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隨著內容形式的多樣化,我們要獲取一本圖書中的知識也不在侷限於閱讀紙質圖書了,每個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形式來完成圖書的閱讀。來說說你的閱讀方式吧。
12
回覆列表
  • 1 # 俗世經濟人

    電子書。

    中學時代手頭比較寬裕,長沙定王臺書市是全國四大書市之一。距離學校幾站公交,購買書籍方便。高中三年購買各類書籍、雜誌超過500本。

    然而,有了手機和iTouch之後,還是愉快地投向電子書的懷抱的。

    我的第一個老式觸屏手機和itouch都是高二買了。當時省吃儉用了半年,半年存了3000塊。全花在iTouch上的。

    老式觸屏手機,品牌三星,一個正方形螢幕,下面鍵盤,網速慢得令人髮指。當時在新浪閱讀上線上看《平凡的世界》,一章看完點選下一章,等待重新整理的時間足夠看完另一章了。閱讀的美讓我能夠忍受這一點。

    真正開啟電子書世界大門的,還是itouch。當時同學間有點攀比風氣,大家爭相購買。

    買完後,去刷機,刷機的老闆順手存了基本電子書。其中就有《衛斯理全集》。全集分為145本短篇小說,我一天看兩篇,天天熬夜,看了兩個月。從此愛上了電子書。

    一、電子書優缺比較

    優點:

    1、海量的網路資源

    我的百度網盤4124g記憶體,只有少量的影片,估計就是後面124g的零頭,其他全是電子書。

    像一般人想要讀的文學、暢銷書之類,基本網上都有資源。各種免費的、付費的。

    2.獲得效率更高

    比如,如果你想了解一下心理學,你很容易地就能在網上找到20本還不錯的心理學書籍,比如《少有人走的路》、《親密關係》、《普通心理學》等等。而不用下訂單購買,或者到圖書館裡一本本尋找。

    3.立刻就能閱讀

    拖延是人之常情,如果你獲得一樣東西的難度比較大,去拖延做它的時間會無限拉長。

    電子書的好處就在於,你看見一本想看的書,立馬去尋找它、獲得它、然後閱讀它。而不是拖延到兩個月之後再一次想起它。

    這樣的書,可能有一兩百本,長年累月累計下來的效用不可估量。

    4、點一點就能查字典

    喜歡閱讀英文和文言文的小夥伴,電子書是不可或缺的。靠著閱讀軟體內建的辭典,我讀完了《紅樓夢》、《聊齋志異》等文言文書籍,以及5本英文書籍。

    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不理解意思的字查字典。

    強烈推薦『多看閱讀

    5、快速查詢資料

    像txt,epub,mobi等格式的書籍,都能在文件內檢索關鍵詞。非常利於複習。

    常用的書,查閱複習次數,能達幾十上百次,隨時隨地都能查閱。

    我自己重新排版的《紅樓夢》關鍵詞檢索

    缺點:

