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人阿達
-
2 # 餘剪剪
要拍出富有創造力且具藝術感的照片,先要了解你的手機。通常,手機的拍照功能裡都有如下幾個常用專案:
場景:拍照功能強大的手機一般都支援這些場景——普通、智慧、微距、人像、風景、運動、夜景、雪景等,接近於專業的數碼單反,如果拍照前有時間,儘量調到對應的場景,便於機器找準最恰當的光圈、焦距和快門時間,控制好白平衡。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掏出手機拍照時都不會調來調去浪費大家表情和興致的,所以建議平時把場景設定到『智慧』這個檔上就好了。
人臉識別:現在幾乎所有的智慧機都有這個功能,而且是自動的,就不再多說了。拍人像時,只要等小白框出來並且對準人臉再按下快門就好了。
人像美化/美顏:這時應廣大女生和基友們的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強大功能,可以在拍照的同時實現祛斑、磨皮、調整膚色等需求,有的甚至可以實現瘦臉、美瞳等等……但注意,拍攝風景的時候要把這個選項關掉,不然會損傷畫質。
全景:全景是個非常好玩的功能,以前只能透過使用數碼相機+三腳架+後期PS來完成,現在只要端著手機轉一圈就可以做到。如果遇到壯美的山巒、怡人的海灘、繽紛的彩虹、絢麗的晚霞、或者誘人的樣板間,就該請出全景功能大展身手了。
慢速快門/延時曝光:又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功能。當年這也是單反的專利,如今也開始移植到了手機上。特別適合拍攝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與車流,創造有趣的光塗鴉。如果你足夠聰明,也可以嘗試在這個模式下,讓手機與拍攝主體保持同步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係,捕捉速度帶來的快感。
在攝影和電影中,『對稱』和『黃金分割』是兩種最常用、也是不會犯錯的構圖方式。
對稱,可以給人一種平衡、古典、端莊的美感,甚至可以營造詭異、陰森、壓迫式的氛圍。
黃金分割,可以讓作品透露出一種優雅、神秘的藝術氣質。部分手機拍照時,可以顯示“井”字格,這是最容易掌握的黃金分割構圖工具。
而要想拍出文藝復興時期古典油畫一樣的優雅構圖,就需要了解和體驗『黃金螺旋(又叫斐波那契螺旋)』和『黃金三角』這兩個高階構圖工具了。當然,目前沒有任何一部手機、單反相機、甚至攝像機,會提供這種高難的構圖工具,必須全靠腦力。
焦點,決定了一張照片的視覺重點。很多對焦點沒有概念的朋友拍出的照片經常是失焦的——就是拍攝主體是模糊的,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對焦,或者手抖造成的。手機攝像頭都能實現自動對焦,但自動對焦採用的是中心對焦或散點/全域性對焦方式,只能照顧大多數拍攝需求。如果自動對焦模式無法將焦距對準你要拍攝的主體,就要用手指定一下焦點的位置。
要想讓你的照片富有『層次感』,就要知道怎麼擺前景、中景、遠景。通常,應該把拍攝主體放在中景位置,把焦點對在中景上,讓前景(亦可沒有)和遠景都虛掉。
『如果照片拍的不動人,很可能是由於距離不夠近,或者取景位置不夠低。』大膽地接近你的拍攝物件,捕捉到充足的細節,才能讓照片更動人。
-
3 # 臨風77
