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在得知曹操死後,劉備加快了稱帝的工作。蜀漢群臣八百餘人,聲稱有瑞兆,請求劉備稱帝。劉備經不住群臣再三勸諫,迅速在成都稱帝,以此來表明漢朝並沒有滅亡。劉備稱帝,與劉備的行為相反,東吳之主孫權,在曹操死後,表現並不突出。曹操死前,孫權已接受漢朝名義上的領導,表明孫權形式上歸順了漢朝。

    曹操死後,孫權並沒有採取異常的行動。《三國志》記載:秋,七月,“孫權遣使奉獻。”表明孫權繼續向曹魏稱臣,接受曹丕的領導。與此同時,孫權自公安徙都鄂,更名武昌。這是在防備劉備的反擊。公安距離夷陵過近,故而孫權把都城向下移到鄂。此時孫權深知,劉備已成為他的頭號勁敵。曹操死後,稱帝后的曹丕乾脆封孫權為吳王,以示友好,讓孫權與劉備相爭,坐收漁翁之利。

    孫權暫時沒有稱帝,只是接受曹丕所賜吳王的稱號,形式上接受了曹丕的領導,但本質上並無損失。這是孫權的聰明之處。孫權不像劉備那樣,具有漢朝皇室的血統,不可能提出興復漢室的口號;也不像曹丕那樣,已統一北方全部州郡,敢於公開稱帝;孫權只能向勾踐學習,暫時委曲求全。

    孫權不敢稱帝,原因在於劉備位於長江上游之地,隨時可能順流而下攻擊之。因此,王夫之說:“權所難者,先主之扼其肘腋耳。”孫權雖然沒有稱帝,但卻建元黃武,未稱帝卻以黃武年號公佈於天下,顯然,是對曹丕的直接反擊。不過,曹操死後,孫權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劉備軍事行動之上。孫權殺死關羽,奪取荊州,應該考慮到劉備集團的態度。孫權在曹操死後,沒有改變其向北方曹丕稱臣的態度。因此,對曹丕稱帝的行動,孫權採取了臣服的態度。

  • 2 # 一個笑臉

    稱帝這件事其實是三國所有諸侯的夢想,尤其是袁術急不可待稱帝后,更是把大漢最後一塊遮羞布扯去了。但是為什麼曹劉稱帝,而孫權只稱王呢?

    先說曹丕,曹家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大漢正統朝廷自居,在槍打出頭鳥的時代,一切諸侯還是要表面上聽從漢朝命令的。於是一個個小諸侯被滅,只剩下曹孫劉三家,而這三家之中,最為強大的就是曹魏。外無太大威脅,內卻有一個名義上的頂頭上司,於是曹丕按捺不住,公元220年,搞了個強行禪讓,成為魏文帝。

    再說劉備,從起事開始就是保衛大漢的口號,結果到220年大漢沒了,成了曹魏。劉備忍不住了,在第二年也就是221年稱帝,為漢昭烈帝。

    最後是孫權。孫策對孫權說過:打天下你不如我,守天下我不如你。這句話不是說孫權沒有野心,而且說孫權小心謹慎。

    221年是多事之秋,張飛被殺,殺人者投吳,劉備終於忍不住了,決定伐吳。

    而孫權為避免兩線作戰,決定向曹魏稱臣,後夷陵之戰結束,又打退了曹魏的進攻,掌握荊州重地。終於在229年,孫權決定稱帝,這時候魏蜀大戰多次,都對孫權稱帝沒有太大反應了,於是吳大帝應運而生。

  • 3 # 世界全史羅銳

    三國時期,曹丕於220年逼漢獻帝禪讓,並廢漢建魏國稱帝;劉備於221年建蜀國(其實就是漢國,為了好記憶才叫的蜀國,劉備打的還是漢朝的旗幟,是延續漢朝的國祚的意思,劉備在歷史上被稱為漢昭烈帝)稱帝;孫權於222年建立吳國,但他並沒有直接稱帝,而是叫了7年多的吳王,一直到公元229年才稱帝,為啥那麼晚才稱帝呢?

    孫權於222年建立吳國,但在7年後才稱帝

    孫權登基

    關於這個話題,我認為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孫權覺得時機不好,是一種謀略的表現。

    第一,有自知之明的孫權知道東吳國力遠不如魏國,故而暫時稱臣於曹丕,可以防止曹丕無厘頭地猛攻自己。

    孫權用關羽的人頭,宣告了孫劉聯盟的破滅

    第二,孫權殺害關羽時間不長,劉備就來報仇,儘管東吳在夷陵之戰擊敗了千里迢迢趕來的殺氣騰騰的劉備,但此時孫權還是擔心蜀漢會因此掀起新一輪的更猛烈的報復,這樣自己會受傷,還容易便宜魏國。本來蜀漢為了匡扶漢室,是要和魏國對峙的,如果孫權此時稱帝,蜀漢必然還要豁出去打擊自己。而剛才說了,孫權先對建立魏國的曹丕稱臣,也是為了告訴劉備,我身後有魏國做後盾,就你們的實力能打得動嗎?再有就是把矛盾的焦點轉移給了魏國,意思是告訴蜀漢,我們是魏國的小弟和幫手,主謀還是魏國。

