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慵懶國王
-
2 # 小鴻哥
南韓都算魏國為啥不能算?魏國是戰國七雄首先稱霸的。說魏國小隻是後來的地盤,之前的地盤是不小的。魏國經過魏文武侯兩代英主,經李悝吳起變法,到魏惠王國力空漲。魏武卒戰力非常之強。魏國之前的地盤是不小的。魏文武兩代已經是稱霸,在惠王達到頂點,也是從他開始跌落。可以說魏國爭霸百年。魏國是七國中首先變法圖強的。魏文侯向西攻取秦國河西之地,北滅中山國,東敗齊國,南制楚國。變法建立魏武卒軍隊。魏武侯繼續執行文侯三晉聯盟政策。三晉聯軍大敗楚國,拿下大梁襄陵。田氏代齊,魏武侯向周天子施壓,周天子同意。但是三晉聯盟經常分分合合,要不就是分髒不均。要不就是不滿魏國霸主地位,打魏國附屬國主意。特別是便宜都讓魏國佔了,趙國更加不滿了。
三晉魏韓趙在魏惠王之前兩代關係整體上還是比較好。三晉聯盟以魏國為主。魏武侯死時,趙國想除掉魏惠王另立。南韓想不殺魏惠王,把魏國一分為二。因韓趙意見不統一,魏國得以儲存。埋下禍根,韓趙魏三晉聯盟破裂。這也是以後魏國攻韓趙的原因之一。
這時西邊秦國秦獻公,東邊齊國齊威王。兩國強大起來,對魏國造成威脅。秦獻公新政,國力增加。頻攻魏國,打敗韓魏聯軍。(這時還是三晉聯盟)齊國田氏也是靠魏國成為諸候,得到一點點幫助吧。齊國本來就是大國強國,肯定不願意成為魏國附屬。於是魏國重新跟韓趙結成三晉聯盟,跟秦國秦孝公暫時緩和。(秦國連年戰爭,也需要修養生息)這一系列行動明顯是對付齊國的。
但是之後魏惠王去打趙國:原因1趙國想拿下魏國附屬國衛國2魏國想拿下中山國,之前曾拿上。但因隔著趙國。3魏惠王想一統三晉,重現晉國。在圍攻邯鄲時,齊國圍魏救趙。秦國攻河西。此戰魏國雖然未敗,並收復河西失地,雖然跟趙國議和罷兵。但也元氣大傷,三晉聯盟更加不穩。然後魏惠王去侯稱王。數年後魏國又攻南韓。原因:1南韓比趙國更弱,想迅速在諸侯反應前拿下。2魏國國土分東西兩邊,中間隔著南韓。滅韓能勾通東西,實力大增。這樣更不怕秦齊。齊國又救南韓(齊國救趙救韓都是在雙方打的難捨難分才動手。)魏國大敗,接著齊趙秦三國圍攻。(趙秦都是報仇,齊國要成霸主)魏國承認齊王,齊國也認魏王。又認南韓為王,又帶太子去趙國。因為秦國收復河西之地,還在繼續攻魏。楚國又趁火打劫。魏惠王一會想用齊韓趙楚打秦,一會又想以秦趙韓打齊楚。對外忽縱勿橫,樹敵過多,國勢越來越弱。
桂陵之戰後魏國已經是退出霸主地位邊緣。馬陵之戰是魏國不甘心,臨死前的反擊而已。馬陵之戰,魏國真正退出霸主,成為附屬。齊國一跌為霸王,秦楚緊隨而至。
戰國策講:魏伐楚勝齊,制韓、趙之兵,驅十二諸侯(魯、衛、宋等)以朝天子於孟津。(這是魏國霸主地位的頂峰)
然後: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退出霸主之位)
魏文武侯兩代魏主,魏惠王拿到手的能牌卻打成那樣。在於魏惠王過於自負,勿橫勿縱樹敵過多。沒有去穩固三晉聯盟。聯盟最穩的是利益。魏國卻盡佔利益,不分趙國。趙國自然心有不甘。南韓雖然是小弟,但大哥不給點糖小弟。南韓會甘願為馬前卒嗎?同時開罪於齊秦楚三強,無疑於作死。魏惠王想攻下中山國就是大錯誤。1中山國在趙國腹地,魏國能越過趙國統治中山國嗎?2就算拿下中山國,趙國難道不擔心魏國內外夾擊嗎?最好的辦法不如把中山國許給趙國,讓趙國去打。換得趙國相助攻他國。秦魏是世仇,自魏奪河西之地。就頻頻攻魏,想收復失地。如能聯韓趙看好西大門,不是很好嗎?不給點甜頭,韓趙會相助嗎?要不三晉聯盟伐秦,多分點地給,他們也樂意。不應坐視秦國強大。本來魏惠王也暫同秦議和。重新結三晉聯盟對付齊國。魏惠王卻攻趙伐韓,這不是把韓趙推向齊國那邊嗎?齊國要爭霸當霸主讓他當就是了,虛名要來幹嘛。還不如來點實際的。跟齊聯合南制楚國。楚國也一直想北上中原爭霸。當年讓齊桓公晉文公阻止了。齊國一直想要拿下魯國,那就讓他拿好了。這樣齊楚就直接齊界了。