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植多肉園藝
-
2 # 唐長老多肉札記
仙女杯需要曬太陽才會上色?還是它會自然變色?
多肉除了錦化品種以外,其它所有品種想要上色,都必須具備有兩個因素:其一是充足的光照,其二則是一定的低溫。低溫會催生多肉體內花青素的合成,而當花青素的含量高過葉綠素的時候,多肉的葉片就會變色。至於充足的光照則會加快多肉體內花青素的合成,以及促使多肉產生更多的花青素。
而仙女杯想要上色出狀態,同樣離不開光照和低溫這兩個因素,若是隻有光照沒有低溫的話,仙女杯根本無法產生花青素,更不會上色,這也是為什麼夏天光照如此充足,仙女杯反而綠得跟青菜一樣的原因之所在。而要是隻有低溫沒有充足光照的話,則仙女杯無法產生足夠的的花青素,這樣同樣也是無法上色的。至於要等仙女杯自然變色,那更不可能,除非運氣好突然出錦了,要不然就永遠是綠色,最多粉厚變成白色而已。
題主的仙女杯可能入手的實生苗,也可能是自己買種子來播種的,從株型的大小來看,大概才兩年左右,我播種的第二批仙女杯比題主這個還大一點,同樣沒啥顏色。不過題主不要著急,因為就我的養護經驗來看,仙女杯前三年就是小孩,起碼要養到三年以上它才會開始蛻變,然後慢慢的開始漂亮起來,這會讓你真正體驗到什麼叫女大十八變——就像我下圖這棵布瑞東尼一樣,養著養著就變得非常的出塵了,真的就如九天仙女一般。
不過這種出塵並不是上色,只是仙女杯長大了葉片上的白霜厚了而已,但對於長期呈綠色的仙女杯小苗來說,這完全就是質變了,等到了這個階段,題主再去慢慢考慮讓其上色的問題。而仙女杯小苗階段則以長身體為主,我們慢慢的將其莖稈養壯了,養粗了,到後期厚厚的白霜覆蓋起來,再想辦法在秋冬季節給予它們充足的光照,它們自然就會開始上色出狀態了。
現在已經進入夏天了,仙女杯會跟法師一樣深度休眠,到時候題主可得將其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同時控制澆水,20天左右在氣溫相對涼爽的時段沿盆邊少量的澆一次水,保持其根系活力即可。夏天切忌將仙女杯扔在烈日下暴曬,像題主下圖這棵雪山,明顯是曬多了!另外澆水過多造成仙女杯盆土高溫高溼的話,它們在很的短時間內就會出現爛根黑腐,那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
3 # 萌綺園藝
仙女杯需要曬太陽才會上色?
大家好,
我是大蝦,
一個多肉植物大棚裡的園丁。
仙女杯系列肉肉有,白菊,初霜,愛杜麗絲,蘋果葉,雪山等十幾個品種。
我就用白菊為列子說一下吧。
多肉植物上色強紫外線環境,沒有達到曬傷的條件,加上大溫差控水,肉肉變色是會很快。
景天科肉肉出狀態,20度左右的溫差,三個小時以上的光照條件,控水不斷水。
所以曬太陽要曬夠是必須的,這也是仙女杯變紅的原因之一。
仙女杯會半休眠仙女杯肉肉夏天溫度超過35度會半休眠狀態,注意一個月補水一次,一定要保證通風,
半休眠期的肉肉是沒啥狀態,
只會保持當前狀態。
半休眠期的肉肉斷水,也可以變成全休眠,不過容易出現消耗過多,秋天要重新種植喚醒!
完全休眠的肉肉夏天陰涼通風處不要澆水,不要被太陽直射到。
為什麼難以度夏的仙女杯!春秋冬要想變紅就要有一個,10到25度的環境,提供三小時以上的光照,如果紫外線強度是強,很容易就出紅色。
需要注意一下,
夏天不能暴曬到,仙女杯如果土壤不透氣,空氣潮溼,溫度超過35度悶到會黑腐!
不論怎麼做超過35度到39度以上的氣溫,曬太陽是不要想了,
溫度空不下來,也許只有走上脫土,收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晾著。
不要為了出狀態和度夏,就把把顆粒土比列提高到了百分之70以上,顆粒土比例太高,容易出現枯根,
注意使用有保水能力的顆粒土。
-
4 # 趣事百匯
仙女杯喜溫暖乾燥和Sunny充足環境,不耐寒,耐半陰和乾旱,怕水溼和強光暴曬,夏天有休眠期。需要接受充足日照葉色才會豔麗,株型才會更緊實美觀。日照太少則葉色淺,葉片排列鬆散,拉長。其為大型植株,隨著生長的狀態可以一到二年換盆一次,盆徑可以比株徑大1~2寸,這樣可促進植株成長。
回覆列表
仙女杯,白菊,初霜,雪山都是景天科仙女杯屬的多肉,以初霜為例,拉丁詞義“流丹白豪,披雪帶霜般的濃妝豔抹”在聖弗朗西斯科往俄勒岡方向一代都是它的領土,喜生於陡峭海岬崖畔,垂直巖隙中,島嶼上的巨大巖塊之間。葉面長披濃厚白霜,葉片終年常綠(別個上妝上的重一點,卸了妝葉子都是青翠可人的哈);花期五月至九月,生長環境越靠北則越延後。花莖赤紅,花兒黃色。葉片在強光下呈現流丹般的火焰效果,而蓮座中心的白霜愈加濃厚。所謂披雪帶霜!所謂流丹白豪!
仙女杯種植難度很高,澆水很講究,建議手殘黨不要入手,而且價格偏高,不合適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