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瑋
-
2 # 美食理想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辭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中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為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
3 # 大梁遊記
筆者試著回答您的問題。
近年來,我們國內受臺灣、日本的影響茶道也開始興起並熱度不減。但目前國內茶道也有“精不厭細、浮於表演”的問題。某種程度上也需要人鬆動活化,正本清源。
一、行茶,自應包括行為與其意境。
南韓人稱茶道為“茶禮”,禮即儀式與其背後的道之理,行為自是重點,唯禮要契合自然之理,太重形式則過猶不及。行茶,不只泡出好茶這焦點,個人舉止之動靜得體、待人之醇厚和易、面對自然環境之開闊儘性、胸懷歷史長河之厚道親切,這都是一個人的行為所及。泡好一壺茶,也許不須把學問說得太大,但喝好一壺茶,必有待人接物的影響。
二、茶室是面對內心、修養、證道的歸處。
早晨起來,主人自己打水烹茶,坐定後,一口熱茶下肚,意味打起精神修。
修什麼呢?自己的心性。
怎麼修呢?透過茶藝反省心性。
一泡茶未盡善盡美,有偏差就可反省自己的用心,在操作過程中也能省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心態心境。
心由外攀而妄念,由專注而澄明,由中觀而覺照萬物此時修盡私心之習性,達到本心默契天性之證道境界。
儒家修養功夫,所謂盡己之心、盡物之性,而與天地參,意思相同。見道後,即見萬物生氣盎然,各活各的過程,又復有機相連成一道,如溪中水草之平行擺動。天地間,只有人心與道出出入入,會糾纏擾亂,但對有道者則不成障礙。
有道者在行茶過程,隨機觸發,讓人自然感心,逐步讓人的心融入生命之流;
這關鍵在自己這一頭,自己起心動念必須無證無求,完全以本心契性順道而行,前面說過這叫心行,無論行住坐臥、泡茶論道都是心行,感覺是敞開而適當。
-
4 # 秦獸季茶暴香,酒過甜,人擅諂,皆非善類(都不是好鳥 )
(1)我對茶道傳承的看法:中國國粹別國寫
略懂酒,稍知茶,會寫漢字,深曉人性----所以敢稍微班門弄斧一下,昨天說了陸羽,今天說說茶道。
什麼是茶藝?茶禮?茶道?當然是先有茶藝和茶禮,接下來是茶道,茶藝和茶禮網上的不再贅述,今兒主要說茶道。
中國茶道,早期通常指煮茶和飲茶之道,發展到今天,更多意義上是養生之道、健身之道、道德修養之道,是“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隸屬茶文化分支。
但今天中國有沒有“茶道”呢?寫這篇文章之前我還專門詢問了前文提到的沈未未,她是省級茶藝師,算不上大家,但肯定是業內人士,我問她中國目前有沒有茶道,她告訴我:“也不能說沒有,無緣相見吧,我見過的基本半吊子,包括我”。
我認為這是她的謙虛之詞,也是中國茶道目前的狀況寫實,當然,我喝茶僅僅十餘年,眼界淺陋,沒見過什麼世面,但根據我查閱茶道文獻的情況出發,發現日本在茶道方面的著述明顯多於中國,而國內關於茶文化的書顯然多於茶道的書,而即使是茶文化相關著作,也不要說《茶經》這樣彪炳千秋的著作,能超過前人著述的,還真沒幾本,比如能和宋徽宗的《大觀茶論》或者岡倉天心的《茶之書》比肩的著作,我認為基本沒有。
中國是最早飲用、栽植茶葉的國家,也是世界產茶大國,但除了《茶經》、《續茶經》等幾部歷史大作,近世以來寫茶葉、茶道、茶歷史、茶文化最好的書,多數都不是華人寫的,茶葉三大經典除了《茶經》是華人寫的,1911年出版的《吃茶養生記》是日本的榮西禪師寫的,而中國“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高度評價的《茶葉全書》則是美華人威廉·烏克斯(William Ukers)歷時十年考察、調研寫成的,出版於1935年,再往後,我個人認為吳覺農先生的《茶經評述》是當之無愧的茶葉類的大作。