戰國七雄那段時間魏惠王除了燕國沒打,其他都打遍了。西攻秦、圍韓圍趙、齊救韓救趙,南辱於楚。不得不說魏國樹敵太多。魏國這時最好的策略是讓齊國當霸主,槍打出頭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換取聯齊制楚,魏齊共同阻楚國爭霸中原。帶著韓趙防秦東出,因為秦東出首先面對的就是韓魏趙,而不是攻韓伐趙。所以在秦國東出伐魏,韓趙不僅不幫忙還落井下石。齊楚更不可能幫魏。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要分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誰是大敵,誰是小敵。利益是最能分清楚,利益也是能分的。例如蜀漢鄧芝對孫權講:如果大王你投曹魏,又想保持獨立。那是不可能的。到時曹魏必伐,蜀漢也會順江而下。吳蜀四州之地,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固。進可爭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自公元225年鄧芝使吳至公元263年蜀漢亡。近四十年蜀漢東吳聯盟未破裂。
魏惠王只要能維持好三晉聯盟,不懼秦東出。聯齊則能制楚北上。也不致於:魏國東敗於齊(韓趙亦攻魏),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七雄得罪於四雄)
-
3 # 使用者94738516596
魏國弱小那是戰國後期的事了。戰國初期最先稱霸的就是魏國,將近百餘年時間,戰國初期魏國強大到所有諸侯國都害怕。說一下戰國初期魏國有多強大,你就不會覺得魏國弱小了。再說了面積的大小和軍事強弱好像沒有直接的關聯。
三家分晉之前的事就不說了,三家分晉魏國建立。之後幾代君主都在變法圖強。魏文侯魏國第一代君主,那時候魏國還沒有稱王,只是被封為侯。任用法家李俚,還有吳起,西門豹等變法,魏國很快強大起來,用翟璜為相,樂羊為將,迅速滅掉中山國,之後魏惠王時期稱王(徐州相王)。
戰國初期魏國向東打敗了齊國,向西佔秦國河西七百餘里土地,北滅中山,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吳起變法,訓練出魏武卒,當時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之後魏武侯繼位,仍用吳起,向南佔領了楚國大片土地。之後魏惠王稱王也是水到渠成,理所當然的。自魏惠王之後魏國才開始衰落。這時候魏國已經稱霸戰國七十多年。
馬陵之戰魏國命運的轉折點,此役之後魏國再也不能和秦國齊國楚國這些國家相提並論了。馬陵之戰龐涓戰死,魏太子被俘,十萬魏武卒全全軍覆沒。此後秦國,楚國不斷攻擊魏國,魏國一蹶不振。公園前225年被秦國所滅。
-
4 # 馬仲遷
提到魏國就不能不說魏國發展史上兩個代表人物:魏文侯和梁(魏)惠王了。
在春秋時期能夠持續左右國際局勢的大國就只有晉國和楚國了,其餘的像秦國和齊國只能算是地區性大國,也就是小霸了。到了春秋後期,君主權力下移,君主被架空甚至取代成了一種趨勢,於是"三家分晉"就產生了,這便是-韓、趙、魏了。
由於曾經在一個鍋裡吃過飯,三晉採取聯盟式發展,這個聯合取得了1+1+1>3的效果。三晉東擊齊國,南攻楚國,西略秦國一時間天下無敵手,可以說三晉聯盟簡直是"黃金搭檔",它的巔峰時期就是魏文侯領導下產生的。
魏文侯善用人才,任用李悝(也稱李克)制定《法經》嚴守法令;任用樂羊滅亡中山,提拔吳起取得河西之地;任用西門豹治理地方。而對外,魏文侯積極調和韓趙兩國因瓜分戰利品不均而伴生的矛盾。此外,魏文侯還搞起了文化事業,大力推重儒家大賢段幹木,資助他在河西講學收徒,這極大地提升了魏文侯和魏國的美譽度,可以說魏文侯成功接過了晉國的大旗,是當之無愧的無冕霸主,而魏國在這個時期開啟了巔峰狀態!
