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前瞻產業研究院

    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支撐,為實現區域協同發展,政策層面對西部地區的公路建設發展尤為關注,著力構建“五橫四縱四出境”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建設適度超前、結構最佳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政策促進公路建設不斷完善

    2011年以來,國家層面頒佈一系列公路建設相關的政策規劃方案,主要圍繞完善全國公路建設佈局,提升公路建設質量和規範化建設水平,重點推進西部地區的公路建設程序,從而支撐當地經濟發展和平衡區域差距。

    國內公路主要由政府規劃建設,故政策走向對中國公路建設影響較大。相關規劃的制定有利於推動中國公路的建設程序,例如《國家公路網規劃(2014年-2030年)》中對2030中國公路建設的里程制定了較為詳盡的目標。此外,在政府具體方案的指導作用下,中國公路建設的質量得以迅速提升,例如《交通運輸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則對中國公路建設重點、質量監督作出明確說明,從而提高行業整體建設效率與建設質量。現階段,中國關於公路建設的政策較多,各地區對於公路建設的規劃與實施均較為重視,均有政策出臺,全國基礎建設程序的逐步推進利好中國公路建設行業整體發展。

    2020年公路建設投資回升

    2015-2019年,中國公路建設投資額逐年穩步增長。根據交通運輸部資料,2019年全年中國完成公路建設投資21895億元,較2018年增長2.6%。增速方面,2018年開始中國公路建設投資額增速明顯放緩。2020年1-9月份中國公路建設投資額增速回升至12.8%,公路建設投資達到17788億元。

    西部地區作為當前建設重點

    新中國成立多年來,中國公路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從1949年末,全國鋪有瀝青和水泥路面的公路總共才300公里,而到了2019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501.25萬公里。儘管如此,中國公路建設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例如長期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中國區域公路建設發展存在較大差異。

    目前,在中國經濟發達的東部省份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公路網。從1988年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開始,中國的高速公路建設飛速發展,尤其是在東部發達地區。高速公路已經成為連線東部發達地區經濟脈點的主要紐帶;而中西部地區的公路建設均落後於發達的東部地區。這種差異,除了自然地理和資源等方面的客觀因素,投融資體系與經濟區域劃分、區域政策不能良好結合也是造成地區差距長期存在並不斷拉大的主要因素。中西部地區,主要是邊遠省份,經濟水平不高,車流量不大,公路建設以財政資金以及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貸款為主。在公路建設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面前面臨兩難:已建公路債務持續加重,而不建可能喪失發展機遇,多種因素導致與東部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

    為此國家對西部地區公路建設尤為關注,從政策層面提供扶持支撐,出臺相關政策便利和投資鼓勵,促進區域平衡發展。

    從區域公路建設投資情況來看,據交通運輸部統計資料顯示,2016-2020年9月中國西部地區公路建設投資完成額最大,佔比保持在45%-55%之間,2020年1-9月,中國西部地區公路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8236億元,佔總投資額的46.3%;中部地區公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3494億元,佔總投資額的19.6%;東部地區公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6059億元,佔總投資額的34.1%。反映出目前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的西部地區仍是中國公路建設投資重點發展地區。

    從各省(直轄市)公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排名情況來看,2019年,雲南省公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位居全國首位,全年投資完成額為2330.3億元;四川及廣東緊隨其後,投資完成額分別為1715.9億元和1707.5億元。

  • 2 # 王凱1886

    應該和環保,節能,或者是新出的一個產品可以放置到中間隔離帶中間,他能有效減少噪音,而且還可以發電,這樣既能有效隔離對向的燈光以及噪音的問題,而且也能發電,發的電可以連線到國家電網,這樣也可以使投資方增加收益。個人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 3 # 吳政銘前沿久星

    未來公路建設的方向,一定是向智慧公路發展,將路的資訊資料化,最好是實時資料化,當路具備實時資料更新,無人駕駛車就能無縫對接智慧公路,高效,智慧,安全的出行場景構建完成,隨之社會形態也將相應發生革新。例如,人類交通利用畜力(馬)開始進入農業時代,人類交通利用機械(汽車)開始進入工業時代,人類交通利用人工智慧(無人車)開始進入“智業”時代?