再比如,日本千宗室的《茶道學大系》,從茶文化史、茶的美學、茶道建築、茶的人生哲學、茶道精神,甚至連茶點都詳細涉及,而工藤佳治的《中國茶事典》,不僅寫了所有的中國名茶,連“平陽黃湯”、“鳩坑毛尖”這種華人都不一定知道的茶都被他蒐羅到並詳細記載……
反觀我們中國相關茶的著作,開啟各種圖書網站,能找到的有質量的書實在不多,多是集中在傳說故事、軼事趣聞、常識重複等方面,更有很多書的內容高度雷同……我們缺乏沉下心來做學問的精神,也缺乏相應的資料,因為我們的文化曾經出現過斷層,連同資料帶藝人,都斷了……所以說,日本從中國學過去的東西,最後都比我們儲存得好,再加上日本人的創新和認真,反而超越了我們,比如茶道就是。
元代以後中國陷入混亂和黑暗時期,漢族很多傳統和文化被破壞,及至後來,喝茶成為“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勞苦大眾的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大量寶貴的茶典籍和茶具,全被化為灰燼和齏粉,不只茶文化,全民族所有的好東西、好文化,連同好的人性,都遭遇空前的滅頂之災。
鑑於鴉片戰爭以來的戰爭苦難和近現代的黑暗統治,茶道在中國沒落了,因此不只是日本同仁,包括我們自己也意識到一個問題:對絕大多數今世華人來說,喝茶不過是純粹的感官享受,或者標榜自己清高的一種形式,其中更有逃避和遁世的成份,與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和美好追求並無關係。
長久以來民族的苦難和人生的艱辛,已經奪走了華人探索生命意義的熱情。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求生勞作中,在週而復始的爾虞我詐中,變得既蒼老又實際,那些能永葆青春與活力的童真,那些讓人沉醉的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再也不是華人託付心靈的所在。我們恭順接地受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以及那些和人類文明背道而馳的價值觀,所以,儘管我們手上的那杯茶依舊散發著美好的香氣,然而杯中再也不見唐時的浪漫、宋時的儀禮乃至人性的馨香。
茶依然是茶,喝茶的人卻沒有喝茶的心了。
(2)我對茶道的人生感悟:人生如茶 有苦有甜有返甘
唐代的煎茶,可視為古典主義,宋代的點茶,可視為浪漫主義,明代的淹茶,則是寫實的自然主義,如今的中國茶,我實在不曉得該叫做什麼主義,有很多人一聽到“請喝茶”就渾身哆嗦,難不成是恐怖主義?真是糟踐了茶。
我不太懂茶,但是嘴比較刁,味覺發達,去年在“在長安”,老茶人張老師用一餅白茶招待我,嚐了一口後我說:三年的?張老師略微有些吃驚,大概是因為實在我穿的不像個喝茶的人,而像個街頭混混。
我考慮過萬一說錯了就丟人了,畢竟第一次跟德高望重的前輩見面,如此大喇喇地對人家的茶評頭論足,似乎失禮,但我學喝茶的過程,其實也是自己心性成長的過程,也是我感悟“茶道”的過程。
那時剛跟沈未未學了點兒泡茶的“手藝”,記得去重慶的時候,在老鄭的辦公室,我搶著泡茶,老鄭看著我泡茶,全程微笑,直到喝到嘴裡,也連連稱讚,並提出一些小小的不足,後來輪到他泡茶,我看著他喜悅安靜的表情和嫻熟的動作,才知道自己跟他的差距有多大,我慚愧起來,他卻說:無他,唯手熟爾。並鼓勵我多跟不同的茶人交流、學習。
老鄭告訴了我關於茶道的第一個關鍵詞:包容。
結識的茶友逐漸多起來,對自己泡茶的手藝越發不自信,有一次我和沈未未喝茶,我問她:我該怎麼泡茶?她問我:你見過泡茶沒?我說見過,她又問我:泡茶的程式知道不?我說知道,她再問我:你自己泡過茶沒?我說泡過, 於是她說:既然你什麼都知道,想怎麼泡就怎麼泡吧。
這幾句話頗有點兒禪機的感覺,但當時忽然就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泡茶就是泡茶,何必視為畏途?
