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凡博弈
-
2 # 百家悅讀者
不是……準確的說是蔡倫整理了造紙術,並且在他手裡發揚光大起來。
要知道中國古代的任何一項發明都是先輩們的努力才被後輩們繼承並且名揚四海。
-
3 # 谷老師
不是,20世紀80年代,在甘肅省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西漢早期大墓中的植物纖維紙。這就把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時間往前推了100多年。
東漢時期的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破布,麻頭,破漁網做原料加工造紙。使紙張的數量大大增加,促進了文化的交流。
-
4 # 歷史是杯酒
現在一般說是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而不是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為什麼呢?
從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應該不晚於西漢初年。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出土的西漢古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紙,據推斷它的年代應不晚於公元前49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這些考古發掘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蔡倫在改進造紙術上的貢獻。蔡倫在永平默唸開始在宮廷做事。和帝時,任中常侍,參與宮廷謀議。後又擔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永元九年(97年)他負責監製秘劍和各種器械,都能做到“精工堅密,為後世法”。
蔡倫善於研究,他總結了西漢以來的造紙經驗,改進了造紙術,“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為原料,造出了更便於書寫的紙。他把這種技術與元興元年(105年)奏報朝廷,得到了皇帝的稱讚,“自是莫不從用”,從此,他改進的紙便推廣運用了,當時稱之為“蔡侯紙”。因此,後世把他稱為造紙術的發明人。
-
5 # 歷史紅塵
東漢太監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其實要在西漢時期就有了紙,只不過那時候的紙粗糙,不適合書寫,只適合包裝用,蔡倫經過反覆實驗,用破漁網,麻頭,樹皮等做成紙漿,然後成型,這樣做出來的紙表面相對來說光滑適合書寫,蔡倫的知名度大增,遮蓋了他幫助皇后陷害其他嬪妃的醜聞!以至於後世一提到四大發明,就把造紙術的發明人認為是蔡倫,後人也就形成了條件反射!
-
6 # 太簇序柒
造紙術是我們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文明做出的最重大的貢獻之一,紙的作用是巨大的,記錄歷史、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等都是紙的作用。沒有紙的發明,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難以這麼好的記錄下來,我們中華文化也無法像現在這樣源遠流長。即使是在現代電子科技如此發展到今天,紙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那如此重要的發明——紙,是否就真的是我們常說的東漢蔡倫發明的呢?我覺得不盡然如此。
首先,1957年,陝西出土了西漢晚期的灞橋紙,1974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關紙,1978年,陝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窯藏出土了中顏紙。而這些紙比史書上蔡倫發明紙的時間早了一兩百年。除此之外,在蔡倫發明紙的更早以前就有紙使用的記載例證。例如,在班固的《漢書》中,就記載了公元前12前用紙包藥事例。從以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早在西漢時期就發明了紙張,只是當時的紙張質量較差,不能用於書寫,到了西漢後期,紙張的質量才有提高。但由於造紙的成本過於高昂,所以並沒有很好的推廣出去。
我們常說的蔡倫則是在元興元年即公元105年奏報朝廷,獻上“蔡侯紙” ,漢和帝方才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而且書上也有記載蔡倫發明紙的過程,有明確的說明寫著蔡倫是在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後,才總結出了“蔡侯紙”的造紙方法,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做出瞭如此巨大的貢獻。而蔡倫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就是擴大了造紙原料,將造紙的原材料簡便化、平民化,使得造紙成本極大的降低了。
