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1284922

    現在,經營蔬菜的毛利潤都比較高,一般情況下,蔬菜的零售價都要比蔬菜的進貨批發價貴上一倍左右,比如,如果是進價2元/斤的蔬菜,它的零售價最少是4元/斤左右。

    所以,現在擺一個蔬菜攤一般都是可以掙到錢的,至於說一個蔬菜攤一個月到底能掙到多少錢?是不會有統一的標準答案的,因為,決定一個蔬菜攤能掙到多少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攤位所在的城市、所在的擺放位置、攤點的經營者以及經營者所實施的經營規模和經營方式等。我是做水果生意的,但是在我身邊做蔬菜生意的親朋也有很多:

    有一對錶弟夫妻在屬於一線城市的某個人氣旺盛的農貿市場裡擺了個蔬菜攤賣菜,可以實現月均2萬、年總20多萬的純利收入。

    有一對外甥夫妻在屬於二、三線城市的某個人氣旺盛的農貿市場裡擺了個蔬菜攤賣菜,也可以實現月均1萬,年總10多萬元的純利收入。

    有一對堂弟夫妻在屬於四、五線城市的某個人氣還不錯的農貿市場裡租了個攤位擺攤賣菜,卻只能實現月均4千,年總5萬的純利收入。

    所以,擺攤賣菜能賺到錢的多少是不會有統一的標準答案的,只不過,擺一個蔬菜攤的經營收入雖然會有高有低,每個月能賺得的錢也會因為蔬菜銷售淡旺季的分別而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是這個蔬菜攤是在選中了一個好的擺放位置、做出了一定的經營規模、實施了正確的經營方式、付出了自身吃苦耐勞的基礎上擺下的,肯定是能賺到錢的,至於一個月和一年到底能掙到多少的錢,就看自己的經營本事了!

  • 2 # 與夢同行WH

    賣菜的都是反一反還多,批的一元菜他賣二元多,怪不得菜農沒有收益,而消費者卻花高價買菜。

    總之,現在生意不好做啊!賣菜辛苦,幹這行還必須2-3人以上才能忙得了,否則太累了,我是幹了10年的蔬菜生意,現在一天能淨賺2-3百都不算賺錢,我算個賬吧一個人打工一天干好得也掙2-3百,那麼賣菜2-3人要賺多少錢才划算呢!自己算算吧。

    現在賣菜的比種菜的掙錢,街頭小攤位賣菜平均淨收入每月六仟元左右,菜農經營五畝地風調雨順年收入不足三萬,都是下苦人養家餬口還可以,有災病可抗不起的。

    做什麼生意都是要流動人多的地方好做。現在租店不夠交店租,發錢容易,掙錢難,當今社會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 3 # 發兔冷知識

