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吳君玉先生,有名評話表演藝術家,評話泰斗,大師。2008年去世,終年77歲。

    吳君玉說評話,說得很熱鬧生動,每個梁山泊好漢出場,他都得連說帶比劃,給英雄們開相,武松的精氣神,李逵的絡緦鬍子,各路英雄的翻雲手、鉤鐮槍,只用一把摺扇全都給比劃得如同真的似的。臺上的熱鬧源自於吳君玉臺下對於評彈藝術孜孜不倦的探索與創新,他手中的筆與心窩裡對於評彈的熱愛沒有一刻是停止的。

    吳君玉從小愛好評彈,他六、七歲就喜歡聽評彈、聽書以及京劇,這兩樣是他最最歡喜的。所以他十四歲就要想學說書,但是因為家境比較貧寒,家裡兄弟姐妹多,所以當時家裡的家境是較為困難的,每天開伙倉吃飯,都是緊巴巴的。吳君玉要拜師有一個大困難,就是要出一筆拜師金,但是他實在拿不出這個錢,所以一直等到二十歲,解放了。他的老師叫顧宏伯,顧宏伯老師和吳君玉兩次談話以後,他覺得,吳君玉說書,在內行有句話,這個小孩說書是塊料子,就收了他,收了他以後拜師金他沒拿,一直到吳君玉說書以後,到了上海,他的這筆拜師金他是加利奉還。

    吳君玉與水滸傳原先是不被連在一起的,可機緣巧合,水滸裡的人物經由他說來,就有了吳君玉自己的風格,時間一長,成為了吳君玉的代表作。當吳君玉拜活包公顧宏伯時,便有機會接觸《水滸傳》,就有對這部書的獨特的看法,雖然是說大書的,吳君玉感情卻是很細膩,在刻畫水滸英雄時,一改過去某些藝人偏重武打的風格,強要一個性子,及人物性情的刻畫,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大書小說吧。吳君玉尤其對武松這個人物投入了特別的情感。

    吳君玉第一次上臺,他就不怕的,他的老師顧宏伯坐在門口聽,吳君玉就一段一日一日說,臺上拼命要賣力,出了一個笑話,碼頭的書檯實在是小不過,吳君玉儘量往後退,因為這出書有武打的動作,一滑跌在一個老頭身上,老伯伯的長衫被自己摔壞了,吳君玉心想這可如何是好,身邊錢也沒有。這個老伯伯倒十分好的,那個時候小演員別人叫小先生。他說,小先生,你很賣力,這件長衫我不要你賠。吳君玉開心得不得了,於是說說,說說,膽子大了,三五天下來,臺上放噱頭,那個時候《包公》的書裡有個奸臣叫龐吉,他又是胖,又是矮,老夫龐吉。吳君玉就開了一相,放了個噱頭,他覺得龐吉的樣子和他老師顧宏伯的樣子十分十分像,下臺吃晚飯,被老師一頓臭罵,責罵說,你書也不會說,就在臺上放噱頭。不過後來,顧宏伯背後對別人說,他說這個孩子將來說書要出來的。出來,就是比較說得好的意思。當面罵他,背後是贊成吳君玉的。吳君玉跟了五個月就出來,一個人外面放單檔,正式賣票演出。

    吳君玉有一項絕技,那便是“扇子功”,從一招一式之間,展現了他紮實的表演功力。轉眼間,他已離開我們十二年了。在所有人當中,其夫人徐檬丹老師可以說是最想念他的人。在她看來,吳君玉這個人興趣很多的,他最喜歡養鳥、養花`以及抽菸、說笑話,養鳥是他自幼就喜歡的,吳君玉生前養了很多鳥,最多時,家裡有八隻鳥。吳君玉比較愛乾淨,家裡整齊得不得了,他桌上是沒東西的,除了他自己喝茶的杯子以外,但凡誰在桌子上放了一隻筆,他馬上就要拿了擺好。吳君玉最終因抽菸過多而得了肺癌。住院期間,最初,大概有十個月,大概到第九個月十個月時,他已經知道再勇敢也沒用了,但是他還跟他夫人講書,這一回書是如何如何之類的,講講興致就上來了,他夫人就聽他講,吳君玉講,講得樂在其中。他的夫人說等到你病好了再回臺上去說書。但他心裡早已知道那個時候,一直到過世之前,他就安安靜靜將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之前的2018年是他逝世十週年。

  • 2 # 冰玉龍

    著名評話表演藝術家吳君玉,憑藉說長篇評話《水滸傳》讓無數人為之頃倒,然而在他年青的時候,那也是他可望不可及的夢想。

    吳君玉,1931年出生在江蘇蘇州。家境比較貧寒,原本是修車的學徒,怎樣成為後來著名的表演藝術家,現在來講一講著名評話藝術家出道的故事。

    吳君玉第一次聽評書,記得那年才只有8歲,聽也是一般說書人講的故事,象《濟公傳》、《乾隆下江南》、《封神榜》等等,這些都是小男孩特別喜歡聽的,感覺特別好玩,特別有意識,也給他幼小心靈播下種子。

    這樣大概聽了一兩年下來,已經滿足不了自己需求,有更高要求,然後就去比較專業一點評書人那裡聽,聽了《楊家將》、《三國志》、《岳飛傳》、《水滸傳》等,這些故事結構更加複雜,人物眾多,感情更豐富些。