    1、費錢。

    為了閱讀電子書,買了6寸kindle

    後來為了看pdf,又買了9.7寸ipad

    手機、iPad看多了,又買了10.3寸墨案電子紙

    2、專業書閱讀心理障礙過不去。

    這一點可能因人而異,比如數學教科書,很多時候買了紙質書和電子書都有了。

    然而還是不想看~

    3、讀書紙爛

    經濟學家張五常說,他讀重要的論文或者書籍,會讀到“紙都爛了”。

    對於喜歡重複閱讀一本書的小夥伴,這種極妙的心理滿足,可能就要失去了。

    二、紙質書

    1、紙質書過敏

    我對紙質書過敏,不管新書、舊書,總是聞到一股難聞的味道。聞著打噴嚏,呼吸不暢。

    可能跟黴菌滋生和印刷汙染物超標有關。

    2、昂貴

    去年買了本《凱恩斯傳》,花了101.1元,然後找到了本電子版。

    3、專業書只有紙質版。

    電子書很難找到最新的專業類書籍,不管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

    三、有聲書、聽人解讀

    1、有聲書

    有聲書吸收效率低。以我猜測,閱讀吸收效率大約10%,聽書效率估計1%都不到。

    一本短篇的書10萬字,能聽進去幾個點?除非一邊看文字,一邊聽書。

    2、聽人解讀

    聽人解讀能快速接收到大量資訊。但是一個都不理解,不明白來龍去脈,只能看個熱鬧。

    但是我推薦觀看解讀類影片,這是快速瞭解資訊的一種方式。尤其是比較艱深的書籍,解讀影片能提升熟悉度、降低閱讀難度。

  • 2 # 溫柔第一劍

    大部頭的厚重的經典,選紙質書,如《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柳如是別傳》《管錐編》《昌耀詩文總集》《紅樓夢》《海浪》《追憶似水年華》《日瓦戈醫生》《源氏物語》《大師與瑪格麗特》。紙質書便於批註,“紅袖添香”或“鬚眉並讀”是一種境界,“午倦拋書閒睡去”也是一種瀟灑。

    購置不到的作品讀電紙書,如張正隆的《雪白血紅》、龍應臺的《大江大海》、閻年科的《四書》、高行健的《靈山》《一個人的聖經》等,“深夜閉門讀禁書”是一種愜意。

    熟讀的典籍和淺易而好的書也聽,如聽王剛演播《靜靜的頓河》,聽羅丹讀《保守主義》《美國秩序的根基》,聽“開卷有聲”的文章朗讀,節省目力,也是與人交流。

  • 3 # 隨機應變III

    經典型別的書,可以用紙質的!有空拿下來沉澱一下心靈!經典書籍還可以反覆的閱讀,每次都會有信的體悟!對應於生活,對應於人生!

    潮流的書籍,讀電子書其實更為實用!電子書方便攜帶,閱讀方便,種類更是千花八門!成本也比較低!度過書的人都知道,有些書看起來很吸引人,但最後內容真的一般!更有些讀過後,就沒有興致讀第二次了!

  • 4 # 關治涵

    讀書習慣分五個等級態度,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或者說殺雞不用牛刀,不能用五星上將去排地雷。什麼檔次的書用什么檔次的態度對待才會事半功倍,如果次序顛倒,事與願違,事倍功半白費勁。

    根據時間地點心態決定採取相應的方法:

    五星級:自己判斷有重要學習價值的書,非紙質莫屬。紙質書有閱讀計劃,整塊時間,類似兵團級戰役,要吃透嚼爛,有全部吸收慾望的精讀書,這類書需用大段黃金時間心安理得品讀,最好坐在自己最舒服的房間座位,不動筆墨不讀書,直接在書上批註,寫寫畫畫,書看完,基本面目全非,書也如同耕作一番,摺頁,汙損,反正一定要留下經過的痕跡,哪怕口水,菜湯,果汁,標記後的書非常有感覺。《百年孤獨》,《圍城》,《無冕棋王》,《外國散文名篇鑑賞》,《泰戈爾詩集》等近百本特別看重的書,我就是用這招讀完,如果書上用紅印泥留下手印、甚至腳印效果可能會更好。回味曾經在原著上的再創作,雖然有狗尾續貂的滑稽,但會體驗參與融入般的親切感,這書八成讀透吸收可以為我所用。

    另外一點,紙質書可以收藏幾十幾百上千年,電子書,手機,電腦,硬碟一旦損毀或丟失會全軍覆沒,到時腸子悔青都沒用。而且現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太快,二,三年換一部手機比較正常。

    四星級:有聲聽書,閉上眼睛,保護視力首選,屬靈活多變的遊擊運動戰。戴上耳機,侯車、乘車、徒步時常用此招,靈活不假,但常被打斷,情緒情節有時受影響,適合聽娛樂或者技術性含量少些的書,學外語背單詞都不受影響。屬碎片時間,經典書這招不靈,而且易把心情搞壞,連帶對書的價值也打折,精彩華麗之處難以充分消化吸收。四星讀書法適合傳記類、故事類、玄幻類、搞笑類。而偵探推理、專業類、邏輯類、哲學類這招不妥。