    現在買菜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去大型超市

    另外一種是去市場上的蔬菜攤位

    超市的菜雖然種類齊全 但價格上

    總是沒有蔬菜攤來的合適

    蔬菜攤上的菜賣那麼便宜

    攤主還能賺到錢麼

    賣菜的收入和賣菜的地點

    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大城

    據這位攤主說在2002年一年

    能賣出200噸左右的西紅柿

    到了現在每天都能賣出

    200噸左右的西紅柿

    一年的毛利潤一億元左右

    淨利潤150萬到200萬人民幣

    遼寧早市的一位攤主

    可就沒他賺得多了

    姜老闆和老婆一起經營這家蔬菜攤

    已經有10年了 早些時候菜好賣

    他能賣30多種蔬菜

    而且上多少賣多少

    那個時候每天都有近千元的收入

    而現在只敢進20多種蔬菜

    忙活一天也只能有200元到300元的收入了

    其實賣菜也是個技術活

    如果是在大城市 有足夠的市場

    做好了能達到月收入10萬元以上

    攤主從零售達人 也躍升到批發大鱷了

    但是在一些小城市 客流量沒辣麼大

    月收入就只能在8千至1萬元左右了

  • 4 # 強大才贏尊重

    一個蔬菜攤位,一要看地段。二要看進貨渠道。三要看誰經營。三者結合好的話一個月掙幾萬不成問題。因為蔬菜毛利一般30—到50%不等。

  • 5 # 老沈287178411

    一個蔬菜攤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賺多少錢這不是最關鍵的東西,一年賺的錢也就是辛苦錢,最重要的一年它們的付出,其它人沒有感受到,一年四季:不同的季節,環境,惡劣天氣等等它們始終每天要堅持,天還沒有亮要起床,無論多遠每天要進貨,酸甜苦辣這有它們知道,這是一種生活精神,對生活的態度,責任,擔當是一個家庭的享受。

  • 6 # 倍兒爽8

    市場經濟情況下,只要你努力了,合法經營都能發家致富!我把我身邊的人說給大家聽聽。小毛今年35歲,我是十年前認識他的,他租的攤位賣菜,十年來他取妻生子,和他姐一齊在萬達買了一間門面房,現在和我住一個小區,也是買的商品房。大家可以算算十年他掙了多少錢。

  • 7 # 豬業前沿

    最近總是看到有人發小影片說:擺菜攤月入五萬。賣菜這麼好賺錢,那以後大家都改行賣菜好了。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為此我專門跑到我家附近的菜市場,去我經常買菜的那家瞭解了一下,看看一個菜攤一個月究竟能賺多少錢

    攤主是一個90後的小姐姐人特別好,由於經常在她家買菜彼此之間都很熟悉,小姐姐對我是有問必答。從小姐姐口中我瞭解到她的菜攤週五、週六的生意比較好,一天下來拿兩千的貨能全部買完。週日一天能賣一千多也還不錯,週一到週四的生意差一點,但是一天拿貨一千也能全部賣完。這麼算下來一個月確實有五六萬的收入,但是這個收益並不是淨利潤。小姐姐跟我說除去拿貨的本金,還要支付市場的水電費和管理費加起來大概是500元,兩口子經驗這個菜攤到手的淨利潤大概是一萬六七左右,我們姑且按照16000元算吧。

    每個月收入16000元聽起來感覺不少,可是這個錢掙得並不輕鬆。每天凌晨兩三點就得去上貨,等到了菜市場把菜整理好就上人了,然後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可以說365天全年無休。其實擺菜攤掙得就是辛苦錢,但這個辛苦錢也不是誰都可以做的,除了能吃苦還要動腦筋,需要有技巧。

    第一、去農貿批發市場拿貨技巧

    要根據前一天的銷售情況來看看當天應該拿多少貨,如果前一天剩的比較多那麼第二天要適當的少拿些貨。拿貨的時候如果碰到特別新鮮的菜,品相很好每顆菜都長得比較勻稱大小差不多,像這樣的菜可以適當的多拿一點,畢竟大家去買菜肯定都會挑新鮮好看的買。還有就是一定要根據季節來拿貨,應季的菜可以多拿一點,反季菜搭配著拿。應季的菜拿貨比較便宜賣的也不貴,買的人自然就多。反季的菜拿貨貴賣的也貴,買的人也就少了。

    第一、菜市場賣菜技巧

    不能因為想掙錢就什麼都賣。首要的一點就是菜的質量一定要好,如果是前一天的剩菜可以少掙一點錢折價賣,質量不好的菜一定不要混在質量好的菜裡面一起賣。不要想著偷樑換柱,也不要想著缺斤少兩。來這裡買菜的大部分都是熟客,一旦讓老顧客發現你的小伎倆可能以後都不來光顧你的生意了。其次,偶爾也要讓顧客稍微佔點小便宜。顧客去買菜的時候給他抹個零,或者捎帶給幾根小蔥、小蒜。一般買菜都喜歡在比較熟的人那裡買菜,商家做的時間長,顧客看到菜的品質好、價格公道、攤主也很好。時間一長自然而然的就會上這家買菜。