古語云:君子之澤,三世而斬。到了魏文侯的孫子魏惠王的時候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其他各國為了改變落後捱打的局面紛紛延攬人才,謀劃變法,開始奮起直追。原先的三晉聯盟因為利益糾紛已不復存在,魏國地處平原,所謂四戰之地,而魏惠王卻一直延續祖輩的思路-四面出擊,結果只能是四面捱打。 魏惠王曾經向孟夫子抱怨道:"晉國,天下莫強焉,。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哎,往事不堪回味,說多了都是淚。
即便是這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魏國依然是萬乘之國,魏國常備軍-魏武卒依然有不俗的表現,魏國還有大量的人才。雖然我不做大哥很多年但並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除非在我想做大哥的時候-魏惠王
-
5 # 蘇子侃歷史
一說起戰國時代最強的國家,大多數人下意識想起的便是秦國。再想一下,齊國、楚國、趙國也不賴。因此在很多人眼裡魏國、南韓、燕國都是打醬油的,這三個國家完全配不上戰國七雄的名號。南韓、燕國就實力而言,確實有點名不副實。但是魏國卻完全對得起“戰國七雄”這個名號。
不要因為我們平常看到的戰國七雄的地圖(通常是戰國後期的)就覺得魏國弱小,君不見戰國後期的楚國一樣失去了原有的首都郢都。如果把這張地圖的時間軸推進到戰國初期,那麼情況就大不相同的。那時候的魏國也算幅員遼闊,甚至還佔領了秦國的河西之地,後來的霸主秦國這時候還在被魏國吊打。
三家分晉,一代雄主,戰國首變,戰霸一方
眾所周知,春秋與戰國的時間分界點是三家分晉的那一年。當然三家分晉是一個漫長的事情,經過的魏、趙、韓三家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在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打發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自此韓、趙、魏三國正式成為了一個諸侯國,而此時魏國的國君正是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魏文侯。
魏文侯當政時期,重用李悝在魏國推行了戰國時期的第一場變法。在政治上,李悝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的名言。選賢任能,賞罰嚴明使得魏國吸引了一大批能人志士,為魏國的發展輸入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在農業上,李悝針對魏國的地理環境,採用了盡地利之教的精耕細作原則教導農民合理的耕種土地,提高了魏國耕地的單位產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為了平衡糧價,李悝還實行了平糴法。平糴法的推行保證了農民不管是在豐年還是災年都能平穩度過,使得當時的魏國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在法律上,李悝著《法經》六篇,來規範魏人的行為,使得魏國成為一個法治國家。魏文侯重用李悝變法為魏國“修煉”了一身好“內功”。隨後出現的吳起則是給了魏文侯一把斬荊披棘的利劍。
在勸導完韓、趙兩國三晉之間不應內鬥之後,三家也有了各自擴張發展的方向。魏文侯把擴張的利劍指向了秦國的河西之地。魏文侯攻打河西之初,秦國尚且能依託地理之利來防禦,魏軍一時間還無法攻佔河西。這時候魏相翟璜向魏文侯推薦衛人吳起,魏文侯隨即任命吳起為魏軍攻擊秦國的主將。吳起一上任,就打破了兩軍僵持的局面,魏軍一度攻佔到秦國進入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鄭。最終魏國大勝佔領了河西之地,並將秦國壓制到了洛水以西,使秦國不得與中原交通。
除了對秦作戰之外,魏文侯還發起了滅中山國之戰,以及對宋國、齊國、楚國的幾場戰爭。這些戰爭給魏國帶來了廣袤的土地,此時的魏國可謂是戰國首霸,誰不服打誰。
“富不過三代”,四面樹敵的魏惠王敗光家底
魏文侯之後的魏武侯也是又一代雄主,魏國在他的帶領下國力蒸蒸日上。但是有句老話叫做“富不過三代”。魏武侯去世之後,繼任的是他的兒子魏惠王。魏國正是從這個敗家子開始衰弱。魏惠王執政前期可謂是魏國最鼎盛的時期。盛極必衰,繼承瞭如此雄厚家底的魏惠王不免驕傲起來,再加上自身剛愎自用的性格,認為大魏國堅不可摧。於是乎跟趙國、南韓撕破臉皮,三晉之間分道揚鑣。對趙國、南韓的兩場戰爭,本意是削弱趙、韓。不料因為齊國的圍魏救趙、圍魏救韓,最終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將魏國的家底拼盡,魏國的霸業就此一去不返還。屋漏偏逢連夜雨,馬陵之戰後秦國趁魏國實力大減出兵河西,一番鏖戰之後,魏軍再一次打敗,秦國收復了河西。魏國自此成為強國口中的一塊肉。
魏國作為戰國時期的第一個超級大國,對於戰國七雄這個名號還是當之無愧的。只不過這個超級大國從戰爭中崛起,又在戰爭中失勢。如果魏國不失勢,秦國恐怕將永遠龜縮在渭河平原裡面,“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從何談起。
看完朋友,記得隨手關注蘇子哦~每天都有精彩有趣的內容等著你~~~
-
6 # 聽濤軒書法
魏國地處四戰之地,是戰國初期當之無愧的霸主。因為地理位置優越,魏國的人才儲備是最多的,這是其稱霸的根本!
