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廣大中醫愛好者,大家一起討論下應該按什麼思維方式學習中醫?
5
回覆列表
  • 1 # IT男2534

    我來說下我的一點想法:

    今天我們身處網際網路時代,遙看古今中醫發展之路,我們懷著敬仰的心看待每個歷史長河中的大家、宗師、大師、名醫等,我們充分尊重中醫原著經典……,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深刻思考如何去學習中醫,採用什麼方法。我研究下來深刻感受我們身處新時期的我們絕對不能用古人和傳統老中醫的學習方式和路徑去學習。我認為我們應該採用“六化”思想來學習中醫:

    電子化:要使我們學習和從業過程全程電子化,不管是我們所看的書籍還是筆記及將來的醫案、心得等等所有輸出都需要全程電子化,只有實現電子化了才能實現高效化和管理化,不然海量的資訊是無法實現海量資訊的管理、檢索和更新。我說的電子化並不是我們要上一個軟體來學習,至少我們可以用一些通用的文件、筆記等管理工具來實現。高效化:在電子化的思想基礎上怎麼採用好的學習工具、配套工具和學習方法實現高效化。學海無涯,效率不高,生命有限,家人等著你護駕,沒有效率是空談。當然我們學習的過程的高效化不一定浮躁、急於求成等。作為一個信仰中醫的人來說,焦躁是大忌,何況我們學習呢?體驗化:在電子化和高效的基礎上,體驗就很關鍵了。因為愛好中醫伴隨一生,需要不斷修正、完善、補充,將來還要做專題研究,並要傳承給後代,如果你現在的電子化資料在書寫、修改、呈現、檢索的時候不注意體驗怎麼利於將來的管理、資訊共享、子孫傳承呢?群體化:今天我們學習中醫比古人及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有條件就是網際網路讓我們中醫學習的群體走得更加近了。我們一定要摒棄古人派系的概念,也一定要摒棄自己將來走向醫生崗位上自己掌握了獨門技術不捨得與人共享,不然我們無法兼任光大中醫的責任,我們不能老吃祖宗留下來的老本。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高質量的網路群體從學習的時候走起,一路走向醫生的崗位,並老去。臨床化:沒有臨床的思想就無從談從醫,那對於我們學習中醫的人來說臨床到底在哪裡,我認為臨床的線索在書裡、在網上,我們可以管理起來,然後再學習中臨床在自己身上在家人身上。跟師或者走向醫生崗位後,臨床應該在心裡,除了醫案我們還要有一顆醫者的心儘可能去跟蹤重要的病人醫後的情況。並把臨床的資訊更新到自己學習的大資料中來,並持續更新自己的專題研究庫。管理化:管理化就是對知識的管理、資料甚至大資料的管理、對自我身體和身心的管理、對家族和家人思想和理念的管理、對群體的相互管理和激勵等。

  • 2 # 草藥黃曉敏

    自學中藥首先需要對中藥性,湯頭等背熟,而且需對中醫的理論,診斷方法進行熟記和深入理解,並參考許多名家醫案,要有準備刻苦鑽研的思想,不能想抄近路,要腳踏實地的努為學習,認真的敢於實踐,在臨床上取得經驗。

  • 3 # 綠茵樹下養精神

    採用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大概還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要具有較為深厚的中文功底。有深厚的中文功底,就可較為輕鬆地閱讀並理解各類古籍,從而知曉中國文化,明瞭中國哲學。

  • 4 # 粉妝淡抹的月月紅

    會修道就會中醫理論。中醫的原理來自陰陽五行,陰陽五行來自太極八卦。都源自《易經》。

    其實華人自帶陰陽五行理論知識,只是現在西化教育不教這些東西了,還把不能理解的東西都歸為封建迷信。

    中醫是從宏觀理論來治療的。用顯微鏡的微觀視角來看中醫,這就是典型的管中窺豹。

    人一旦從小接受過思維灌輸就會形成所知障,學中醫不能帶著成見。唉!現在中醫傳承也只是傳承了《內經》醫人的藥石之術。豈不聞《內經》開篇<上古天真論>,會修行的,還要看什麼醫生。別說治病了,真正醫的是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底撈火鍋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服務,而是為客戶服務的全店員工,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