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騰飛說史

    鄭和下西洋到過很多地方,語言問題不成為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古代一直以來都有專門負責翻譯工作的官員

    《禮記·王制》雲:“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慾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譯。”《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是關於先秦時期禮制的著作,說明早在周朝的時候,中國就有專門負責翻譯的官員了。那麼後世的翻譯工作,為什麼稱之為翻譯呢?因為中國古代的中央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比較密切,“北方曰譯”,所以後世的翻譯工作稱之為“譯”,而不是“寄”、“象”或者“狄”。

    元、明、清三代,由於中國與外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所以專門負責翻譯工作的官署也越來越完備。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設會同館,明清兩代沿置。鄭和下西洋期間,明成祖還在北京順天府設定了四夷館,四夷館附屬八館,其中回回館負責波斯語的翻譯,高昌館負責察合臺語的翻譯、緬甸館負責緬甸語的翻譯,說明當時的明朝並不缺翻譯人才。

    (明成祖畫像)

    明、清兩代,官方還編纂了各種學習外國語言的書籍,如《譯語》、《雜字》、《來文》等等,這些書籍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外語詞典和外語教材。

    鄭和下西洋期間,還有很多的外國使節來到中國朝貢,如果當時的朝廷沒有翻譯人才,怎麼與這些人溝通呢?

    那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語言怎麼溝通呢?這裡就存在一個轉譯的問題,有時候需要重譯,甚至是三譯。並且,在邊境上進行貿易的商人是天然的翻譯官,所以鄭和下西洋到了外國,完全可以解決語言溝通的問題。

  • 2 # 圍爐煮酒話春秋

    一個國家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外國交流,都抵不過自身的強大實力更有說服力。正所謂弱國無外交,只有國家的強大才是硬道理。

    據禮記記載:

    無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慾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譯

    這說明早在周朝時期,中國就有專門從事翻譯的職業了。因為周朝時期,中原與北方少數名族聯絡比較緊密,但是語言並不通。於是周朝就派人專門學習他們的語言,翻譯成中國語言,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翻譯。配圖

    到了明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明朝有一個叫會同館的部門,負責與外華人打交道,有翻譯人員任職。同時還在順天府設定了四夷館,下設有很多翻譯機構,專門負責外國語言的翻譯工作。

    鄭和下西洋除了依靠自己本來就有的翻譯人才是不夠的,畢竟有很多國家與明朝來往較少,語言交流不頻繁,那麼這時候怎麼辦呢?據記載,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除了使用明朝自己的官方翻譯人員外,還使用了至少三種任來進行翻譯工作。

    一,明朝在外國經商的商人,各國在明朝經商的商人。這些商人由於職業需求,通曉很多國家的語言,可以用於翻譯工作。

    二,各國在中國的外交代表,也就是使節。這些人長期呆在中國,學會了中國話。當鄭和去到他們國家時,可以讓他們充當翻譯。

    三,當地的華僑,中國自古就有很多人移民海外定居,鄭和沒到一個地方,就尋找當地華僑協助翻譯。配圖

    所以,綜上所述,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除了少數國家之外,大多數國家的語言並不是很大的問題。其實,如果沒有明朝強大的實力作為依靠,再好的翻譯都沒有用。正是因為明朝的強大,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才會暢通無阻,四方拜服。

    國家強大的實力,才是最好得外交語言。

  • 3 # 密探零零發

    鄭和下西洋,關於語言問題,在當時不是問題,當時明朝作為世界的中心,擁有大量的外籍人士,他們就是最好的翻譯官,並且明朝自己也有自己的翻譯人才。

    鄭和船隊,可謂是一個由27000人組成的龐大艦隊,擁有完整的體系,堪比現在的航母聯合艦隊,有各類的人才,為鄭和的航海做支援。當然為了解決出國語言問題,鄭和艦隊有自己龐大的翻譯人才,這些人才分三類。一是明朝自己培養的翻譯人才,自古明朝一直是世界的 中心,周邊大量國家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因此中外交流很頻繁,因此明朝儲備了大量的翻譯人才;二是來明朝旅遊和出使的外籍人士,為我所用,例如元朝義大利的馬可波羅就從義大利遠道而來;三是就地選拔和補充優秀的翻譯人才,從而支援鄭和的艦隊繼續遠行。

    語言對於已經有上千年中外交流的中國來說,都不是事,鄭和下西洋,是唐宋以來海上貿易大發展後,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領先歐洲一百多年,但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的航海時代戛然而止,從而錯過了世界大航海時代,逐漸喪失了整個世界,令人痛心呀!