    孫權率軍出征平定山越叛亂

    第三,東吳國內的山越叛亂一直讓孫權迷糊,那些流寇始終讓孫權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平定他們,所以他沒有心思稱帝。國內不穩,加上可能引起曹丕和蜀漢兩面進攻,只怕不好收場。所以暫時放棄了稱帝的想法。

    孫權並不是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那樣的武將

    第四,孫權的內心知道自己是個軍閥二代,還不是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那樣的武將,更不是曹操和劉備那樣的英雄,依靠自己建立的基業,國內威信肯定不如曹操和劉備,他不過是個接班的人而已,他的性格決定了他更求穩,沒有太強的殺氣。或者說,他那時候還沒有稱帝的野心。

    第五,東吳時期,南方已經有很多很有實力計程車族,都是一些祖上富貴的豪門,他們骨子裡看不上祖上是農民出身的孫權,所以孫權需要用一定的時間去提高自己的地位,並感化、征服那些士族。我們再看曹操和曹丕,人家畢竟是控制了天子的人,而且後來也有了魏王的貴族地位,所以曹丕代漢建魏稱帝也是正常的,也會得到很多豪門的支援。至於劉備,更是拿出來漢景帝后人的正統牌,在漢獻帝退位後,劉備以匡扶漢室的名義建國稱帝成功,並獲得了一方人的支援。和曹家還有劉備比,孫權更像一個野路子出身的草莽,名不正言不順。所以,還要等等時機再稱帝為好。

    孫權晚於建國7年才稱帝,應該是策略性的決斷,是個聰明人

    孫權等到曹操和劉備都去世了,漢朝正統故事已經過去很久了,還正趕上石亭大戰吳國贏了魏國,挫了一下強大的魏國的銳氣,而且吳國還和諸葛亮執政下的蜀漢重新修好,可以說是贏得了最好的外部環境。國家內部,山越經過多年的打壓,已經老實很多了,此時孫權才覺得時機成熟,可以平穩稱帝了。所以孫權晚於建國7年才稱帝。從這個角度來說,孫權還是個很聰明的人,做事很有策略性。

  • 4 # 汐於子

    要稱帝需要的名正言順吧

    曹丕能夠稱帝,是因為他的父親曹操一直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而且以輔佐為名控制了漢獻帝。雖然漢獻帝手中幾乎已經沒有漢王室的權力,只不過是個傀儡皇帝,但從表面上來看,曹操還是漢室的臣子。而且曹丕的帝位是漢獻帝透過禪讓的方式轉授給他的,可以說是光明正大。

    劉備若是此時不在稱帝,只怕是長此以往,曹魏就是正統了,再者劉備本身就是皇室後裔,繼承家業,稱帝,那也是說的過去的吧,

    那你孫權有啥,啥也沒有啊,從任何角度來講,他都沒有登上帝位的理由。

    其次在孫權內部的也存在士族與外族之間的矛盾,以至於在赤壁之戰時,顧雍等本土豪強才會勸說孫權投降。而在曹丕與劉備先後稱帝后,周瑜、魯肅等人已經先後去世,此時孫權想要稱帝,就必須要得到本土豪強的絕對支援。

    但當時孫權雖然在內政上足夠出色,但他一直沒有對外征戰的功績,他先後數次攻打合肥,卻無功而返,不僅沒有打出戰績和威名,反而讓敵將張遼聲名遠播。正因為孫權一直在對外戰事上沒有太多建樹,因此他不足以稱帝。直到公元228年,石亭之戰爆發,孫權擊敗了魏將曹休,他才算有了一定的軍事成就,這才著手登基稱帝的事情。

  • 5 # 歷史神秘人

    孫權是稱了帝的,只不過是在劉備曹丕都死後才稱的帝。在他們沒死之前,孫權是臣服曹丕,曹丕封他為吳洋,當然孫權也不會真的當了曹丕的臣子,那是形式上的臣服罷了,孫權還是繼續當東吳的土皇帝,孫權等熬死了劉備曹丕這兩位才稱帝,真是夠心機的,也夠精明的,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不是孬種!