    其實擺菜攤真的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賺錢,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而且現在市場競爭立也非常大,很多地方都出現果蔬店,賣水果的同時也賣蔬菜。還有很多人也喜歡去超市買菜,覺得超市至少不會缺斤少兩。這些現象也導致很多菜攤價格一降再降,甚至還有好多人覺得又辛苦又不掙錢乾脆改行了。但是不管做什麼生意都好一定要能夠吃苦耐勞,而且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講誠信,大家覺得你實在自然就會多光顧你,這樣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 8 # 小雨在福州

    我二叔做蔬菜批發生意,每月賺30000元左右,嬸嬸也有蔬菜攤子,每月賺20000左右。剛開始二叔摸不著門道,半年沒賺到錢,反而賠了幾千元,近來嬸嬸跟著叔叔一起去做生意,才發現其中的門道,雖然辛苦,但現在他倆月入50000元。

    一、賣菜賺的都是幾毛一塊多,如何賺大錢?

    我二叔看見村裡人做蔬菜批發賺了大也跟著做,可他在第一年就沒掙到什麼錢一,因為他不瞭解這裡面的門道。他剛開始做的時候就是大的批發市場批發回來拼再批給小商販,到二叔這裡已經是二道販,已經被一道批發賺了一次錢,再批也小商販,這樣他掙得錢就更少了。後來,他聯絡了幾個同行一起去到菜農地裡訂購,利潤提高了15%。

    二、如何控制損耗,也是賺錢主要之一。

    二叔剛開始不知道控制損耗,批給小商販的菜,隨便他們把不好看的葉子摘掉再稱。覺得反正也掙了他們的錢,拿掉一點,也實屬正常,但後來二叔發現,大概每批發出去100斤蔬菜,會被小商販摘掉5/6斤左右,如果一批100斤白菜出去能掙30元。每斤0.8元,賺0.3元,成本是0.5元,那麼100斤會被扔掉3元,一車白菜有5噸就是10000斤會被扔掉500斤會被扔掉250元左右。

    後來嬸嬸想了個辦法,把能捆的菜都捆成一捆,再批發給小商販,這樣他們能摘掉的。菜葉子就少很多了。

    三、沒有及賣出的菜如何處理?

    賣菜也有講究,存放時間不長的菜就要少拿,第一天賣得能賺0.3元每斤,沒賣完的第二天賺0.2元每斤,再沒賣完的第三天賺0.1元或者不賺錢也會趕緊處理掉。

    而處理也很講究,二叔剛開始的幾個月,沒賣出去的菜爛了扔掉,沒有處理的渠道。這樣前面賣的是賺了,沒賣提的扔了,相當於白乾活。

    後來做的時間長了,二叔二嬸發現臨近收攤時都有擺攤的人來淘便宜的菜,而且他們量大,但他說開的價格很低。開始二叔很煩他們,開的價格有時讓他賠本,二叔有時很生氣,說扔了算了,幹嘛便宜他們。二嬸覺得賣給他們不賺錢也能保本,幹嘛扔掉。

    後來二嬸開始留他們的電話,有剩的菜,價格不透明的還能賺一點。他們拿菜幾乎會拿一車玉米,一車地瓜,或者一車土豆或者一整車大白菜。後來時間長了。就留了很多他們的電話。摸清之後,二叔開始賺錢了,一車菜能賺1800/2500元之間。差不多兩三天賣完。每月賺30000萬元左右。

    四、二嬸陪讀擺了個菜攤,月入過萬

    二嬸兒子上初中不願住校,於是租房陪讀,白天兒子上學,只要煮個晚飯給兒子吃就行。沒事的二嬸想到菜市場租個菜攤場,可是市場管理員為了保證攤主的利潤,不多招,有空的攤位也不外招,想找個菜攤也是不容易的。