根據范曄的《後漢書》記載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蔡倫造紙使用的原材料是樹皮、麻頭、舊布、漁網等價格低廉的物料,這樣造出的紙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廣應用。
所以我們可以說並不是蔡倫發明了紙,但由於是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紙的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為今天華人引以為豪的紙。因此,蔡倫對紙向中國、向世界的推廣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紙的人,卻可以算做“造紙術”的發明人之一。
-
7 # HuiNanHistory
紙張和造紙術都不是蔡倫發明的。
早在蔡倫之前,紙張這種東西就存在了,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
東漢以前的紙張,如下面這張照片所示:
紙張並不是由東漢的蔡倫造出的。
早在在蔡倫之前,紙張就已經存在了。蔡倫只是改良了傳統的造紙術,使得造紙的成功率能夠大幅度提升。
舉例而言——
在西漢初年,文、景二帝時期有放馬灘紙。這種紙張是1986年出土於甘肅天水的放馬灘漢墓,故因此而得名。放馬灘紙更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張。
放馬灘紙是用麻類植物製造而成,纖維的分佈均勻,時間上比“蔡倫紙”的時間早了幾百年。
除了放馬灘紙以外,還有1957年西安市灞橋出土的灞橋紙,這是漢武帝時期的紙張。
在放馬灘紙發現以前,灞橋紙被視作是最早的紙張。
蔡倫其實是對造紙術的改進:
他採用了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這些原料,製造新的紙張,造價成本比以往更為低廉,方便大家使用。
關於造紙術的問題,這就是其真實的歷史。
-
8 # 微觀歷史
不是,蔡倫是改進了造紙術,而不是發明了造紙術。因為早在西漢初期造紙術就已經存在了,並且用於繪圖和書寫了。而蔡倫是東漢時期的人。下面關於蔡倫與造紙術的關係,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西漢時期的紙張1933年發生了一件事,對蔡倫是否真的是造紙術的發明者提出了挑戰。這一年,考古學家黃文弼在絲綢之路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羅布泊漢代遺址裡發現了一片西漢紙。黃文弼是這樣描述這個驚人的發現的:“麻質,白色,作方塊薄片,四周不完整。 質甚粗糙,不均淨,紙面尚存麻筋,蓋為初造紙時所作,故不精細也。”
判斷一個“紙”是不是紙,要看其纖維。如果是動物纖維,那麼就是絲織品。如果是植物纖維,那麼就可以斷定為紙。麻質,麻就是植物纖維,因此可以斷定,黃文弼發現的就是紙。可惜的是,這個首次為“蔡倫前有紙說”提供實物證據的麻紙,在武漢文物展展出的時候,被日軍的飛機給炸燬了。這使得“蔡倫前是否有紙”再次陷入了爭論之中。
不過,事情很快就又出現了新的轉機。1957年,考古學家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的灞橋古墓裡,發現了一疊後來引起廣泛爭議的“灞橋紙”,經專家證實,這個古墓的時間至少不遲於西漢武帝時期。1974年到1975年間,經過造紙專家劉仁慶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形態細胞研究室的通力合作,最終測試灞橋紙的成分是大麻纖維,這一結果有利的證明了“灞橋紙”的確是紙。在灞橋紙之後,在陝西、甘肅一帶又陸續出土了金關紙、中顏紙、馬圈灣紙等西漢古紙,不過這些“古紙”並沒有結束蔡倫前是否有紙的爭論,反而使爭論愈發激烈起來。
最終,直到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的古墓裡出土了一張又薄又軟的紙張,這才使得學術界停止了爭論,將目光集中到這個新發現上。放馬灘紙的年代比蔡倫要早上300多年。它有力的證明了早在西漢初期,紙就已經被用於繪圖和書寫了。故而紙的歷史提前至西漢初期。
古紙
蔡倫對造紙術的貢獻蔡倫其人
蔡倫是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 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隨後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後來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改進了造紙術,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蔡倫把造紙術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術。建光元年,蔡倫因為權力鬥爭自殺而死。
蔡倫對造紙術的貢獻