    公元221年漢獻帝“禪讓”,當然你可以說是曹丕廢掉了漢獻帝,這都不重要,反正漢獻帝下崗了,曹丕正式接過大權稱帝,完成了曹氏多年來的心願!曹丕都稱帝了,其他兩位諸侯劉備和孫權自然要有所反應啦,劉備動作很快,這邊剛下崗,劉備就以曹丕逼死漢獻帝為由,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算是繼續接過漢室的大旗吧,當然漢獻帝沒有死,只是被廢掉罷了,劉備那個理由只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大家都明白,劉皇叔利用一下漢獻帝侄子,也是人之常情嘛,反正你都下崗了,那就叔叔上位啦!曹丕和劉備都稱帝了,而且這兩位稱帝理由是很充分的,剩下的孫權就很尷尬了!你孫權要稱帝的話,找不到什麼合理的理由啊,人家曹丕的帝位是漢獻帝禪讓的,算是合法的“正統”地位,劉備是劉皇叔是漢室後人,他稱帝繼續扛起漢室的大旗也說的過去!你孫權能找到什麼理由去稱帝呢,當然你可以強行稱帝,反正東吳就是我的,我稱個帝有錯嗎!你真想稱帝誰也不會阻攔你,就一個稱號罷了,有什麼了不起呢,問題是會為自己拉仇恨啊,孫權稱帝了就是亂臣賊子稱帝啊,人家曹丕和劉備都是“合法”的皇帝哦,你孫權稱帝這麼突兀剛好給了剛稱帝的曹丕和劉備立威的機會,“新官上位三把火”,曹丕和劉備早想燒火拿人祭刀呢,孫權要是稱帝就撞在槍口上了,被曹丕和劉備左右夾擊,所以稱帝很危險哦!

    孫權很聰明沒有兩邊得罪人,沒有去稱帝,而是跟曹丕說自己臣服曹魏,對曹丕稱臣,曹丕高興啊,你孫權對我稱臣不就是承認曹魏的“合法”地位嘛,多好的事啊,曹丕馬上封了孫權為吳王,當然孫權也不會真的去做曹丕的臣子,那隻不過是說句好話走個過場罷了,大家都不會當真,孫權這很精明,我投靠一方,不就化解了兩年夾擊的危險了嘛,他也只能這樣做,畢竟孫權和劉備是有仇恨的,屈服曹魏對自己有好處啊!劉備因為孫權奪取荊州殺害了關羽,是非常痛恨孫權的,而現在孫權屈服了曹魏,更是讓劉備窩火,本來劉備希望孫權也稱帝,那麼東吳就被兩面夾擊,劉備可以從中撈一筆啊,現在孫權屈服曹魏,就只能自己去幹了!劉備以孫權殺害了自己二弟為理由討伐孫權,結果好處沒撈到,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那真是一個慘敗,鬱悶的劉備吐血一病不起,最後白帝城託孤遺憾而去,孫權是做夢都笑醒啊!

    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諸葛亮和劉備不同,講大局,孫權就派人和諸葛亮講和,大家也就恢復了聯盟關係,共同對抗曹魏去了!就這樣孫權就平穩的渡過了危險,一直做著自己的土皇帝,也許孫權的命真好,曹丕是個短命鬼,沒做幾年皇帝就死了,孫權真是太高興了,能以輩分壓著自己的兩人都相繼完蛋了,那還有誰能阻擋了孫權呢,孫權迫不及待的稱了帝,還改年號為“黃龍”,龍啊那是皇帝的象徵啊,孫權那得意的心情真是無法言表啊,這是對世人宣示,我孫權笑到了最後,才是最大的贏家,你劉備曹丕都比不過我命好啊,你們再牛有什麼用啊,誰活的命長才是最牛,可見孫權那是得意的很啊!孫權是很得意,相對於劉備曹丕,他是過的很舒服很長久,不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一時得意總會翻跟頭,晚年的孫權腦袋發昏,內訌爭權,幾個兒子都被孫權搞死呢,最後繼位的孫鋯是最無能的,最後東吳也是被晉朝給滅了,三國終於走上結束的歷史!

  • 6 # 語說漫談

    三國時期魏蜀吳的開國君主分別是曹丕、劉備和孫權,這裡面曹丕和孫權的情況有些相似,他們都是繼承了父輩的基業成就了帝業,曹丕繼承的是曹操打下的基業,而孫權的江東是經過孫堅和孫策的經營,最後來到了孫權的手中,可是同樣都是繼承父輩的基業,為何曹丕稱帝的時候,只有劉備緊隨其後稱帝,而孫權卻不敢直接做出稱帝的舉動呢?

    根據史實去看,曹丕公元220年稱帝,正是開啟了三國時代,劉備公元221年稱帝,而孫權公元222年稱吳王,直到公元229年才正式稱帝,其實孫權何嘗不想快速稱帝,可是他有著不得不擱淺稱帝計劃的苦衷,那麼孫權的苦衷有哪些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政權合法性的制約。

    對於古代的王朝而言,政權合法性是頭等大事,這就是所謂的“名不正言不順”了,而且古人崇信“君權神授”,沒有合法的稱帝理由,自然受到後世以及百姓的質疑,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史書記載開國君主的不平凡之處,比如出生後有奇特的面相,或者出生時伴有其他的天象等等,其實這就是在向世人彰顯他們的不同凡,而政權的建立,在古人看來並不是誰都有資格的,為了這個所謂的資格,自然需要給政權披上一層合理的外衣。