魏文侯時期,魏國成了戰國第一個霸主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趙烈侯、韓景侯正式被周天子列為諸侯,這一年標誌著戰國時代的開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記載歷史的。
魏文侯用李克變法,拜子夏、段幹木為師,吳起治軍,樂羊攻打中山,翟璜為相,重用田子方、西門豹等人,使魏國成為戰國時期第一個霸主。
此時魏文侯西掠秦地,東擊齊人,南掃強楚,北滅中山。最重要的事件是和秦人的戰爭,當時吳起等人已經打到了陝西境內,秦有被滅國的危險,從此魏國控制了整個西河地區,使秦無法與重要往來。
魏武侯逼走吳起,國力停滯不前魏文侯的繼任者是他的兒子魏武侯。初期魏武侯還能依靠他父親留下的諸多老臣和優越的制度帶領魏國東征西討。由於吳起的存在,魏國在對秦的戰爭中也還處於優勢。但隨著魏武侯重用田文、公叔痤逼走吳起,魏國的實力便不再顯著曾強。
魏武侯四處樹敵,三晉同盟被瓦解。魏武侯後期以為自己可以稱霸天下,便放棄了三晉同盟策略,使得魏國四處受敵,為以後的衰落埋下伏筆。
魏惠王一系列錯誤決定使魏國走向衰落魏惠王繼位初期,魏國依然強大。他用龐涓為將幾乎滅掉趙國。但他過度使用武力,樹敵太多,與齊國馬陵之戰後龐涓自刎、主將太子申被俘,此戰使魏國元氣大傷。公元前340年魏秦大戰,結果主將公子卬中了商鞅之計被俘,魏軍大敗,魏惠王嚇得放棄都城安邑,遷都到了大梁。此役過後,魏國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魏惠王最失敗的就是沒有重用商鞅,並且還放走了商鞅。在魏惠王遷都時自己也說了很後悔的話。還有就是魏惠王一生老想稱霸,四處征伐,樹敵過多,使魏國徹底走向衰落。
由此觀之,魏國起初並不小,只是後來才慢慢變小;雖然身處四戰之地,但交通發達,可以延攬到眾多人才;國土面積雖小,但開發程度較高;身處中原,人口數量眾多。經過初期魏文侯的擴充套件,魏國土地並不小;地處四戰之地,交通很發達,既有利於人才往來又有利於經濟發展;秦、楚、燕面積雖大,但邊境都是未開發之地,且人口數量並不多。
這就是魏國可以屹立於七國之中的原因。
-
7 # 剛剛圖774
魏國地處中原腹地,地盤雖然不大,但是人口密集,無論是商業還是農業都非常發達,同時也是交通的十字路口。但是也因此魏國成為了四戰之地。
魏國在戰國前期,並不弱小,西邊佔有河西之地,接近秦國故都櫟陽僅僅二百餘里,東邊接壤齊國。盛極一時的魏國也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國、強國!
魏國在戰國早期的時候,聯合三晉西拒秦,東拒齊,南拒楚,更消滅了一些小國,完成了霸業。
但是到了魏武侯的時候,魏國開始單幹了,不再聯合三晉,到魏惠王的時候,趙國和南韓甚至成為了主要的敵人!四戰之地的魏國把周邊的國家都給得罪了,戰略失誤導致了魏國的衰落,後來在秦國的不斷打擊下,魏國越變越小。原來西部的土地,河西之地、安邑等地都割讓給了秦國,魏國只剩下大梁周邊方圓幾百裡土地而已。
但是儘管如此,魏國在後期也吞併了宋國,成為五國伐齊的最大贏家,也算是彌補回來了一些吧。
儘管土地面積小,但是魏國的土地都處於中原腹地,人口密集,農耕發達,也仍然是各國商人往來的十字路口,雖然在國力上比不了楚國,比不了趙國,但是也可以勉強做到自守。
-
8 # 小約翰
這裡就提到一個很多人的誤區了:對於古代國家(即使是今天也一樣),不能單純的以國土面積來評判實力。
在戰國地圖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魏國的國土面積並不算大,後期的國土面積更小。而秦楚兩國則是大的沒邊,似乎實力要比魏國強上好幾倍。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在古代社會,科學技術極度落後,春秋戰國時期就更是落後到令人髮指的程度。連牛耕技術都沒有全面普及。墾荒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所以在古代社會,人口是高度依賴於良好的自然條件的!
華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原因主要在於黃河流域有廣大的衝擊平原。豐沃的水土和平坦的地形,適宜的氣候,是古代農民的天堂。所以在漫長的封建史上,黃河流域一直是經濟的絕對中心,長江流域取代黃河流域成為經濟重心的割據要到明清時代才正式確立。
所以,河南、山東、陝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湖北北部、江蘇北部的廣大地區,在古代社會里養育了絕大多數的農業人口。對於古代政權來說,由於生產力與技術的落後,人口代表了絕對的國力,而魏國的位置恰恰在河南一帶,所以雖然其擁有的面積較小,但國力並不弱與秦楚等大國。
今天我們視為經濟重心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非常原始。在當年的人眼中,過了長江的土地就屬於絕對的煙瘴之地了。過了雲夢大澤(在今湖北)以後就是野獸橫行的世界,至於兩廣嶺南一帶,基本等於無人區,直到唐宋時期,兩廣還屬於發配的犯人才去的地方。
所以楚國雖然面積很大,但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長期受到中原諸侯的輕視,楚國自己也說“我蠻夷也”,後來隨著土地開發實力才逐漸上升。空有幅員千里卻沒有人口,實在是紙老虎。
而秦國的情況也差不多,秦國的面積多是夷狄的荒蠻之地,商鞅變法以前,秦國的風頭遠不如中原的魏齊等國,可見面積沒什麼大用。
而魏國既擁有優渥的自然條件,眾多的人口,也擁有先進的軍事制度。在戰國時期,歷代魏王都很重視軍隊的改革,尤其是經過吳起改革之後的魏軍,擁有讓天下諸侯聞風喪膽的魏武卒,在當年騎兵上沒有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魏國的實力是非常令人恐懼的!