  • 4 # 魏青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跟你講一下“廣州通海夷道”這個詞語:廣州通海夷道是指唐代,中國東南沿海一條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北部諸國、紅海沿岸、東北非和波斯灣諸國的海上航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

    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

    廣州通海夷道以廣州為起點,全長1.4萬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時透過這條通道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回輸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

    當然,這個不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海上絲綢之路大致可以分為六個階段:

    海上絲綢之路開創期——戰國;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期——秦漢;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期——魏晉;海上絲綢之路繁盛期——隋唐;海上絲綢之路鼎盛時期——宋元;海上絲綢之路由盛及衰——明清。

    鄭和下西洋,他走的不過是古人的路子,曾幾何時,我們也是一個世界貿易的核心,也曾是一個海洋王國。鄭和不是中國的第一次出海,恰恰是中國與海洋的一個告別式。

    這樣可以搞懂語言到底是怎麼解決的了嗎?

    除了必要的翻譯之外,鄭和所到的國家,其實就是各朝代的合作過的老客戶。另外,過了印度,基本上說的都是阿拉伯語了,只要帶上會阿拉伯語的翻譯,基本上能解決大部分國家的語言。

    有人說,朝代更替,那些老商家早就聯絡不上了,經過戰亂,還有幾個人會翻譯?其實這個也不用擔心,明朝有專門培訓翻譯官的地方:四夷館

    《明史·職官志三》這樣記載:

    自永樂五年,外國朝貢,特設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八館,置譯字生、通事,通事初隸通政使司通譯語言文字。正德中,增設八百館。八百國蘭者哥進貢萬曆中,又增設暹羅館。

    其中,緬甸和泰國(暹羅)都是採用聘請外教的方式教學。

    怎麼樣?是不是有點顛覆思想?萬萬沒想到春秋戰國就有了海上航行,也沒想象到明朝的時候都有外華人教翻譯了?

    其實有時候好好琢磨歷史,真的會發現一片新天地!

  • 5 # 老麥說說

    肯定是帶翻譯啊,大明時期,我泱泱大國,外事相對還是比較頻繁的,翻譯工作也是做的比較到位的,早在朱元璋時期,南京應天府就有設會同館,明成祖朱棣時期又設立隸屬於翰林院的四夷館,從國子監招生培訓,專門負責翻譯工作。

    四夷館下設八個語系,分別是韃靼館(蒙古語)、女直館(女真語)、西番館(藏語)、西天館(梵語)、回回館(波斯語)、高昌館(察合臺語)、百夷館(傣語)、緬甸館(緬甸語),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需求,又增設了暹羅館(泰語),八百館(泰沅語)。而隨著外事的逐漸增多,逐漸的又增設了北韓館(北韓語)、日本館(日語)、琉球館(琉球語)、安南館(越南語)、真臘館(高棉語)、暹羅館(泰語)、占城館(佔語)、爪哇館(爪哇語)、蘇門答喇館(亞齊語)、滿剌加館(馬來語)、河西館(河西語)等等,達到十八館之多。

    鄭和下西洋,揚大明國威,開通海上絲綢之路,船隊兩萬多人,隨行的翻譯自不在少數,有名有姓的有馬歡、郭崇禮、哈三等人,這幾人精通波斯語與阿拉伯語,還有的本就是清真寺的掌教,而鄭和下西洋所到國家多是穆斯林國家,這幾個人都精通阿拉伯語,所以交流起來問題還是不大的。

    當然也會有一種情況發生,那就是到一個地方之後,沒有這個地域語系的翻譯官,其實這也不難,大明時期全球範圍內的貿易已經興起,在當地找尋第三翻譯還是可行的,所謂的第三翻譯就是當地找尋精通當地語系以及其他語系的人,然後從鄭和船隊中找尋精通其他語系的人,這也用第三方語系交流,然後由此翻譯成當地語系,就類似於一個說漢語的,一個說法語的,還有一個會說法語和英語的,那麼就找一個會說英語和漢語的,這也就可以形成溝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孩子會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