    所以在古代王朝中間,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來自於“禪讓”,當然這裡面沒有一個人是心甘情願的去禪讓,只能算作是表面工作,但是這個事情卻不能不做,王莽是透過禪讓獲得皇權,曹魏的曹丕也是如此,南北朝時期的政權的更迭這是這般操作,隋文帝楊堅這樣操作,李淵也是如此,後面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後依舊要走這個程式,所以這是古代最合理合法的繼承,透過“禪讓”的程式,政權的合法性等到了人們的認可,而曹丕在繼承了曹操的魏王后,透過“九品中正制”得到了曹魏內部世家大族的支援,最終和劉協上演了一場“禪讓”大戲,曹丕足足三請三辭之後,才順應民意繼承大統,取代了東漢的江山,從這個角度去看的話,曹魏是無可爭議的正統,而陳壽的《三國志》就是以曹魏為正統,這是來自於史學界承認的事實。

    而劉備在劉協將皇位“禪讓”給曹丕的第二年,便謊稱漢獻帝劉協被曹丕殺害,漢朝的江山自然不可能一日無主,所以劉備繼承的是漢朝的皇位,而蜀漢更是被人們稱為季漢,也就是繼承西漢、東漢後的正統漢朝,劉備利用“皇叔”的身份,中山靖王的後人繼承漢家江山,自然是名正言順,也是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可的一種政權合法性的方式,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漢和北漢其實就是這樣的關係,其實想西晉和東晉、北宋和南宋、甚至明朝和南明都是這樣的繼承關係,這也是《三國演義》選擇蜀漢為正統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可以說曹魏和蜀漢的開國皇帝曹丕和劉備,都找到了證明各自政權合法性的理由,而且是能夠得到世人認可的方式,但是東吳卻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孫權無法透過禪讓的方式得到皇位的正當理由,自身出身更加不是皇室,最重要的就是無論是孫堅、孫策還是孫權,接受的官職都是東漢授予的,也就是說他們的身份是東漢的臣子,在曹丕透過禪讓獲得漢朝的江山,劉備透過血緣的方式繼承漢朝的皇位,作為東漢臣子的東吳如何擺脫曹魏和東吳這兩位大山呢?所以孫權找不到證明東吳政權合法性的理由,稱帝的舉動自然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第二,孫權沒有實力稱帝。

    可能有人會認為,孫權怎麼會沒有實力呢?我們都知道魏蜀吳三國中曹魏實力最強,後面曹魏滅了蜀漢,繼承曹魏江山的晉朝完成了統一,就是最好的證明,而蜀漢的實力最弱小,就連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都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而東吳的實力要弱於曹魏強於蜀漢,這種認識也不能夠說錯,可以說三國絕大多是的時候都是這樣的一種強弱對比,但是要看開國階段的時候,東吳的實力並沒有強於蜀漢,這才是事實,曹丕和劉備剛剛稱帝的時候,劉備蜀漢的實力明顯要高於孫權的江東,此時劉備陣營挾漢中戰勝曹操的勢頭,蜀漢勢頭正盛,連曹魏都在劉備手下吃虧,可以說此時的蜀漢是實力最強的時刻,就是後面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都無法比拼。

    此時的孫權,實力還是要弱於劉備的,武將方面東吳的周瑜和呂蒙去世,而劉備陣營還是有張飛這樣的猛將,所以孫權在毫無把握的情況下,是不敢貿然稱帝的,因為如果此時孫權稱帝,必然導致曹魏和蜀漢的夾攻,將曹魏和蜀漢的怒火引導東吳身上,而他自身的實力有不具備抗衡兩大陣營的實力,不要說同時抗衡兩大戰場,就是後面獨自面對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前期也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在孫權沒有正當理由解決稱帝藉口的時候,孫權的冒險稱帝,必然招致更大的禍端,而孫權實力又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坐山觀虎鬥了。

    第三,孫權迫於形勢壓力不敢稱帝。

    曹丕220年稱帝,而劉備緊隨其後221年稱帝,在稱帝后不久也就開啟了征討東吳的軍事行動,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可以說此時的蜀漢劉備其實非常足,東吳明顯有些招架不住,其實這個時候就能夠看得出蜀漢實力並不弱於東吳,雖然最後東吳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但是兩大陣營應該是半斤八兩了,否則如果東吳實力強於蜀漢,怎麼不趁著劉備夷陵慘敗,而揮兵直抵益州呢?這恰好說明東吳不具備這樣的實力,面對著劉備的進攻,孫權採取了積極防守的策略,更重要的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主動向曹魏稱臣,曹丕自然很高興,也就冊封了孫權吳王的爵位,所以當時國內的形勢讓孫權不敢稱帝,否則就會面對蜀漢和曹魏兩方面的軍事行動,這是東吳無法承受的,所以孫權因為蜀漢發動夷陵之戰的出現,自然不敢稱帝了,後面戰勝劉備後,孫權否認像曹魏稱臣的事實,本身就已經讓曹丕很丟臉了,如果再做出稱帝的舉動,事情反而會更加糟糕。

    所以孫權找不到稱帝的藉口,無法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再遇到了蜀漢劉備發動戰爭,如果貿然做出稱帝的舉動,自然會遭到曹魏和蜀漢的雙重打擊,為了一個帝王的稱號而導致亡國的命運,孫權才不會這麼做呢?更何況自身實力也沒有達到壓制其他兩國的程度,最後也就只能稱王了,而將稱帝的行動暫緩了,後面直到229年,孫權才與諸葛亮達成共識,雙方互相承認對方的帝位,才正式完成了稱帝的美夢,這樣的舉動,說明孫權是一個政治家,而不是袁術這樣的冒險家了!

