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菲菲酎

    幾年前,買得一套《二十五史》,如獲至寶,閒即讀之,偶有所思,整理於下。

    讀史偶感1

    1、管仲相齊,齊霸諸侯;樂毅事燕,燕有齊地。此二人皆為良才,故孔明自比管、樂。

    2、漢有蕭何,輕金帛重圖籍而佐高祖(劉邦);唐有魏徵,遠財貨親律令而助太宗(世民)。明君遇賢臣,盛世載史冊。

    3、淮陰侯受胯下之辱而後統百萬大軍,司馬遷遭宮刑之罰而譜就無韻《離騷》。

    4、商湯代夏,武王伐紂,嬴政滅周。自古賢者立不肖廢,乃歷史趨勢。商紂剖比干囚箕子忠言難進,夏桀失德政崇刑辟百姓不堪,胡亥用小人施殘虐江山土崩!!

    讀史偶感2

    1、卓文君私奔,當爐賣酒成佳話;班大家入宮,補《表》作《戒》為美談。

    2、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終。

    3、蕭、曹、房、杜,兩朝名相輔聖君;蔡、張、秦、賈,一代奸雄誤國事。

    4、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因獲色馬之獻,(商)紂王賜鉞赦西伯。

    讀史偶感3

    1、秦並天下,建一統江山,雖萬世冀,終不免短命;鞅斯用事,立蓋世奇功,縱王佐才,也難逃一誅。亡秦者五:暴,驕,奢,愚,急。

    2、魏有三曹,治國賦詩全內行;宋有三蘇,理政屬文皆榜樣。

    3、水清無大魚,政察下不和。治人者宜於“寬小過而總大綱”。

    4、前漢三班,善能著文,一家史才,書劉漢故事;北宋四楊,長於將兵,滿門忠烈,保趙宋江山。

  • 2 # 一夫壹歷史

    讀歷史當然要讀正史。但是要知道24歷史 ,除了前4史,都是官修歷史。也就是說除了史記 漢書 後漢書 3國志 其他的都是官修歷史。後代修前代的官修歷史有多少唯心多少唯物呢?所以讀歷史要多方面讀。讀歷史最大的好處就是能透過讀歷史瞭解 對比今天,今天往往和昨天有驚人的相似。真正懂歷史的人是在今天有智慧的人。他們看的透看到遠看得厚。

  • 3 # 大亦WIN

    有人會用李世民的話來告訴我們,讀史可以知興替。但其實並不只是這樣。

    上古的三皇五帝,後來的經史子集。以及就近的考古發掘,無一不告訴我們歷史的神秘和不可琢磨。其中有商湯討伐夏桀,武王誅滅商紂;春秋五霸爭雄,戰國七雄並立;始皇統一統天下,漢承秦志;其後爭雄天下者,不可勝數。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4 # 使用者46401212138824行

    歷史是前人的經驗,歷史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天文,地理,人文思想的總彙。歷史是人類發展史的作標。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

  • 5 # 緣禦寒

    沒有。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歷史是留給後世之人,鑑薦的,也是告知後人前人的功過。帶給大家最好的享受就是,智慧的清明,心智的開悟。

  • 6 # 聽風輕飲西江水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客觀公正的正史猶如一位向你緩緩而來的女子,笑容中展現著神秘和吸引。那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規律總是想讓你一探究竟。各朝各代的政治、軍事、文化、思想代表人物輪番上陣。讀之如涓涓溪水,細品卻又如洪水席捲而來。夜幕下的爾虞我詐轉眼變成戰場上的槍陣廝殺;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歷史的車輪在朝代之間追逐著一條主線滾滾而前,好似一幅波瀾壯闊的史詩級畫面。

    讀史可以明人志。我喜歡咬文嚼字般的透過對同一事件看不同的作者所表述的不同方式,從中發現作者在當時背景下的不同政治主張及個人情感色彩。

    如紀傳體通史《史記》和編年史《資治通鑑》,《史記》以人為主,盡顯英雄豪氣。但在歷史長河中,人的渺小突出了《史記》的悲涼氛圍。再成功的英雄也不可能一生順遂,更何況還有一些悲劇人物。而反觀《資治通鑑》,以朝代的興替道德評價,整體以儒為教,雖難免黑暗和戰爭,但依然符合當代的情懷,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左右著文字。

