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奶月寶貝
-
2 # Office講師雅風
7歲的孩子如果對設計感興趣,建議給孩子找個靠譜的美術老師,從素描和色彩開始學起。
平面設計軟體先不用著急,第一需要一定的電腦基礎,第二設計軟體有些功能比較抽象,對於7歲孩子來說理解接納起來會比較吃力,第三孩子處於生長髮育期,長期看電腦螢幕影響視力。
所以我的建議是先培養孩子的造型構圖和對色彩識別使用的能力。所有設計師最後比拼的都是繪畫基礎美術功底以及文化底蘊,所以學習過程不可本末倒置。
如果對電腦設計感興趣,可以給孩子買個繪圖筆,然後安裝一些繪圖軟體,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認識和熟悉電腦操作,平時可以配孩子做一些手抄報、繪本等,因為馬上上小學了,小學階段肯定要有這方面的需求。
至於PS、AI或者其他CG軟體,我個人建議到了小學四、五年級開始學習,或者初中以後再接觸也不晚。
-
3 # 建國讀書會
熟悉平面軟體的使用,操作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平面設計不應該這麼簡單的理解,平面設計最好要有一定的美術基礎,不是單純的寫寫畫畫。理念、構思,這都需要靈感和沉澱。
與其在是否學會操作設計軟體上用心思,還不如讓孩子在技藝上刻意練習,開啟視野,培養藝術感受力。待練習到一定程度,孩子有了更高的追求,再去接觸不遲。
軟體不過是工具。根基不穩,基礎不牢,即便接觸了,練習了,得不到真正的成長和提高。也只是作業,成不了作品。
我在這裡說,絕不是打擊孩子學習的熱情。有興趣是好事,是學習的動力。畢竟軟體是設計的工具,而不是設計本身,積累很重要。
所以,我有一種保守的觀點:孩子心智成熟些,有了一定的藝術基礎之後再去接觸東西,進步會很快。
-
4 # 職錢人
如果說接觸平面設計軟體的話,那可以說是隻要可以會使用計算機,幾歲都可以開始。
不過接觸平面設計軟體的目的是什麼?那無非就一條,做出優秀的設計作品。
不過做出優秀的設計作品,設計軟體是最重要的嗎?
不見得,我們都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
而電腦操作不算是設計的最基礎的能力。
對於色彩的認識,搭配,對於平面內容的規劃,以及那些想象才是最底層的東西。
軟體操作只是實現靈感,終端的一個工具而已。
實際上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基本功在紙上也可以展現。並且很多設計師,都會要求有一個畫初稿,草稿的能力。
小朋友在小的時候可以多接觸一點色彩,設計的基礎原理知識。也可以憑藉自己的一些想象力創造。
這樣也可以讓孩子遲一點接觸到電子產品,減少損害眼睛。
其實後面的軟體操作是很簡單的,只要這些基本功紮實,後面需要,很快就會入門的,精通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這些就像《令人心動的offer》李浩源說的一句話:“我有足夠的積累,但我又一直在路上,所以我有無限可能。”
這就是基本功的意義,而這些,一般一個小學生是沒有辦法理解的。這才是學習能力的本質。
-
5 # 搞設計
先說結論,7歲的孩子對設計感興趣,接觸一些平面設計軟體是不合適的。
7歲的孩子在智力、肢體、理解能力、視力等方面還處於發育階段,複雜的電腦基本操作和設計軟體,讓孩子掌握起來十分困難,要知道,一個成年人要想非常熟練的精通一款設計軟體也是十分困難的,大部分成年人也只是達到了掌握這個地步。況且,經常盯電腦更是對孩子的視力有嚴重的損傷。綜上所述,7歲的孩子絕不適合接觸平面設計軟體。
那麼,我們可以從哪方面下手,培養孩子的設計天賦呢?其實兩三歲以後就是孩子的藝術啟蒙階段了,培養孩子觀察世界、思考世界的能力,引導孩子的想象力,哪怕是孩子以後不做設計之類的工作,也可以培養孩子熱愛生活、善於思考、積極樂觀的性格。
爸爸媽媽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讓孩子觀察日常物品,讓孩子思考為什麼這麼設計。比如說鐘錶為什麼是圓的,警示牌為什麼是三角的。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啟蒙類的節目或書籍,培養孩子觀察和思考。
有人說,畫畫是孩子的第二語言。在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沒完善的時候,可能所有的孩子都經歷過塗塗畫畫的階段。畫畫同樣是孩子觀察世界、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手段。這個階段也不要過多的要求孩子畫出多好的水平,而且要培養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發散的思維以及觀察事物的角度。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孫儷有首歌叫《感知成長的神奇》,裡面的歌詞寫的非常有趣。媽媽問問寶寶,為什麼要把畫畫在牆上。寶寶說恐龍太大了,裝不進紙裡。媽媽又問:為什麼不把米飯放在嘴裡。寶寶又回答:手手也要東西,不然會沒力氣。由此可見,啟發和尊重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快樂、自信、樂觀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回覆列表
你家孩子7歲,上一年級了嗎?上一年級認識一些漢字和英文就可以開始接觸了呀。
只要是他有興趣就可以教,不要覺得太早,越早接興趣會越大,沒準長大就成這方面的專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