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密atFibonacci
-
2 # 張小張說三農
細菌性角斑病,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也是植物上最常發生的細菌性病害。
要想知道植物什麼時候容易發生細菌性角斑病,就得先了解一下細菌性角斑病。
細菌性角斑病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病害,所以這種病菌具有細菌的通有特性,具體來說,引起這種病害的細菌叫做丁香假單胞桿菌。
細菌性角斑病的傳播途徑是什麼?細菌性角斑病病菌可以透過雨水、澆水、昆蟲、田間農事操作等途徑進行傳播。其中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雨水和田間澆水。病菌可以從作物植株上的氣孔、傷口、水孔等入侵進入作物體內。
細菌性角斑病病菌的生活習性是怎麼樣的?細菌性角斑病病菌在可以在作物種子內、種子表面外或者隨作物殘枝落葉在土壤裡邊進行越冬。
病菌生長繁殖和發病最適宜的溫度範圍為22—28攝氏度(不同作物上的病菌小種不同,溫度有所區別),適宜的相對溼度為75%以上,溼度越大,發病越嚴重。
細菌性角斑病病菌生命力比較強,一般可以存活兩年,條件適宜有時可以存活3-5年之久。
細菌性角斑病對植物的危害有什麼?對葉片的危害:細菌性角斑病可以危害植株的子葉和真葉,子葉被感染後,葉片先出現近圓形水漬狀的病斑,病害凹陷,之後病斑變為黃褐色並乾枯;植株真葉被感染後,也是出現水漬狀病害,病害顏色鮮綠色,之後發展為淡褐色,葉脈會限制病斑的發展,使病斑呈現為多角形狀,之後病斑發展成為黃褐色或者灰褐色。空氣溼度大的時候,葉片背面會有乳白色的菌膿流出來,菌膿變幹以後,會在葉片上留下一層白色的膜或者是粉狀的物質。
對莖的危害:細菌性角斑病一般在植物莖上沒有症狀,只有發病比較嚴重時,會在莖上出現症狀,莖被侵染的地方成水漬狀,然後病斑會沿著莖溝的方向縱向進行擴充套件,形狀多為短條形,空氣溼度大的時候,病斑處理會有菌膿流出,莖被被嚴重侵染時,病斑處會縱向開裂,併發生腐爛,之後腐爛的莖部乾枯變為褐色。
對果實的危害:細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瓜類的果實,瓜條被感染後,首先出現水漬狀的小斑點,之後斑點擴充套件形成不規則的大病斑,瓜條含水量大,病部一般會有菌膿流出。發病嚴重時,病斑腐爛,引起整個瓜條腐爛並脫落。
對種子的危害:當果實發病嚴重時,病菌會深入到果實的內部,侵入到種子裡邊,使種子攜帶細菌性角斑病病菌,導致種子活力下降,種子發芽後病菌會開始侵染,使得植株早早發病。
從上邊對細菌性角斑病的瞭解,我們可以得出,植株在什麼情況下易發生細菌性角斑病。氣溫高、田間溼度大時,植物易發生細菌性角斑病,尤其是溫室大棚內,溼度比較大,很多時候空氣溼度都達到90%以上,發病比較嚴重。
露地種植時,地塊地勢低窪易積水,田間空氣流動性差,植株易感染細菌性角斑病。
暴雨過後,或者田間蟲害嚴重,使植株出現很多傷口,利於病菌入侵,易發病。
田間管理不當,澆水過多,氮肥用量過大,植株發生徒長,抗病性下降,易發生細菌性角斑病。
同一植株,在幼苗時期和成株時期都會發病,但相對來說,成株時期尤其是開花坐果期,容易發生細菌性角斑病。
回覆列表
植物的此病症一般在低溫、高溼、重茬的溫室、大棚發病重。該病為細菌性病害。病菌在種子或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由雨水或灌溉水濺到莖、葉上發病。菌膿透過雨水、昆蟲、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發病適宜溫度為18~25℃,相對溼度為75%以上。在降雨多、溼度大、地勢低窪、管理不當、連作、通風不良時發病嚴重。磷、鉀肥不足時發病也重。黃河以北地區露地黃瓜,每年7月中旬為角斑病發病高峰期,棚、室黃瓜4~5月為發病盛期。農業預防:品種選擇:利用抗病力較強的津研6號、夏青等品種。種子處理:在無病區或無病植株上留種,防止種子帶菌。催芽前應進行種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溫湯浸種,用50℃溫水浸20分鐘;用新植黴索200毫克/千克液或50%代森銨500倍液浸種1小時;或用福爾馬林液150倍液浸種1.5小時,後洗淨催芽。栽培管理: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利用無菌的大田土育苗。利用高壟栽培,鋪設地膜,減少澆水次數,降低田間溼度。保護地及時通風。雨季及時排水。及時清潔田園,減少田間病原。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