    讀正史更有一種對歷史真相的豁然感,真假分辨是一種樂趣。最出名的要數《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為了藝術的需要,張冠李戴、亦真亦假的現象大多都能耳熟能詳了。還有那些演義中沒有出現的英雄好漢更是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我喜歡讀正史,正史的畫面感親切而熟悉,堪比世間一切。而如今世間的一切卻也是將來毫無爭議的正史,週而復始。

  • 7 # 子丁

    我覺得讀史對個人涵養的影響是很大的,年輕人多讀史書有利於戒驕戒躁形成沉穩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格。而且在讀史書的過程中也能夠鍛鍊自己的思維。

    我覺得看歷史書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覺得寂寞。歷史是沉重的,如果誰有妄想症那看歷史書是最好的治療方法。而我們之所以喜歡看書大部分是希望心靈得到寧靜,得到力量。當然只要閱讀的是一本好書,這兩方面就會得到滿足,特別是看過一本歷史作品之後

  • 8 # 大妮談古今

    這個問題在我接觸歷史的時候還真認真想了好長時間,

    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睿智,歷史不但給人以學識,重要的還給人以智慧。它教人用深邃的眼光看待過去,品讀現在,關照未來。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眼前的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所迷惑,而從容做出判斷和選擇,尋找出符合歷史的規律和發展邏輯。然而這一切必要的前提是必須是真實的歷史,否則就會背道而馳,貽誤後人。即使真實的歷史在不同人眼裡也有多面性。若肯細看也許歷史就會是另一種模樣。

  • 9 # 多維介面

    我喜歡讀正史。歷史首先可以讓我們追本溯源,瞭解我們的祖先是怎麼思考,怎麼生活的,其次最震撼我的是,讀史可以與很多古代優秀的人進行心靈溝通,能聽到他們對命運發出的振聾發聵的呼喊。

  • 10 # 無為者有為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是唐太宗李世民有感而發的話。歷史在我們人類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記錄一個民族興衰更替的作用,記錄下我們人類文明的璀璨時光。歷史就像一面鏡子,不管是好的,壞的,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它都可以給與客觀的真實地評價。所以唐太宗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讀史能夠讓我們更好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從而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古人曾說,“前車之覆、後車之鑑”,陳毅也說過,“歷史當作縱橫談,千古裁剪可喻今”。這些名言都說歷史是很重要的,有些歷史知識是前人經過無數次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對我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引和指導作用。

    吸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比如,絕不能像秦始皇實行暴政,強大的壓力和暴政之下,肯定不會執政長久的。而要學習唐太宗李世民的廣開言路,積極納諫等。歷史知識相當多,並且有死記硬背的東西,也有深入思考的東西,因此,也可以掌握一些諸如“精英特速讀記憶”的方法,可以學習歷史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歷史就是一面鏡子,要經常照鏡子,對照前人的做法,吸取前人的好經驗和好做法,也要去其糟粕,不要犯歷史性的錯誤。

    除了這些 ,歷史也會培養你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甚至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它還可以幫助你決心戒除惡習,用美德裝飾自身。知道了你的國家過去曾經歷過什麼,你會更加熱愛她,成為她最熱忱的子女,知道其他國家過去曾經歷過什麼則會深刻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端正你面對關於其他國家的一切時的態度。這一切還會讓你在旅行中看到的名勝古蹟更加厚重,更加鮮明,你也會因此從旅行中學到更多東西,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都是如此。

    歷史上的人會稱為你的生活中的榜樣。他們有的好,有的壞,有的處於兩者之中,無論你是否欣賞他們,他們都是可以在各個方面給你啟示與智慧的。歷史上各行各業的名人大師會讓你更加有興趣學習各個學科,會促使你更好地思考你的志向和目標,還會讓你在學習的路上永不自滿,戒除驕傲,變得謙卑,不斷提升自己的高度和深度。事實上,只要你接觸過深邃的思想並朝著那個檔次奮鬥,即使你自己的思想未能達到那個層次,也一定能比常人高出許多。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人生不過百歲,若能用這短暫的一生去了解中華上下五千年浩浩湯湯的歷史,也就不負此生了。雖然那一段段陳舊的歲月遙不可及,但身不能至,心可向往之,徜徉在悠悠歷史長河之中,生命因此而變得踏實,厚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人有打疫苗這說法嗎?是怎樣接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