,畫畫時可以畫各種各樣的人物,男女老少漂亮美醜都可以,但重點應該在每個人不同的氣質上。而每個畫家在選擇模特時應該都有著不同的標準,但他們在選擇時應該重在選的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特點,每個人獨有的氣質,像一個人眼中的滄桑,憂鬱,然後畫家在創作時全都表現在作品中。
而且每個畫家的技術都是不一樣的,創作的水平也不盡相同,有的畫家不也是為了特定題材的的作品滿大街去找模特麼。但在美術史上來看的話,有許多畫家創作,對模特還是很講究的,但是一般都選擇自己身邊最熟悉,最親近的人為創作素材,因為身邊共同生活的人最熟悉不過,足夠了解,也有時間供畫家盡情地創作,所以更容易畫出有靈魂的經典作品。但是也可以說每一個人都可以去當作模特,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讓畫家來進行創作,就算這個人有哪些放方面的缺點也可以依靠畫家在創作時進行一些修飾,因為模特只是一種參照物,而創作的畫是一種藝術。
但是硬要說要求的話應該是有的,像美術考試教學裡的模特,但應該不是苛刻,具有廣泛代表性的身體特徵,這種特徵應該是指面部五觀比例符合三亭五眼標準,稜角分明,身體比例正常,以頭長為單位,體長是立七半,座五半,盤三半,肌肉結構分明,身體健康,無殘疾,以及良好的素質修養。
-
10 # 易天書法
看你的天賦跟繪畫方向,習作一般會請模特,創作就不一定了。有些畫家是沒有模特無法作畫,有些畫家只憑記憶作畫。
歐洲人體藝術畫,尤其是裸體畫是曾經風靡一時,且畫家和模特總能因畫生愛。但在當時宗教勢力強大,禁慾嚴苛之時,這類裸體畫為何盛行?畫家和模特又為啥總能終成情人?
1510年,威尼斯畫派名家喬爾喬內做了《沉睡的維納斯》,是為威尼斯史上第一幅有名的正面全裸女體畫;可惜他英年早逝,33歲就歸了天,同樣師出貝里尼門下的師弟,威尼斯畫派大宗師提香,幫著補完了此畫的天空與景物部分,順便化用了此裸女造型,
為什麼很多畫家都需要模特
檢視全部2個回答
我來答
我來答 檢視全部2個回答

翰林學庫
LV.19 2017-12-01
歐洲人體藝術畫,尤其是裸體畫是曾經風靡一時,且畫家和模特總能因畫生愛。但在當時宗教勢力強大,禁慾嚴苛之時,這類裸體畫為何盛行?畫家和模特又為啥總能終成情人?
1510年,威尼斯畫派名家喬爾喬內做了《沉睡的維納斯》,是為威尼斯史上第一幅有名的正面全裸女體畫;可惜他英年早逝,33歲就歸了天,同樣師出貝里尼門下的師弟,威尼斯畫派大宗師提香,幫著補完了此畫的天空與景物部分,順便化用了此裸女造型,28年後,融進了自己《烏爾比諾的維納斯》裡,用來應付烏爾比諾爵爺的委託約稿——當然,在那時,這畫也只供烏爾比諾爵爺私藏,沒公開展過。到1651年,西班牙大宗師委拉斯凱茲畫完了《鏡前的維納斯》,只是裸了個背,姑娘的面容模糊在鏡中。饒是尺度如此嚴謹,到委大師過世,這畫也沒能跟普羅百姓見面——一半是因為委大師是宮廷畫家,等閒凡人見不著;一半是西班牙天主教勢力極強大,凡人畫這個就犯法。
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
畫家與模特大多最終成情人
