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觀史談天小阿姨

    呂布在《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給強化了,他的戰敗經歷也都被加上了各種因素干擾,為的就是襯托他的勇猛無雙,為了三英戰呂布這場戲份,在正史中擊敗呂布的孫堅,被弱化成了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那麼為什麼羅貫中為什麼會強化呂布這樣一個不算正派的梟雄角色呢?

    正史中的呂布出生於幷州五原郡九原縣,比劉備的年紀還要大,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的他因為弓馬嫻熟、驍勇尚武被招入了軍中成為了一員猛將。後來因為他作戰勇猛受到了幷州刺史丁原的賞識,成為了丁原最信賴的部下之一。

    後來丁原入京討賊卻被董卓搶先一步,為了爭奪長安的控制權丁原跟董卓發生了一場大戰,結果呂布臨陣倒戈成為了董卓的乾兒子,不僅殺了丁原還收編了原先的幷州部隊,董卓見狀大喜封呂布做了中郎將,人品不好的呂布就此成了當世名將。在三國演義中之所以加強他,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就是當時的人都誇讚他的勇武,“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並不是後世對呂布的評價,而是當時就流傳甚廣的一句名言,雖然正史中只有對呂布弓馬嫻熟這個稱讚,但是他的轅門射戟卻是真的,可見他箭法高超。

    雖然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誇張,但是他跟當時名人的大戰中卻很少失敗。這也是為什麼他逃出長安之後,那麼多諸侯願意收留他的原因。

    第二就是擊殺董卓和幫助劉備了,雖然呂布除掉董卓大部分都是為了一己私利,但是總體來說卻幫著漢朝除掉了一個奸臣,董卓這樣一個奸臣死在他的手中為他積累了一點功勞,呂布也因此有了一點好名聲,於是他趁機跟劉備結交。

    劉備跟呂布的關係十分複雜,在他們兩個剛剛認識的時候,劉備還是徐州牧,他收留了呂布並且想要增強自己的實力,當時的呂布也很識趣自己在小沛幫劉備看守門戶,但是後來呂布聽聞了留守徐州的是張飛後,就開始密謀進攻徐州,最終趁著關羽和劉備外出征戰佔領了徐州。

    劉備因此失去了徐州這個根據地,為了拉攏劉備的軍力,呂布把劉備安排在了小沛,自己駐紮到了徐州,在袁術派大軍進攻劉備的時候,呂布從中調停,救了劉備一命,所以他對劉備有功也有過,不過劉備卻不這麼想他,在後來一直視他為洪水猛獸。

    第三就是死於曹操之手,《三國演義》不斷的貶低曹操,而跟曹操作對的呂布自然被寫的十分勇武,而且他最後還被曹操斬殺在了白門樓,算是梟雄末路的悲壯,於是羅貫中就將呂布寫的神勇無比,雖然誇大的他的神勇,但同時也凸顯了他的貪婪。

    至於呂布真正的評價從後世人的詩詞中不難看出,很多人都讚賞他的驍勇和斬殺董卓功勞,就連近代文學家蔡東藩都讚揚他“一箭能銷兩造兵,溫侯也善解紛爭;轅門射戟傳佳話,如聽當年嚆矢聲”。

  • 2 # 不折騰的小怪物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但不是史實,因為據史書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沒有公孫瓚,也沒有“三英”,因此小說中“溫酒斬華雄”以及“三英戰呂布”都是杜撰的。“三英”指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既然是文學作品那麼我認為一是故事情節需要參與討伐董卓三英戰呂布使故事推向高潮看到三國武力巔峰人物的對決,二是作者羅貫中傳遞忠孝仁義對權勢的一種挑戰。

  • 3 # 國平軍史

    三英戰呂布,乃《三國演義》中非常有名的橋段,歷來為讀者所津津樂道,小說第五回中驚心動魄的情節。

    從演義本身角度來判斷,三英戰呂布,明顯表現的是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危機關頭,敢於挺身而出勇鬥天下無敵的呂布,讚揚了三兄弟大仁大義大勇的行為。