  • 7 # 迴廊壹寸相思地

    我想題主可能對三國後期有點誤解。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東漢正式滅亡。

    公元221年劉備不承認曹魏政權,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

    公元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吳王,建立吳國;

    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改元黃龍,立國號為吳。

    孫權稱帝,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所以說三國鼎立,是有三位皇帝的,而不是題主說的孫權只是吳王。

  • 8 # 津城沐雨

    這主要是取決於當時的形勢和自身實力。

    第一,曹丕稱帝,取決於曹魏的勢力。

    經過曹操的幾十年拼殺,曹魏統一北方,成為三股勢力中最大的一個,漢朝朝廷已經被曹魏完全控制,曹丕稱帝,是實力使然。

    第二,劉備稱帝,取決於“皇叔”的地位。

    劉備能夠稱帝,是因為劉備自詡皇室後裔,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援,還忠於漢的人擁護劉備,而劉備當時也擁有荊州益州兩大地盤,實力大增。

    第三,孫權一開始不敢稱帝,一無實力,二無身世。

    孫權沒有曹魏那樣的實力,也沒有劉備那樣的身世,貿然稱帝,容易遭到魏蜀兩方的攻擊,不敢輕易稱帝,是不想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

  • 9 # 伊耆角木

    誰說孫權只是稱王?他稱帝了呀,只是比曹丕劉備都晚而已,甚至晚到他們兩人都已經死了。至於為什麼晚稱帝,審時度勢也!這真的是孫權精於算計的結果。

    曹丕為什麼要稱帝?因為曹丕能力不及曹操,怕長此以往群臣不服,所以要靠稱帝來提升自己的控制力。劉備為什麼要稱帝?因為曹丕取代了漢獻帝,自己不能再用漢室宗親的招牌以漢中王身份控制益州了,所以要靠稱帝來明確自己的合法性。而孫權並不急,孫家控制江東已歷三世幾十年,根基穩固,稱帝與否都可以繼續割據江東,他有足夠的時間好好謀劃。於是有了以下一步步的表現:

    一、降魏封王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1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改元黃初,建立曹魏政權。次年,劉備以曹丕害死漢獻帝為由,在成都稱帝,改元章武,建立蜀漢政權。這個時候,孫權就面臨著一個何去何從的抉擇。此時已經沒有漢獻帝的建安年號了,孫權有三個選擇:

    第一,承認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為正統,奉曹魏為君,向曹魏俯首稱臣;

    第二,不承認曹丕的地位,承認劉備以漢室宗親身份繼承皇位,向劉備稱臣;

    第三,都不承認,自己稱帝。

    首先,第二種不可能。因為此前孫劉已因為呂蒙奪荊州殺關羽結下血海深仇,劉備稱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率軍伐吳,孫權就算想稱臣,劉備也不能接受,除非交出荊州,如果那樣又何必費力奪呢?所以行不通。而如果孫權自己稱帝,就沒有理由。他既沒有漢獻帝的禪讓也不是漢室宗親,而且稱帝后有可能兩面受敵。所以,他唯一的選擇只能是向曹魏稱臣。而曹丕此時也需要更多的支援表示自己的合法性。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曹丕下旨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加九錫,領荊州牧。

    這樣一來,孫權、曹丕雙方都得了好處。曹丕完成了父親曹操都沒能征服的東吳臣服,作為回報,曹魏承認東吳對荊州的佔有。東吳有了佔據荊州的合法藉口,也避免了兩面受敵,何樂而不為?

    二、改元自立

    但是,孫權顯然不可能真的臣服曹魏,他一面接受了曹魏的封賞,另一面卻做了一件事——改元!這其實就是獨立的訊號。222年,孫權改元黃武(簡直就是曹丕的年號黃初和劉備的年號章武的結合)。此舉完全證明了孫權不是曹魏的吳王,而是一個獨立的吳政權的王,他和劉備曹丕的區別只不過另兩個是帝國,他是王國,本質上並沒有差。

    三、抗魏聯蜀

    劉備伐吳,孫權以陸遜為帥大敗劉備於夷陵。孫權解除了蜀漢的威脅,卻面臨新的挑戰。曹丕看出孫權不是真心臣服,同時也想利用孫劉交戰後的空隙,偷襲江陵。幸虧陸遜有所準備,及時率大軍趕回,沒有遭受大的損失,成功擊退魏軍。

