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詞學院
-
2 # 讀書與人生
“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源”引申意思是:一個人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或提升到新的境界,離不開老師或師傅的指引和教導。
這句話,其實來自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桃花源,簡稱“桃源”,“桃園”應該是音同而誤。《桃花源記》記述一個世俗的漁人偶然進入與世隔絕之地的奇遇記。桃花源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作者與時人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
因此,我們常常用“桃源”比喻一種理想的環境或境界。只要大家知道了出處,“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源”的意思也就清楚了。它告訴我們,一個人的進步或提升,與引路人的指引和教導是分不開的。
-
3 # 致淵閣
“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園”這話理解起來有點難,“漁夫”跟“桃園”本來也扯不上關係吧?而且此句並無出處。
增廣賢文裡有一句類似的話是“不因漁夫引,怎得見波濤”,意思是說在漁翁的引導下可以經歷風浪見大世面,主要是教導人們做事情要善於利用客觀條件,以期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關於“入桃園”一說,大概是取自於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吧?其中的內容確實是說的漁夫入桃花源的事件,不過其中的漁夫並沒有引人找到桃花源,又何來“怎得入桃園”一說呢?
-
4 # 杜象應
“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園”,乍一點題,覺得頗有道理,聯想到了《桃花源記》又驚出一身冷汗。即使“漁夫引”,也未必“入桃園”,這是為什麼呢?
《桃花源記》的結尾幾句,想必大家也都很熟記。現原文摘抄如下示:
既岀,謀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導向所志,遂迷,不夏得路。
如此看來,有了“漁夫引”,也未能“入桃園”。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就是漁夫的誠信不夠才導致了這種結果,他違背了“桃花源族人的叮囑”:
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誠信乃立人之根本,所謂“好花不常開,好事不常在”。明白自己的本心,並不是美好的東西都能與人分享,尤其是“諾言”。
那麼這樣地說來,“沒有漁夫引”,也能“入桃園”?此路也不通,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就是《桃花源記》的神秘感令人慾前往探究的著墨點所在。陶淵明寫道: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前往。
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這說明了什麼?也許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正合此意:“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所以,武陵漁入誤入桃花源是天時地利應運而生,並非實地實景。你若聞之新奇,想獨步後塵怕難以如願了。
話說回來,“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園”什麼意思?就是說你知道了有個桃花源的存在,你也想進去看一看自由白在、安寧和樂的生活狀況。但是“沒有漁夫”的作嚮導,壓根兒就無指望進入桃花源了。
雖然說,太守遣人跟隨武陵漁夫去在探尋的過程中迷了路,但是最起碼知道了走向在哪裡,沒能找到或進入桃園只是一種遺憾。
至此,“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園”,就是說一個人要去新地方或見識新事物,沒有別人的幫助或引導,是達不達自的的。
那如何理解“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園”?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為《桃花源詩》作的序言。此文運用虛景實寫、有根有據地描述了桃源仙境的真實存在,突出的不是仙,而是前朝避難的普通百姓。有人言“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園”就是對這個敘事文的一種深思考。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在學業時或工作中,都有一個從師見習,然後再慢慢成長的過程。俗話說:“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味依賴於“漁夫引”,即使有能力“入桃園”,未必就能身臨其境,收穫頗豐。
由此觀之,尊敬師長是必要的,沒有師長的授業,他也不可能走進桃花園,摘取成功的果實。
-
5 # 北斗151742957
從字面講,桃園也即世外桃源。多處於與世隔絕,自然山水清新優美的,人跡罕至的地方。沒有漁夫的引進,很難找到。另層內涵是講,一個人要達到一個全新的境界,需要一個引進的人。
-
6 # 大學圖書館的老張
“沒有漁夫引,怎得進桃園。”這裡的漁夫是指對自己的前行、選擇起重要良好作用的人,可能是親人、老師、朋友,也可能是一書本、醍醐灌頂的一句話、一個陌生人,他(她、它)就是自己的貴人、引路人、靈魂擺渡人。也可能自己也會成為這樣的“漁夫”。桃園來源於“世外桃源”典故,是指美好的前程、境界。
好多人有幸有“漁夫”指引,才到達了比較理想的生活、工作、思想狀況。例如傳說中張良就因接受了一老者的天書才成為開國功臣。
人首先要自強,要明辨是非,虛心請教、學習,才能被“漁夫”指引,走向光明。
回覆列表
意思是:一個人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或提升到新的境界,離不開老師或師傅的指引和教導。
這句話,其實是從陶淵明《桃花源記》來的: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簡稱“桃源”,寫作“桃園”應該是音同而誤。
《桃花源記》記述一個世俗的漁人偶然進入與世隔絕之地的奇遇記。桃花源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作者與時人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因此,我們常常用“桃源”比喻一種理想的環境或境界。
知道了出處,“沒有漁夫引,怎得入桃源”的意思也就清楚了。它告訴我們,一個人的進步或提升,與引路人的指引和教導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