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商業化市場氛圍濃厚的今天,家國關係的紐帶和橋樑是什麼?
9
回覆列表
  • 1 # 聞魯生

    毋忘“家國”之初衷 —— 先有家園、族群、部落,然後才有社稷(國家)。儒家所謂“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深刻闡述了以民心為己心的家國情懷。

    《方方日記》的價值恰在於此:無有憂民之心,焉有愛國之情?

  • 2 # 羅sir職話

    怎麼理解現時代的家國關係?

    過去,古人說家國情懷,先君臣後子弟,忠孝難兩全。但家國關係從過去的秦王漢武到現代,的確發生了一些本質上的區別。

    這個區別,可能還是要從西方的工業革命說起。

    為什麼?

    過去的家國,本質上都是依靠發動戰爭來掠奪土地資源為目的的。這個方法好或者不好,從人類誕生三十多萬年來看,人類的數量一直沒有什麼增長,從物種的演化來看,至少它是失敗的。

    但工業化帶來的家國情懷又是什麼呢?

    首先,從物種的演化上,工業革命的確可以說是改變了整個人類物種走向的革命。人類數量從工業革命開始,大幅增長。

    到如今,全球70億人口,我們暫且不論地球的生態環境如何如何。

    我問的是,這70億人口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我們講家國情懷,那麼大遷徙之下,非洲恐怕才是“全人類”的家園。

    但若回顧過去到現在,從周王朝起始,到中國如今。領土也一直隨著政權的交替而變化。

    所以,現代文明的家國情懷,從過去的“政權制”到現在的“人權制”。這背後,我們要感謝技術的推動導致的“人值錢”而非“資源值錢”。

    如果說,過去的家國情懷以民族、共同語言、共同文化為紐帶,那麼今天的家國情懷,則變成了以自由、民主、法制、文化為傳遞的紐帶。

    現代的家國關係,一切都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紐帶上的家國關係。

    在過去,封建社會的國家統治為皇權服務,那時候的家國關係是“君、臣、子、弟、”,但現代社會從政治上講越發追求平等和民主,儘管在經濟地位上有千差萬別,但依託於法制,我們所擁有和享受的權利,在這一點上是平等的。

    通俗的說,過去的美國領土,除了土著印第安人外,其實是英國的殖民地,而建立起美國這個國家的,也無非是英華人和一些殖民者。

    因此,現代的家國關係紐帶,本質上就一條,人民是否生活的幸福,居者有其屋。自然國家和人民的心就會連在一起。

    相應的,倘若連人民的基本生活都無法滿足,卻整體去操心家國情懷、國家安危,我認為是相當荒謬的一件事。

    當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我們是否敢於不公發聲,還是敢於“情緒”發聲,這背後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就拿現在全球大多數國家所認同的普世價值觀來說吧,它超越民族、種族、國界和信仰,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價值觀,是衡量是非善惡的最低尺度,或者說是人類道德的共同底線。

    而這,就六個字:公平、正義、自由。

    反過來,這六個字也基本都是為人而服務的。

    什麼是現時代的家國關係呢?拿奧巴馬舉例吧,奧巴馬的祖父是移民到美國的,但奧巴馬卻成為了美國第四十四任第一位黑人總統。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權利。也可以說,國家的認同感不僅僅取決於你對這個國家做了什麼,也取決於國家對你做了什麼。

    而這,就是新時代的家國情懷。

    注:另外,我認為這跟所謂的商業化市場氛圍沒有半毛錢關係。強如西方資本市場的發源地美、英、德、法,也並不見所謂的家國情懷丟失的現象。

    所以,這背後的原因,值得你我深思。又或者,你要看今天的社會輿論導向和價值觀是否正確。你也要明白,儘管擺在我們面前的房子、車子、把我們壓彎了腰,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商業化市場,不是嗎?

    想通了這點,你就會發現,家國情懷在今天依然存在,只不過相比於過去,它變了個味道。但這個味道,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品嚐。

  • 3 # 無憂草2775

    在有限的區域內,無數個百姓的家組成一個國,這是國家含義。

    在封建社會,皇帝管國家所有權利,百姓家庭是為皇帝服務,國家是皇帝所獨有使用權。

    在現代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管理權,使用權歸百姓。

  • 4 # 所南堂

    從常識來看,家是由血緣親情關係組合而成的,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元。國是一個政治共同體,生活在其間的人們得有著公共的基本的價值觀。先來看中國古代的家國關係。

    古代的“家”更多時候指具有政治意涵的大家族:“諸侯立國”,“大夫稱家”,歷史上“三家分晉”就是韓趙魏三個士大夫之家把晉國分而治之了。這樣的“國”和“家”既是一個基於血緣親情的宗法團體,也是一個政治共同體,家國一體。古代一國滅了另一國,基本就是一族滅了另一族,《大學》講“修齊治平”,也是說能處理好大家族的事基本上也就能把國治理好了。

    古代有政治意義的“家”的概念在“國家”一詞中保留了下來,但幾千年來當家作主的“皇家”換了一茬又一茬,血緣意義上的家卻一直延續著。到了現代,家基本指三口之家,家族雖然還存在,但也只是一個血緣共同體;現代的國都是依法治國,憲法賦予公民一系列權利和義務。所以全體公民和團體與國家的紐帶和橋樑無疑就是憲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股申購買入已確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