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1
回覆列表
  • 1 # 李建學心理諮詢

    依戀,是嬰兒和其照顧者(一般為母親)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情感關係。這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成為了嬰兒賴以生存的重要方面。依戀關係的形成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了,並在孩子生命的前兩年逐漸發展出一套模式。

    依戀關係的形成與型別

    當嬰兒想表達自己的不適和需求時(例如對食物、溫暖、安撫的需要),他們會向照顧者發出訊號,以期得到讓自己需求得以滿足的迴應。

    嬰兒能否感受到照顧者的迴應,其迴應是否始終及時,是否能貼近自己的需求不斷調整其迴應方式,都將為孩子的依戀模式打下根基。

    1、安全型依戀模式——孩子會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需求十分敏銳,總是能及時獲得愛的關注和情感支援,建立最初的安全感,產生對父母與外界的信任。

    父母在身邊時,既享受與父母的互動,也可以獨立在自己的世界裡玩樂。在父母離開時會低落,當父母回來時能被順利安撫,重新投入父母的懷抱。

    2、迴避型依戀模式——孩子覺得父母疏離而冷漠,難以滿足自己的需求,為了避免因對母親有渴望和期待卻遭到拒絕而產生心理痛苦,孩子會做出無可奈何的選擇:迴避一切依戀需要和親密接觸,並說服自己:“我不需要它”。

    因此,當父母離開時,他們並不表現出不高興或緊張憂慮,當父母回來時,他們會主動迴避和父母的接觸,對於父母的安撫不予理會或短暫接近一下又躲開。

    3、焦慮—矛盾型依戀模式——當孩子感覺到父母的迴應斷斷續續、時好時壞,有時候表現得很關心,而有時又不在乎,他們難以確認自己是安全的、被愛的,甚至會產生被虐待與被忽視的體驗。他們充滿困惑、焦慮、不安、恐懼,無法預知父母何時迴應,以及給出怎樣的迴應。

    因此,對於父母的離開會表現得極度抓狂、崩潰,而當父母回來,明明渴望尋求與父母的接觸,卻不願意立即投入父母的懷抱,顯示出反抗甚至發怒。他們的內心是極度矛盾的,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安撫,另一方面又把父母推開,想懲罰父母離開的行為。

  • 2 # 唐古利烏鴉

    依戀理論最早是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約翰鮑爾比一生都在研究和完善依戀理論,因為兒童發展的興趣和對依戀理論的開創性貢獻聞名於世,被稱為依戀理論之父。

    在約翰鮑爾比看來,依戀是指個體與主要撫養者(一般是父親母親)之間的一種強烈持久且親密的情感聯結,當這種情感聯結斷裂時,會對兒童今後的心理健康發展產生很大影響。約翰鮑爾比說過:母親的愛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像維他命和蛋白質對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一樣。

    我們熟悉的依戀模式是由依戀之母——瑪麗安斯沃斯研究而來的。她是約翰鮑爾比的同事,也是搭檔。約翰鮑爾比打開了依戀理論的大門,安斯沃斯則用實證研究證實了約翰鮑爾比理論的正確性。

    那麼依戀模式有幾種呢?

    安斯沃斯透過著名的陌生情景測驗得出,有三類依戀型別。

    1.安全型依戀模式。

    第一類是擁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孩子,基本佔到70%。母親離開時會不捨,但是離開後也能自如探索和玩耍,不會焦慮不安。母親回來時會熱情歡迎。在整個過程中,都能主動探索環境,與母親交換眼神,與母親愉快互動。他們把母親當作一個安全基地,像飛機一樣飛到世界各處,有緊急情況時又能隨時與基地保持聯絡,得到幫助。而母親也能像安全基地一樣,給予孩子自由,鼓勵他探索世界,同時也隨時保持對孩子的關注,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提供引導或幫助。

    第二類是矛盾型依戀模式。矛盾在孩子既想接近母親,卻又離開了。這類孩子,母親離開後會嚎啕大哭,不停尋找母親。等到母親返回時,卻又十分矛盾,要麼就像沒有看到一樣,直接忽視。要麼找到母親後卻也不樂意與母親接觸。既希望見到又有點討厭見到的意思。因為這類孩子對母親是又愛又恨的。

    第三類是迴避型依戀模式。這類孩子無論是母親在還是離開或是回來的時候,表現的都特別消極。看不出明顯的情緒波動。他們對母親很冷漠。

    第四類是後來在安斯沃斯的研究基礎上提出的分類。叫混亂型依戀關係。這類也是最糟糕的依戀模式。這類孩子身上混合著三種依戀關係,但以非同尋常的方式複雜地結合著。例如,尋求親近但又有迴避和反抗的結合。除了這些混合的行為,有的兒童還表現出稀奇古怪的行為,如接近陌生人時轉過頭去,突然的或者怪異的舉動,不規則的姿勢,表情茫然,或者僵立不動。有研究表明,大部分這樣的孩子都是被父母虐待或母親患有嚴重雙向情感障礙等。