-
9 # 史論縱橫
好像魏國成為戰國七雄很勉強的樣子,實際上魏國在戰國初期是絕對的超級大國的存在,用蘇秦的說法,燕地2000裡,兵甲數十萬,車600乘,騎6000匹 ,趙地2000餘里,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韓地900餘里,帶甲數十萬 ,魏地1000裡,然人民之眾,車馬之多無如魏者,楚地5000餘里。可見,在戰國時期,魏國雖然土地不是最多的,但是人口和軍隊卻是最多的。
縱橫從網上查了一下資料,僅供參考吧!
燕國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趙國20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齊國15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南韓9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楚國5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秦國面積3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魏國1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萬。
從中可以看出,七國之中魏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楚國是面積最多,所以,魏國在巔峰時期只要不走彎路,絕對是超級大國。
至於魏國為何如何強硬,除了魏國土地肥沃之外,人口密集之外,主要還是魏國在戰國初期是第一個實行全面變法改革的國家,也就是魏文侯變法,使魏國逐漸發展強大,至於魏國為何衰落,則是在改革紅利時期,沒能找到一條能夠使國家持續強盛的戰略。
到改革成果向其他國家外溢,齊、秦、楚、趙變法後逐漸趕超魏國,況且魏國地處中心,處於戰爭策源地,不管誰和誰打,都跑不了魏國。
-
10 # 小生聊史
從晉國獨立出來後,其實魏國的處境並不能算很好,南楚東齊西秦,國土面積不大的魏國隨時有可能被其他國瓜分。
自知硬實力不足的開國之君魏文候開啟改革變法,希望透過一系列措施,讓魏國變得強大雖魏國土面積不大,可魏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先後出了李悝,吳起、範睢、孫臏、張儀、樂毅等在戰國時期叱吒風雲的改革家、軍事家、外交家。
魏國在魏文候時期的人才戰略,更像戰國時期的黃埔軍校。把人才都像菩薩一樣供著。
儒家學派的大師孔子弟子子夏,當時正在魏國辦學,學校裡有段幹木、田子方等一批優秀的學生。魏文侯首先拜子夏為師,倡導“賢重於貴”的理念。他又多次屈尊拜見著名隱士段幹木,但段幹木是個清高的人,魏文侯一來,他就跳牆逃跑,但魏文侯一點都不在意,每次路過段幹木家時,總要畢恭畢敬行注目禮。
魏文侯以這種禮賢下士的精神,為魏國聚集一批人才,開始了變法運動。
1、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主持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李悝提出“選賢任能,賞罰分明”的基本國策。主張改變舊的世卿世祿制,重要的官職由有才能的人來擔任,有功勞的人才能享受優厚的俸祿。由此改善了吏治,同時大大削弱了舊貴族的特權;
2、著名軍事家吳起訓練虎狼之師,魏文侯任用吳起進行軍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武卒”,使得“秦兵不敢東向”;
3、著名水利專家西門豹治理鄴城,把幾個巫婆扔進河裡喂河神,革除巫風。著名將領樂羊,付出吃掉自己孩子的代價,滅了中山國。
經過改革變法,魏國迅速強大起來。為了改變四面受敵的安全形勢,魏國四處出擊,相繼打敗秦國、楚國、齊國,獲得了大片的土地,成為戰國早期最強大的國家。
如果說魏文候推行李悝,吳起的變法使得魏國強大,那麼魏國的衰落也是因為人才的流失。魏惠王的敬而不用使得大批賢士流失,辛苦培養的人才為他人做嫁衣
魏惠王雖敬重這些人才,但卻不重用。
有一次,魏惠王和齊威王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手裡有什麼寶物,齊威王說沒有,魏惠王很開心地說,自己有十顆夜明珠,而齊威王說,夜明珠我沒有,我有幫我治理國家的賢臣和鎮守邊疆的大將。
這樣一對比,魏惠王沒有賢君的度量。正是因為如此,魏國的人才紛紛流失,商鞅去了秦國,吳起去了楚國,孫臏去了齊國,更為殘酷的是,這些人回過頭對待魏國的時候一點都不手軟。
三國時期的戰爭其實是人才戰爭
東漢思想家王充說,“六國之時,賢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齊齊輕,為趙趙完,畔魏魏傷”。因此,一個國家的興衰就看這個國家是人才湧入還是人才湧出,如果一個國家大批人才出走,那麼這個國家遲早藥丸。
-
