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楚的小世界
-
2 # 絃樂蝕骨狂刀
簡單而純粹,不要有太多繁文縟節,不要有太多華麗修飾,不要有太多喧賓奪主的與書看著很搭界又在仔細思考後覺得很牽強的東西在裡面!這樣的書店才能靜心修心!
-
3 # XuLiansheng
王府井書店是我最喜歡的書店。因為王府井書店是國家級書店,有“新華書店 共和國第一店”的美稱,令我深有感觸!成立最早、位置最好、建築最優、設施最新、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檔次最高、服務最好。王府井書店稱為新華書店 共和國第一店,名不虛傳。
成立最早:1949年2月10日,成立北平新華書店第一門市部即王府井書店,是全北京最早成立的新華書店,與共和國同齡,走過70多年的風雨歷程。我和王府井書店結下了不解之緣。
位置最佳:王府井大街地處北京市中心區,臨近天安門、前門商業街、北京站、東單商業街——銀街,是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金街,商場林立,飾燈耀眼,名店會萃,牌匾高懸,客流量大,春風滿面,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王府井大街步行街兩端,緊靠地鐵,多公交站,車水馬龍,交通方便。南連寬闊的東長安街,從南往北一進口路東,能看到聳立一棟有著玻璃幕牆的高樓大廈,西面正門上方是五個醒目紅色大字“王府井書店”。
王府井書店是我購書首選之地。我購書,從小學、中學、大學、工作單位,到王府井書店次數最多。當然中國書店(東安商場店、燈市口店、隆福寺店、前門店、……)圖書大廈(西單、亞運村、中關村……)、高教書店……等地也是不錯的選項。我從家、學校、單位出發到王府井書店購物,都有直通車很便利。
規模最大:王府井書店約半個多世紀以來都是新中國最大新華書店,經三次擴建,重建後總建築面積一萬七千多平米,營業面積近萬平米。
品種最全:琳琅滿目,目不暇接。經營圖書共計30萬餘種。作為大型現代化書城,地下兩層地上八層。一層至五層經營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期刊雜誌及文化用品、電子產品,依次為:社科史地、財經管理;中外語言、教育科普;少兒讀物;中外文學、美術音樂;醫學生物、生活保健。六層為科學講堂、多種活動。
書籍最優:檔次最高,素質最佳。經典珍品、名著名篇,最先在此展出銷售。如馬列經典、毛主席著作,黨的理論著作檔案和中央領導人講話,科技珍品,中外名著……購買經典名著時顧客排起長隊,名家來店簽字售書,此情此景,屢有發生。
我最愛讀的《毛澤東選集》(1-4卷)就是在王府井書店買到的。1966年7月《毛澤東選集》第一至四捲髮行時,盛況空前。數千名讀者很早就擁到王府井書店門口。書店裡最暢銷的就是《毛澤東選集》。《毛澤東選集》(1—4卷)是我最想買的書,在1966年6月,當時我是北京四中的高二學生。之前我到北京多處書店,都沒買到。這時我想到王府井書店,我和同學早就趕到,排隊680號,排到半夜,終於買到我珍愛寶書一毛選一套四卷。這是我人生嚮導,指路明燈,為我排愁解難,令我心明眼亮,不斷給我信心力量!