  • 3 # 熊玲心理諮詢

    精神分析家鮑比的依戀理論認為,人的依戀模式有四種:我好你不好的抗拒型;我不好你好的迴避型;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不安全型;我好你也好的安全型。成人依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童年的依戀模式的再現。童年和父母(特別是母親)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往後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無論所處的是親子關係還是朋友關係,戀愛關係還是婚姻關係,你都會發現這四種依戀模式的存在,同時也會發現,人最深的願望或痛苦,人的愛恨情愁的情感是跟不同型別的依戀模式緊緊相關的。我們簡單闡釋一下這四種依戀模式就知,人依戀情感背後的人形。

    “我不好你好”的迴避型,和“我好你不好”的抗拒型,都可說是焦慮矛盾形態,在成人依戀關係中就是你所說的焦慮矛盾個體。這兩種依戀模式,表現迥異,但本質一樣。前者是害怕和躲避關係,後者是依賴和主動掌控關係。深入看,迴避型的主體,其自我內心建構的“客體關係”是:“我不可愛的自我”和“自大自私的父母”,他成人後的人際態度是小心謹慎,防備走近。 抗拒型的主體內心建構的“客體關係”是:“無所不能的自我”和“懦弱或溺愛的父母”,他成人後的人際態度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兩類個體,在建立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就如你所體會到的:一方面希望和他人建立持久親密的關係,但另一方面又對建立這樣的關係沒有信心;而他們對依戀物件的感覺,是極其敏感、多疑、控制。這都只因他們內心的“弱我”害怕受冷落、遭否定、被拋棄。這也反應了,一個人的外在關係狀態是他內心關係模式的投射。

    以親子關係為例,迴避型個體,猶如拖沓或自閉的兒童,抗拒型的個體,猶如任性或人來瘋的兒童,他們成人後在親密關係中反映出,前者就是那種容易隱忍、憂鬱、失落的“受害者”,後者是那種顯得焦躁、激進、強勢的“迫害者”。但他們依戀的本質相同:一個以被動攻擊,一個以主動攻擊而吸引對方的關注。換種說法,他們是以不同的控制方式,誓死到達對方或他人必須“愛我,接受我”的目的。

    以婚姻關係為例,那種打不散的衝突夫妻,即是矛盾焦慮型的依戀風格。他們猶如刺蝟配對,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才那麼既害怕抱得太緊(親密)而分開,又恐懼疏遠(分離)而親密,以此衝突的迴圈。深入看,他們能夠忍受這樣的矛盾親密,其吸力應來自成人依戀模式的原型,心底深處那個熟悉而陌生的——愛我或不愛我的親人(或客體)。

    而“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不安全依戀模式,反映在成人關係中是那種極度敏感、有個性缺陷的主體。比如偏執、自戀型人格障礙者。他們的依戀風格,是頑固地對物件索愛。要麼,他們根本無法建立親密關係,要麼他們在建立關係以後,因為他那“對關愛的病態需求,如過分依賴,毫無邊界,軟硬控制等”而終導致分離。這類極度不安全的個體,其內在的“客體關係”是:“被侵犯或被剝奪的兒童”和“冷漠或施虐的父母”,在他成人後的親密關係中,他總會無意識地尋找那個——熟悉的陌生親人(或客體)。其索愛與分離的重複,正是他內在關係模式(恐懼的小孩與壞客體)的投射,而應驗著他的自我期許:原來我真的不好,你更不好,我真被你拋棄了。

    相反,“你好我也好”的安全型依戀模式,反映在成人關係的雙方,必然是人格成熟的主體。他們猶如兩棵長勢茂盛的榕樹,相互依偎,但一定有邊界;相互尊重,但一定有主見;相互信任,但一定不控制對方;相互體貼,但一定不遷就對方的無理;一句話,雙方允許讓對方做他真實的自己,在依戀關係裡沒有恐懼。這樣的人,在他過去的依戀模式中,一定是獲得過足夠的安全體驗的主體,其內心深處是建構有“我好你也好”的依戀模型。他們在相處的關係中,所感受的是熟悉的親人(或自己),而非熟悉的陌生人。

    何種依戀模式,決定了人在親密關係中的何種角色,以及生活質量。每個人都在屬於他的依戀模式中或痛苦或快樂地上演他的人生。

  • 4 # 心生領界

    鄒姝姝

    薩提亞模式取向諮詢師

    “七巧板”兒童生命發展專案講師

    性多元文化諮詢師和倡導人

  • 5 # 內含子的表達

    “依戀”是個體與重要他人間透過親密互動形成的持久、強烈的情感聯絡或聯結。依戀理論起源於對動物的觀察及實驗。依戀風格指我們對他人投入情感的特殊方式。早期依戀風格常常給予兒童一種關係運作模式。一系列研究表明,人們的浪漫關係和對愛的信念與他們在童年時形成的對父母的依戀風格之間存在一種有趣的相似性。