1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趙、魏、韓三家分晉是趙氏挑的頭,所以三家正式立國後趙國獲利最多。相比之下魏國分得的土地並不是太多,但質量較高:基本分得了當年晉國的主體部分——大體位於山西西南部,這一帶農業產量較高、地勢險要,但北有強趙、南有強楚、東接強齊、西臨秦國,所謂四戰之地——鄰國除南韓外皆為大國,魏國特殊的地緣格局導致其容易被擠壓封鎖。魏文侯魏斯掌權後起用李悝進行了一系列變法改革:李悝(約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濮陽人,又作李克、李兌、裡克、季充,《漢志·儒家·李克》記載道: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子夏是孔門弟子,所以李悝早年是從儒家,但與一般儒生不同的是:李悝既是一位儒家政治家,又是一個經濟大家,有很強的經濟管理能力:他任上地(今陝西洛河以東)郡守時如何守邊是其首要任務,因為上地與秦為鄰,是魏國的邊防要地。為提高魏國邊民的戰鬥能力,他下令讓上地郡軍民都必須提高射箭技術,甚至以射箭來決斷訴訟案的曲直。由於魏軍射技精良,曾在邊地屢敗秦軍。因為他管理地方有方,被魏文侯賞識,後被起用推行變法,這是自春秋管仲改革以來最重大的一次變法改革,具體而言李悝變法設計政治、經濟、法律等多個層面。
在政治上李悝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的特權,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主張選賢任能、賞罰嚴明。春秋時代各國基本都保持著貴族世襲制度:貴族子弟生來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並能繼承祖先的爵位,平民子弟即使再怎麼努力也沒出頭之日。李悝制定了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公務員選拔機制:一大批有作為的平民子弟得以躋身魏國朝堂,從此中國的朝廷官吏開始由世家貴族世襲逐漸演變成考核選拔職業文官。這些原本永無出頭之日的平民子弟皆能奉公守法恪盡職守,一時間魏國政治清明,當然這些從底層爬上來的職業官吏在官場上待久了之後也出現腐敗現象,不過這是後話,至少在李悝變法的時代打破貴族世襲制度是一項重大的政治進步。
李悝變法在經濟上統一分配耕地給農民,鼓勵農民增加生產。《漢書·食貨志》記載:李悝曾指出“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減輒為粟百八十萬矣”。如果農民依靠耕種無法改變貧困現象就會出現拋荒的現象,造成糧食減產,市場上糧食供不應求就會導致糧價上漲。“谷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無論糧價甚貴或是甚賤都會傷害國家和民眾,所以“善為國者使民毋傷而農益勸”。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有益於提高生產積極性。李悝變法廢除了傳統的井田制,採取“盡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勵老百姓墾荒,廢除原本井田制制度下的土地界限,允許土地私有買賣。同時對國家境內的所有土地進行測評,估算國家的土地產量,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按照土地的貧瘠標準分配給農民土地,鼓勵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實行平糴法:國家在糧食豐收時以平價收購糧食儲存,發生饑荒時又平價賣給農民,取有餘以補不足,以此打擊世家貴族囤積糧食而危及國家政治穩定,既防止糧價太貴而擾民,也防止糧價過低而挫傷農民積極性。將豐年分成大熟、中熟、小熟三個等級,按比例向農民糴糧;把荒年也分成大飢、中飢、小飢三個等級——在大飢之年把大熟之年所糴的糧食發放給農民,其餘類推。這樣可以有效規避糧價的猛漲暴跌,農民不至於流亡逃散。這兩項重大經濟措施“行之魏國,魏以富強”——史載:魏都大梁“人民之眾,車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無異於三軍之眾”。它是戰國文人學士、縱橫家、政治家聚集的地方,也是當時官員權貴和富商享樂的消費都市。
李悝是儒生,但也是中國法治思想的始祖之一,是繼管仲之後法治思想卓越的實踐者,他的法治思想經吳起從魏傳到楚,經商鞅從魏傳到秦,秦滅後又傳承到漢,成為中國歷史上法治思想的主要推動者。他吸取儒、法兩家的思想,收集當時已存世的各國法律典章,結合魏國的實際情況制訂了《法經》透過魏文侯公佈成為魏國的法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系統的成文法典,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律》和《具律》,對於國家法令、政府職能、官員的升遷獎懲、軍功的獎勵都做了最完備的規定。魏文侯從三家分晉的歷史中得出一個教訓就是要防止貴族權力做大,於是魏文侯大力提拔在朝中素無根基的寒門弟子作為朝廷僱傭的職業官吏以取代世襲的貴族卿大夫——職業官吏吃朝廷俸祿,執行朝廷法度,沒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所管轄地區的賦稅都是替朝廷徵收,除了自己的俸祿一分一釐都不得截留(中飽私囊的現象是無法杜絕的,不過一旦查出......)。這些職業官吏沒上下尊卑的觀念,他們只服從朝廷的法度,於是魏國初步構建起以法治國的格局。