  • 4 # 中研網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9-2025年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統計資料顯示

    2019-2025年公路建設市場發展前景

    一、2019-2025年公路建設市場規模預測

    圖表:2019-2025年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近年來,國內公路建設行業發展穩定,預計未來公路建設市場也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二、2019-2025年公路建設市場發展潛力

    國內各省市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逐漸加快,未來公路建設市場發展潛力較大。

    三、2019-2025年公路建設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按照新形式、新要求,“十三五”及未來公路交通的發展應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基本貫通國家高速公路,推進繁忙通道的擴容改造,打通落後地區對外運輸通道。提高普通國省道等級水平、服務水平,加快低等級路段提級改造,完善城際幹線公路網路,推進沿線便民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安全隱患路段治理,提高國省道安全性、抗災能力和行車舒適性。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的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建制村通硬化路,對農村公路進行達標改造,有序完善農村公路網路。要強化幹線公路養護,加強公路安全隱患治理方面。到2020年,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綠色智慧、服務優質”的公路交通運輸網路,公路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和主體作用顯著增強,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四、2019-2025年公路建設細分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公路養護行業發展至今,主要任務是實行養護體制的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實現事企分開、轉變機制、引入競爭;走公司化、社會化、專業化、機械化的路子。養護體制改革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區城性協作進一步加強公路因養護而採取的封閉維修會對服務質量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降低這個影響,採取的技術方法是加強路況檢測、進行有效的預防性養護,提高養護作業的機械化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但一些養護裝置和檢測裝置不僅價格高,而且專業性強,利用率低,採購了又面臨長期閒置。解決這類問題,一種好的辦法是採取區域性合作的方式,相鄰省份可以按照區域的特點,經過協商,各自有所側重,以區域協作的方式,裝備專門的檢測或養護裝置,並按照區域性的需求來安排,有償使用、優勢互補,可以使養護專業化的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養護管理體制逐步走向集中、統一公路建設初期,由於投資主體多元化帶來管理上的多元化。這種情況最初反映到社會上的是收費站過多,影響了車輛的通行效率。但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交通量的增大,更帶來了養護的問題。一處或一段維修、關閉,就會使整條路甚至區域性的路網不能發揮效益。在公路養護管理中,不僅要根據運營實際狀況不斷地改善和調整養護技術政策,還要在一定的區域內對交通和維修掌握有一定的分流、排程的能力。這就要求在建立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時優先考慮集中、統一的原則,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排程。

    養護隊伍更加趨向於一專多能公路養護工程的特點是技術性強、機械化程度高、維修反應迅速、安全措施嚴格,因此需要養護隊伍要做到人員精幹、技術全面、機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備,才能完成公路各種常規養護和應付各種突發事故的搶修工作。公路的養護維修所涉內容很多,如路基、路面、橋樑、各種交通設施以及綠化等等,而在每一個分類上涉及的面也很廣,比如橋樑、構造物的維修,涉及到混凝土工、電工、鋼筋工、測量工、試驗工等等。每一個工種的人都準備齊全了,就會造成隊伍龐大,而每一類維修,經常是在事先不確定的情況下,臨時需要組織維修,因此公路維修組織一定是人員技術全面、一專多能。

    養護作業方式更趨向於機械化公路車速快、交通量大,晝夜不間斷,應避免因道路養護而造成交通阻塞,這是實行養護機械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維修質量、作業安全、勞動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實現機械化的重要因素。養護機械化是確保公路具有快速和安全執行的必要條件,是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障。公路運營通車後,管理部門應按照需求情況,優先投入資金購置一些路面養護機械,如清掃車、坑槽修補車、灌縫機、灑水車、除雪車等,以便及時維護損壞的路面。路基、路面、交通工程設施、綠化等方面的養護作業基本上採取機械和人工輔助的方式進行。只有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合理科學安排施工工序、流水作業,才能實現高效、安全、暢通的基本要求。

    總之,發展公路,必須堅持建、管、養並重原則,不能因等級高、質量好而放鬆正常養護管理。透過對多年的養護實踐經驗證明,只有科學規範管理才能提高公路的執行質量和經濟效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整容的人,結婚前要坦白告知另一半自己整容了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