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其實並沒有說呂布不可留,只是提起丁原、董卓往事,暗示曹操殺之。呂布的宿命其實早已註定,就算劉備不勸曹操殺呂布,其他人也會建議曹操殺呂布的,我認為呂布之死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是劉備、曹操的私心使然。至於說究竟是什麼讓劉備暗示曹操“呂布不可留”,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呂布生平,屢殺舊主
一負丁原
呂布,字奉先,出生於幷州五原郡,幷州這個地方基本算是漢王朝較為偏遠的地帶,當地人比較悍勇,呂布就是其中典型的武者,史稱呂布“弓馬嫻熟、臂力過人”,他在軍中很快脫穎而出,中平六年的時候,時任幷州刺史的丁原非常看重呂布,認為其“驍勇可倚”,對其委以重任。後董卓入京誅殺宦官,執掌大權,與丁原的矛盾日益明顯,如此,董卓僅以利誘就讓呂布倒戈,丁原遂冤死在自己最器重的心腹手中,而呂布則因誅殺舊主之功被任命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二負董卓
起初,呂布在董卓帳下很是得意,然而,呂布在董卓帳下也未能長久,諸侯會盟討伐董卓時,呂布被迫隨董卓西遷長安,內心對追隨董卓的前景已經產生了動搖,這個時候恰逢呂布與董卓愛妾有染,董卓險些怒殺呂布,兩人關係遂跌入冰點,呂布這時已經深感恐懼,王允等人得知後便勸其誅殺董卓,呂布果然應允,再次背叛了自己的恩主。殺掉董卓後,呂布因功升任奮武將軍,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
呂布反覆背叛自己的上級,毫無忠義可言,於公來講,劉備不認為收降呂布是個正確的決定,因為這樣的人,難保將來不會再次背叛自己的主人。
二、呂布負恩,結私怨於劉備
長安政變後,王允一波瞎操作逼反了董卓舊將,呂布遂被逐出長安後,四處流亡,袁術、袁紹均不能容他,最後,呂布採納陳宮的建議,利用曹操東征徐州的時候奪取了兗州,後又為曹操所敗,輾轉流浪至徐州投奔劉備,在到處都不受歡迎的情況下,劉備不顧呂布惡名依然接納了呂布。可是呂布不知感恩,竟然利用劉備南下攻打袁術的時候,反客為主,佔據了徐州,劉備被迫退守小沛。最後呂布在徐州敗亡,被曹操俘殺。
對劉備來說,徐州不僅是他首個獲得的根據地,更是他得意立足於諸侯的資本,這裡對劉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呂布非但不感激劉備的收留,還搶了人家的地盤,不但使其討伐袁術的行動失敗,而且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劉備自然恨呂布,因為無論是誰都不能容忍恩將仇報的行為,劉備依然是如此。
由此可知,劉備於私心,有大仇與呂布。
二、呂布悍勇,備恐其為操所用
呂布雖然有勇無謀,但放眼當時的亂世,能在武藝上勝過呂布的人並不多,如果曹操能用呂布為騎兵將軍,曹操無疑是得了一員大將。劉備雖然失去了徐州,暫時寄身於曹操,但劉備心中是有野心和志向的,他並不打算長期聽命於曹操,現在的劉備只是暫時利用曹操安身而已,只要時機成熟,劉備是要離開曹操陣營的,所以劉備在思考呂布殺或不殺的問題上,更傾向於不讓曹操得到呂布,以避免將來的對手過於強大。
由此可知,劉備於私心,恐曹操添虎豹
三、呂布盛名,曹操本就忌憚之
呂布除了與劉備有私仇外,與曹操也是戰場上的老對手。在曹操起兵於兗州的時候,呂布就覬覦起曹操的地盤,當曹操率部攻打陶謙的時候,呂布乾脆入主兗州,弄得曹操差點老巢不保,只好放棄奪取徐州的計劃,轉身收拾呂布,雙方大戰多時,弄得兗州生靈塗炭,雖然擊敗了呂布,但曹操也失去了得到徐州的最好機會,反倒是劉備白白佔了徐州,曹操焉能不恨呂布。
後來呂布成了徐州的主人,曹操與之再次大戰,這場戰爭可謂是中原歸屬的戰爭,曹操擊敗呂布才奠定了他稱雄中原的基礎,對於這個一直以諸侯之名與他作戰的老對手,曹操不可能像對待普通將領那樣對待呂布,所以曹操在考慮是否用呂布為將的時候,肯定也會考慮呂布的忠誠度,試問,以曹操這樣多疑的人,怎麼能安心使用呂布呢?劉備這個時候公開提出丁原、董卓往事,正好應對了曹操內心深處的擔憂。
由此可知,曹操多疑,必不敢信任呂布,劉備所言正合曹操心意。
無論呂布降與不降,他的宿命都是一死,與其貪生求饒,不如學張遼大義趕死,也許這樣還能留下一段美名。