    於是二嬸到菜市場門口旁租了個門店賣菜,她菜的品種多而全。價格對比市場裡的便宜一點,全部明碼標價。擺得跟超市一樣,招了個阿姨上菜和稱菜。

    二嬸每天4點煮好飯放在鍋裡,讓兒子回去有飯吃後,4點20分又開門賣菜,市場裡下午賣菜的人不多,二嬸在下班時賣的菜也賣的很好,每到7點過後,所有賣不完的菜都打折,不虧本就賣掉,7點過後,老阿姨都把她的菜掃光,二嬸零售的菜攤每月能賺15000到2萬左右。

    總結:賣菜雖然賺錢,但沒有經驗的人還可能賠錢。賣菜是個苦差事,每天3點多就起床去拿新鮮的蔬菜,一忙一上午7/8個小時,中午休息,下午4點到7點半左右要忙3個多小時。但是身邊賣菜的人,一干就是一輩子。

    而他們都賺到了錢,至少有一套房子,有的人有三四套房子,早上開三輪去拿菜。下午開小車去接孩子放學,妥妥的悶聲發大財,要求不高的人輕鬆月入過萬!

  • 9 # 翠翠加油吧

    這個絕對是划算的,我認識的一個阿姐,每天開著一個三輪車,上面拉著各種蔬菜,就躲著城管,做了大概十多年年了吧,在南寧全款買了房子,供起了兩個孩子讀書。

    只要有地方擺攤,不管是正規菜市場還是路邊攤,不管是趕集賣還是每天出攤的。當然有固定的攤位要比流動性的強。蔬菜是大家每天都必須的,這年頭誰都可以不吃肉,但是沒人會不吃蔬菜水果。

    現在在華人的餐桌上,基本上每天蔬菜400克、水果200克;穀物類400克,肉類不超過175克。

    只是做菜市場賣菜是非常辛苦的,以南寧為例。一般外地拉菜的大車是凌晨進入南寧海吉星批發市場,而本地菜農也是3-4點就起來收割本地青菜,所以3-4點需要批發蔬菜水果的就必須開車來到批發市場或是南寧郊外的三塘四塘五塘或是武鳴的菜地邊,6-7點必須把菜批發好裝車,並且回到自己擺攤的地方。因為6-7點後各個午託班大小餐館的採購都會出現了。6-8點是菜商最忙碌的時候,畢竟批發的利潤雖然沒有零售大,可是量走得快呀。8點-11點以後就是很多家庭的集中採購時間了。有很多的家庭主婦和阿姨婆婆都是這個時間段出來採購。13點-15點一般都是菜商休息時間,16點-19點就是第二輪高峰期。

    其實不管是做什麼,必須要吃得了苦。賣菜是這樣,做業務是這樣,工地的工人是這樣,辦公室的文員也是這樣。努力生活,不停的學習,才有底氣。不要老是羨慕別人買起房子車子,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是你不願意去付出的。所以你能剩下的只有羨慕。人生只有一次,不要留下遺憾。

    最後附上南寧最近的蔬菜價格,大家可以和自己當地對比一下

  • 10 # 老夥計610322

    我有幾位曾經的同事,下崗後都擺攤賣過蔬菜,其中兩位早就洗手不幹,下江南進廠打工,還有一位仍然在堅持,據他們講,現在賣菜掙錢越來越難,也不容易,起午更睡半夜,吃苦勞累。

    菜市場攤位費年年漲價,賣菜的人越來越多,競爭也激烈,外加不少農民自己利用早和晚進城賣菜,關鍵是郊區大棚種的反季節蔬菜都被賣菜大戶所壟斷,他們事先合同約定隨行就市價全部包攬。

    普通擺攤賣菜拿的貨都是經過了二倒、三倒,沒有什麼利潤差價,蔬菜省耗亦大。現在不少賓館飯店、學校食堂自己開車去市區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去進貨,所以,擺攤賣菜的生意今不如昔,大不如昔。

    我的那位在農貿市場賣菜的同事,攤位不算大,經過多年的經營,賣出了不少老主戶,也擁有多家固定拿菜的小飯店,刨去雜七雜八的費用,每月平均能賺五六千塊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階段,哪個經歷讓你成績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