    三星級:針對電子書,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下載,便捷方面有優勢,但方便就意味著會隨時被打斷,來電話,微信,簡訊,電量不足,無法批註等小遺憾,還有偶爾操作不當的遺失或者接茬障礙等,屬於不夠暢快完美的閱讀,作為輔助閱讀再好不過,不太適合主力閱讀。

    二星級:聽人解讀,評書演義八卦玄幻類的沃土,天上一腳地下一腿,八杆子夠不著也硬夠,捕風捉影,以訛傳訛,江湖氣息極濃。別去較真,求證,非要問為什麼騾子下了條魚,答案也有,夢。每個人看書理解能力不同,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聽人解讀應抱小馬過河心態,角度、閱歷、年齡、性別、健康都會影響對書的理解,所以採取二星級重視態度就可以了,除非公認的大家另當別論,但也會有他個人片面的一面。

    一星級:屬混合式閱讀,比如讀《平凡的世界》《紅樓夢》一邊看原著,一邊聽播講,或者看電視,尤其《紅樓夢》這類精典中的戰鬥機,也許曾經讀過幾遍,據說毛澤東曾讀過八個版本的《紅樓夢》,但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收穫。

    以上幾種讀書方法切換得當,可以充分利用好寶貴時間,高效率的掌握知識,把自身培養成越來越有價值的人。

  • 5 # 一語隨行

    不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進行閱讀,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從書中獲取想要的知識或資訊。這是絕大多數人讀書的驅動力,尤其是職場人,時間資源非常稀缺,必須有限的時間,透過閱讀獲取知識、提升能力,而這也是一個人學習力的體現。

    目前,閱讀的主流形式包括了閱讀紙質書、閱讀電子書、聽書三大類。我們首先來說一說,這三類讀書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1、閱讀紙質書

    很多人喜歡閱讀紙質書,是因為在閱讀紙質書的過程中,能夠感覺到有沉浸在書海中的美好感覺,並且只有當我們捧起一本紙質書時,才能夠讓自己真正的靜下心來去讀一本書。所以,閱讀紙質書,更容易讓我們讀進去,這有助於加深我們對書籍的理解,有助於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另外,閱讀紙質書的一個很大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成為一份持久的學習資料,以備未來需要時,隨時能夠找到它,並且能過快速搜尋到想要找的具體內容。相反,電子書並不具有這個優勢,很多電子書讀完之後,可能就找不到了,即便收藏了起來,當再次查閱時,也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查詢相關的內容。

    閱讀紙質書雖然有不少優勢,但它也存在弊端,閱讀紙質書通常需要整塊時間進行,甚至需要專門的空間,這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我們不可能隨身把書帶在身上,而如果放在家裡,一天工作結束,疲憊的回到家,可能根本也沒有翻書的精力。此外,如果你是一個酷愛讀紙質書的人,過不了過久,你的書櫃就會陷入超負荷狀態,如何處理舊書會成為一個新的煩惱。

    2、閱讀電子書

    閱讀電子書是今天很多人閱讀的一種習慣和方式,電子書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隨時隨地展開,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並且它的經濟成本相比於購買紙質書要更低一些。此外,不少電子書APP會設有一些組隊讀書、相互點贊、閱讀排名等有趣的活動,可以讓讀書變得不再孤單。

    但是,閱讀電子書同樣存在弊端,由於閱讀電子書時,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的,或者是工作的空擋時間完成,這就很容易導致無法集中注意力。我們在閱讀電子書時,隨時可能被身邊的同事或者一條微信打斷,而閱讀如果缺乏了連貫性和完整性,會大大降低我們對一本的理解和吸收。此外,各類電子書APP中設定的活動,很容易把我們注意力帶走,或者讓我們偏離閱讀本身的軌道。比如,不少人閱讀電子書並不是為了便捷、高效,而是為了在好友的閱讀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3、聽書

    聽書相比於閱讀紙質書和電子書來說,是透過閱讀或許知識最為快速的一種途徑。聽書節目的內容通常由講書人、拆書人進行的精要內容提煉,它可以大大節省我們閱讀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聽書非常適合於想要快速從書中獲取重要資訊的人,並且適合自身閱讀理解能力不強的人。