    當時,劉關張在江湖上名氣都不大,劉備只是個縣令,關羽只是劉備賬前馬弓手,張飛也不過劉備賬前步弓手而已,基本上都是無名之輩。

    虎牢關,十八路諸侯大軍討伐竊國大盜董卓,卻被董卓麾下猛將呂布殺得大敗,在追殺北方梟雄公孫瓚時,張飛率先挺矛,截住了虎狼般的呂布。

    兩人連鬥50餘合,不分勝負;關羽舞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再鬥到30合,戰不倒呂布;劉備持雙股劍,刺斜裡來助戰,三人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呂布遮攔不住,只得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按理,古代打仗時,很講究規矩,將對將,兵和兵,展開冷兵器時代的熱血搏殺,但呂布武藝高強,乃書中第一高手,被譽為“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張飛和關羽,儘管勇猛,但書中交待戰到30合時,依然戰不倒呂布,大哥劉備才按捺不住,三人抱團給呂布吃了一頓團體操,此時已顧不得江湖規矩了,打敗呂布再說。

    至此,虎牢關戰役,劉關張三英戰呂布,就聞名天下,在江湖中遠播,成就了劉關張的英名,可視作劉關張事業的轉折點,在論資排輩的諸侯內,再也無人敢小瞧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了。

    但同時,三英戰呂布,也從側面印證了呂布的蓋世武功,勇猛如張飛、關羽之流,聯手都戰不倒呂布,唯有劉備的參與,三人合力才戰勝呂布。

  • 4 # 手機使用者55455936781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開篇的個人爭鬥最激的,以呂布(馬中赤兔,人中呂布)這樣一位天下無敵之人,引出了當時最無名無地位的三位英雄,是英雄就會無所畏懼。

    在冷兵器時代,全憑人和人打鬥,勝敗去絕於個人武力的強弱,如果要強勝別人,那就得有驚人的本領,超群的武力,但劉,關,張,三兄弟確實不能出頭,起義軍被滅之後,給劉備只是一位小小的縣領,關張只是馬弓手,在社會,江湖上沒有人知道,在這個動亂的年代更沒有出眾的表現,

    在十八路諸侯討伐竊國賊董卓時,劉備只是跟隨公孫贊而矣,三英戰呂布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一下子把劉關張提升到了群雄之前例,使劉關張在整個國家所出名,震撼了各路諸侯,震驚了每一位將軍,名聲高漲到了眾人的心裡。從此很多將領都佩服劉關張三兄弟。

    書中寫到十八路諸候討賊,遇呂布手下大將華雄,就已經無人能敵,而被有些人看不起的馬弓手關羽所斬,並在一杯酒沒涼之前就斬殺了,這是什麼人物,刻畫了神人之武力。之後戰呂布,使(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遇上了對手,從而也顯示了呂布的名號不是虛得浪名,更展現出三兄弟武力超群,

    我覺得作者是拋磚引玉,主要是誇劉關張三兄弟,是《三國演義》這本書更入民心。

  • 5 # 淨月暖陽

    三英戰呂布,一定是誇讚的是劉、關、張。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公認的寫這本書是尊劉抑曹,尊劉就是尊正統。講正統是為歷代皇帝所提倡的,也是儒家文化所遵守的。

    歷史上三國時期,真正的最閃亮的那顆星是“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平黃巾,討董卓,保漢室,戰官渡,統一北方。但羅貫中卻刻意曲解了後半句“亂世之梟雄”。梟雄本無貶意,是很厲害的英雄的意思,自從被羅貫中曲解後,幾乎成了曹操的專用詞。

    劉備雖是正統皇帝,但關羽才是羅貫中的男一號,畢競要教育的是更多的為人臣者,加上個第三者張飛,又多了兄弟情深的人設。最厲害的天團,為襯托出強悍,自然得有個強大的對手。呂布在關羽斬掉華雄後就出現了。

    呂布,羅貫中是按照三國第一武將打造的,不僅武力描寫的最高,而且裝備也是配的最好的,胯下赤兔馬,是演義中的第一神俊,掌中方天畫戟,也是最強神兵,高過青龍偃月刀。

    三英戰呂布,看著的確是三打一,勝利者卻是三兄弟。當然是為了抬三英。

  • 6 # 初心如舊

    三英戰呂布是在誇呂布,還是在誇劉備,關羽,張飛?

