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島主說事
-
2 # 從基礎做起6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雙方實力懸殊,蘇聯死得起人,德國死不起。一鼓作氣,再衰而三竭。屢攻不克後筋疲力竭結果是災難性的。德國損失了國防軍最精銳的第六集團軍和一半的裝甲機械裝置。而隨後的庫爾斯克戰役更是讓德國家底輸的精光。蘇聯兩個五年計劃的發展成果顯現出來,強大的軍火生產力直壓德國。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讓德華人再也沒有機會休整緩和,是後面蘇軍勝利的基礎。
德軍一開始分為南集團和北集團,根本沒打算奪取斯大林格勒。北集團的任務是掩護南集團側翼,確保南集團奪取高加索油田。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希特勒誤判形勢,認為斯大林格勒的防禦空虛,於是又想讓北集團奪取斯大林格勒。結果是雞飛蛋打,斯大林格勒沒打下來,高加索油田也被蘇軍摧毀。德軍裝甲部隊在南北集團之間調來調去,燃油耗盡卻又得不到補充,最終北集團被蘇軍聚殲於斯大林格勒城下。求關注,謝謝。
-
3 # 好想睡覺吖
雖然蘇聯在早期的戰役中大量兵力被德軍圍殲,但是依靠西伯利亞鐵路以及日本在遠東地區南下的戰策,蘇聯可以源源不斷的向戰場輸送兵源,並且將其遠東兵團調回歐洲參與戰鬥;反觀德國雖然看似銳不可當,但已是強弩之末,加上惡劣的天氣以及武器裝備的短缺,德軍戰鬥力已無開戰之初的那樣厲害,所以蘇聯實現了絕地反擊,將不可一世的漢斯推了回去。
-
4 # 我愛影視正能量
德軍在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上普遍都比蘇軍高,但是德軍之所以失敗,我認為主要有一下幾點原因:
一/將相不和,德軍元首希特勒一直處於越級指揮,不聽取下屬將軍們的意見,固執己見,導致在戰略指揮上處於劣勢。
二/沒有達到速戰速決,閃電⚡️戰的效果,大家都知道,德軍是機械化的裝甲兵團,作戰一般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得勝利✌,但是在這場戰鬥中,由於沒有速勝,反而陷入了膠著戰,雙方犬牙交錯,打得不可分離,這對於機械化的德軍顯然不佔優勢。
三/環境不適,德國處於溫帶,但是蘇聯基本處於寒帶,德軍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顯然作戰能力就不如蘇軍,因此這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四/非正義戰爭,德國是戰爭的發動者,正義不在他們一邊,所以他們是必敗的
-
5 # 科普不需要理由
德軍壓根就沒有老老實實打一場攻堅戰的準備,莫斯科是德軍首次是全力以赴想徹底拿下的城市,結果把好好的攻堅戰打成了添油消耗戰,生生的被困在莫斯科進退兩難。在莫斯科蘇軍看清楚了德軍的弱點,用蘇軍最擅長的超近距離對攻戰硬是把德軍精銳打成了死狗。
面對這種無指揮,無補給,無休息的三無打法,訓練有素的德軍在殘恆斷壁中徹底失去了優勢,被蘇軍拉到了同一水平,然後就是比人數了........