怎麼能把人像拍得藝術一點?攝影是光影的藝術,攝影拍人像,如果想藝術一點,透過光影就可以拍得很漂亮。為朋友們分享一下,有哪些技巧,可以幫助大家把人像拍得藝術一點。
1:利用花瓣做前景,可以形成漂亮的光暈一樣的虛化前景。這個操作起來也很簡單,用大光圈,或者長焦拍人像,把花瓣放在鏡頭前就可以了。
2 : 也可以拍攝逆光下的人像。
注意,逆光人像,容易把臉拍灰拍暗,要用反光板補光。當然,沒有專業的反光板也可以,找到家裡的一塊大一點的白布、白T恤、白浴巾,都可以實現反光的效果。
3 : 拍人像,也不用都拍全身,拍大景,只拍區域性特寫也可以很漂亮。也很藝術一點。
4 :在傍晚的時候,也可以藉助落日和傍晚的光線,拍出很好看的背景。
5 :夜晚拍人像技巧:夜晚在街上拍人像,如果沒有補光燈,人的臉是十分容易黑的。技巧是,可以找到路邊的廣告牌子,站在廣告牌子前,光碟燈箱上的光,就達到了為人臉補光的目的。
其實,拍攝人像最主要的是人像面部的表情,一個燦爛的笑容,勝過很多技巧。
-
4 # 聯想蒙牛
如何拍攝人像才能更有藝術性這並不難,關鍵在於拍攝思維的換位。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人像藝術性拍攝手法。我認為以下幾點是關鍵:和音樂一樣,視覺藝術依賴於(形狀、顏色、曝光的)和諧、(紋理的)韻律,以及安排元素(佈景和模特)來講述故事。當你能夠協調所有這些事情並讓他們和諧工作的時候,奇蹟就快要發生了。
1、用光
用光是攝影的頭等大事。
停一下。回過頭去反覆讀上面那句話,直到把它深深印在腦子裡。畢竟,攝影藝術的本質就是透過捕捉某個場景的光線來創造一種藝術的演繹。從本質上講,攝影就是用光繪畫。在攝影術和閃光燈發明之前很久,古典畫家們就知道把繪畫主體安排在大窗子附近。大窗子就像巨大的柔光箱,創造合適的光線,讓畫家捕捉到他們想要的情緒。沒有好的光線就根本不要去按快門,否則你的照片和那些菜鳥拿著傻瓜機瞎拍出來的不會有什麼兩樣。
2、主題
你必須得有光才能拍照,所以光列在第一條,它絕對是攝影的基石。但主題也是同樣重要的。一個好的主題比一個好看的模特要有用。場景,衣著,支撐物,飾品,姿勢以及情緒表達,他們結合起來講述一個故事。而攝影師得保證這是一個值得講述的故事。
3、對焦
對焦不僅僅是考慮對在那裡,還要考慮這幅人像要用多大的景深來表現。你想要多大程度上虛化背景/前景?主體有多少部分需要合焦?透過適當的鏡頭搭配,你在這方面可以有相當大的靈活度,而這能對你作品的效果產生巨大影響。此外,不要忽視轉換焦點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合焦在眼睛上是好的,但我也常常合焦在嘴唇,有時為了創造一種戲劇化的張力,我會使拍攝主體脫焦而將焦點對在其他地方,比如說手,或者模特拿著的某件物品。在我最喜歡的一張作品中,我把焦點對在棋盤上,用非常淺的景深,並把主體的臉照得非常亮以至於高光處嚴重過曝。
4、背景
背景的一般原則是保持簡單。拍好環境人像不難(我就拍了很多),但很容易被背景轉移了整張照片的關注點。對於初學者來說需要注意避免的一點是“融合”就是說在照片裡背景和前景在看上去有種要融合在一起的趨勢。比如要小心別讓背景裡的樹看上去像是從主體的腦袋上長出來的。
5、構圖
業餘作品和專業作品的一個關鍵差別就是構圖。一個偉大的人像攝影師考慮形狀、構圖、框架、角度、負空間、以及把焦點設定在哪裡可以獲得最大的視覺衝擊等等。
6、色彩
你若是為了色彩而拍片,那就應該確保色彩之間互相協調。如果顏色不協調,可以換衣服、場景等等......直到協調為止。畫家不會隨機抓個顏色就畫,為什麼攝影師就得在顏色方面任憑擺佈呢?
