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周老師問答

    不要在家空而論道、紙上談兵。

    要走出去,走近生活,才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也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學會了,還有哪些急需再學。 生活中學到的才實用、才能致用!

  • 2 # 滿分作文劉世軍

    我的微信個性簽名是:“古為今用,西學中用,學以致用,諸善共用。”學以致用首先是解決學的問題。學什麼?為什麼學?年輕時可能會憑興趣學音樂,學美術,學跳舞。後來有些本領和你的專業有了聯絡。有些本領變成了業餘愛好。我年輕時學過口琴,教書後練過書法學過西畫。這些對我教學活動很有好處。我們知道,最初中等師範不分科,語文、數學、體育、美術和音樂全都要學。這一批教師後來在中小學教育行業裡都成為頂樑柱了,比後來師範畢業的大專生和本科生工作能力都要強。因為這批老師專業外的素養對他們的主業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他們的才藝提高了他們的情商和親和力。孩子們喜歡,教育效果好。我們學過的才藝不會浪費,或早或晚會在事業上幫到我們。

  • 3 # 王子媽88

    在這個知識焦慮的時代,學會如何將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是必要的。

    我喜歡買書。前幾天,當我媽看到我又收到書的快遞時,開始對我碎碎念:都不上學了還買那麼多書,看了也沒覺得對你有什麼用。當時我挺無語,覺得那是我媽不懂,我讀書就是愛好,是消遣。讀了書就想要能有什麼用,能賺到大錢,這也太俗了吧。

    可細細想來,發現我媽說的也有幾分道理,瞄了一眼我的書架,各類書都有,小說、心理、管理、雞湯……我讀書不也是想要提升自己,讓自己更有內涵,受人歡迎嗎?但是讀了那麼些書,還真的發現自己沒什麼進步、也沒什麼改變。回想以前讀的那些書,也想不起內容了,難道這些書真的是白讀了嗎?

    當然我還買了很多課,也有很多課沒有聽,買的時候看到宣傳文案,就會特別有衝動想去購買,想著只要聽聽課、看看書就能成長,改變自己,改變不那麼滿意的現狀。而下意識忽略了去實踐這一關鍵的一步。

    那如何才能將讀過的書,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為自己所用,讓自己脫穎而出呢?

    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正好幫我們解決了這樣的問題。這本書不單單教我們如何提高閱讀效率,如何透過讀書來獲取並記住這些知識,而且還有一些能讓我們實際行動起來的方法,把書中的知識真正轉化成能力。

    一、如何提高閱讀效率

    1.確定讀書的目的

    就像平時我們說要有具體的目標,才能更容易實現夢想一樣。讀書也要帶著“目的”去閱讀,這會讓我們更加專注,因此也會更集中注意力,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在讀書之前,花幾分鐘先想想想要從這本書裡面獲得什麼,想好“問題”,然後在書本中找出應對這些“問題的答案”。這樣更能專注於自己需要的內容。

    因此,作者認為,閱讀方法論書籍,完全不用從頭到尾讀,先透過序言、目錄和後記掌握概要,然後根據自己讀書的“目的”,去摘取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2.要有時間意識

    以前我總以為讀書快與慢的問題是自己閱讀能力的問題,卻沒想過這是注意力的問題。但在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中指出,讀書要有時間意識,才能提高效率,讀書時間長,並不一定效率高。記得以前考試寫作文,幾十分鐘可以寫出幾百上千字,而平時做作業,半天都憋不住一句話。作業也是要集中到最後幾天才能做完。因為有了時間緊了,才想道要集中精力去完成。

    所以作者建議,按讀書時間來確定讀書計劃。先確定讀完需要多少時間,分幾次完成。而不是漫無目的、讀到哪兒算哪兒。比如一本200頁的書我計劃2個小時讀完,那我就一小時要讀100頁。規定具體的完成時間,更容易讓我們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

    3.有意識輸出

    我們都知道學習金字塔,相較於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更容易吸收並記住學習內容,而“教授他人”最高,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許岑在得到的課程“如何成為有效學習的高手”中也講過類似例子,一個做英語培訓的女孩子在學習日語的時候,主動提出讓自己去教日語初級課,這樣一邊學一邊教,自己的日語進步很快。這就是“以教為學”的魅力。

    讀書的時候也一樣,帶著“要告訴別人”的目的去閱讀,更容易抓住書中要點,更容易讀進去。透過向他人講述,更容易記住書中內容。

    4.不被他人的意見左右

    很多人都喜歡根據別人推薦的書單買書,但作者認為,根據這種方法其實並不科學,因為別人覺得好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可以根據別人的書單,製作一個“心願單”,然後去實體店看實體書,再決定買不買。而且,去實體店有可能有意外的收穫。

    5.不借書

    雖然古語有云:“書非借不能讀也”,但作者給我們一個與之相左的建議:不借書。

    因為借書來看的話,更傾向於快速讀完這本書,讀完付諸行動的機率不高,閱讀效果自然不是很理想。向別人或圖書館借閱,到時就得歸還,也不能再次閱讀。而且借的書不能隨意做筆記,看完之後對書中的內容會比較模糊,不容易找到重點。