    此後,孫權主動遣使出使蜀漢,與劉備達成和解。雙方重新交好,與曹魏的關係經過一段時期正式斷交,於是孫權與劉備形成了國與國的外交關係,而對曹魏的附庸關係正式解除。所以,此時孫權不論對內對外都已經是一個國家。劉備病逝後,諸葛亮主政,孫權更是加大了與蜀漢的交往,雙方恢復到了夷陵之戰前的聯盟狀態。

    四、正式稱帝

    223年劉備病逝、226年曹丕病逝。在229年,孫權於武昌正式稱帝,改元黃龍,與蜀漢互相承認皇帝身份,並與遼東公孫淵通使,封公孫淵為燕王。從此,孫權正式完成了自己的稱帝步驟。

    孫權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步步為營。他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透過一系列高明手段,終於在強大的競爭對手去世後,自己再無阻礙的情況下從容稱帝。每一步都目標明確效果顯著。確實體現了孫權高超的政治智慧。

  • 10 # 泊圖泊途

    這就要從曹丕稱帝時說起了。

    曹操死後,曹丕可不想做“周文王”,逼迫漢獻帝禪讓,自己做了皇帝。

    不久後的劉備集團高層是什麼樣的呢?紛紛表示漢中王你該稱帝了,而且益州還流傳著這樣的話:劉協已經死了。不管是劉備有意為之的輿論還是劉協確實是了無音訊,總之,劉備繼位已經是蓄勢待發(劉協其實沒死)。

    劉備集團一邊給漢獻帝“奔喪”,大臣們一邊勸劉備稱帝,還弄出典籍、文獻來印證這樣做的合理性。

    劉備順利稱帝。

    那孫權呢?

    孫權經過呂蒙這麼一折騰,關羽是擊敗了,麻煩也隨之而來。

    劉備對關羽之死和荊州之失早就按捺不住,時刻準備著順江而下。孫權一開始是想和的,想和就更不能稱帝了。因為稱帝就不可能為從屬,之間盟友關係又破裂,說白了,只能憋著。

    還要考慮曹丕那邊,為了獲得曹丕的幫助,就得認慫稱臣,稱帝什麼的,不存在的。同表書共同北上的還有于禁,孫權以此來表明態度。

    曹丕看孫權表現良好,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吳王就是這麼來的。

    之後時機成熟,自然稱帝。

  • 11 # Wahaxa

    曹丕在名義上是受漢帝禪讓得來的皇位。且洛陽、長安等皇權所在之地皆在曹丕手中,佔天下之中,為地域上的正統。

    而劉備以漢室宗親自居,雖然未佔中原,但有漢室血脈,名義上是大漢的延續,是漢,是漢,是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佔血脈正統。

    但孫權就很尷尬。江東之地無論如何都算不上皇權所在,孫家跟漢室八萬杆子都打不著,兩頭都不沾邊,所以只能在曹劉兩家都稱帝后再有些偷偷摸摸味道的稱帝。

  • 12 # 君山話史

    孫權後來也是稱帝了,但是在曹丕、劉備稱帝時,他仍然只稱王。他直到公元229年才正式稱帝,比曹丕晚了九年,比劉備晚了八年。

    那麼孫權為什麼不緊跟著稱帝呢?有如下原因:

    第一,政治資本不夠。

    曹丕稱帝,是因為曹氏長期把持朝廷,水到渠成。曹操是東漢帝國的丞相,又封為魏王,名為臣子,實際上是充當太上皇,完全把持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死後,曹g丕透過所謂的“禪讓”,從漢獻帝手中接過皇帝的尊號。這套把戲雖然很做作,至少表面上是透過“合法”的途徑竊取東漢的政權。

    當然,所有人都看得出來,所謂的“合法”手段,實際上無非是威逼漢獻帝退位罷了。對於劉備,當然不承認曹丕政權的合法性。於是,劉備搞出了一出鬧劇。當時有流言說漢獻帝劉協已經遇害,其實這只是造謠,劉備裝模作樣,披麻戴孝為漢獻帝舉辦喪禮,追諡其為“孝愍皇帝”。其實劉備未必對漢獻帝忠心耿耿,更談不上感恩戴德。他偶爾對皇帝表示忠心,主要是用於攻擊篡權的曹操,並不意味他有誓死保衛皇帝的決心。他的雄心是自己當皇帝,而不是保護皇帝,他為漢獻帝搞所謂的“喪禮”,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才是大漢政權的合法繼承者,因為他有皇族血統,雖然這個“皇族”身份也很值得懷疑。

    曹丕稱帝,因為他有漢獻帝的禪讓詔書;劉備稱帝,因為他的皇族後裔之身份。而孫權呢?什麼都沒有。從政治資本看,他遠不如曹丕與劉備。

    第二,不稱帝讓孫權有更多進退回旋緩衝的餘地,對保全東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應該說,孫權是個很聰明的,他沒有緊跟著曹丕、劉備稱帝,是有非凡見識的。