傳統印象裡,華人會覺得歐洲人擅作人體畫,其實多少誤解了:歐洲人也非天性開放,噱笑放浪,脫起衣服來不要臉面。整個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初期,因為有基督教壓著,宗教裁判所又是一高興就能給你上火刑,那時節的男男女女,都老實著呢。在那時節,裸體畫簡直是傷風敗俗,無法直視。實際上,直到19世紀,歐洲人都覺得自己過了啟蒙主義(法語裡稱18世紀是“光明世紀”),是文明人了,甩脫過往精神枷鎖了,可是畫家要找裸體模特,還是非常不容易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規矩:姑娘要當裸體模特,可以,得把臉遮起來;而且裸體畫只許男生學,女孩子萬不能涉足;至於畫者對裸模,可遠觀不可褻玩,一觸就犯法。1886年,賓夕法尼亞藝術學院的托馬斯·伊金斯動了手,在教室裡當著男女同學,把位男裸模遮羞的浴巾揭了——立刻就被學校開除。
這些措施,看似給裸模面子,給他們提供良好工作環境,但裸模自己,所受限制也很多。在外面被全世界指指點點,倒也罷了,當模特也得有職業操守。比方說,男裸模如果擺著造型,不小心有了男性反映,立刻合同終止,酬金取消、永遠剝奪當模特的資格,弄不好警察還回來敲門。
所以名畫家與名雕塑家,一得培養起素養來,譬如拉斐爾畫《該拉忒亞》,別人問他這模特如此之美,哪裡找的,拉斐爾答說,“我的模特不在人世間”,後來又道:“真正美的形象存在於我們心中”,說穿了,就是偉大藝術家心裡自有規範,就像音樂天才有絕對音準,心裡有桿秤,看著個大肥婆,也能畫出維納斯;一半是因為:他們手頭,多半模特稀少,只好逮住一個人猛畫,而且多半到最後,模特都能成情人。比如莫奈的妻子卡米耶,雅姆·蒂索的情人凱特琳,馬奈那位兼有娼優身份的情人維多利娜·默朗,都是畫久生情——當然,馬奈還給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莫里索畫過許多像,最後把莫里索哄成了自己的弟媳婦。羅丹和他那位模特兼情人克洛岱爾的故事,還被拍成了名電影《羅丹和他的情人》呢。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當年被認為傷風敗俗
至於裸模,更麻煩啦:正經姑娘不肯讓你畫,只好找妓女。馬奈畫《草地上的午餐》,裡頭那位被拿破崙三世認為傷風敗俗的裸女,腦袋是按自己情人默朗畫的,可是身子卻是按馬奈的老婆蘇珊·倫霍夫畫的——可不是,做個畫兒,老婆都得捨出去。至於窮一點僱不起裸模、勾引不動情人的畫者,真就只能看著古希臘羅馬雕塑的石膏複製品,畫死物了。
貴族溫飽思淫慾 裸體畫盛行
問題就是:既然裸體畫那麼招人恨,見不得光,為什麼還有人爭先恐後畫呢?
安格爾《大浴女》,現存於法國巴黎盧浮宮
因為早年間,希臘與羅馬稱王稱霸的時節,宗教壓力甚小。希臘人以裸露為美,羅馬人也蕭規曹隨,如此風氣之下,導致半裸與全裸雕塑無數。基督教一統天下之後,大家都急忙穿起衣服來,存天理,滅人慾,以免有了壞心,要捱上帝審判。可是人慾壓不住,愛看裸體是自東到西,全人類的共同需求。怎麼辦呢?
且說史上最著名的裸像,莫過於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此物靈感,最初來自於現存梵蒂岡博物館的阿波羅像。妙在大衛擊敗歌利亞是先古傳說,米開朗基羅雕這個,道德上是說的通了——現代人當然不能不穿衣服了,古代人可以裸著嘛!如此這般,託古人、描傳說、做裸畫,這就師出有名了。
文藝復興前後,全歐洲都在畫維納斯:波提切利、提香、喬爾喬內、委拉斯凱茲,都有偉大的維納斯畫像傳世。這些自然不是他們公開展出,而是貴族約稿使然。佛羅倫薩貴族、威尼斯貴族、西班牙王室裡頭,當然也有些老爺鐘意於古典藝術,但大多數約稿訂戶,其存心不足為人道,就是想來個裸女畫裝飾一下。18世紀,法華人更狡猾了:國王以下,都流行新古典主義畫作。現在流派歸納,說新古典主義油畫多裸體、多羅馬時期的歷史故事、多道德勸戒意思,乍聽之下,你會以為貴族們非常自律,每日三省吾身,會時刻看這些裸體畫,提醒自己酒池肉林沒好下場。但實際上,這無非是掛羊頭賣狗肉,藉著道德勸戒,就能大馬金刀,公然把裸女畫掛起來了——所以,如果你看見裸女畫富麗誇張,頗含溫柔情色意味的,多半是18世紀貴族產物。