    二、如何牢記書中內容

    1.邊讀邊做筆記

    根據“二八定律”,一本書中重點的內容只有20%,做筆記可以有助於找出這重要的20%。少而精的重點內容更容易記憶,進而付諸行動,因此,“讀書筆記”必不可少。

    閱讀的過程中,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標註下來,同時邊讀邊在書上記錄自己的想法。筆記可以用便箋、折書角、標記、劃線等方式。甚至可以在便箋上寫關鍵詞,做索引。注意筆記要儘量簡略,這樣更容易堅持下去。

    2.做思維導圖

    讀完全書,可以根據書中的筆記製作思維導圖。在總結思路的過程中,加深對全書的理解,易於記憶。讀書思維導圖可以用多種形式製作,按讀書目的、書中重點、書的整體框架來整理等等。之後要反覆閱讀,加強理解,加深記憶。

    另外,作者還提供了一些有助於提高記憶的小方法:帶著感情閱讀、以向他人複述為前提來閱讀等等。

    三、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

    1.設定行動目標

    知識,只有付諸行動才可發揮效果。人是一種害怕失敗、容易止步不前的生物。如果想要取得進步,只有不斷突破自己,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可以透過從書本內容裡發現行動目標,然後實踐。將這些想法化成詳細的步驟,一步步往前進行。

    設定目標要結合現實,選擇自己認為容易達成的,如果所定目標與現實的差距太大,就沒有辦法順利達成,從而逐漸變成一件折磨自己的事情。

    2.量化行動目標並行動

    “行動目標”足夠清晰了以後,就必須明確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要了解“行動目標”與現狀之間有多大的差距。問問自己如果最好的狀態是100%,現在處在百分之多少,然後將行動目標設定在加上10%後所處的位置。儘可能想出一些具體的行動方案。怎麼做?和誰做?在哪裡坐?何時做完?然後選出一條自己最想做的,馬上行動。

    3.想象自己達成目標時的樣子

    這個方法和吸引力法則類似,在於幫助我們在行動的時候有一個好的狀態,增加我們的自信和行動力。首先,問自己如下問題“達成目標的時候,具體會處於怎樣的狀態?達成這個目標,你覺得自己會是什麼心情?”然後,用“五感”去感受:達成這個目標之後,會看見什麼?會聽見什麼?會感覺到什麼?

    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提供的方法雖然很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還是有難度,因為一開始,要完成這些事會有些不習慣,但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慢慢就會越來越熟練。不要急,慢慢來,比較快。

  • 4 # 熊大爺

    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做到學用結合、互相促進,

    其感悟有以下幾點:

      一、是勤於學習。“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是提高素質、增長才乾的重要途徑,也是做好工作、幹好事業的重要基礎。尤其是透過在清華的學習,讓我明白作為一名年輕幹部要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就必須增加知識儲備。只有好學的人,工作才能做好;只有好學的人,才更有創造性;知識可以從書本上學、從課堂上學,但更重要的是從實踐中學。首先,要熟悉市情和院情。對全市衛生系和醫院的發展狀況、發展水平、優勢略勢等情況要有全面的瞭解和把握,這是做好本職工作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其次要熟悉上情。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要搞準吃透,把握實質、領會精髓,這樣政治上才能保持堅定和清醒,工作才能有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才能在各種考驗面前守得住、穩得住、耐得住。第三是熟悉外情。要時刻關注其他兄弟單位的發展狀況,借鑑吸納成功的經驗、做法和理念,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切實把學習過程變為提高思想認識、解決實際問題、開拓工作局面的過程。

      二、是用心工作。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者。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年輕幹部現在正年富力強、精力充沛,是幹事創業的黃金期,一定要勤奮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無愧於時代的業績。首先,要務實。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落到實處。要把全部心思用在“多幹事”上,要把全部本領用在“多幹事”上,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其次,要力求創新。情況在變、環境在變。新階段就有新任務、新要求,新舉措。我們的工作思維、工作思路和日常打法一定要跟上形勢的變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和實踐的需要。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要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第三,要腳踏實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克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的不良傾向,兢兢業業、紮紮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重要工作更是應付不得、含糊不得,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要有吃苦攻堅的心理準備,有活就得上、有活就得幹,並且要幹好。

      三、是修身做人。修身,其實就是修品性、修德性。“才為德之先、德為才之帥”,識人難、用人難、關鍵是識德難,人可以無才,但不能缺德。加強人格修養、塑造高尚人格,是我們年輕幹部修身的重要途徑和目標。要嚴於律己。切實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牢固原則和底線,做善事、做好事,做有利於工作、有利於團結、有利於群眾的事情。要顧全大局。在個體和整體、區域性和全域性的利益關係上,凡事別太計較,應以大局為重。工作是第一要務,個人有自己的想法、願望和要求,組織有全域性的考慮,個體必須服從整體,區域性必須服從全域性。