    過了兩年,在他12歲的時候,這些一般的演員也滿足不了了,他有了更大的需求,那就是要聽名演員的評書。在名演員說《三國志》那裡他找到了感覺。

    在他小的時候書場已經發展的很好了,有專門書場,也有好多茶館上午賣茶,到下午就不賣茶了,就改成書場了。喜歡聽書人很多,好的演員演一場,觀眾多的很,買票就象潮水一樣湧。票不是紙票而是一根籌碼,竹子做的。

    他最愛聽老師說的《包公傳》,他把包公說的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人稱“活包公”。在只有400個位置場地,具然有600人在聽,真是人山人海,到處坐的是人。他打小就聽,越聽越好聽,突然在他心裡萌生一個念頭,立志要做一個說書人。拜師,要交拜師費,100元的拜師費,使得家境貧寒他,隔開了現實與夢想,也使他感覺這是永遠不能渝越的鴻溝。

    那個時候要學藝要交拜師金,象現在代價大概是二萬塊。在20世紀3、40年代,這是個不小的數字。相當那個時候的幾百塊大洋。在當時來說可是不得了事情。當時九十快值一兩金子,吳君玉自己說“沒有錢,也拜不起老師,我的一生既坎坷而又蠻‘滑稽’的,讀書讀的少,小學就沒有畢業,因為家境貧寒,家裡有10個人左右吃飯,父母不勝負擔。”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有於生活的艱辛,使吳君玉過早明白人間辛苦,懂事他在馬路邊擺起攤位,像現在錢大概每天賺個20塊錢,來貼補家用,在家裡他維一的男孩子,上面都是姐姐,他的行為使父母比較安慰,有一個懂事兒子。光這樣也是不行的,總歸要學一門本事,所以就來到上海來學生意。

    在上海,原來有個叫邁爾西愛路,現在叫茂名路。有家福特汽車公司,外華人開的。在外國公司對面,也有一家中國開的汽車行,他在裡面學修汽車,憑藉自己的聰明和能幹,不到兩個月就學會修引擎了,教他師傅們都誇他聰明,什麼磨閥門、刮汽缸,都做的很好。但他總有一個夢想,想當說書的,在當時學生意是寫官書的,相當於現在的籤合同,寫了"官書",要學三年,幫三年不能走人,如果走了話,官書就是法律依據,要賠很多錢。

    但他不願意寫"官書",如果長期在這裡,那他說書的理想就無法實現,來到半年不寫官書,老闆有一天問他為什麼不寫官書?他說“我父母還沒到上海,等父母在寫官書”老闆看年齡小,也就等他父母來。其實他是想法的,老闆不知道他的想法,後來事使在也呆下去。

    因為幾個老師傅,晚上還做晚班,和他時間長了,他們知道了他會說書,在晚上時候,叫他給他們說一段,吳君玉也想表現一下,就給他們來了段《乾隆下江南》,這一講不得了,機器開著沒人幹活了,大家都聽的入迷,過候還請我吃東西,時間長了,老闆知道了,不幹了,罵他是“小赤佬”,浪費電不說,機器打壞了,一氣之下打了他,性格倔犟的他和老闆對打起來,沒有寫官書,不怕老闆,就這樣離開了車行。

    50年,全國解放了,20歲吳君玉意外接觸到了,說《包公》的大名家顧宏伯,使他命運有了轉機。

    顧宏伯也是蘇州閶門人,他的父親和吳君玉的父親也是認識的,經過介紹,顧宏伯聽說了,吳君玉非常喜歡說書而且還會說了點,要拜他為老師。顧宏伯見到他後就對他說:“你來一段我聽聽”,看著自己崇拜的老師,給自己展現的機會,也不多想了,大著膽子給老師說了十分鐘,老師一聽,非常驚喜,就給另外一個老師講,“這個孩子將來一定要出來的”,就這樣錢少交了許多,從此就拜在老師的門下。

    自交了錢以後,自己吃飯都成了問題,每天餓著肚子跟老師學,餓急就多喝茶,可茶越吃越餓,老師看出他的窘迫,叫他們做飯時候多做一點,多一點老師總是拿給他吃,在老師幫助下,他度過了艱難的日子,也使他記住老師的恩情,也和老師結下深厚情誼,這種感情甚至超過了父子之情。

    吳君玉的第一次登臺,三個月後,跟顧紅伯老師去常熟碼頭,叫梅梨書院,老師要二點鐘上臺,吳君玉一點半上去,叫送書,這不是正式的登臺,就是為了鍛鍊自己,這一點半說的書不收錢,所以叫送書。老師在書院門口聽。等他說完以後,老師當面罵他臭的要死,其他演員晚上對他的老師講,“這個孩子將來說書活口”他有他自己設計有自己套路,將來一定不得了,老師罵歸罵,但心裡太高興了,沒有叫老師看錯。從此吳君玉正式開啟了評書道路。

    五個月後,吳君玉獨自一人正式說起評書,再半年以後,他就紅遍上海灘各大書場,第一次到上海來說書,也是他人生第二說書的機會,在那個年代許多說書人都遭到慘敗的時候,而吳君玉靠著自己實力征服了聽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有什麼出名的“拜金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