蔡倫對造紙術最大的貢獻就是改進了造紙術。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短,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然後蔡倫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地攪拌,直到它們變成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些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蔡倫帶著工匠們反覆試驗,經過多次試驗後,最終試製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元興元年,也就是公元105年,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現給漢和帝,得到了漢和帝的大加讚賞。而且漢和帝還下令在朝廷內外推廣使用這種紙張。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在總結了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基礎上,重新發明的,因此人們就把這種紙都稱為“蔡侯紙”。
經過蔡倫改進的“蔡侯紙”不但在當時的社會進行了廣泛的使用和傳播,而且還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西歐向整個世界傳播,為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一直到今天,紙張仍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蔡倫
綜上所述:造紙術並不是蔡倫發明的,因為早在西漢初期的時候,造紙術就已經存在了。蔡倫是在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基礎上,改進了造紙術。
回覆列表
中國是造紙術的發明國,但在紙張發明以前的漫長年代裡,人們用以書寫、記錄文字的載體卻經歷了很多變化。
原始社會時期,人們會在巖壁上進行刻畫和塗寫;在掌握了摶土燒陶的工藝後,又會在陶器上刻繪簡單的圖形和符號,這是“陶文”。
到了商代,人們大量應用龜甲和獸骨進行占卜,並把占卜結果記錄在上面,這是“甲骨文”;從商代開始,一直到秦漢時期,青銅器是重要的文字載體,尤其是西周時期,在青銅器上刻寫或長或短銘文的做法已非常普遍,這便是“金文”。
但青銅器畢竟是祭祀或傳家(銘文上多刻有“子子孫孫永寶用”)的禮器和重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文字載體還是竹片與木片經制作後而形成的“竹簡”與“木牘”。
簡、牘是非常笨重的,不僅持握不便還非常佔地方。據說秦始皇和漢武帝這兩位勤政的皇帝,每天閱讀竹簡奏章就要有一整車甚至更多。
人們常用“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深,大概源出於此。
比簡、牘輕便的是“縑帛”(古代一種質地細薄的絲織品),考古出土的戰國時期楚國和西漢的帛書,都說明從戰國以後人們便應用這種材料。
縑帛雖然柔軟輕便,但其主要的用途還是衣著,而且造價相當昂貴,只有在最重要的場合和身份高貴的人才會用於書寫。
因此,人們一直在試圖尋找質地優良,同時也更適宜一般日常使用的書寫材料。
西漢時期,人們已經發現了用漂絮法處理繭絲之後的纖維殘留物在乾燥之後可以用來書寫,後來又嘗試用麻的纖維來造紙。
但在造紙術誕生的初期,製作工藝比較簡陋,所造出的紙質地也很粗糙,表面不夠平滑,並不十分便於書寫。
蔡倫(?—121)生活在東漢初期,他出生在山林之中的一個鐵匠世家,從小就對冶鐵、種麻、養蠶等非常感興趣,並且飽讀經書,非常有學問。
在漢明帝時,他入宮做了太監,後來負責監督製造宮中需要的各種器物。當時的皇宮中彙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而蔡倫本來就出身於工匠世家,又對製造工藝非常痴迷,所以在此時期,他帶領工匠們不斷摸索改進各種製造工藝。
他所監製的弩、劍等,都是為後人所稱道的神兵利器。而要論給中國以及世界的文明程序帶來最為巨大和深遠影響的,則是蔡倫對於造紙術的改進。
又採用更加複雜和精細的工藝進行加工:將上述原料經過水浸、切碎、草木灰蒸煮、清水洗滌,然後將之用石臼搗碎打成漿,再用篩子篩除其中的纖維雜質,隨之將漿水均勻而薄薄地澆鋪在平板上,晾乾後揭下來,就成為質地優良的紙張了。
蔡倫將這種新型紙呈獻給漢和帝,和帝非常欣賞,頒令向天下推廣。後來蔡倫被封為“龍亭侯”,他所製造的紙便被人們稱為“蔡侯紙”。
蔡倫曾在陝西地區為官,他改進的造紙術隨之傳到漢中地區,又從那裡傳入四川,接著便逐漸傳向全國各地。
東漢末年山東地區出現了造紙能手左伯,將蔡倫的造紙術發展得更加精細。此後造紙術不斷革新,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其他載體,成為人們主要使用的書寫材料。
源自中國的造紙技術向東傳入北韓、日本,向南傳入越南,向西又經西域、中亞傳入印度、阿拉伯和歐洲。由於紙張擁有多方面的優點,成為世界上不同地區、不同文明的人們都樂於使用的書寫載體,從而對人類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作為紙的發明國,可以說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一項巨大貢獻。蔡倫雖然不是紙的發明者,但他在紙的發展歷史上促使了技術改進和革新,其功績也載入史冊,為世人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