    作為文學作品,對一場戰事的精彩描述,具有介紹,演示作用。生動形象的文筆能吸引眼球,聚集讀者,引來讚譽。但對於描述的內容,則主要是展示。如從這個角度看,三英戰呂布應該說,是一場雙方表現合演大戲。就是說既展現了呂布勇武,劉備,關羽,張飛也得以充分表現,因為這並不矛盾,作為讀者對呂布,關張劉備的表演都可品頭論足,盡情揮灑褒貶之情。但就羅貫中先生而言,應該是中立的,並不帶啥感情偏向。三英戰呂布的背景,

    是十七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董卓率十五萬大軍,前來拒敵,在這之前,已經有非常厲害的華雄,接連斬首聯軍大將俞涉,潘鳳,不過華雄太張狂,被聯軍中名不見經傳的,小小馬弓手關羽秒殺,這才引出更強更霸的呂布。鑑於董卓分兵兩路,聯軍盟主袁紹分派王匡,喬瑁,張揚,公孫瓚等八諸侯迎敵董卓呂布。與戰華雄類似,第一場王匡部下河內名將方悅出馬,與呂布交手不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

    下。聯軍先敗一場。次日,雙方再戰,張揚部將穆順出馬,剛接戰就被呂布一戟刺下馬來,孔融部將武安國,揮舞雙錘迎戰,被呂布一戟砍斷武安國手腕,武安國棄錘回馬便跑,公孫瓚一時興起,揮朔上陣迎戰呂布,只幾個回合就敗陣而逃,張飛見了截住呂布,二人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關羽舞動大刀,上前助戰。關張雙戰呂布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備又舞雙劍,協助關張,三人還圍著呂布走馬燈轉圈廝殺,呂布才覺得遮攔不住,虛刺劉備一戟,在劉備躲避時,盪開陣腳,回馬便跑。劉,關,張三人一齊放馬尾追,直至虎牢關下。

    從這裡表面看,似乎誇讚呂布更多些,但當時呂布已經是董卓的騎都尉中郎將,是正兒八經的正規軍,而且,呂布傳中陳壽先生已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溢美之辭,而關張劉備則是無名小卒,在聯軍大賬中,劉備甚至連坐的資格都沒有。在呂布接連殺死,打敗聯軍大將,無人能敵的關鍵時刻,透過斬華雄,敗呂布,大大提高了劉關張三兄弟的人氣,知名度,雖然最終是三人打敗呂布,似乎勝之不武,但細分析過程,張飛一開始的五十合不分勝負,也充分展示了實力。從此,人們不僅知道呂布,也知道劉備,關羽,張飛不好惹。而通過後面的故事,對於呂布,劉備,關羽張飛的綜合看法,評價就不是簡單的只從武力看了。(4:58)

  • 7 # 手機使用者73110516598

    當然是誇劉關張!因為呂布當時已經是名貫天下,而劉關張是初顯鋒芒!第一誇三人之勇猛。第二誇三人同生共死的精神。第三誇三人報國之心切。

  • 8 # 趙志軍001

    《三國演義》裡面的三英戰呂布,那是作者的一個巧妙的安排,既展示了劉關張的武藝高強,又強化了呂布這個亂世英雄的武藝功底,但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打敗他的。