比如18世紀洛可可大家布歇,就時不常畫個《宙斯誘姦歐羅巴》、《宙斯非禮麗達》,說來冠冕堂皇:題材都是希臘神話,可不是現實生活傷風敗俗哇!借個題材,畫得嫵媚動人。到後來,學院派大師安格爾更聰明瞭:畫基督徒會有道德淪喪的危險,那就畫土耳其伊斯蘭教唄!當年安格爾的師父大衛,除了畫畫《馬拉之死》、《拿破崙加冕》這類史詩大作,也偶爾來個《雷卡米爾夫人肖像》之類小作品;安格爾借師父的構圖,畫了著名的《大宮女》,多畫了些東方風情的裝飾,就讓這畫沒了道德壓力。妙在安格爾還懂得一物多用,28歲時畫了個土耳其浴女,48歲時再畫一遍;到1862年,他82歲了,把他畫過的所有裸女大團圓,來了幅《土耳其浴室》——他畫這麼多土耳其浴女都沒事,次年馬奈畫了個《草地上的午餐》,顯得像是西歐人打扮,立刻就挨道德批判,可見題材是多重要啊。
所以說,這種手法,頗類似於中國明朝時的地下情色小說。開卷第一頁,就是一番道德勸戒,說縱慾亡身、好色損神,一定不能好色啊……你不信?我來給你繪聲繪色講個色情故事,話說古代有個什麼大人物,他如何好色呢?當然,你可以說,歐洲人體畫的推動,是承襲了希臘與羅馬的精神,是衝破了基督教的扼殺,依靠著無數藝術家的自覺、解剖學的發展、一代又一代大師的前赴後繼,終於達成今日之境地,但如果考慮到19世紀中葉之前,畫家基本靠委託約稿過日子,你就能明白個大概:歸根結底,還得靠貴族們飽暖思淫慾、不惜工本的砸錢、巧立名目的粉飾,才促使這玩意有了大發展。沒法子,飲食男女,人類的慾望才是歷史的最大驅動力嘛。
-
11 # 水墨畫家陳莊
先理解藝術模特的含義。
模特有好幾類,生活中常見的模特是服裝模特,還有汽車模特、平面模特等,這些模特統稱為商業模特,是為特定商品走秀、代言、推廣。而藝術模特,也就是狹義上的繪畫模特,是為藝術創作原型服務,男女老少皆可,不僅僅是美女。
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特別是創作人物畫作品,需要寫生大量的模特。藝術家如何選擇模特,有藝術家自己的標準,一切為創作內容服務,畫什麼樣的畫,描繪什麼樣的主體,表達什麼樣的主題思想,選擇什麼樣的模特。
當然,藝術家還有自己的繪畫習性,這習性會影響到模特的選擇。總之,藝術家選擇模特,受制於藝術作品的內容。
回覆列表
畫家在挑選人體模特時,一般有兩個指標:內在的氣質與外表的視覺感受。
內在的東西,是指模特要有與眾不同的氣質;外表,不是單指漂亮,有時也需要醜。當然,無論美與醜,獨特,具備高識別度非常重要。
下面就來簡單的陳述陳述:
一、挑選模特不是選美。
模特的外表,美要美得讓畫家靈感泉湧,醜要醜得能啟發畫家去探尋其背後的東西。當畫家一看到模特,靈感的“繆斯”便會瞬間降臨,這樣的模特才是畫家苦苦尋覓的。
這種美不是人們通常說的,模特的上身與下肢的比例要符合黃金分割定律,胸圍要是身高的二分之一,肩寬要是胸圍的二分之一少4釐米。等等。這種美可能在選美上比較適用,但如果要是放在繪畫上,則會出現千畫一人的雷同感,缺失了藝術的獨特性。
二、氣質要獨特,舉止要從容。
氣質是個很懸的東西,需要畫家根據自己畫作的特點去匹配;而舉止從容就是很具體了。如模特在工作時,要淡定、不能緊張、扭捏,要自然放鬆。
不同的畫家、不同的繪畫宗旨,對模特的要求標準各有側重點,但千變不離其中,獨特的內在氣質與外在容貌,是畫家在選擇模特時必須要考慮的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