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辰星閃耀
-
2 # 耄耋的俊卿
養兒防老,那是自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話,曾經在古代,重男輕女觀念極重,認為家庭中有了男孩子是沒有斷了香火,家中有後,如果父母年邁體衰或者過世,有兒子給披麻戴孝,可以很體面讓他們入土為安,男孩子是延續家族姓氏興衰與生命傳承的一個典型代表,一般男人外出工作養家餬口,男人是家裡的脊柱,女人則在家照顧居家生活,男人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女人一般在家照顧公婆與孩子,古代女人的身份卑微,一般都應該在家相夫教子,這才是做女人的本份,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時代變遷,如今的社會人們慢慢思想發生了轉變,女兒也是後來人,女兒依然可以照顧父母雙親,家庭的女兒對父母的關心照顧體貼入微更勝於男孩子,所以家庭中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對你有養育之恩,把你從哇哇墜地不會言語,一點一滴培養長大成人,這其中的付出與艱辛只有為人父母最深知,父母是你的親人,血濃於水這是事實,這是今生無法改變的關係,無論你的生活是富有還是貧窮,你對父母的孝順,對父母該盡的瞻養義務,是你義不容辭該做的,也是天經地義的
-
3 # 文樂415
這個問題分兩個時間段來說,1 、解放前,那時的風俗是女兒必須出嫁。兒子繼承父母的土地,房產等家產。女兒繼承父母的衣服,被,褥,布料生活用品。沒有兒子的家庭,女兒不能招贅男子在家“倒插門”。必須從自己家族中選一男孩過繼給自己,若家族中沒有合適的就從外甥中選。這樣選出的不受欺負。那時父母去世後出殯時在隊伍的前面有個男人扛著“引魂幡”。這個扛幡人必須是自己的兒子或過繼給自己的兒子。女兒是不能扛幡的。因此那時若沒兒或沒有過繼兒的父母是不能出殯入土的。那時真正是“男尊女卑”。
2、現在。現在是“天翻地覆概而慷”。是“女尊男卑”了。那些“陳規陋習”統統進了歷史垃圾堆。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人間正道是滄桑”。
-
4 # M落葉M
我是個80後,我個人認為不管生兒子還是女兒都要孝順父母。沒有父母這世上就不會有自己,父母養育的恩情永遠不能忘記,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孝順孝順體現在一個“順”上,父母年紀大了只要爹媽高興沒有什麼無理要求就順著父母的意見。你孝順了不也是在給自己的小孩做榜樣麼。很多人都是對外人很好,卻對自己家人很隨意,家人同樣是需要關懷的。父母把兒女養大不容易,這點我當了媽媽才真的體會到,這其中付出太多的心血。所以做兒女的還是要孝順老人,對老人別不聞不問,莫不關心,父母要的也不是讓兒女天天都陪在身邊,一句問候,時常的回家看看,在父母有需要的時候急時的出現在他們面前,這就是對老人來說最大的安慰。給自己的人生別留遺憾!
-
5 # 手機使用者58679591163
都說女兒是爸媽的小棉襖,女兒不用說都會孝順父母。不過什麼人都有,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的
-
6 # 心若止水146104610
“養兒是為了防老”,這裡的“兒”泛指子女,並非單指兒子。國家相關法律已明確界定了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其中有一條就是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直至終老。所以說,兒子丶女兒都應該為父母養老送終!
回覆列表
的確,在中國古代,乃至現代貧困地區,老人沒有養老保障!養兒防老就變成了老人的依靠。這個思想誕生於農業社會!延續至今。女兒嫁了確實很難照顧到自己的父母!
隨著近年農民的養老保障逐步完善。他們也慢慢享有了和城市退休老人一樣的養老金保障退休生活!老有所依!考慮到目前獨生子女很多,還有很多丁克一族。光有錢也還是很難解決疾病無人照顧,寂寞無法排解等問題。養老院和報團養老近年也慢慢興起!
所以趁年輕多增加些興趣愛好!注意鍛鍊和保養身體才是對自己以後年老最好的儲蓄和積累。求人不如求己!兒女也應該常回家看看!畢竟人生苦短!善待自己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