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調局吳勉
-
2 # 汽車概況
如果說燃油寶公司為了推自己的產品而不擇手段,那麼其他一些車評人或媒體,則是助長該氣焰的幫兇。積碳在當時是個熱門話題,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熱搜,媒體人自然都喜歡上熱搜,於是乎一股“積碳”相關的內容隨著脫穎而出。開始發表一些關於如何去除積碳類的文章,自動擋車輛拉高速則是去除發動機積碳的方法之一,不過這種積碳去除方法,一方面是提升發動機轉速,提升發動機進氣量,利用流體沖刷原理,可以去除積碳;另一方面,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發動機燃油效率較高,發動機經常長時間處於較高的燃油效率條件下,這也會顯著去除車輛發動機的積碳。
發動機在開發過程中,每一款發動機都需要開發兩三年,這都是在現有技術比較完善的情況下進行的小改款,需要經過如此長的時間才可以開發完成,如果企業本身技術不成熟,或者發動機改動較大,其開發工作更是緩慢。對於企業來講,時間成本是一方面,金錢的成本也是非常多的,發動機作為汽車上技術最為密集的零部件之一,其技術水平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但發動機的穩定性也是非常可靠的。
現在的發動機都採用電子噴油控制系統,發動機噴油量異常精準,並且發動機節氣門採用了電子控制模式,節氣門開度精準度控制的非常好,發動機進氣量和噴油量都已經實現了精準的控制,這樣的發動機,其燃油效率怎麼會高?並且,為了最佳化發動機的尾氣排放性,降低發動機的油耗,發動機排氣管道位置都放置了氧感測器,該感測器可以檢測發動機尾氣含氧量,進而可以實現發動機進氣量和噴油量的閉環控制,使得發動機噴油量可以自己調節。
所以,現在的發動機,其燃油效率已經非常高了,只要車主正常駕駛,發動機是不怎麼容易產生積碳的。至少,我周邊的車主,有的跑了二三十萬公里,有的跑了十幾萬公里,也有的車主是新車,從未因為發動機積碳而擔憂過。如果發動機油耗顯著增加了,動力減弱了,並且發動機還伴隨著怠速不穩這種情況,作為車主,我們再考慮清除積碳也不遲。
-
3 # 張奕冉
不用拉高速
第我們以前的磨合指的是把發東西里面的鐵削給打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現在的發動機出廠之前就已經冷磨完畢了,所以就不用磨合 ,需要注意的是 ,新車剛開始時速最好別超過120邁 ,不要滿載
溫馨提示
新車不用磨合 ,但是行車電腦需要記錄你的駕駛習慣,所以我個人建議新車,在開始的時候,你可以大腳油門 ,讓行車電腦記錄你的駕駛習慣,簡單就是,你前期駕駛習慣激進一些 ,你的車後期的動機也會根據你的習慣做出最合理的動機輸出,但是會費一些油,大約新車過了3000公里,油耗就會下來啦 !
-
4 # 宋精品二手車
不用,這個說法是指九幾年和零幾年,全球汽車工藝裝配,零部件開發不精確,才需要拉高速讓變速箱發動機整個機體得到完美磨合,現有的廠商都已經把零部件的精密程度做的相當高了,不會有效的磨合,反而會傷車子
-
5 # 只談汽車的豪
如果你拉高速的目的是為了去除積碳,那我建議你還是定期的選擇做油路清洗效果是最好的。拉高速只是能夠讓燃燒更加充分並不能達到清除積碳。
自動擋車通常都配有手動模式,這時選擇較低檔位然後提高車速就可以拉高速了。或者是選擇s擋也是可以達到拉高速的目的。
-
6 # 零號NPC
首先,什麼叫磨合期。我的定義是,新車落地前2000公里,或者第一次換機油前,就是磨合期。
磨合期內要做的事情,就是磨合車子。一臺車要磨合的部分不僅僅是發動機,還包括變速箱、剎車、底盤部件等。發動機的磨合是最主要的,但其它部件也要磨合。
具體可注意的事項是:
1、轉速不要過高。現在一般民用車的發動機最高轉速都可以到5500-6500轉,所以磨合期內,轉速不要超過4000轉,保守一點不要超過3500轉就好。有的人連3000轉都不敢到,那大可不必。
2、油門不要大起大落。全油門加速時發動機工作壓力會增大,如果是自動擋會觸發降擋,使得轉速突然拉昇到很高。所以油門稍微溫柔點,還是以轉速不轟過4000轉為標準。