    當然,聽書還有一個巨大的用途和價值就是,它是培養一個人養成閱讀習慣最佳的途徑。很多人不喜歡讀書,並不是因為沒時間、沒精力,而是覺得讀書很枯燥,或者覺得自己閱讀效率太低。這時候,就可以選擇聽書,透過聽書在書中找的樂趣和價值,然後漸漸讓自己喜歡上閱讀,並且養成閱讀習慣。

    聽書雖然透過書籍獲取資訊非常便捷的方式,但是它存在著一定弊端。它的弊端就在於,聽書的內容通常由講書人、拆書人進行提煉和總結,他們認為的重點內容,或許並不是你自己認為的,他們沒有講到的內容,或許對你來說才是最關鍵的。此外,不少聽書節目,講書人在講書時,會加入一些自己的解讀,這時候你所接收到的知識和資訊,就變成了二手知識,無法實現追本溯源式的學習。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錯把講書人自己的見解當成了作者的觀點,我們常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本書,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理解的認識,如果錯把講書人一方的解讀,當成了正確理解內容的標準,那麼是根本無法從閱讀的過程中有太大的收穫的。

    說完了閱讀知識書、閱讀電子書以及聽書三者之間的利弊,我來分享一下我自身的閱讀經驗。

    以上所談到的三種閱讀方式,我每天都在交叉進行,所以,我的閱讀經驗很簡單,就是“組合使用”。很多人認為,作為一個資深的讀書愛好者,就應該只閱讀紙質書,但其實,這是一個很錯誤的想法。

    對於學生來說,我們倡導只閱讀紙質書,因為這個階段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豐富知識、開啟視野的階段。但是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忙碌的職場人,單純閱讀紙質書根本不現實。首先,我們無法保證每天能夠拿出整塊時間進行閱讀;其次,這世上現有的書籍,以及每年的增長量,我們窮其一生都不可能讀完,甚至可能連冰山一角都達不到,如果只選擇閱讀紙質書,閱讀量必定會將下。所以,我一直倡導的閱讀方式是”組合使用”,它可以確保我們每年的書籍閱讀量,規避在不需要細讀的書籍上浪費時間,以及在不需要買的紙質書上浪費金錢。

    前面我提到,成年人讀書,不論採取什麼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為我所用”,即透過閱讀學習想要學習的知識、找到想要找到的方法。當帶著“為我所用”的目的開展閱讀,用哪種形式更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種方式更能快速達成目標。

    當然,“組合使用”並不是簡單的混合使用以上三種閱讀方式,它其中也有一些技巧。在此,我提煉了三個要點:

    1、聽書要聽“賽道”以外的和“賽道”內理解不了的

    所謂的“賽道”就是我們專注的領域,他可能是和工作相關的,也可能是和工作無關的,總之就是我們長期關注和發展的領域。

    聽書要聽“賽道”以外的,意思就是你可以透過聽書去獲取非專注領域外的書籍,比如專注於管理類,那麼小說、歷史等賽道外的書籍,可以採取聽書的方式進行。因為對你來說,“賽道”以外的書籍,只需要做到的瞭解即可,不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

    聽書要聽“賽道”內理解不了的,意思就是當你遇到一本比較難懂的屬於你專注領域的書籍,你可以選擇聽書,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理解的難度,比如在心理學領域,你還是一個小白,一些專業的理論著作,還難以很快讀懂,這時候就可以聽書,因為聽書的內容通常深入淺出、易於理解。由於每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有所不同,雖然是同一個賽道的書籍,但也存在“易於理解”和“難以理解”,所以根據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適當的將一些難以理解的書籍,留給聽書去完成。

    採取聽書的方式閱讀和獲取知識,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聽書的場景可能更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這時候受到的外界干擾比較大,並且聽完以後,很快就會忘記。所以,建議在每聽完一本書之後,寫一個聽書筆記,或者聽到的精要內容進行輸出,以加深對書籍內容的記憶和理解。

    2、紙質書要買具有反覆閱讀價值的

    閱讀紙質書耗費的時間相對比較長,換句話說,就是時間成本比較大,所以購買紙質書閱讀時,要慎重選擇。如果你買的紙質書含金量不高,或者你買的紙質書對你來說,理解難度太大,連啃幾個月才讀完,都會無形中增加閱讀的時間成本。在購買紙質書方面,我一直有一個原則,就是值得反覆閱讀的書才進行購買。