      總之,人生在世,活的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一種境界,有時吃虧是福。要淡泊名利。一切以事業為重,守得住清貧、抗得住誘惑,在埋頭苦幹中實現人生價值,在拼搏奉獻中綻放青春的光彩。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正確處理高調工作與低調做人的關係,默默無聞地工作,踏踏實實地做事。

  • 5 # 三觀糾正器

    廣附中學要搞數學文化節,鄧校長邀我參加,並要我在開幕式上與老師同學談談如何學好數學。這讓我有點犯難,因為這個話題按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說法。我在會上說:“要談如何學好數學,首先要搞清楚學好數學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我是個中學數學教師,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我會認為,學生考試得了高分就是學好了數學。不過就算他考了滿分,也許從進入大學的那一天起,他就開始背叛數學了。作為一個數學工作者,我則認為,一個人如果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各種現象,能用數學的頭腦去思考各種問題,能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去處理各種事情,那他就學好了數學。” 前者是應試教育的標準,後者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換句話說,學好數學的標準就是能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傳統的學以致用是指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從孔子的“學而優則仕”,到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學以致用的思想可謂源遠流長。學以致用觀念使人們較多務實精神,較少不切實際的空想。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拒絕來世之說,倡導以現實生活為學問目標。

    清華大學張緒山教授在其文章“中國傳統‘學以致用’觀是非論”中認為:學以致用的觀點具有顯著的消極影響,理由是“功利性的‘致用’目的使為學不以求真探理為鵠的,脫離了為學的應有軌道,以至‘學以致用’變成了‘學而優則仕’的同義詞,使士子視仕途為致用的終南捷徑。‘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幾乎成為士子們下意識的為學動機。…而且,功利的‘學以致用’觀念削弱了士子追求形上真理的激情,造成形上真理信仰的缺失。”我認為這是對學以致用狹義上的理解,或者說是對學以致用的某種誤解,追求形上真理與學以致用並無本質矛盾,關鍵是如何理解這個“用”字。

  • 6 # 林淵在科研

    【學以致用,關鍵在“用”字】

    因為有的人,在做正事時害怕遭受失敗,就會做一些看起來有用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低年級大學生,不想著提高專業課成績、考英語四六級、競賽、科研,反而將絕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學生會和社團上,美其名曰“人脈”

    高年級大學生,不為工作、考公或考研做準備,反而重複考四六級,想要刷高分數,認為這是“提升英語水平”

    大學實習階段,不去琢磨可以從實習中學習到什麼,卻整天看文學書,向外吹噓“一年看n百本書”

    低年級研究生,不去學習專業知識和做實驗的技巧,只顧著上(基本沒什麼用的)課,不去實驗室打雜,併為自己的“專心學習”沾沾自喜。

    高年級研究生,不抓緊時間完成畢業論文並走完畢業流程,反而看一些不能馬上運用的專業基礎課本,認為自己非常具有探索精神

    工作階段,不想著提高工作業績,反而想要考證、考研究生,稱之為“提升自己”

    如果拖延著不學習,我們知道這樣不對。如果學習著無用的知識,獲得了虛假的滿足感,那我們就會原地打轉而不自知。我們需要做的,是先判斷對目前階段的自己而言,什麼是有用的,然後有針對性地學習

    成年人想要學以致用,學習時一定要功利一些。

    ——我是林淵,祝大家科研順利,早日發好文章。

    #情感寫作小能手# #研究生#

  • 7 # 小楊分享國學文化

    1.學習的時候認真記筆記,要學什麼,就先拿個態度出來,把要學的知識和感悟寫下來

    2.然後時常複習筆記,加深印象,學過的東西忘記了,等於沒學

    3.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得到的地方使用筆記,知識不去使用它,學了再高階再有用的知識,若不去使用它,那也知識知識而已

    4.融會貫通,反覆地使用,形成自己獨立運營的思維體系

  • 8 # 千里千潯

    學以致用,關鍵兩個字,一個學,一個用。

    我們一般學習時間,主要是在學生時期,大部分是文化教育課、素質教育、體育教育等等。到大學開始接受專業課,為以後就業打好基礎。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方面或者是以後就業方向,所以在學習大綱前提下,儘量讓自己的知識面有寬度並且有深度。

    那學到了知識如何用,是個問題。因為學習基礎薄弱,文憑有限,或者興趣,家庭原因等等,最後很多人工作性質並不是自己的學習專業,所以,如何把學到的知識用回來呢?

    舉個例子,我們從小到大學過很多古詩詞,在生活當中,是不是大部分人都用不上,也產生不了經濟效益,我個人就是把這些學到的用來輔導小孩,跟他比賽背誦下唐詩,一起玩下飛花令,讓他願意去接受詩詞。而在用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反而會讓自己再去學習,而這個時候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愛好一種責任,把自己這些知識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個人覺得不失為一種用法。

    諺語有云,技多不壓身,學到的,終究是你的,無論是某生手段,還是氣質,都能終生陪伴著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解讀中華傳統的老子、中醫、餐飲(含筷子)等載體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