3、每次冷啟動後,熱車一小會兒。不用太久,1分鐘左右就可以開動了。開動後的前幾分鐘裡,不要轟大油門駕駛。這個習慣其實不僅適用於磨合期,長時間用車都是有利的。
4、不要總是短途行駛,或總是維持同一速度長時間執行。單趟行程5公里內的都算短途。發動機磨合的一個核心是讓內部各金屬部件充分熱脹冷縮,使金屬的強度、形變及間隙趨於穩定。如果每趟行程太短、工況太過單一,就無法讓發動機各部件充分獲得熱傳遞,從而使熱脹冷縮不均勻,就不利於磨合到最佳狀態。最佳行程和工況,我看過一個海外資料,是單趟30公里以上、速度在30-80km/h之間變化。當然這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
5、如果是手動變速箱,在磨合期內應該比較勤換擋,儘量讓轉速保持在發動機良好的動力輸出範圍內,除了不要把轉速拉高過4000轉,也要避免用高擋、很低的轉速強行提速,例如在1500轉以下不降擋,強踩油門提速。
6、對於自動變速箱,磨合期內就沒什麼需要費心。唯一可操心一下的是在高速長途巡航時,每過十多分鐘,可以適當降低速度,把擋位手動降低一擋,讓變速箱不要長時間用最高擋執行。比如說,100km/h行駛時轉速是2500轉,這樣開十多分鐘後,可以降到80km/h,然後把變速箱從D擋切到手動模式,降低一個擋位(原來是6擋就降到5擋;原來是4擋就降到3擋),如果用S擋也可以用S擋,效果一般也會自動降低一擋。這個做法是為了避免變速箱長時間只用一個檔位行駛,讓各組齒輪得到相對均勻的磨合。如果你覺得和做法和費事(買自動擋的人都是圖省事),不做問題也不大。
7、磨合期的車速不要超過100km/h。由於現在新車普遍效能更好了,我個人把這個標準放寬到120km/h。不要開太快的原因,一來是太快會導致發動機轉速過高;二來是車子出廠初期,各個活動部件都要磨合,如車輪的軸承、傳動軸、轉向系統,以及整個底盤的所有活動部件。不開那麼快,萬一有什麼問題(比如某個底盤部件鬆動)也來得及發現,不至於導致很大危險。
8、不要頻繁急剎車。這是考慮到剎車盤、剎車片都要逐步磨合,讓它們漸入佳境,達到良好的配合。頻繁的急剎車可能讓剎車片磨損不均,日後剎車時容易出現輕微的抖動、噪音等。
9、磨合期內不要超載。一來超載有損彈簧和減震器,二來會增大發動機的負荷,不利於發動機磨合。有些人說磨合期要少坐一個人,我覺得倒也不必,只要不要長時間都是滿載一車大胖子就好。
10、坊間流傳的“拉高速”,不要在磨合期裡進行。一來車輛的底盤部件沒磨合到位,開太快存在危險;二來發動機第一箱機油有很多金屬碎屑,強拉高速會加劇內部磨損。拉高速在最佳時機在換完第一箱機油、做過第一次保養檢查之後。
-
7 # 蟲黑之家
不需要不需要,完全不需要拉高速,那是因為以前的車子設計呀,製造的公寓沒有那麼的好,而現在的車子的零部件加工的工藝都是相當好的,不需要去拉高速了。
回覆列表
關於拉高速這個問題,一直有不同的聲音。
我的觀點以及公司里老司機的觀點是,不用拉。
以前的車子,汽車製造業能力有限,對金屬件打磨的精度不夠高,用的不是標準件,所以新車出廠後需要磨合。而現在的汽車製造業已經研究出了冷磨合,零件細節也做了處理,車子都是精密標準件了,所謂的拉高速,只是想求個心理安慰罷了。
尤其現在的車企,基本上都是自動擋了,正常去開就可以了。只要不是彈射起步,燒胎撓地,手動拉高轉速,按時保養就可以了。
經常低速跑城區的,偶爾去跑跑高速,不是為了磨合,而是為了減少積碳。當然,即便是跑高速也不能違章超速喲,定速巡航跑110-120就可以了。
可能,你會聽到一些反對的聲音,你可以撥打廠家電話進行確認。
磨合期,該如何開車?
磨合期內,儘量溫柔駕駛,比如輕踩油門,緩剎車,均速行駛,避免急剎或猛踩油門,車速轉速不要過高。
拉高速,如何拉高速。
上面我就說過,拉高速的目的只是為了清除發動機內的積碳。新車長期慢速行駛,很容易產生積碳。不僅僅是針對新車,經常在擁堵路段行駛的汽車都適合拉高速,最好配合清除積碳的產品,這樣更有效果。
自動擋拉高速可以切換手動模式,或者使用低速擋來進行,發動機轉速保持在3000-5000轉之間,首保前拒絕拉高速,否則會嚴重磨損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