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唯一可能的原因_汽車開啟暖風趣味問題_防凍冷卻液「熱車變少&冷車增加」,這種反常現象是怎麼回事呢?

    「熱脹冷縮」是眾所周知的物理現象,汽車發動機使用的防凍冷卻液(下文簡稱防凍液),其型別多為EG水基乙二醇型。這種化學溶液同樣符合這一規律,在冷車啟動時膨脹壺(發動機艙內加註水壺)的液麵會比較低;而隨著內燃機在執行時不斷產生的高熱能,防凍液的溫度可以達到100℃左右,在高溫的作用下溶液的體積必然膨脹,膨脹壺的液麵也會升高!

    「冷脹熱縮」如何出現?

    說明:防凍冷卻液不論性質是否發生變化,也不論極限冰點與沸點是多少,其本質都不會“冷脹熱縮”,這不符合自然規律。真正造成冷啟動前液麵高度正常,啟動到熱車後液麵會下降的原因應為【啟動時開啟暖風】,想要理解這一現象則要對汽車暖風西天貢的原理與結構特點有所瞭解才行,參考下圖組。

    圖1:內燃機水冷迴圈系統

    圖2:汽車暖空調的概念

    汽車暖風是標準的「水暖」!燃油動力汽車裝備的發動機為內燃式熱機,是一種透過燃燒燃油產生熱能、利用熱能推動活塞曲軸運轉而轉化為機械能的發動機。燃燒必然會產生高溫,高溫逐漸加熱機體材料會造成鋼材或合成金屬的熔化;想要保證機體的溫度維持在安全線標準,唯一的方式就是利用防凍冷卻液的迴圈實現恆溫,概念參考下圖。

    防凍液在水泵的壓力作用下會迴圈流動,流到缸蓋時可以吸收掉燃燒產生的絕大多數熱能,吸熱的過程也是防凍液升溫的過程。而前置散熱水箱會在正面氣流(風阻)的作用下不斷冷卻,溫度會維持在相對低的標準範圍內;此時防凍冷卻液流到低溫水箱則會被吸收熱能而降溫,之後再流動到缸蓋吸熱——週而復始,這與啟動後防凍液液麵下降有什麼關係呢?

    汽車的水暖空調防凍冷卻液有100℃左右的高溫,為什麼不加以利用呢?

    假設在水冷系統中再開一個口子並引出一條水管,在水管處接上一個小小的「暖風水箱」。利用高溫冷卻液的流動,以及低溫物體的吸熱特點而加熱水箱;在水箱達到高溫標準後利用鼓風機吹風,也就是將低溫的冷空氣吹過水箱進行加熱後送入車內,似乎這是零成本的“暖空調模式”——汽車暖風系統正式用這種模式制暖,但是不開啟風機就不會啟用這一系統!

    「暖風水箱」雖然與冷卻系統連通,但是在不車內沒有開啟風機並調整到暖風擋之前,暖風水管與水箱是“不通路”的。管路中會有一個電磁閥控制是暖風水管的開關,調整到暖風后防凍冷卻液才會從這一路流動,反之則只是正常的在冷卻管路中迴圈。那麼在冷啟動時如果沒有開啟暖風,防凍液就會以正常的“熱脹冷縮”狀態在膨脹壺內逐漸變多,啟動後隨即開啟就會讓膨脹壺裡的部分防凍液流到暖風水箱進行迴圈,此時迴圈需要的水量變大、膨脹壺內的液麵自然會降低。

    總結:汽車冷卻系統的正常標準為“升高”,只有在開啟暖風后才會出現反常的降低。這兩種狀態都是正常現象,只有相對快速的減少才屬於故障;原因多為缸蓋密封性變差,導致防凍液滲漏與機油混合。出現這種現象後要及時檢修發動機,因為防凍液會造成有乳化變質,一旦機油呈現為乳白色液體或膏狀物,此時發動機的磨損就會非常嚴重了。

  • 2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不會開車,也不想開車,所以,對汽車的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但看到題主的描述的現象,聯想到利用液體溫度計測量熱水的溫度。仔細觀察會發現,當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熱水中後,溫度計的液麵先略微降低而後又會升高。

    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一般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剛將溫度計玻璃泡浸入熱水時,玻璃泡先受熱膨脹,其中液體還來不及膨脹,液體體積沒變而容器變大了,液麵自然會下降。接著熱水透過玻璃泡將熱傳給溫度計中的液體,使液體溫度升高膨脹。不過,在同樣的條件下,液體比固體膨脹得要大。所以,雖然溫度計的玻璃泡和液體都膨脹,但溫度計中液體的膨脹比玻璃泡膨脹得大,液體和容器都膨脹,但液體比容器膨脹得大,所以,液麵要升高。

    不知溫度計中液麵的變化現象與題主提出的問題,有沒有相通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4S店買車,銷售非讓我加一萬元送一萬元加油卡這個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