    所謂的“值得反覆閱讀”的書籍,指的是你認為對你當下工作或生活起著重要作用,你會在未來反覆翻開它的書籍。這些書籍包括名著、暢銷幾十年的經典著作,或者對你來說指導意義非常大的書籍,以及你認為特別值得收藏的書籍,比如西澳迪尼的《影響力》、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即使我看過電子書,也會將紙質版買回家,因為這些書具有反覆閱讀和研究的價值。

    3、電子書一定要讀通俗易懂的

    閱讀電子書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在工作和生活的縫隙時間完成,比如睡前一小時、工作休息的時間、旅途中等,所以在選擇閱讀電子書時,一定要選擇通俗易懂的,因為這些場景無法確保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如果選擇了對自己來說太難理解的書籍,不僅讀不懂、讀不透,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說到這,不少人可能會產生新的疑問:我怎麼判斷一本書到底採取哪種方式更高效?在此,我有三個建議:

    1、透過簡介、目錄、書序判斷一本書

    一本書要以怎樣的方式進行閱讀,要看最重要的三個資訊:簡介、目錄、書序。透過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我們快速找到一本書的主旨,以及初步判斷對自身的難易程度,進而做出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閱讀。比如,你在逛書店時,可以透過書名找到感興趣的書,然後透過快速閱讀簡介、目錄和書序,對書籍的內容有大體瞭解。如果你認為這本書具有反覆閱讀的價值,那麼就果斷買回家;如果你認為這本書通俗易懂,可以尋找相關的電子書;如果你覺得晦澀難懂,可以在聽書平臺搜尋,找到相對應的聽書內容。

    2、透過聽書衡量一本書

    聽書是裡瞭解一本書最快的途徑,如果你無法判斷一本書究竟該以什麼形式閱讀,可以先去聽書,一般的聽書音訊或影片,不會超過半個小時。透過半個小時的時間,你可以透過聽書衡量一下這本書有沒有親自閱讀的價值。比如,我一直以來都知道《影響力》這本書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書籍,但是一直沒有閱讀過,也不太瞭解它究竟在講什麼。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一個朋友講了這本書,覺得裡面的內容非常值得深入思考,並且想要看到書中更多的案例,所以就把它買回了家。

    總結

    綜上所述,在閱讀紙質書、閱讀電子書以及聽書三種閱讀方式中,沒有哪一個更好,只有哪一種更高效。作為成年人,尤其是忙碌的職場人,一定要學會“組合使用”,即將多種閱讀方式相結合進行閱讀,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閱讀的數量和質量,還能大大降低我們閱讀的時間成本,以實現真正的高效閱讀。

  • 6 # 王千夜

    這幾種方式,我都有體驗。

    我更傾向於選擇紙質的書,包括現在也是我會經常買書去讀。

    因為我看書習慣不好,我喜歡做備註,然後圈圈畫畫。

    然後我也會拿個本子,寫一些筆記。

    相對來說,我個人還是覺得這種讀書方式比較正式。

    電子書也看,但是比較傷眼睛,一般看小說什麼的會選擇用kindle來看一個電子書。

    聽書,這個輸入其實比較散,有的人喜歡刷牙,或者是幹其他的事情的時候,聽一些別人人講的課程或者是喜馬拉雅這種聽書的音訊。

    這種方式對知識的吸收量比較少,換句話說就是效果不行,就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聽進去一點兒。

    聽人解讀,有好處,比較難的書,之後可能正在都會容易很多,也能夠聽取別人的見解。

    弊端在於因為別人讀過的書,經過他們的解讀形成他們獨特的見解,但是這是別人的思想,如果只是聽別人的解讀,沒有自己的思考,也是遺憾。

    讀書是讓人變得美好的一個過程,每個人喜歡的方式可能都不太一樣,但是隻要能夠讓自己吸收到知識,並且內化成自己的東西,目的就達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款霸道gxr價效比高嗎?