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很大程度上是儒家為了迴應佛教的挑戰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態的儒學,因此被稱為(宋明)新儒學。佛教的宗旨是出離苦海,停止輪迴,成佛入涅槃;理學的目標是成聖,但要不出世也能得超越,因此“成聖”簡單的理解就是要在社會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且要做到極致。
內聖外王是儒學的根本旨趣,程朱陸王在同宗孔孟、同扶綱常這一點上是一致的。程朱陸王的根本不同在於:程朱主張“性即理”,以“理”為最高範疇,陸王則以“心”為最高範疇。
既然要做一個道德的人,就面臨一個道德的根據在哪的問題,即德性的根源問題(佛教講涅槃是因為佛學認為緣起性空,因而萬事萬物都沒有自性,都是無常的無我的,成佛的關鍵就是要放下執著,不要執著於“有”)。儒家通常把這個根據上推到天,有“天命之謂性”一說,天是善的,人性得自於天自然而然也是善的,這個善良本性就是人能成聖的保證。
程朱把這個善良本性也叫做“理”,天理,人只有認識了這個理,才能成聖,就像只有認識到緣起性空物無自性的道理,才能走上成佛的道路一樣。認識是靠人“心”來完成的,朱熹說“心具眾理”,“心”的任務就是認識心中的這些道理,認識意義上的“心”是朱熹“心”的主要面向,這樣一種認識之“心”屬於經驗的層面,而“性”、“理”等概念則在先驗的超越層面(心學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對理學表示不滿)。
然而,道德問題不僅是一個認識問題,它也是一個實踐問題,並且在純粹的、極致的道德實踐中,道德還應該是自律的和自覺的。就是說一個人做出道德行為不是出於外在規範對他的要求,也不是出於什麼別的主觀目的,而應該出於他內心的真實情感,使他不得不這樣做。心學家普遍認為,按朱熹的思路,由於“心”和“理”不在一個層面,兩者非常難“湊泊吻合”。
鑑於此,成聖的德性依據“性”、“理”就非要跟人的內心徹底合一不可,也就是要把“心”提高到“性”和“理”同一個層面,主張“心即理”,“心外無理”,善良的本性是人心本來就內在的具有的(重點就在體會朱熹的“心具眾理”和心學的內在的具、“本具”之間的區別),所以,跟理學不同,心學的“心”是良知本心、良心,良知即天理,良知既是內在的,同時又是超越的。成聖就是致良知,發明自己的良知本心,這就是所謂的內在超越。
宋明理學很大程度上是儒家為了迴應佛教的挑戰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態的儒學,因此被稱為(宋明)新儒學。佛教的宗旨是出離苦海,停止輪迴,成佛入涅槃;理學的目標是成聖,但要不出世也能得超越,因此“成聖”簡單的理解就是要在社會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且要做到極致。
內聖外王是儒學的根本旨趣,程朱陸王在同宗孔孟、同扶綱常這一點上是一致的。程朱陸王的根本不同在於:程朱主張“性即理”,以“理”為最高範疇,陸王則以“心”為最高範疇。
既然要做一個道德的人,就面臨一個道德的根據在哪的問題,即德性的根源問題(佛教講涅槃是因為佛學認為緣起性空,因而萬事萬物都沒有自性,都是無常的無我的,成佛的關鍵就是要放下執著,不要執著於“有”)。儒家通常把這個根據上推到天,有“天命之謂性”一說,天是善的,人性得自於天自然而然也是善的,這個善良本性就是人能成聖的保證。
程朱把這個善良本性也叫做“理”,天理,人只有認識了這個理,才能成聖,就像只有認識到緣起性空物無自性的道理,才能走上成佛的道路一樣。認識是靠人“心”來完成的,朱熹說“心具眾理”,“心”的任務就是認識心中的這些道理,認識意義上的“心”是朱熹“心”的主要面向,這樣一種認識之“心”屬於經驗的層面,而“性”、“理”等概念則在先驗的超越層面(心學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對理學表示不滿)。
然而,道德問題不僅是一個認識問題,它也是一個實踐問題,並且在純粹的、極致的道德實踐中,道德還應該是自律的和自覺的。就是說一個人做出道德行為不是出於外在規範對他的要求,也不是出於什麼別的主觀目的,而應該出於他內心的真實情感,使他不得不這樣做。心學家普遍認為,按朱熹的思路,由於“心”和“理”不在一個層面,兩者非常難“湊泊吻合”。
鑑於此,成聖的德性依據“性”、“理”就非要跟人的內心徹底合一不可,也就是要把“心”提高到“性”和“理”同一個層面,主張“心即理”,“心外無理”,善良的本性是人心本來就內在的具有的(重點就在體會朱熹的“心具眾理”和心學的內在的具、“本具”之間的區別),所以,跟理學不同,心學的“心”是良知本心、良心,良知即天理,良知既是內在的,同時又是超越的。成聖就是致良知,發明自己的良知本心,這就是所謂的內在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