魏國所處的中原地區開發較早,生產力先進,人口眾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由於路網縱橫、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產雲集從而使商業繁榮、製作業發達。戰國時鐵器已逐漸推廣使用。當時天下的冶金中心均在韓魏。魏國由以兵器製作業發達而稱雄於當世。魏軍以逐步採用鐵製兵器代替青銅兵器,史稱魏軍甲兵犀利。魏國選練武卒,均為重灌步兵,披重鎧、持戈配劍、背弓弩、跨矢囊。魏武卒裝備精良——皆以重灌步兵為主,《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意思是說士兵披上三層重甲(內外三層防護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別稱)和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每人背五十隻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魏武卒的人員選拔及其嚴格,能成為魏武卒一員,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很優越的。故而魏武卒都是強悍的精兵,戰鬥力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成為當時世界上步兵最為精銳和彪悍的軍隊。魏武卒的編制讓各諸侯國幾乎無法模仿,因為除了魏武卒之外,再也沒有別的諸侯國使用完全由步兵組建的兵團,不是沒有條件,不是沒有能人,主要是在以戰車為王的時代誰也沒有這個膽量。武卒的編制: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為基本的作戰單位,類似的一個團。需要打戰的時候再靈活編制,設將軍一人指揮。這種編制充分體現了魏武卒的指揮系統在作戰中的靈活性,能達到如腦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樣。即便是戰敗了,也是可以迅速的組建軍陣——不管各軍隊士兵是否相識,在這種各級將官存在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組合起來。
魏文侯在位的四十餘年間始終堅持禮賢下士:政治上任用李悝為相推行變法,民政上任用西門豹治理地方,軍事上任用吳起、樂羊等名將,學術上重用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魏文侯在學術思想領域採取兼收幷蓄的模式:對儒家、法家和黃老之說均不排斥,一時間法家、兵家、縱橫家均活躍於魏國。魏文侯用人不問出身只看能力:吳起、李悝來自衛國,樂羊、西門豹出身平民,翟璜來自戎狄部族......只有是人才魏文侯都能傾心任用。這一時期的魏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集儒、法、道於一體的國家:魏文侯本人既與儒生交往,同時又主張法治,他所任用的李悝出身儒家弟子,卻作為法家的領軍人物而被載入史冊。這一時期魏國的的教育體系並不僅僅只注重修身養性,也極其重視經世濟用。在人才使用方面魏文侯也能做到不拘一格:法家的李悝、兵家的吳起、儒家的子夏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魏文侯都能揚長避短,為每一個人才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土壤。一時間各國士人紛紛慕名前來魏國遊學,使魏國成為了戰國初期華夏文明的文化中心。魏文侯能識人能用人,而他本人也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深刻洞悉魏國在地緣戰略上居於四戰之地的魏文侯在外交路線上始終堅持三晉合一。所謂三晉合一是指由晉國分化出來的魏、趙、韓三國組成聯盟,從而使魏國得以利用趙、韓作為本國戰略縱深的延伸,由於有趙、韓兩國保護著魏國的南北兩翼就使魏國得以專心向當時較為弱小的秦國擴張。拿下秦國正是徹底扭轉魏國的地緣劣勢的根本辦法:秦有崤函之固,若魏國得之則可坐擁八百里關中沃野而俯瞰山東諸國互鬥。
