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明代建立初期,水師的強大是母庸置疑的,首先是有方國珍,張士誠,陳友諒的餘部佔據海盜不肯投降,其次原因複雜的鄭和下南洋,明朝都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隨著明朝皇帝對水師的不重視,造船能力和水師的規模直線下降。鄭芝龍是崛起於海盜集團,雖然這個海盜集團大部分時間還是進行海上貿易的,明朝沒有能力剿滅他,只能招安,給了一個級別不高的官職,開放海上貿易權給鄭芝龍,但是這支海上力量是明朝指揮不動的。

    然後回答一下鄭成功北伐失利的原因。鄭成功,本名森,1624年出生在日本平戶。在鄭芝龍降明以後,他被接回安平,後師從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錢謙益學習。隆武帝逃到福建以後,鄭成功被鄭芝龍推薦給了隆武帝。為了籠絡鄭芝龍,隆武帝賜姓為朱,並且改名為成功。但是直到鄭芝龍投降之時,鄭成功仍然缺乏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也缺乏自己的根據地,鄭聯、鄭彩佔據廈門,鄭鴻逵佔據著安平,並不聽從鄭成功的調遣。當順治三年(1646年)十二月鄭成功在金門舉義反清之時,僅有十幾個人追隨。但是一方面是由於他身為鄭芝龍之子帶來的號召力,另一方面由於個人出色的才能,鄭成功很快擴大了自己的勢力,成為閩南以及粵東一支重要的抗清力量。

    這使鄭成功感覺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個根據地,順治四年(1647年)十一月,他對部下說:“我舉義以來,屢得屢失,乃□□□(天未厭)亂,今大師至此,欲擇一處,以為練兵措餉之地。”他首先選定的地方便是廣東的潮州地區,這裡有一塊小平原,糧食在東南沿海地區相對豐富。也正因如此,這裡成為眾多勢力爭奪的焦點,鄭成功很難在此擴大自己的勢力。順治六年(1649年)八月,鄭成功的叔叔鄭芝鵬便勸鄭成功不如取金門、廈門兩地作為自己的根據地,鄭成功認為有理。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利用駐守廈門的鄭彩離開的機會,採用計策俘獲了鄭聯,取得了廈門。從此以後,鄭成功便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開展抗清活動,並且取得了迅速發展,建立了一個軍事商業帝國。但是後期廈門被清朝攻破過,鄭成功隨後展開了一系列報復。

    清王朝派出使者到泉州談判,鄭成功堅持認為雙方是平等地位,開詔之前絕不剃髮。鄭成功的態度使清王朝認識到他並無投降的誠意,無法利用招撫之策平定鄭成功,因此談判破裂,雙方進入戰爭狀態。順治九年(1652年)九月,清王朝派出定遠大將軍濟度攻打廈門。因為缺乏強大的水師,再加之遇到了大風,濟度大敗而回。

    鄭成功則利用清王朝的此次戰敗發動了對清王朝的反攻,從1658年到1660年,鄭成功組織了一系列的北伐活動,並在1660年圍困了南京。但是南京戰役最終以鄭成功的慘敗結束。鄭成功進攻南京失敗的原因在於其具體執行的戰術存在問題,大將甘輝曾勸其進攻,但是鄭成功置其勸告於不顧,而是堅持圍城以至於讓清軍贏得了時間,在結束西南地區的戰事以後回援南京,使鄭清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造成了鄭成功的失敗。另外鄭成功缺乏強大的陸軍才是他對南京圍而不打的真正根源。如果從鄭成功一貫的進攻戰術來看,不論是1652年攻打福建漳州府,還是1661年攻打臺灣的熱蘭遮城堡,均採用了此種方法。這就表明作為一個主要從事海上貿易的武裝集團,鄭成功缺乏攻城戰的經驗和能力。雖然鄭成功已經佔領了沿海幾府土地,但是仍然未能從根本上改變自己以水師為主的結構,而其對南京的封鎖能力,顯然還未達到一百餘年之後英法聯合艦隊的能力。

    鄭成功的北伐戰爭反映了雙方實力與能力的對比,清王朝缺乏強大的水師,因此難以對鄭成功佔據的沿海島嶼實施有效的進攻;而鄭成功同樣缺乏強大的陸軍,尤其是能夠在平原上作戰的騎兵,這就使鄭成功對內陸地區發起的進攻很難成功。對鄭成功來說,如果無法穩固地佔領內陸地區,僅憑金門和廈門兩個孤島,難以為其十數萬大軍提供糧餉,因此南京之戰的結果已經決定了雙方的歷史命運,鄭成功不但很難對大陸地區再構成真正的威脅,而且連其自己的生存都成了大問題。雖然鄭成功於1660年6月17日在金、廈海面上再次重創清軍,確保了金門與廈門的安全,但是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鄭成功知道清軍仍然會繼續發動進攻,僅僅憑藉金、廈兩島的是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鄭成功知道清軍仍然會繼續發動進攻,僅僅憑藉金、廈兩島的資源無法與清軍長久對抗,於是鄭成功便將其目標瞄準了臺灣。

  • 2 # 暗之聖域

    3點原因:1.沒有和西南李定國形成合力,共同出擊。導致清軍集中主力,在南京決戰。2.鄭成功自身的實力有限,北伐最鼎盛時號稱80萬;實際不足20萬。而且以水軍為主,陸戰能力無法與八旗軍對抗。3.三次北伐,均以南京為主攻目標。認為只要拿下南京,就能掌控整個江南。但是鄭成功忽視了,他們對浙江海域不熟悉,又遇到颱風。

  • 3 # 百曉大神

    謝謝了。大明水師在前期還是可以的,標誌性事件就是鄭和下西洋,那個時候可風光了,正好帶著大量的絲綢瓷器,金銀珠寶前往東南亞各國去宣揚大明帝國的強大,所到之處,其餘小國無不畏服,成功的建立了朝貢體系,天朝大國的迷之自信就是從這裡開始的,隨著16世紀開始,歐洲的海軍建設日新月異,先後湧現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海上霸主他們風起雲湧,均顯赫於一時,在世界各大洋上都有他們的快速帆船自由來往,透過征服別的國家和自由貿易,賺取了豐厚的利潤,當然也在洪湖這個地方,荷蘭人和大明水師展開了第1次衝突,大明軍調動了數百艘船隻去圍攻荷蘭人的十幾艘船隻,居然還損失慘重,要知道他們主要是由商人和水手組成的團隊,並不是正規軍,戰後大明帝國認為西方人船堅炮利便出鉅款購買了他們的大炮和洋槍並加以仿製,這就是紅衣大炮的由來,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大明水師已經大大落後了,到了鄭成功時代,他雖然依靠著對外貿易,也得到了一些西方的先進技術,但總體上依然沒有什麼進步,另外在南京之戰中,鄭成功的軍隊是被滿洲鐵騎打敗的,它的水師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射手敬意“飆升”的輔助,只要你敢選,0-10也是輔王,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