7、曝光
曝光不僅僅是獲得適當的曝光來記錄場景那麼簡單。 比方說在亮暗對比特別強烈的場景中你就得作選擇。你可以為暗部獲得適當的曝光,或者為亮部獲得適當的曝光,但通常你無法兩者兼得。這可以是件好事,因為你可以選擇高調拍攝或者低調拍攝,用曝光來強調一些部分並弱化其他部分。
8、紋理
照片是二維的,因此很難表現出好的紋理感。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強烈的形狀、構圖以及光線角度來襯托場景中的紋理。
-
5 # 陳偉師
場景:拍照功能強大的手機一般都支援這些場景——普通、智慧、微距、人像、風景、運動、夜景、雪景等,接近於專業的數碼單反,如果拍照前有時間,儘量調到對應的場景,便於機器找準最恰當的光圈、焦距和快門時間,控制好白平衡。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掏出手機拍照時都不會調來調去浪費大家表情和興致的,所以建議平時把場景設定到『智慧』這個檔上就好了。
人臉識別:現在幾乎所有的智慧機都有這個功能,而且是自動的,就不再多說了。拍人像時,只要等小白框出來並且對準人臉再按下快門就好了。
人像美化/美顏:這時應廣大女生和基友們的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強大功能,可以在拍照的同時實現祛斑、磨皮、調整膚色等需求,有的甚至可以實現瘦臉、美瞳等等……但注意,拍攝風景的時候要把這個選項關掉,不然會損傷畫質。
全景:全景是個非常好玩的功能,以前只能透過使用數碼相機+三腳架+後期PS來完成,現在只要端著手機轉一圈就可以做到。如果遇到壯美的山巒、怡人的海灘、繽紛的彩虹、絢麗的晚霞、或者誘人的樣板間,就該請出全景功能大展身手了。
慢速快門/延時曝光:又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功能。當年這也是單反的專利,如今也開始移植到了手機上。特別適合拍攝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與車流,創造有趣的光塗鴉。如果你足夠聰明,也可以嘗試在這個模式下,讓手機與拍攝主體保持同步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係,捕捉速度帶來的快感。
-
6 # 廣漂雲哥
1/8
用光。用光是攝影的頭等大事。沒有好的光線就根本不要去按快門,否則你的照片和那些菜鳥拿著傻瓜機瞎拍出來的不會有什麼兩樣。有光才能拍照,所以光列在第一條,它絕對是攝影的基石。
2/8
主題。主題也是同樣重要的。一個好的主題比一個好看的模特要有用。場景,衣著,支撐物,飾品,姿勢以及情緒表達,他們結合起來講述一個故事。而攝影師得保證這是一個值得講述的故事。
3/8
對焦。對焦不僅僅是考慮對在那裡,還要考慮這幅人像要用多大的景深來表現。你想要多大程度上虛化背景/前景?主體有多少部分需要合焦?透過適當的鏡頭搭配,你在這方面可以有相當大的靈活度,而這能對你作品的效果產生巨大影響。
4/8
背景。背景的一般原則是保持簡單。拍好環境人像不難(我就拍了很多),但很容易被背景轉移了整張照片的關注點。對於初學者來說需要注意避免的一點是“融合”,就是說在照片裡背景和前景在看上去有種要融合在一起的趨勢。比如要小心別讓背景裡的樹看上去像是從主體的腦袋上長出來的。
5/8
構圖。業餘作品和專業作品的一個關鍵差別就是構圖。一個偉大的人像攝影師考慮形狀、構圖、框架、角度、負空間、以及把焦點設定在哪裡可以獲得最大的視覺衝擊等等。
6/8
紋理。照片是二維的,因此很難表現出好的紋理感。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強烈的形狀、構圖以及光線角度來襯托場景中的紋理。
7/8
色彩。你若是為了色彩而拍片,那就應該確保色彩之間互相協調。如果顏色不協調,可以換衣服、場景等等,直到協調為止。畫家不會隨機抓個顏色就畫,為什麼攝影師就得在顏色方面任憑擺佈呢?