公元前419年魏國西渡黃河,在少梁(今陝西韓城)營建攻秦的戰略據點,六年後吳起率魏軍在西河戰場大勝秦軍。為遏制魏國的崛起,秦、齊、楚曾結成臨時的聯合陣線,共同對付魏國:秦國一方面調集重兵防守魏軍,另一方面遣使請齊、楚出兵共擊魏國,試圖把魏軍聚殲於西河,由此形成了魏與秦齊楚聯軍的戰略對決。魏軍在魏文侯佈置下兵分兩路:一路由吳起指揮在鄭地與秦軍展開決戰並大獲全勝;另一路由魏太子擊率領,趁秦軍西河守軍主力圍攻吳起防守空虛之際攻破了秦國西河防線的軍事重鎮繁龐(今韓城東南),這樣魏軍兩路進攻使秦國的西河防線被徹底突破,魏軍先後佔領了秦國西河的臨晉(今陝西大荔東南)、王城(今陝西大荔)、元裡(今陝西澄城南)、洛陰(今陝西大荔西南)、合陽(今陝西合陽東南)、陰晉(今陝西華縣東)等地。又過了五年西河地區全被魏國佔據,從此秦國被魏國壓制在洛水以西長達80年,斷絕了與中原的一切交通,甚至導致秦國險些被魏國所滅。西河入魏後成為魏國兵員和糧草的重要來源地。在魏國不斷強大的同時其鄰國趙國的國力卻不斷下降,甚至受到中山國的攻擊。趙國防守吃力,不得不向魏國求救,魏文侯以事成後趙國割地為條件,於公元前408年出兵中山。儘管魏與中山之間隔著趙國的領土,但強大的魏軍還是於公元前407年攻佔中山國全境。即使在交通訊息已高度發達的今天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擁有遠離本土的飛地,而魏國居然在那個年代就跨越別國領土打下一塊飛地,由此可見魏國之強。
魏文侯死後太子魏擊繼位,是為魏武侯(公元前396~前370年)。他曾師從儒家田子方,年輕時就隨父南征北戰:在公元前412年的西河戰役中率軍攻打繁、龐二地(約在今陝西韓城東南),後又在中山戰役中隨樂羊為將立下軍功,在他治理下魏國的霸權得以維持20多年。魏武侯繼位後繼續對外用武擴張:公元前393年魏國同時攻打鄭國與秦國,名將吳起大敗秦軍於注城(今河南臨汝西)。公元前391年魏、韓、趙三國結盟攻楚並攻佔大梁(今河南開封)、榆關(今河南中牟西南),楚悼王遣使向三國求和遭拒,只好求救於秦、齊。齊、秦從自身利益出發決定救楚,於是在公元前390年魏趙韓三晉聯軍與楚秦齊三國聯軍在武城(今陝西華縣東)展開戰國時代第一場足以影響天下格局體系的大戰,結果三晉聯軍戰勝了三國聯軍。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傾全國之兵50萬進攻陰晉(今陝西華縣東)並與魏軍展開決戰。魏軍在平時已形成了一套激勵作戰的機制:每次作戰後都要讓有功將士參加隆重的慶祝會並在大門外論功行賞,不僅賞賜有功將士,連其父母妻子也一併受賞,對死難者家屬這定期遣使慰問。為進一步激勵士氣,魏武侯親自來到陰晉前線犒勞將士。名將吳起請魏武侯派五萬沒立過功的人為步兵,由自己率領反擊秦軍。武侯不僅滿足了他的要求,還追加戰車500乘、騎兵3000人。大戰前一天吳起向三軍釋出命令說:諸吏士都應令行禁止隨我一起去同敵人作戰,無論車兵、騎兵和步兵“若車不得車,騎不得騎,徒不得徒,雖破軍皆無功”。戰鬥中魏軍個個作戰勇猛以一當十,大敗秦軍於陰晉城外並趁勢進入關中平原。這就是後世史書中的陰晉之戰——此戰吳起以五萬人破秦軍五十萬兵力,魏武侯由此名滿天下威震各國。
回覆列表
1.地理位置:四戰之地,虎狼環伺
魏國地處天下之中,堪稱是四戰之地。秦國想要進攻東方六國,就必須和魏國交鋒。東方六國想要進攻秦國,一般也要取道魏國。所以,地緣格局造就了魏國必須全民皆兵,時刻警惕著附近的國家。如果弱小,早就成為了他國的地盤。
魏國的首都在大梁(今天的開封市),地盤主要在河南。在戰國時期,前期的戰爭基本與魏國有關。魏國經過變法,想要擴大地盤,於是四處攻擊周邊國家,即使是同為三晉出身的南韓、趙國,都要被它吊打。如果不是齊國的干涉,趙國可能要提前滅亡了。經過桂陵和馬邑兩場大戰,魏軍損失慘重,暫停了對周邊國家的軍事進攻。
戰國中後期,魏國基本上參與的是聯軍,比如六次合盟進攻秦國的函谷關,參與滅齊、滅宋之戰,很難有獨當一面的軍事能力。到了戰國後期,年年被秦國吊打,只會日日割地,做著抱薪救火的事兒。
(春秋末期,三家分晉,才有了魏國,也是戰國時代的開篇)
2.軍事因素:管理先進,制度優越
魏國的軍事力量在七國中屬於頂尖層次,尤其是魏文侯改革後,吳起建立了強大的魏武卒,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有編制的精銳之師。在那個騎兵不是主流,沒有熱兵器的時代,堪稱是國之重器。其他國家還在倚靠車兵,這是制度的落後。而且,魏國軍事管理嚴格,只有商鞅變法後的秦軍才能與之媲美。
戰國初期,也確實打得其他國家很害怕,包括秦國。即使在後來的桂陽之戰和馬陵之戰中,魏軍損失慘重,但這項制度保留了下來,軍隊力量依舊不弱。後來的魏信陵君率領魏軍大破秦軍,解救了邯鄲之圍。
3.帝王因素:開拓進取,政治改革
魏國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第一個進入封建社會的國家不是秦國,而是魏國。魏國是戰國時代最早開始改革的,從文侯、武侯、惠王等早期君主都是屬於勵精圖治,開拓進取的,所以匯聚了大批人才,從上而下,綜合國力在不斷增強。
反觀同一時期的其他六國,都在忙著內亂或相互攻伐,都是在消耗國力。一個在上升期,一個在消耗期,面積和人口等宏觀上的差距已經縮小了。
4.人才因素:人才井噴,才人興國
都說是人才興國,放在魏國身上確實是最好的證明。魏國是七國中人才最鼎盛的,誕生了商鞅、魏齊、範睢、蔡澤、尉繚、李斯、西門豹、李悝、龐涓、吳起、張儀、蘇秦等文武人才。初期由於君主的重視人才,與國家戰略一致,所以能留住人才,國力得到蓬勃發展。
中後期魏國君主一代不如一代,越發昏庸,本華人才看不到國家的前途和未來,於是都紛紛跳槽到了秦國,結果成為了秦國平定天下的中流砥柱,這是魏國最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