    劉備重新扯著“漢”的旗幟,按理說首要敵人當然是竊取漢政權的曹丕。然而,由於結義兄弟關羽被孫權所殺,出於激憤,劉備首要打擊的敵人並不是曹丕,而是孫權。劉備大舉出兵,進攻東吳。此時倘若曹丕也大舉南下,那麼東吳很難倖免。對於孫權來說,東吳要生存,就必須避免兩線作戰,集中力量打敗劉備。於是他放低姿態,向曹丕稱臣,以穩住魏國,全力阻擊蜀國。

    這個策略非常明智。在孫權的忽悠下,曹丕信以為真,並沒有在東吳的背後插上一刀。孫權抓住機會,以陸遜為主帥,在夷陵之戰中大破蜀軍,保住東吳。試想想,倘若這時孫權也稱帝自立,曹丕如何會放過滅掉東吳的良機呢?

    在擊退蜀國後,孫權並未對曹丕臣服,這讓曹丕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孫權所欺騙,遂三次大舉南征。在這個時候,孫權又選擇與蜀國恢復同盟關係,以共同對付曹魏。此時劉備已經去世,諸葛亮從務實的角度出發,也希望與東吳結束敵對關係,畢竟蜀吳矛盾是次要矛盾,蜀魏矛盾才是主要矛盾。

    吳、蜀關係能夠正常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孫權未稱帝。諸葛亮與東吳結盟,也是頂著很大的風險,因為孫權先是殺了關羽,又在夷陵大敗劉備,蜀、吳矛盾也很深。要是孫權在這個時候稱帝,諸葛亮的聯吳計劃將會遇到巨大的阻力。在幾年後,孫權終於稱帝,訊息傳到蜀國,蜀國的許多大臣就紛紛表示,應該與吳國絕交。只是彼時蜀、吳盟友關係已經比較牢固,最後大家才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 13 # 孤寡老人講歷史

    孫權怎麼沒稱帝?他還是號稱的“大帝”,無非是稱帝比曹、劉都晚一些而已。

    孫權和曹、劉比起來先天不足,曹丕有禪讓的名分,劉備有漢室宗親的名分,所以曹、劉稱帝沒所謂,可孫家就什麼都沒有,就是一軍閥,在古代,要稱帝建國,大義名分是很重要的,否則得不到大多數人或者地方派系的支援。曹丕稱帝時,孫權都只能以臣子的名義求王爵,就是因為他無名無分,有了王爵才能拔高孫家的地位,才能幹後面的事,而曹丕為了拉攏東吳制衡蜀漢,也只能認可。

    孫權稱帝時,不要說曹操和劉備了,就是曹丕都死了,而且三國之間的形勢也比較明朗化,互相牽制的局面已經形成,這個時候孫權才敢稱帝,如果早稱帝,就不是蜀、吳聯盟,而是魏、蜀聯合伐吳了,前輩袁術的下場可還沒過多少年。

  • 14 # 船伕

    孫權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下面詳細說說。

    公元220年,亂世之梟雄曹孟德(註釋1)去世了,他的兒子曹丕逼著漢獻帝“禪讓”的皇位,以魏代漢,建立了魏國。

    公元221年,自詡為中山靖王后人的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建立了蜀漢政權,年號“章武”。聽這國號,就是要打架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旗號,舉國討伐東吳,東吳上下人心惶惶。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孫權沒有選擇跟隨曹丕和劉備之後選擇稱帝,而是向曹丕稱臣,其目的不外乎是想借魏國勢力,幫助其渡過劉備興師討吳的難關。這次表面上孫權是認慫了,但卻讓東吳得到了實惠。

    在夷陵之戰中,正是在魏國和吳國的夾擊,促成了劉備大軍的大敗,火燒連營八百里,千萬蜀漢兒郎都成了焦土。

    在夷陵大敗劉備後,之前還乖的像貓的孫權就開始跟曹丕耍起了小心眼子,先是答應派遣太子去魏國做人質,遲遲不出發,後來乾脆就玩起了冷暴力。最後曹丕忍無可忍,興兵討伐,卻也沒造成什麼實質性損害。

    等到危機徹底解除,孫權終於可以大大方方的稱帝,成為三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註釋1:曹操生於155年,死於220年。總計活了65歲。

  • 1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三國志》記載,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既然是三國鼎立,那麼魏蜀吳三國的情況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可為什麼曹丕、劉備一前一後稱帝后,孫權卻直到229年才稱帝呢?要知道,那時候,劉備已經於223年去世,曹丕也已經在226年去世,無論魏蜀,都已經是第二代皇帝了,孫權怎麼會那麼沉得住氣呢?