沈未未告訴我了關於茶道的第二個關鍵詞:自信。
所以我面對張老師的茶葉,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我認為它是三年,那我就勇敢說出來----不對的話是一次學習的機會,說對了則是我進步的證明。
我曾喝了幾年安靜的茶,這兩年因為“請喝茶”,很多事情變得不明朗,心情也跟著陰晴不定,煩躁或者緊張的時候,就去掰一塊兒勇哥送的生普,看著緊縮在一起的茶葉在開水的沖泡下逐漸舒展開來,從第一泡的淺琥珀到第二泡酒紅色的心,心情也逐漸平靜,生命裡有了溫暖和芬芳,活得也能輕鬆一些。
英華人稱下午茶是“一天之中有Sunny的時刻”,對我來說,茶和酒都是我生命裡獨處時最好的沉默伴侶。
有一天“喝茶”歸來已經凌晨三點多,沒回家,直奔百十公里之外的專案部,兩小時的車程後,天已麻麻亮,睡意全無,自己泡了一壺茶,慢慢喝著,看著東方漸白,想著自己從一個渾渾噩噩的少年到逐漸甦醒的中年男人,猶如被綁赴刑場的囚徒,被趕上人性的道路,一路歷程猶如茶的生長:香味兒來自葉子,苦味兒來自茶樹,有苦無香只能叫“茶”,有香無苦只能叫“葉”,有香有苦有返甘,才是茶葉,我的生命,不也是這樣?正因為年輪沉澱了我的苦澀,那油油的葉子,才託得起Sunny下的芬芳。
(3)我對日本茶道的理解
有記載說日本茶道形成於鎌倉時代,不算過份,但不準確,日本在奈良時代(公元710-794,也就是唐中宗的神龍四年到德宗的貞元十年)已經有飲茶記載,到了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我們上文說過的榮西禪師,從中國帶回的茶葉種子,在日本落地發芽並茁壯成長,這位了不起的禪師,寫了我們上文說的《吃茶養生記》,而且是用漢文寫成的。
而日本茶道的真正形成,要從一休宗純的弟子村田珠光算起了,這位茶道鼻祖將日本茶道由一種飲茶娛樂形式提高為一種藝術、一種哲學、一種宗教。珠光完成了茶與禪、民間茶與貴族茶的結合,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核心、夯實了基礎、完善了形式,從而將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斜體字部份來源於浙江大學出版社·《鈴木大拙說禪》)。
到了十六世紀,了不起的千利休出現了,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將村田珠光提出的茶道精神由“謹、敬、清、寂”修改為“和、敬、清、寂”,一字之改動,不僅迎合了當時日本的社會精神,也開創了茶道精神的新面貌,但是囿於篇幅,我們下文主要說下“和”的精神。
日本茶道,表面上看是美學儀式,內裡則淵遠流深,奠基於道家和禪宗思想,而這一切,都源於中國,中國也曾有過真正的茶道,只可惜時代斷層造成文化變異,同時也喪失了很多文化精華。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說人年少時是“琴棋書畫詩酒茶”,人到中年就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是不管咋變,“茶”總是在的,說明“茶”這個東西,能高能低、能俗能雅,就看人怎麼用它,而日本茶道,就是把這種形而下的世俗事情提升到了空靈美妙的哲學高度,進而演化成安身立命的信仰之道。
茶室在日本有“時興之所”的稱呼,暗示了茶室是容納創意的場所,茶室是非常清淨的,即使是最黑暗的角落,也都一塵不染,但茶室不能徒有清淨,更要兼具美感與自然,如花道大師田中昭光所言:花要插得如同在原野中綻放(中國早期茶道強烈反對在茶室佈置花,並將其列為“煞風景”的行為)。
茶室中循規蹈矩的佈置,往往被認為是有害想象力的,所以我們在傳統的日本茶室,看不到“對稱”和“單調”,這一點在鈴木大拙、森下典子、岡倉天心等人的著作中也能見到類似的表述。