劉備其實並沒有說呂布不可留,只是提起丁原、董卓往事,暗示曹操殺之。呂布的宿命其實早已註定,就算劉備不勸曹操殺呂布,其他人也會建議曹操殺呂布的,我認為呂布之死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是劉備、曹操的私心使然。至於說究竟是什麼讓劉備暗示曹操“呂布不可留”,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呂布生平,屢殺舊主
一負丁原
呂布,字奉先,出生於幷州五原郡,幷州這個地方基本算是漢王朝較為偏遠的地帶,當地人比較悍勇,呂布就是其中典型的武者,史稱呂布“弓馬嫻熟、臂力過人”,他在軍中很快脫穎而出,中平六年的時候,時任幷州刺史的丁原非常看重呂布,認為其“驍勇可倚”,對其委以重任。後董卓入京誅殺宦官,執掌大權,與丁原的矛盾日益明顯,如此,董卓僅以利誘就讓呂布倒戈,丁原遂冤死在自己最器重的心腹手中,而呂布則因誅殺舊主之功被任命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二負董卓
起初,呂布在董卓帳下很是得意,然而,呂布在董卓帳下也未能長久,諸侯會盟討伐董卓時,呂布被迫隨董卓西遷長安,內心對追隨董卓的前景已經產生了動搖,這個時候恰逢呂布與董卓愛妾有染,董卓險些怒殺呂布,兩人關係遂跌入冰點,呂布這時已經深感恐懼,王允等人得知後便勸其誅殺董卓,呂布果然應允,再次背叛了自己的恩主。殺掉董卓後,呂布因功升任奮武將軍,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
呂布反覆背叛自己的上級,毫無忠義可言,於公來講,劉備不認為收降呂布是個正確的決定,因為這樣的人,難保將來不會再次背叛自己的主人。
二、呂布負恩,結私怨於劉備
長安政變後,王允一波瞎操作逼反了董卓舊將,呂布遂被逐出長安後,四處流亡,袁術、袁紹均不能容他,最後,呂布採納陳宮的建議,利用曹操東征徐州的時候奪取了兗州,後又為曹操所敗,輾轉流浪至徐州投奔劉備,在到處都不受歡迎的情況下,劉備不顧呂布惡名依然接納了呂布。可是呂布不知感恩,竟然利用劉備南下攻打袁術的時候,反客為主,佔據了徐州,劉備被迫退守小沛。最後呂布在徐州敗亡,被曹操俘殺。
對劉備來說,徐州不僅是他首個獲得的根據地,更是他得意立足於諸侯的資本,這裡對劉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呂布非但不感激劉備的收留,還搶了人家的地盤,不但使其討伐袁術的行動失敗,而且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劉備自然恨呂布,因為無論是誰都不能容忍恩將仇報的行為,劉備依然是如此。
由此可知,劉備於私心,有大仇與呂布。
二、呂布悍勇,備恐其為操所用
呂布雖然有勇無謀,但放眼當時的亂世,能在武藝上勝過呂布的人並不多,如果曹操能用呂布為騎兵將軍,曹操無疑是得了一員大將。劉備雖然失去了徐州,暫時寄身於曹操,但劉備心中是有野心和志向的,他並不打算長期聽命於曹操,現在的劉備只是暫時利用曹操安身而已,只要時機成熟,劉備是要離開曹操陣營的,所以劉備在思考呂布殺或不殺的問題上,更傾向於不讓曹操得到呂布,以避免將來的對手過於強大。
由此可知,劉備於私心,恐曹操添虎豹
三、呂布盛名,曹操本就忌憚之
呂布除了與劉備有私仇外,與曹操也是戰場上的老對手。在曹操起兵於兗州的時候,呂布就覬覦起曹操的地盤,當曹操率部攻打陶謙的時候,呂布乾脆入主兗州,弄得曹操差點老巢不保,只好放棄奪取徐州的計劃,轉身收拾呂布,雙方大戰多時,弄得兗州生靈塗炭,雖然擊敗了呂布,但曹操也失去了得到徐州的最好機會,反倒是劉備白白佔了徐州,曹操焉能不恨呂布。
後來呂布成了徐州的主人,曹操與之再次大戰,這場戰爭可謂是中原歸屬的戰爭,曹操擊敗呂布才奠定了他稱雄中原的基礎,對於這個一直以諸侯之名與他作戰的老對手,曹操不可能像對待普通將領那樣對待呂布,所以曹操在考慮是否用呂布為將的時候,肯定也會考慮呂布的忠誠度,試問,以曹操這樣多疑的人,怎麼能安心使用呂布呢?劉備這個時候公開提出丁原、董卓往事,正好應對了曹操內心深處的擔憂。
由此可知,曹操多疑,必不敢信任呂布,劉備所言正合曹操心意。
無論呂布降與不降,他的宿命都是一死,與其貪生求饒,不如學張遼大義趕死,也許這樣還能留下一段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