    就是在三國演義裡面,凡是與呂布交過手的人,都有大牛可吹,就像人們踢打死老虎一樣,可以在人們面前展示自己的膽量,可這呂布畢竟不是死老虎,那是天下武林第一高手,誰要是能把呂布打敗,那可就要穩坐武林第一把交椅。

    於是,想當武林第一高手,找呂布拼命的,大多數都做了呂布的戟下鬼,僥倖活下來的,也沒敢稱自己是武林第二。

    可是要打呂布這個死老虎可是要冒一定風險的,這劉關張三兄弟要是被呂布挑於馬下,那麼,他們可就要威風掃地了,正因如此,那猛張飛先和呂布拼了命,幾十個回合過去,這關羽見張飛有些吃力的便催馬上前,雙鬥呂布。

    可可是又是幾十個回合過去,這兄弟倆個根本無法打敗呂布,可這劉備見他的兄弟兩個根本打不贏呂布,再這樣下去,恐怕就有被雙雙挑於馬下的危險,劉備的武藝根本不入流,不過憑他那雙股劍,也許在關鍵時刻,成為打敗呂布,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是劉關張三人,於呂布攪鬥在一起,真是拿呂布無可奈何,當張飛與關羽飛刀挺矛,與呂布酣戰,這劉備只好抽冷子給呂布一傢伙,根本不敢與呂布正面交鋒。正正當劉關張三人騎虎難下的時候,天公作美,這呂布也生怕劉備在關鍵時刻成為壓死呂布這個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壞了名聲,便收兵回營了。

    這劉關張三兄弟雖然沒有能夠打敗呂布,但也沒被呂布打敗,從此便有了牛可吹。多年後,這關羽便成了武林的武聖大帝。

  • 9 # 大眾湘菜館館長

    從作者細寫桃園三結義,便可體會其為何要寫一節三英戰呂布了,在義字當先的封建社會,作者不是誇哪一方武力高強,只是對三結義由衷的讚美!

  • 10 # 黃風怪

    肯定是誇劉關張貶呂布,因為後來多次提到虎牢關前與呂布大戰的劉關張,沒有提及呂布,因為呂布是夾著尾巴逃跑的,提了不光彩嘛!

  • 11 # 湘水微波

    我認為這段描寫不存在褒誰貶誰,反而真實的反映了他們的真實實力。當時他們都在巔峰期,進行一次對決,等於對幾位武功作了一下排名,基本上是以出場先後為序:呂布最強,其次張飛,然後才是關羽。至於劉備嘛,就是一個幫倒忙的,反而讓呂布全身而退了。

    這樣排名依據何在?書中也有表述,當時劉關張沒出戰前,董卓視十八路諸侯如草芥,十八路諸侯被打得滿地找牙。當時公孫瓚被呂布追殺無人敢擋,眼看要被殺,這時長得環眼虎鬚的張飛出現,大罵呂布“三姓家奴,燕人張飛在此”,拉開了三英戰呂布序幕,兩人大戰50回合未分勝敗。在後來的日子裡,張飛多挑戰呂布,要與他大戰三百回合(並沒說自己能殺掉他),這是他相信能抗得住三百回合。

    關羽隨後上陣與張飛聯手,又戰了三十回合呂布未敗,這裡說明了關羽武力值遜於張飛。然後劉備參戰,這時錯誤出現了,劉備武力值顯然差得太多,幫不上忙還造成了一個薄弱環節,讓呂布趁虛逃脫。反而劉備不上,關張與呂布鬥下去,呂布必敗而且無法脫身。

    說到排名,古典小說中對頂級高手排名往往不明顯,呂布第一,往後無法排下去了,高手對決幾百回合不分勝負是常有的事,罷手也是其它原因,沒有勝敗,三國水滸都是如此。所以現在的人對他們排名總是各有各的排法,爭論不休。

    現代武俠小說進行了改變,注重排名了,如華山論劍,如百曉生兵器譜,所以分出個三六九等什麼的還容易些了。可能是作者為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而設定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有哪些對年輕人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