房間內的各種器具,組與組之間要避免在顏色和樣式上的重迭,如果室內已經有鮮花,則繪畫中就不可以再出現;如果水壺是圓身的,那麼盛水的器具就要有稜角;如果茶碗是黑色,茶葉罐就不可以再用黑色,如果需要擺放花瓶和香爐,切記不可擺放在桌案正中間,以免空間被對稱分割,床旁邊的柱子,也不可以和其他的柱子使用同樣的木材……(帶下劃線的文字部份來自岡倉天心《茶之書》)。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被主人邀請去喝茶,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無論多麼心浮氣躁的人,走過主人精心佈置的庭院之後,往往都會安靜下來,如果來訪者是武士,必須將他的佩刀留在屋簷下的刀架上,因為茶室是和平之所,隨後,無論來者身份的高低貴賤,必須彎腰屈膝,跪行前進,以透過高度不足三英尺(約92公分)的矮門,這項設計顯然是為了培養客人謙遜居下的性情,也是為了提醒那些位高權重的客人:此處是和睦平等之所。
多年前我有一個日本朋友,在威海工作,在自己家中佈置了一個茶室,因為入鄉隨俗的緣故吧,沒有脫鞋、跪行等細節,但那門也非常矮小,我每次進去都要彎腰駝背,不止一次向他抱怨,他都只是笑笑,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關於日本茶道提倡的“謙沖居下”的茶室設計原因,才明白是咋回事。
來客在“待合”暫坐休息,商定好座次後,大家在主人的招呼下依序入座,就坐之前要先向安置於床之間的書畫、茶花行禮致敬,就坐的動作必須保持安靜。
全部客人入席、所有聲響靜止之後,主人才會現身,而在這之前,只能聽到鐵壺煮水的聲音,鐵壺經過特殊設計,沸水所發出的聲音是有節律的,水初開之時,如遠處海浪拍岸,碎浪成花,水沸騰之時,在安靜的茶室,伴著白色水蒸氣,如瀑布回聲不絕。
茶室的斜頂和窗子都經過設計,只讓少量的Sunny進入室內,保證亮度足夠而又不至於刺眼,也能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從屋頂到地板,室內所有的物品,色調都偏淡素;賓客們也需慎選服飾,好與背景顏色協調。茶室特別講究“歲月熟成”,除了竹製的茶筅(xiǎn)和麻布茶巾可以是新的,其他的凡是剛買不久或者新得到的東西,出現在茶室之內是大忌諱。
最後說說喝茶的口感,這個話題是說不清楚的,不僅僅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也因為味覺體驗這東西無法傳遞和取代,所以標準也無法完全統一。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好茶的茶香不要來得太明確,高香一口,反而令人生疑,幽隱模糊又層縷不絕的香味兒,更符人生的幽幽暗暗和心情的深深淺淺,這一點和我品酒類似:如果什麼酒入口暴甜,香味兒沖鼻子,那我一準兒不喝,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品茶品酒如品女人----明淨清澈、自尊自愛的女人最性感(性感和性無關),相反,那種搔首弄姿,粉底厚過鞋底,發嗲撒嬌欺身而上的,還是躲遠點兒比較好。
還有些人,極善於說人喜歡聽的話,但往往做的事不堪入目,如同我常說的一句:但凡說自己最講義氣的人,往往是不講義氣的人,說自己性格直爽的人,往往都是心裡環環套套最多的人,就像那包裝極其精美的茶葉,真能喝的沒幾包,基本都是垃圾。
想起沈未未請我喝的金駿眉,包裝極其普通,一個樸素的圓形茶葉罐,外表是素色的紙,我拿到手裡一看,另一面赫然寫著“梁駿德”三個字,不由倒吸一口冷氣,仔細辨認了一下,是手寫體,不是印刷體,心中非但沒有狂喜,反而凝重起來,雙手將茶葉盒交給未未,那個下午喝到了我人生中最好的一泡金駿眉,此後再有人送我金駿眉,無一不是包裝華麗甚至昂貴的,但都沒有那簡陋包裝的那一泡的滋味了,有的剛一沖水就能聞到化工香料的香味兒,我只能苦笑一下心裡罵一句:MMP,你咋不直接噴香水呢?