    (孫權劇照)

    我認為,孫權之所以遲魏蜀近十年才稱帝,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孫權沒理由稱帝。

    無論是曹丕還是劉備,稱帝都言之鑿鑿,理由充分。

    曹丕不是他要當皇帝,是漢獻帝劉協“禪讓”給他的。曹丕已經連續不斷“推辭”過好多次了,但是劉協堅決不同意,堅決要把皇位禪讓給他,說他具有豐功偉績,說他曹傢俱有豐功偉績,說曹家佔有德行,該當皇帝。說“黃龍”出現了,這是祥瑞之兆,正是改朝換代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曹丕實在“推辭”不過,只好同意,接過“江山”這副沉重的膽子,扛在肩上,咬牙堅持往前走。

    劉備之所以稱帝。是因為他“聽說”曹丕已經把漢獻帝劉協給害死,奪取了漢朝的江山。這種情況,劉備怎麼可能接受呢?難道劉漢家就沒人了嗎?當然不是,還有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呢!

    劉備一生都在為恢復漢朝江山嘔心瀝血。“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是劉備的崇高理想。可是,皇帝劉協已經被曹丕這個奸賊給殺了,江山也被曹丕這個奸賊給奪去了,要還於“舊都”,顯然暫時是辦不到的。因此,只能另建“新都”。

    當然了,另建“新都”,並不是他劉備想當這個皇帝,而是要擔這個“道義”。畢竟皇帝已經沒了,只有他稱帝,重新樹立一個皇帝出來,天下人才有主心骨,才有繼續前進的方向。

    可是孫權有什麼呢?既沒有皇帝把皇位“禪讓”給他,他又不是劉漢家的後人,甚至連皇親國戚都不是,他怎麼可能稱帝呢?

    (曹丕劇照)

    二、孫權沒膽量稱帝。

    當時,曹魏的家業最雄厚,蜀漢的勢頭最猛,孫權一樣也不佔。如果他不稱帝,那麼曹魏和蜀漢會捉對廝殺,打得不可開交。孫權其實只需要坐山觀虎鬥,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就可以了。

    但如果孫權緊跟著也稱帝,那麼,無論是曹魏,還是蜀漢,就有可能調轉槍頭針對他。曹丕說,我的皇帝是劉協禪讓的,你稱帝,你就是藐視我的權威,就是造反,我當然得打你了!劉備說,我稱帝是因為我是劉家後人,我不過是繼承皇位而已。你有什麼資格稱帝?你稱帝,不是造反嗎?我當然要打你了。

    孫權不稱帝,大家都不會注意他。一稱帝,大家都會轉過來打他。本來一個打他,他都夠嗆,現在兩個都打他,他怎麼是對手呢?

    事實上,孫權在曹丕稱帝后,由於關羽在荊州咄咄逼人,孫權立刻就對曹丕上表稱臣,想借曹丕的力量來對付劉備。也正是這樣,他還打贏了夷陵之戰。而夷陵之戰後,他立刻又向劉備求和,避免劉備對他進行報復。

    在如此複雜的形勢下,孫權怎麼可能稱臣呢?

    (劉備劇照)

    三、孫權沒必要稱帝。

    曹丕之所以要稱帝,是想坐穩正堂盟主的位置,表明江山有代謝,他已經是新的王朝的皇帝了,藉此威服天下。劉備之所以要稱帝,是必須發表劉家人的聲音,表明劉家的江山並沒有斷絕。而這個表明,是有利於他召集天下有識之士,和曹魏對抗的。

    孫權稱帝,能得到什麼呢?什麼也沒有,所以,他完全沒有必要稱帝。

    那麼,孫權有沒有稱帝的心思呢?當然是有的。直到差不多十年的時候,那時候,蜀漢已經和他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且蜀漢諸葛亮已經於228年提兵北伐,和曹魏較上勁了。也就是說,他就算稱帝,也沒人有精力再搭理他這事了。這時候,他就理直氣壯地稱了帝。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6 # sillymonkey

    曹丕稱帝是接受漢朝皇帝的禪讓,雖然實為篡位,但在法理上具有無可爭辯的正統性,因為漢獻帝確實主動禪讓了。劉備利用漢室宗親的身份、皇叔這塊招牌招徠人心,又打出復興漢室的宏偉口號,影響力也相當強大,尤其曹丕篡位後,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劉備稱帝也就水到渠成了。孫權一無稱帝的法理正統性,二無漢朝皇族身份,如貿然稱帝,很可能得不到江南豪門士族、主流階層的支援,會加劇社會矛盾。於是他接受曹丕冊封的吳王,利用魏國的幫助,在夷陵之戰大敗劉備,積累了巨大的威望和政治資本,而後就發展經濟,緩和社會矛盾,又三次挫敗魏國的討伐,並放低姿態,討好劉備,重新鞏固了孫劉聯盟。曹叡繼位後,東吳在石亭之戰中再次大敗魏軍,並氣死了曹休,使魏國二十多年不敢大規模南下。此時東吳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矛盾也和諧得差不多了,和魏國、蜀國也基本和平相處,孫權擁有了不可動搖的聲望和權威。稱帝的時機已成熟,條件已具備,於是孫權於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管控“透視眼”企業費用如何實現精細化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