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甘肅生鮮

    小鴨預防肝炎建議如下,請參考!

    鴨病毒性肝炎是小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死亡率高,對養鴨業的危害極大。中國自從1958年首次發現該病以來,在中國的主要養鴨省、市、地區時常發生,危害嚴重。該病主要危害5~14日齡的雛鴨,發病後死亡率在90%以上,經濟損失慘重。

    (1)發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是鴨肝炎病毒,屬於核糖核酸病毒(DNA病毒)。該病毒對環境因素抵抗力強,鴨場一旦汙染,難以徹底消除。鴨場在停止飼養、空閒很長時間後,病毒仍可存活。鴨肝炎病毒至少分三個血清型,中國常見血清Ⅰ型。本病主要是透過病鴨糞便所汙染的飼料和飲水而傳染,但也可能經呼吸道感染。僅發生於5周齡以下的小鴨,特別是3周齡以下的雛鴨更易感染,且死亡率高。

    (2)流行病學特點 本病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更易發生。鴨場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等應激因素影響較大。未施行免疫接種計劃的鴨場,發病率可能達到100%,死亡率從95%以上到20%不等。一般來說,1周齡內雛鴨死亡率最高,2~4周齡後雛鴨次之,4~5周齡的中雛鴨死亡率較低,5周齡以上鴨基本不發生死亡。

    (3)臨床病狀 雛鴨在發病初期精神萎靡,厭食,眼半閉呈昏睡狀,張口呼吸,頭頸伸直,不久即出現神經症狀,以頭觸地,運動失調,身體傾向一側,兩腳痙攣,死前頭向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張狀,兩腿伸直後張開呈特殊姿勢。

    死亡鴨呈角弓反張姿勢(4)病理剖檢變化 肝臟腫大質脆,色暗淡或發黃,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點;膽囊腫脹呈長卵圓形,內充滿膽汁,膽汁呈褐色,淡菜色或淺綠色;脾有時腫大呈斑駁狀;腎腫脹,灰暗色;血管明顯,呈暗紫色的樹枝狀

    肝臟腫大,表面有出血點和出血斑(5)防治措施 建議種鴨在21周齡和24周齡時先後進行兩次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提高種鴨血液的抗體水平和出殼雛鴨血液的抗體水平。做好種鴨的免疫工作,有利於提高雛鴨的免疫力。

    經常認真細緻地觀察雛鴨群十分重要,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在病毒性肝炎暴發初期,每隻鴨皮下注射0.5~1.0毫升高免蛋黃液抗體或血清,可有效地抑制病毒性肝炎的蔓延。加入2000~4000國際單位/毫升慶大黴素,可控制沙門氏菌繼發或混合感染。平時應注意加強對3周齡以內雛鴨的飼養管理,實行隔離飼養、飼餵優質配合飼料,提高雛鴨的抗病力。建議在每一批雛鴨進入鴨舍前,用5%~10%的石灰水進行消毒。

  • 2 # 玥兒不喜歡吃糖

    鴨病毒性肝炎是在養鴨當中常見的一種傳染病,如果沒有即時的發現的話,會產生大量的損失,該病症狀及治療方法如下

    1、疾病症狀

    鴨病毒性肝炎常發生於4周齡以內小鴨,5~15日齡的雛鴨最容易感染,最早的3日齡雛鴨即可發病,且年齡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齡內的小鴨死亡率可達95%以上。

    2、疾病治療

    (1)使用鴨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預防效果好。種鴨開產前一個月用弱毒疫苗進行第1次免疫,2周後進行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在開產前2~3周,同時用鴨肝炎油乳劑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進行免疫;對無鴨肝炎母源抗體的雛鴨於1日齡皮下注射50倍稀釋的弱毒疫苗0.1ml/只。對有母源抗體的雛鴨於7~10日齡注射50倍稀釋的弱毒疫苗0.2ml/只。

    (2)對發病鴨應儘早採用抗鴨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黃抗體治療,按每隻雛鴨1毫升進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時適當配合抗菌藥物治療,防止繼發感染。

  • 3 # 打造石屋生活

    鴨肉,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烹飪的肉類。喜歡吃鴨肉的人多,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吃上一碗老鴨湯,別提多幸福了。當然我們在養殖鴨子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小鴨生病,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怎樣預防和治療小鴨。

    鴨病毒性肝炎是小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死亡率高,對養鴨業的危害極大。自從1958年首次發現該病以來,在中國的主要養鴨省、市、地區時常發生,危害嚴重。該病主要危害5~14日齡的雛鴨發病後死亡率在90%以上,經濟損失慘重。 (1)發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是鴨肝炎病毒,屬於核糖核酸病毒(DNA病毒)。該病毒對環境因素抵抗力強,鴨場一旦汙染,難以徹底消除。鴨場在停止飼養、空閒很長時間後,病毒仍可存活。鴨肝炎病毒至少分三個血清型,中國常見血清Ⅰ型。本病主要是透過病鴨糞便所汙染的飼料和飲水而傳染,但也可能經呼吸道感染。僅發生於5周齡以下的小鴨,特別是3周齡以下的雛鴨更易感染,且死亡率高。

    (2)流行病學特點 本病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更易發生。鴨場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等應激因素影響較大。未施行免疫接種計劃的鴨場,發病率可能達到100%,死亡率從95%以上到20%不等。一般來說,1周齡內雛鴨死亡率最高,2~4周齡後雛鴨次之,4~5周齡的中雛鴨死亡率較低,5周齡以上鴨基本不發生死亡。 (3)臨床病狀 雛鴨在發病初期精神萎靡,厭食,眼半閉呈昏睡狀,張口呼吸,頭頸伸直,不久即出現神經症狀,以頭觸地,運動失調,身體傾向一側,兩腳痙攣,死前頭向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張狀,兩腿伸直後張開呈特殊姿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1分硬幣還在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