主要參考資料:陸羽《茶經》、《新唐書·陸羽傳》、《唐才子傳·陸羽傳》、三聯書店《一茶一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茶之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茶具投資購買指南》、松田忠信《茶道六百年》、田中昭光《如花在野》、山本兼一《尋訪千利休》、森下典子《日日是好茶》、岡倉天心《茶之書》、《鈴木大拙說禪》以及專業茶葉網站。
-
5 # 紅老幫主ok
【茶道文化】:如果一個人能把茶喝好了,辦其他的事情也不會特別難,因為茶裡面有很多學問。茶是一種清雅而雋永的文化,中國是茶鄉,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和喝茶的國度。當你迴歸到品茶生活,就是認同這種留白的生活方式;茶,是一種暗號,讓人們心領神會的接頭,在這祥和吉日,讓我們迴歸自然,步入山中,採茶品茶,領略茶文化的精髓:
茶與自然――親近綠色;
茶與身心――怡情養生;
茶與文化――生活哲學!
【功夫茶道】:這喝茶“品的是味道,花的是功夫”,若功夫不到,這味道自然就品不出來。。。喝茶最好是三個人,三口為一品,華人的三指多數,“三”在中國是個吉祥數字,眾人的“眾”、森林的“森”、水晶的“晶”、品位的“品”。。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臭皮匠頂一個。。。
【聞香茶道】:它的香味不能常聞到,只有在你心最靜的時候才能聞到,然後瞬間而逝,你想聞就再也聞不到了,用心者聞道也。。
【茶道茶語】:靈芽、擇水、養壺、茶道、尋香、靈性。。。茶、水、壺,佛家講“無情眾生”,在愛茶人心目中皆有情,水有優劣之分,泡茶要拿捏好時間,過與不足都是遺憾;紫砂壺盞經茶水浸染,日久則呈現出陶瓷般光澤叫“養壺”。。。我們不能區別兩杯茶的孰優孰劣,卻能清楚的辨別一杯茶的好壞。。。
【禮尚往來】:朋友請喝的茶自然是最好的茶。。。請人喝茶是不抱目的,這才能喝到好茶!
【茶道自在】:《歸去來兮辭》裡渴望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適然。。茶給了時間味道,禪給了人生味道。。《燭光·茶香·禪音·亂翻書》:和茶有時候不是讓你來會客的,是讓你來靜心的,一個人泡泡茶最好。。。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喝一杯咖啡叫苦澀人生,品一泡茶叫高山流水。如果人類只可留下一種飲品,我想西方人會不假思索要咖啡,而東方人會脫口而出選擇茶。。。
-
6 # 融化818
“茶道”所有的道都是圍繞著茶,
道我覺得分為天道、地道、人道。茶是上天恩賜的靈魂飲料,靠著大地滋養才得以生長,靠人的雙手才得以沁人心脾。
天道:不是每款茶都會被人認同和發現,遇見每款茶都叫做一種緣分,當你覺得沒有收穫的時候,茶卻在靜靜的守護著它的使命。
地道:世間的萬物都是靠大地的養育,只有茶,最終與水交融,詮釋著每一片土地的芳香。
茶在感恩。
人道:人發現了茶,茶在改變著人,人為茶設立了各種禮節和沖泡的方法,茶在悄悄改變人的健康,讓人平靜下來,不爭、不躁、不驕、不棄。
這是我眼中的茶道。
-
7 # 小逸說茶器
茶道是什麼?
