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荷琳
-
2 # 梅隱Sotong
隋唐時期是中華大地經歷了五胡亂華和南北朝兩個漫長且紛亂之後,相對休整與安定的盛世期。這一時期,湧現出許多傑出人才以及動人故事。《隋唐佳話》即建立在這一歷史載體上,顯得明媚積極了許多。
-
3 # 溫迪有話說
《隋唐嘉話》,又名《國朝傳記》、《國史異纂》,凡三卷,唐代劉餗著。
李肇《唐國史補‧序》雲:“昔劉集小說,涉南北朝至開元,著為《傳記》。”魯迅稱《國朝傳記》一書已佚。《隋唐嘉話》為後人所輯,共三卷,多記隋唐時人物故事。《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都沒有著錄《隋唐嘉話》,但據《新唐書·劉傳》及《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劉有《國朝傳記》。一說《隋唐嘉話》實即《國朝傳記》,這是由於《酉陽雜俎》所引佚文﹐絕大部分見於《隋唐嘉話》。曾慥《類說》和朱勝非《紺珠集》中又都收有《傳記》、《國史異纂》、《隋唐嘉話》三書,可見當時《隋唐嘉話》與《國朝傳記》、《國史異纂》又有可能是三本書。《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此書僅1卷,今本則有3卷。
《隋唐嘉話》記載南北朝至唐代開元年間史事,以補正史之闕,其中又以唐太宗和武后兩朝居多。此書記隋煬帝因唐高祖面皺,呼為阿婆;又記唐朝開始規定“城門入由左,出由右”;唐太宗謂房玄齡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朕常寶此三鏡。”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於昭陵等故事。《舊唐書》和《資治通鑑》多取材於此書。
-
4 # 火夫
這部《隋唐嘉話》是部史書。唐劉餗著。傳世三卷。個人認為它介於正野史之間。正史《舊唐書》、《資治通鑑》也多有取材於這部史書。這部書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則天周朝直至開元年間發生的歷史人物言行,以補正史之闕。想了解唐代人文史事多看看!
-
5 # 情懷陝西
《隋唐嘉話》作者劉餗(sù),字鼎卿,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生卒年月不詳,進士及第,博學多才,著作頗豐,是劉知幾的次子。公元742年前後歷集賢院學士,兼知史官終右補闕。餗著有史例三卷,傳記三卷,樂府古題解一卷,(均《舊唐書本傳》)並傳於世。
《隋唐嘉話》是唐代較早的一部筆記小說,作者在繼承筆記忠於史實傳統的同時又有所擴充套件,顯示出後代傳奇小說中的一些因素,唐後期筆記小說的發展就是在繼承與開拓中前進的。
《隋唐嘉話》記載南北朝至唐開元年間歷史人物的言行事蹟,以補正史之缺,其中又以唐太宗和武后兩朝居多。此書記隋煬帝因唐高祖面皺,呼為阿婆;又記唐朝開始規定“城門入由左,出由右”;唐太宗謂房玄齡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朕常寶此三鏡。”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於昭陵等故事。《舊唐書》和《資治通鑑》多取材於此書。書中還記錄了一些有關文學藝術的材料,如薛道衡作《人日》詩,宋之問賦詩奪東方虯錦袍等事,常為後人稱引。又如高齊代面舞、隋末踏搖娘等事,於戲曲史研究亦有參考價值。
《隋唐嘉話》共三卷,《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都沒有著錄《隋唐嘉話》,但據《新唐書·劉傳》及《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劉有《國朝傳記》。它在《四庫全書》中亦沒有收錄,原因是清人根據書名見唐宋《藝文志》均不著錄這部書,所以懷疑它是“偽書”。但實際上,早在《酉陽雜俎》中就有了這部書的記載,《酉陽雜俎續集》卷四(472,書局史料叢刊本條頁數)稱:“劉餗《傳記》雲……”《舊唐書》也稱他“著《傳記》三卷”;《崇文總目》則記為《國朝傳記》;有宋一代則是《小說》《隋唐嘉話》並稱,《晁志》記十卷,但《晁志》袁本所記《小說》實為柳芸所作,忂本發現了這個錯誤,所以就刪去了。如今通行的孫猛先生點校版本《郡齋讀書志校正》雖以衢本為底本,但考慮到《校正》每條都有“忂本”與“袁本”對應的體例,又根據王先謙刊本的順序加回來了,不能當做是一種版本(詳見《郡齋讀書志校正》卷十821[案、條目數]);《陳錄》卷十一則稱《小說》三卷,後有《隋唐嘉話》一卷;《新唐書》稱“《傳記》三卷,一作《國史異纂》”;《資治通鑑考異》引其中文字稱引自《小說》三卷;《宋志》卷二百六(第十五冊)則是集大成,三名並列“劉餗《傳記》三卷、又《隋唐佳話》一卷、《小說》三卷;《百川書志》卷八記《隋唐嘉話》三卷、《唐小說》一卷,可見在宋人眼中這兩部書應該還似是兩書,明則已經開始把二者的卷數記錄顛倒了,似乎是開始當做一部書罷了。“唐小說”這個名字也被記錄了下來。按理說《四庫》的編撰對書的影響是很大的,一部書被認為不實的時候,相應的銷量自然降低;“顧氏文房小說本”末尾明言據宋版重雕(未見原話,引周勳初先生文章《<隋唐嘉話>的原名與異稱》)似乎排除了“偽”的可能。
回覆列表
《隋唐嘉話》是記載南北朝至唐開元年間歷史人物的言行事蹟,以唐太宗和武后兩朝為多。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鑑》裡的某些史實,即取材於此書。書中也記錄了一些有關文學藝術的材料,如薛道衡作《人日》詩,宋之問賦詩奪東方虯錦袍等事,常為後人稱引。又如高齊代面舞、隋末踏搖娘等事,於戲曲史研究亦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