德軍的城市攻堅戰幾乎沒什麼值得稱道的戰例,反觀蘇軍,幾乎反攻的路上全是攻堅戰。
軍事貯備不足,缺乏攻堅經驗,承受不起重大傷亡,後勤能力弱,是德軍失敗的根本原因
-
6 # 明月松間照968
懸殊毛啊。蘇聯實力比德國強多了,但是不會用,葬送的部隊就超過了德軍全部。但是德軍擅長的是運動戰,攻堅能力稀鬆平常,莫斯科,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這些城市,蘇軍豁出去死守,德軍打得就苦。蘇軍反攻,往往就是送人頭。哪怕斯大林格勒之後依然還有慘敗。直到德國精銳幾乎打光,蘇軍才仗著實力強勁一路碾壓。
-
7 # 楓丹白露211735932
此役,蘇軍戰略高於德軍,即用一部兵力牽制敵主力,然後包圍殲滅之。具體佈局為; 由朱可夫指揮蘇第61、62、63集團軍在廢墟中消耗敵人(當時防禦市中心亍區、拖拉機廠、"紅十月"工廠、"亍壘"工廠下工人村等,是第62集團軍)。當時蘇第62集團軍於1942年7月10曰,由後備第7集團軍改變番號組建。最初轄蘇近衛步兵33師、步兵第147師、181師、184師、192師、196師,第121裝甲旅,以及炮兵部隊。
7月12曰,編入新建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參加斯大林格勒大會戰。在會戰高潮中,蘇援軍不斷到達,否則蘇軍根本無法堅持到最後。
11月9日,蘇軍統帥部指揮斯大林格勒大反攻,大包圍,共出動11個集團軍及幾個獨立軍,15000門大炮,900輛坦克1400架飛機,團團圍住德笫6集團軍。
注: 當時,蘇步兵集團軍編制約10萬人。
-
8 # 年輪一圈圈
一,佐爾格的情報;二,希特勒的任性武斷;三,同盟國組成美國參戰。
在中國戰場上,中國軍民拖住了日寇。
-
9 # 關關8188
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初期,雙方實力相差十分懸殊。開戰初期蘇軍只有18.7萬人,2200門火炮,400輛坦克,300架飛機。而德軍投入27萬人,3000門火炮,500輛坦克,600架飛機,九月中旬又增至1600架飛機,並且進攻的德軍都是作戰豐富的老兵,而蘇聯由於戰爭初期減員嚴重,很多都是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兵!
斯大林格勒是蘇聯一個重要城市,蘇聯最大的拖拉機制造廠就坐落在該市,並且這個拖拉機制造廠是蘇聯生產軍用坦克的重要工廠,也是蘇聯南部的糧倉,所以斯大林格勒必須要守住。
德軍優勢是步坦協同進攻的閃電站,攻打這種防禦能力極強的城市肯定會吃虧,上一次攻打莫斯科的失敗,就證明了這點。戰爭初期斯大林格勒被打成一片廢墟,坦克無法在這種廢墟里靈活前進,坦克的優勢被減弱。同時斯大林格勒的巷戰和高加索地區的山地戰,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讓德軍寸步難行。同時蘇聯領袖斯大林下達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不但使這場戰爭勝利,也挽救了整個蘇聯。蘇軍就是想牢牢的把德軍釘在斯大林格勒。
蘇聯還在斯大林格勒投入了大量狙擊手,用狙擊手大量的射殺德軍,給德軍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壓力,並且蘇聯獲得了日本不會從遠東進攻蘇聯的企圖。從遠東抽調大量的部隊及作戰裝備,把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團團的圍住,第六集團軍的司令保盧斯最終只得率部投降,斯大林格勒最終以蘇軍勝利告終!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也是二戰傷亡最高的一次戰役,雙方傷亡高達200萬人,德軍被擊斃70多萬,蘇軍傷亡高達110萬,戰役結束後,德軍的第六集團軍全部,第四裝甲集團軍大部成建制被殲滅,有的德軍主力師的部隊番號直接從戰鬥序列中抹掉了,後蘇德又經過庫爾斯克會戰,蘇軍由被動的防守轉為進攻,最終戰勝德國!