日記摘抄:
"1966年6月30日
北京市委訊息:7.1期間發行一批毛主席著作。我一定要買到一套。寧可在新華書店門口連夜排。"
"1966年7月1日
熱烈慶祝建黨四十五週年。
早上買到《歐陽海之歌》"
"1966年7月2日
下午5點多,迅速趕到王府井新華書店,買毛著的隊排得很長。我和同學排到680號。原計劃毛選不零賣,已給機關單位,經群眾努力,新華書店按市委決定賣。當晚賣2150套毛選。我們高興極了!這多日的努力奔波沒有落空。晚上12點多,我終於買到了《毛澤東選集》一、二、三、四卷。不顧黑夜,忘記睏倦,不顧路遠,走回去睡。"
背景材料摘抄:文化部新黨委於1966年6月30日向中央上報《關於加速印製毛主席著作的請示報告》中說:文化部將動員全國出版、印刷、發行單位廣大革命群眾和廣大革命幹部,用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方法,千方百計擴大毛主席著作的印行數量。《報告》根據中宣部部長陶鑄提出“停印可以不出的書刊,大量印製毛主席著作”的指示,提出擬採取的“革命措施”是:打破過去指定少數印刷廠包印的老框框,全國凡是有一定條件、可以印毛主席著作的印刷廠都可以承擔印製任務;把一切可以用於印製毛主席著作的紙張全部拿出來;應出或可出可不出的新書堅決不出,再版圖書一律不印。……"王府井書店之所以我最喜歡,因為在這個書店我買到了最想買到的書。
我感到王府井書店好像圖書館圖書展,資料檢索,門類齊全。好像高校教室,學科教材,查閱資料,課外閱讀,作品精選,走進大學校園,繼續人生學習路程。
服務最好: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的視窗,傳播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全市圖書銷量和服務讀者數量第一。日接待讀者數萬人,每年服務讀者數百萬人,年銷售圖書3萬至6萬種。想讀者所想,急讀者所急,選讀者所選。優選中外典藏,名人大家,名作名篇。繼承悠久文化遺產,宏揚輝煌中華文明。
我在書店六層首都科學講堂,聽鄭哲敏主講錢學森的國外生活。時間:2010年1月9日10:00一12:00,鄭哲敏是中國物理學家,兩院院士,歷任中科院力學所所長,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副主任等職,是錢學森在美留學好友同學同事。鄭哲敏報告介紹錢學森的事蹟,錢學森是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在美留學,被美拘捕限制人身自由,不準出境,經周總理想方設法大力營救回國,但他在美學習工作筆記手稿資料等被美方全部無理扣壓,長達約半個世紀之久,才由錢在美的朋友幫忙,由鄭哲敏把錢的學習工作筆記手稿資料運國內,整理出版《錢學森手稿》。我珍藏了《錢學森手稿》。給我們講課之後,鄭哲敏給我簽字留念,我珍藏他的簽字。
我在王府井書店購買了錢學森《工程控制論》等名著。這是我在大學學習控制論時我80年代初在大學學習工程控制論等有關課程,就對錢學森《工程控制論》等仰慕已久。
王府井書店,是知識的殿堂,走進科學殿堂感受大家風采。我感到王府井書店好像博物館展覽館,群星璀璨,形象展現,好像少年宮文化館,科教講堂,喜聞樂見。
我在王府井書店買到名著,如珍藏版的達爾文《物種起源》、《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達爾文著《物種起源》:達爾文的偉大思想在過去曾經是笑談,而現在卻是人們的共識,巨大影響遠遠超出了生命科學本身,已經成為人類思想史上光芒四射的燈塔。珍藏版的達爾文著《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莊嚴宣告——人類並非神創而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1974年英國首相希思曾將本書英文版作為國禮贈送給毛主席!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彩色插圖超值珍藏,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人類文化的優秀遺產,是歷經考驗的不朽之作,它們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創造的結晶,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載體,具有永恆的意義和價值。
數十年來,我在王府井書店還買到了很多名著,如《歐陽海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星照耀中國》即《西行漫記》…我感到王府井書店好像藏寶閣珍寶館,名著名篇,珍品經典,好像植物園花卉展,百家名作,畫冊書刋,百花爭豔,春色滿園。