茶道的重點在“道”,茶之道,道路道路,茶道也可理解為茶之路,旨在透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人生之道。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事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
茶道
茶藝與茶道的關係
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二者的內涵與外延不盡相同。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透過心靈去體會。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則無精、無神。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
茶藝與茶道有什麼不同
很多業內人士將茶道文化講得玄乎其玄,深不可觸,以至於對茶文化具有濃厚的興趣朋友想入門,卻不知從何學起,事實上,學習茶文化最低的要求就是愛茶、愛茶文化,可以先從看得見的茶藝學起,“茶道”內容,應反映現實社會處境下人們的心靈渴求,引導人們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為人生旅途的“綠色棲所”:茶香飄處,收斂奢欲,洗心滌煩,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倫和諧,其樂融融。
茶藝與茶道的區別
好茶,豈止於茶
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讓喝茶更快樂
回覆列表
中文的“家常便飯”譯為日文是“日常茶飯事”。將茶和飯並重,可見茶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茶在日本是必需品,茶道則是日本獨步於世的人生哲學和藝術哲學。
今天,“茶道”和“日本茶道”幾乎是同義語,但日本茶道最初是從中國傳入的。日本茶道研究專家村井康彥在《日本之心——文化和傳統》中,對日本茶道的形成有如下一段敘述:“茶道不同於單純的日常生活中的喝茶。在日本,至晚從9世紀初以來就已經有了喝茶的習俗,但在此以後,至少有4個多世紀僅有喝茶而無茶道。因為,使兩者得以分離的茶禮,約在14世紀中葉才出現。茶禮——喝茶的規則,是中世紀以後從中國傳入日本,並以禪宗寺院的喝茶禮節為母胎產生的。”所謂“茶禪一味”,即表示茶道和禪宗的密不可分。
日本的茶道有一整套系統的禮儀,需要安排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場所,遵循特定的程式。但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茶數奇”,即以物為中心,特別是以茶具為中心;2、“茶寄合”,即以人為中心,強調人與人的關係。
“茶數奇”在歷史中經歷了一番演變。日本茶道最初因受唐代中國的影響,對“唐物”即中國唐朝的器物,情有獨鍾,所謂的“茶數奇”即“唐物數奇”。這種傾向一直持續到約14世紀末。但是,從15世紀後半開始,“茶數奇”開始從“唐物”向“和物”轉移。質樸無華即自然美的茶具等,日益受到青睞,並進而催生了崇尚幽雅恬靜的“佗數奇”。迄今為止,崇尚自然美仍是日本美學最核心的要素,並構成日本獨特的藝術哲學。
“茶寄合”體現了日本人的人生哲學即為人處世的認識和態度。日本茶道有一個術語,叫“一座建立,一期一會”。所謂“一座建立”,意思是人們相聚一起喝茶,形成“一座”;所謂“一期一會”,意思是相聚一起喝茶的人們,即便是彼此非常熟悉的親朋好友,也要將此次聚會視為人生只此一次機緣,必須非常珍惜。要將人生視為如同茶的泡沫,即人生無常,轉瞬即逝。這種思想是受佛教“無常”觀影響的體現。日本人喜歡櫻花,原因也在於此:徇爛滿開之後,很快落英繽紛,兩者僅相隔數天。
日本茶道以相輔相成、彼此不可孤立的“和、敬、靜、寂”為宗旨,這一宗旨也是修身養性的方法論原則。
日本茶道的流派約有30個之多,以被譽為“茶聖”、本名田中與四郎的千利休(1522—1591)的後裔承襲的“三千家”,即表千家流、裡千家流,武者小路千家流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