    心理學家把依戀風格分為三種類型:

    安全型依戀的人相信和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容易的,他們報告自己的愛情關係是快樂和相互信任的。他們的浪漫關係持續時間最長,而且通常極少以離婚告終。他們中許多人感到浪漫愛情從未消失過。這個群體中的人們認為他們的父母充滿深情、反應迅速、熱情友善。

    迴避型依戀的人在別人太靠近他們時會感覺不舒服。因為他們害怕親密,難以信任和依靠他人,也更容易產生嫉妒。他們對愛持一種憤世嫉俗的態度,認為電影和小說中描述的神魂顛倒的浪漫愛情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他們覺得很少有人會陷入浪漫的愛情,即使有的話這種愛情也很難持續下去。迴避型成年人通常認為他們的父母很嚴厲,他們的母親不討人喜歡,他們的父親不關心人。

    焦慮-矛盾型依戀的人渴望的親密程度非常高,許多伴侶都很難付出這麼多。他們也非常擔心所愛的人會離開他們。這些人在他們的關係中會經歷更多的極端情緒和嫉妒。他們發現“愛上一個人”很容易,但找到“真愛”很難。通常他們對父母的評價比前兩種更加複雜。

  • 6 # 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一、依戀風格

    這場激烈的衝突表明依戀風格的不同可能會是夫妻喪失一致性,不僅在應對共同創傷時,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如此。

    依戀風格一旦在童年時期形成就會十分穩定。這些不同的依戀風格存在於所有親密關係中,在愛情中的變現尤為明顯。以研究依戀關係著稱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學家菲利普.謝弗把依戀風格分位三類:安全型、憂慮型、迴避型。

    1、安全型

    謝弗的研究小組發現55%的美華人都屬於安全型,他們能夠很快與別人達成一片。安全型的人通常都會期望愛人能夠與自己心靈相通,期望他們能夠支援、鼓勵自己,陪伴自己渡過難關,就像自己為對方做的那樣。他們樂於與別人進行親密接觸。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關心、照顧和愛慕,而且信賴別人,認為他們都是友善的。因此,他們往往能夠與周圍的人建立親密、相互信任的關係。

    2、憂慮型

    20%的成人屬於憂慮型,他們總是擔心自己的愛人並不是真的愛自己,或者擔心他們會離開自己。糟糕的是,他們對愛人的過度依賴和捕風捉影可能真的會促使愛人離開。他們往往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愛和關心,但是同時它們往往要求自己的愛人事事都要做到完美。

    在與別人建立某種社交關係之後,憂慮型的人會整日苦惱,擔心自己會被拋棄或者擔心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他們常常會表現出“愛情上癮症”症狀:佔有慾、自我憂慮和情感依賴。由於過度擔心,他們會整日胡思亂想,害怕自己被拋棄或者保持高度警惕,與自己的假想情敵爭風吃醋。而且在友誼中他們也會表現出同樣的過度關注。

    3、迴避型

    另外大約25%的成人屬於迴避型。他們不習慣與別人發展親密關係,對別人總是持懷疑態度,不願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如果對方想要與自己進行親密的交流,他們會感到非常不自在。它們往往會壓抑自己的情感,比如對親密友誼的需求,而且絕不讓別人瞭解自己的痛苦。由於這種迴避型的人往往缺乏對他人的感情上的信任,因此他們很難有親密的朋友和愛人。

    二、處事態度

    憂慮型和迴避型的人共同的問題是思想僵化。這兩類人的策略都只適用於特定情況,然而他們卻一直保持這種狀態。比如,如果發生危險的話,憂慮可以使人提前做好準備,而逃避則只能損害自己的人際關係。

    這後來那個雷人的在遭遇痛苦之後使自己冷靜下來的方式各不相同。像麗麗這種憂慮型的人會尋求別人的幫助來安慰自己,而老王這類迴避型的人則會固執的依靠自己來平復內心的痛苦。

    安全型的伴侶似乎可以撫慰憂慮型人的不安,因此他們的結合是比較穩定的。如果夫妻中有一個人屬於安全型,他們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就會比較少。但是如果夫妻雙方都是憂慮型,那麼我們不難預料他們肯定會整天爭吵不斷,微信婚姻的成本也會比較高,畢竟憂慮、憎恨和騰庫等情緒都是可以傳染的。

    這也適用於朋友、同事、上下級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美食開箱跟做飯是不是都屬於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