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默森Studio
-
2 # 真語清風
有些老人總是回憶一些不好的事件,這是感情脆弱的表現,也是經歷了坎坷,依舊沒得到和感受到幸福的感慨。
看那些家庭和諧,其樂融融的老人,他們都不會把過去的不堪和折磨掛在嘴上,記在心裡。就是有人提起,老人也會岔開話題,這種心地對待過去的辛酸是最好的人生狀態,其實,在老人心中不是忘記,只是不提,因為除了傷感,別無益處。
老年人的心情應該向好向上的追求,才符合今時的和諧風尚。至於那些回憶的淚流滿面老人,並不是社會的遺忘,只是走不出自己的心情,只是把一切寄託在失去裡,自感少親少友,以苦解苦,痛苦一生。
我曾在Sofia大學學習積極心理學,並閱讀積極心理學大師塞利格曼的幾本代表作,我想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青壯年人經常會回憶過去、面對現在、展望未來,而老年人更多處於對過去的回憶之中,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過去經歷的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那些總是回憶起不好事件的老人,通常會是悲觀主義者。
按“積極心理學”的觀點,對過去事情的悲觀主義,本質上是沒有感恩、寬恕和不懂遺忘導致。
寬恕也是一種美德,其核心是“放下”,包括寬恕他人和寬恕自己,是接納並告別無法再來的過去的一種人生智慧。
對無法感恩和寬恕的過去,學會主動遺忘,也是一種處理過往不如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