王府井書店為廣大讀者貢獻源源不斷寶貴精神糧食,贏得廣大讀者好評、讚美,是我的購物天堂,良師益友,給我智慧和力量,在我心目中,始終享有盛譽。
回覆列表
我在這裡分享的書店全都位於日本,而我一個都沒去過,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喜歡它們,我是在讀吉井忍的《東京本屋》裡看到它們的。接下來,就請跟隨我的文字參觀雲書店吧。
COW BOOKS——售賣溫暖的書店這間書店的老闆是松浦彌太郎,主營二手書。因為是二手書,人們就會擔心臟汙、缺損等等問題,松浦非常重視二手書的整潔與乾淨問題。除了在收書時就排除有髒汙、缺損的書之外,他還要求店員勤打掃,保持書的整潔,不弄髒客人的手,而且店員每天要多次洗手。
就如店名一樣,書店的吉祥物是奶牛,你在店裡隨處都能見到奶牛的圖案,店門口還有一隻奶牛的塑像。嚴肅認真的書店氣氛有了奶牛的裝飾,顯得更加溫馨生動。
書店周圍住宅區比較少,晚上行人也不多,但是書店每天打烊後也會留著一盞燈,為過路人照亮前行的道路。松浦認為“書店若只是賣書,就無法持續經營。主要不是物,而是看不見的一種價值。”漆黑的夜路上遇到這樣一盞暖黃色的燈,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感受到溫暖吧。
森岡書店——只賣一本書的書店森岡督行從小就喜歡“老”東西,大學畢業後沉迷於舊書攤,每天給自己2000日元用來淘舊書。後來開了一家二手書店,店裡的舊書一直保持在200本左右,這對於一家書店來說,藏書量可謂非常之少。
森岡經營二手書店時萌生了只賣一本書的開店理念,偶然參加了Takram公司舉辦的“Takram Academy”活動,得到機會向遠山先生和Takram公司員工們闡述自己的書店經營新模式。森岡沒有PPT,靠在紙上手寫和語言向大家介紹。最後,他獲得了“遠山正道”獎,成為Smiles的子公司——株式會社森岡書店。
書店每週會主推一本書,剩餘的空間就放置一些與這本書相關的東西,比如,芬蘭作家託芙·揚松的小說《真實的騙子》是與日本雕刻家澤田英男的雕刻作品搭配的。曾經舉辦過一位陶製品藝術家的展覽,雖然藝術家本人沒出過書,但是宮澤賢治已經絕版的《彩虹調色盤》是她的創作源泉,所以森岡蒐集了這本書來搭配展覽。
森岡書店的庫存是200+1本,1本就是每週主推的書,其餘的200本是之前開二手書店時的存貨,被埋在新書店的地下,不會出售。
本屋B&B——除了店員和老闆,其他都可以出售B&B是book and beer的簡稱,這間書店實現了內沼晉太郎和嶋浩一郎在開店之初的設想,他們將共同喜歡的書和啤酒結合在一起,顧客在滿足口腹欲的前提下還能滿足精神需要。
書店裡的書櫃是一家二手傢俱店提供的,顧客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書櫃擺上書的樣子,如果喜歡的話,可以直接將書櫃帶回家。書櫃不斷更替,書店的佈置也會因此發生改變,常常給顧客帶來新鮮感。
書店的另一大特色是舉辦各種活動。書店的前半部分是書店,後半部分就是舉辦活動的場地。活動非常頻繁,一年大約有500場活動,有三名店員專門負責策劃活動。除了讀書會這種與書店相關的互動外,其餘的活動都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比如開店前的早晨英語教室,寫過三年廣告文案的從業者對談等等。這些活動的主講人不一定是名人,但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每場活動都能帶給參與者一些啟發和知識。
BOOK TRUCK——永遠在路上的書店一個人、一輛車、幾箱書,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三田修平將書店開到了人們身邊。BOOK TRUCK移動書店滿足了三田對自由的嚮往——
賣書自由。實體書店會被地段和顧客群限制,為了符合顧客群的口味,有時候不能賣自己喜歡的書。想賣自己喜歡的書就得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口味的地點,要麼就不管賺錢與否堅持賣自己喜歡的書。三田覺得前者很難找,後者不是自己風格,所以覺得開移動本屋製造人和書偶遇的機會,而且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擺書。
地點自由。三田一直沒有做過推廣活動,只在臉書上更新開店地點,除了自己選擇地點,還會應邀去某地賣書。
我會喜歡這幾家書店,是因為他們強烈的特色。我認為書店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它應該像人一樣擁有自己的脾氣秉性、喜怒哀樂。
(文中圖片來自吉井忍《東京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