8/8
曝光。曝光不僅僅是獲得適當的曝光來記錄場景那麼簡單。 比方說在亮暗對比特別強烈的場景中你就得作選擇。你可以為暗部獲得適當的曝光,或者為亮部獲得適當的曝光,但通常你無法兩者兼得。這可以是件好事,因為你可以選擇高調拍攝或者低調拍攝,用曝光來強調一些部分並弱化其他部分。
-
7 # 石旮旯林子
你對人像攝影感興趣,而且想知道快照和藝術的差別?我認為以下幾點是關鍵:
和音樂一樣,視覺藝術依賴於(形狀、顏色、曝光的)和諧、(紋理的)韻律,以及安排元素(佈景和模特)來講述故事。當你能夠協調所有這些事情並讓他們和諧工作的時候,奇蹟就快要發生了。
1、用光
用光是攝影的頭等大事。
停一下。回過頭去反覆讀上面那句話,直到把它深深印在腦子裡。畢竟,攝影藝術的本質就是透過捕捉某個場景的光線來創造一種藝術的演繹。從本質上講,攝影就是用光繪畫。
在攝影術和閃光燈發明之前很久,古典畫家們就知道把繪畫主體安排在大窗子附近。大窗子就像巨大的柔光箱,創造合適的光線,讓畫家捕捉到他們想要的情緒。
沒有好的光線就根本不要去按快門,否則你的照片和那些菜鳥拿著傻瓜機瞎拍出來的不會有什麼兩樣。
2、主題
你必須得有光才能拍照,所以光列在第一條,它絕對是攝影的基石。但主題也是同樣重要的。一個好的主題比一個好看的模特要有用。場景,衣著,支撐物,飾品,姿勢以及情緒表達,他們結合起來講述一個故事。而攝影師得保證這是一個值得講述的故事。
3、對焦
對焦不僅僅是考慮對在那裡,還要考慮這幅人像要用多大的景深來表現。你想要多大程度上虛化背景/前景?主體有多少部分需要合焦?透過適當的鏡頭搭配,你在這方面可以有相當大的靈活度,而這能對你作品的效果產生巨大影響。
此外,不要忽視轉換焦點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合焦在眼睛上是好的,但我也常常合焦在嘴唇,有時為了創造一種戲劇化的張力,我會使拍攝主體脫焦而將焦點對在其他地方,比如說手,或者模特拿著的某件物品。在我最喜歡的一張作品中,我把焦點對在棋盤上,用非常淺的景深,並把主體的臉照得非常亮以至於高光處嚴重過曝。
4、背景
背景的一般原則是保持簡單。拍好環境人像不難(我就拍了很多),但很容易被背景轉移了整張照片的關注點。對於初學者來說需要注意避免的一點是“融合”就是說在照片裡背景和前景在看上去有種要融合在一起的趨勢。比如要小心別讓背景裡的樹看上去像是從主體的腦袋上長出來的。
5、構圖
業餘作品和專業作品的一個關鍵差別就是構圖。一個偉大的人像攝影師考慮形狀、構圖、框架、角度、負空間、以及把焦點設定在哪裡可以獲得最大的視覺衝擊等等。
6、色彩
你若是為了色彩而拍片,那就應該確保色彩之間互相協調。如果顏色不協調,可以換衣服、場景等等......直到協調為止。畫家不會隨機抓個顏色就畫,為什麼攝影師就得在顏色方面任憑擺佈呢?
7、曝光
曝光不僅僅是獲得適當的曝光來記錄場景那麼簡單。 比方說在亮暗對比特別強烈的場景中你就得作選擇。你可以為暗部獲得適當的曝光,或者為亮部獲得適當的曝光,但通常你無法兩者兼得。這可以是件好事,因為你可以選擇高調拍攝或者低調拍攝,用曝光來強調一些部分並弱化其他部分。
8、紋理
照片是二維的,因此很難表現出好的紋理感。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強烈的形狀、構圖以及光線角度來襯托場景中的紋理。
回覆列表
糖水片,大光圈虛化,純色背景
紀實類,小光圈,抓拍,決定性瞬間
約拍的話,模特要漂亮,有鏡頭感
總體來講,一定要自然,才會有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