-
10 # 戰略論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只在攻城作戰開始之初佔據了數量上的一定優勢,但遠不是絕對的優勢,因為第6集團軍大部分的兵力都用於對斯大林格勒的封鎖上,尤其是北面的封鎖,那裡來自莫斯科的蘇軍解圍部隊一直在識圖打破德軍的包圍圈。對於佔領斯大林格勒這樣的工業城市,只能是依靠步兵一點一點的啃,雖然蘇軍一開始兵力上處於劣勢,但是可以得到持續的心碎部隊的增援,前後不少於10 個師,而進攻的德軍只得到了幾個工兵營,步兵的不足是導致德軍長期難以攻下斯大林格勒的根本原因。
如果只是這十幾個新銳蘇軍師是不可能扭轉斯大林格勒的態勢,這些師只是負責將德軍第6集團軍牽制在斯大林格勒城裡的,更加龐大的部隊將集結在斯大林格勒的兩翼上,算上斯大林格勒的蘇軍,蘇軍集中了三個方面軍,11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共計110萬人的強大兵力,裝備坦克1500 輛、火炮15000門、飛機1300架。這支戰略反攻部隊大部分是從莫斯科方向調來的,齊裝滿員,屬於生力軍。
關於德軍兵力數量,許多人都引用德軍B集團軍群的兵力,總計101.1萬人、火炮和迫擊1029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675輛、作戰飛機1216架。要知道B集團軍群可不只是負責進攻斯大林格勒,它還要負責掩護整個頓河一線的側翼掩護任務,它的大部分兵力都用在了頓河防線掩護中,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只有2個羅馬尼亞集團軍和德軍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總兵力最多不會超過60萬人,考慮到羅馬尼亞軍隊低劣的戰鬥力,在兵力上德軍不到蘇軍的一半,顯然蘇軍在數量上佔據的絕對的優勢。這也是蘇軍能夠扭轉戰局的決定因素。
蘇軍在素質上一直處於劣勢,如果再不能在數量上爭取優勢,怎麼可能打的過德軍呢?這是基本的常識問題。說實話即便是兩倍的數量優勢對於蘇軍來說也不算優勢太大,德軍經常在三、四倍甚至劣勢更大的情況下仍舊能阻止住蘇軍的進攻。蘇軍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勝利要感謝希特勒的幫忙,正是希特勒下令讓第6集團軍死守斯大林格勒,讓德軍無法縮短防線並實施機動防禦以阻止蘇軍的突破,才讓蘇軍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
回覆列表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雙方實力懸殊,蘇聯是如何扭轉戰局的?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方面,斯大林格勒戰役發起的背景。德軍在1942年夏季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有誘因的。一是莫斯科戰役的失利,使德軍總的戰略重點發生了改變。由於閃擊戰在莫斯科戰役中不再具備優勢,或者說蘇軍打破了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德軍要重新考慮佔領莫斯科的企圖。二是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德軍閃擊戰的短板越來越明顯,尤其是補給不足和資源短缺問題讓德軍喪失了戰場優勢,德軍準備在42年夏季戰役中發動高加索資源之戰,而斯大林格勒戰役卻是為高加索戰役打掩護的。
另一方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軍意外打贏的一場戰鬥。從表面上看,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第6集團軍被圍是德軍統帥部指揮的失誤,實際上,如果蘇軍不在斯大林格勒與德軍主力決戰,而將重點放在高加索方向,那情況完全就不一樣了。首先,從戰場環境看,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並不具備優勢,德軍將南方集團軍群一分為二進攻斯大林格勒時,斯大林和蘇軍統帥部甚至都沒有準備好在該地組織有效的防禦,也沒想到德軍會將這裡作為進攻重點。這也是保盧斯第6集團軍前期能勢如破竹佔領伏爾加河以西的重要原因。二是德軍分兵戰略為蘇軍創造了打贏條件。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分為AB兩個叢集,無疑給了蘇軍各個圍殲的戰機。這不僅是德軍統帥部在指揮上的最大失誤,也是閃擊戰短板弱勢的重要體現。
正因為有了上面兩個方面的誘因,蘇軍得已把重點放在斯大林格勒戰場,從而打破了德軍佔領高加索的計劃,而蘇軍多個方面軍齊聚斯大林格勒,又有第227號不準撤退命令,加上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親自在前線督戰,蘇軍打贏斯大林格勒之戰的條件就非常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